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羌笛源流考辨

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羌笛源流考辨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马融的《长笛赋》与战国时期宋玉的《笛赋》已有记载,通过以上两赋的分析研究,结合“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证明羌笛现今是以它的各种变异形制流传在各民族中的。通过“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课题立项阶段的学习及对考察阶段所搜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的整理分析,笔者对羌笛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是还羌笛一个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羌笛源流考辨

◎王其书

摘 要:羌笛在我国乐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的流变涉及音乐文化、民族变迁,历来受音乐史学家的重视,且众说纷纭。汉代马融的《长笛赋》与战国时期宋玉的《笛赋》已有记载,通过以上两赋的分析研究,结合“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证明羌笛现今是以它的各种变异形制流传在各民族中的。

关键词:羌笛 源流《长笛赋》 《笛赋》 形制 流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3)04-0011-07

一、关于羌笛的争论

羌笛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乐器发展史上可谓赫赫有名,众多文人雅士不惜笔墨,在诗词歌赋中对其赞颂有加。在历代史书中亦对其有较多的记载,早至春秋战国,晚至明清都可见其身影。但是这些诗赋和记载前后相互矛盾,述说杂乱,对乐器的形制描述不详,从而引起人们对羌笛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各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古籍作了不同的解释,再对照当今之“羌笛”,各自据理力争,莫衷一是。有说羌笛是尺八洞箫前身的;有说羌笛即横吹之笛的;有说羌笛即今羌笛的;有说羌笛是笳的变种的;有说今羌笛是筚篥之变体的;有说羌笛是籥,籥是古骨笛即今塔吉克鹰笛的;有说羌笛即今甘南流行之咪咪的;亦有说羌笛早已失传无从考证的。

纵观众家之说,都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有根据、有分析,绝非“打胡乱说”。何况其中不少是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其治学态度是极其严谨的。但笔者对诸家之考评文章读后总觉尚存疑点,不能完全被说服。通过“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课题立项阶段的学习及对考察阶段所搜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的整理分析,笔者对羌笛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是还羌笛一个本来面目的时候了。现仅就本人的学识和理解对羌笛源流作如下考辨,并以此就教于各位同行。

二、羌人与羌笛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本是西羌各族的共同祖先。史载炎、黄两族原来也是羌的两个大支,传说中的伏羲、神农、燧人氏都是羌人。燧人氏以羊为图腾,这与许慎《说文·羊部》释羌:“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应邵《风俗通》:“羌,本西茂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等不谋而合。羌人,姜姓。章炳麟《检论·序种姓》:“羌者,姜也。晋世吐谷浑有先零,极乎白兰,其子吐延为羌酋姜聪所杀,以是知羌亦姜姓。”《国语·晋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太平御览》:“神农氏姜姓,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谓之炎帝。”夏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而禹亦为羌人。《史记·六国年表序》引《孟子逸篇》:“禹生西羌,西夷之人也。”《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伯禹夏侯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华阳国志》:“石纽,古汶川郡也。……而禹生于石纽之刳儿坪。”扬雄《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广柔在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城西数十里。

羌族在殷商时代称为“羌方”,“羌方”在今山西一带,称“北羌”,其首领被商封为羌伯。羌字殷墟卜辞作 ,上从羊角,下从人。羌字很可能是殷人根据其从事牧羊业而为其取名为羌。羌与周的关系亦很密切。周族先妣名姜嫄,羌族。周初,分封异姓诸侯时,河南许昌、南阳,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怀远)、湖北随县等地都有姜姓的羌人封国。这些羌人封国以后融入中原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这些进入中原的羌族以后成了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羌常与氐连用,氐羌之词常见于古籍之中。据研究,甲骨文中“氐”有“致、送”之意,不是族名。氐作为族名始于周。《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中,“氐、羌”中之氐即专指一个民族无疑。由于氐、羌并列,以后即有了“氐即羌”之说法。《周书·王会解》:“氐羌以鸾身”,孔晁注解:“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氐矣。”意即:羌是大名,氐是其分支或小名,氐由羌分出,是羌之一种。

氐羌在远古时期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含青海、甘肃、四川北部、新疆东部一带。历史上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向西迁至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向南迁到四川、云南、缅甸,向东迁至中原,华中甚至华东地区。向东迁徙的羌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成了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迁往西域的羌人“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 《后汉书·西羌传》)与西域各民族融合。汉时天山以南有婼羌,其西有葱茈、黄牛以及西夜无雷、依耐、蒲犁等羌族所建之国,其地域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西域诸国。迁往西南的羌人,“发羌”、“唐羌”成了藏族先民“吐蕃”之一部分。《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盖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羌等”。夏以前就有部分羌人南下川、滇、贵一带,“三代”以后南下的部分羌人与南下之氐人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川、滇、缅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羌人在春秋战国时南迁之前,早已在巴蜀一带活动,但只有极少数羌人来到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一直保留着羌人的传统未与他族融合,成为现代的羌族。

综上所述,中华大地上,遍布着古羌人的足迹和血统,几千年来,古羌人的文化亦随之传向四面八方,因此,羌笛传遍中华大地亦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正如笔者在《考察报告》中所说:“民族的迁徙……造成了文化的交流、变异、参透、融合,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民族音乐亦在这种流变、融合中发展,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百花争艳,但又牢牢植根在中华大地的民族土壤之中,永远不可分离。”

羌笛是古羌人发明使用的一种乐器。这个名称显然是汉人所取,羌人自己不会在自己的乐器前冠以族名,更何况“羌”亦不是羌人的自称而是汉人所取之称谓。至今羌自称为“日玛”、“尔玛”、“日麦”、“尔麦”而不称“羌”。现在羌族地区流行的“羌笛”是当代汉人所称,其本民族自称为:“石布里、其篥、须须、帮”等,从不称“羌笛”。

羌笛之称谓最早见于汉代,应邵《风俗通义》:“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唐]李善注马融《长笛赋》云:“《风俗通》曰:笛元(同原)羌出,又有羌笛。”《风俗通》曰:“丘仲造笛(笔者注:实为仿制改良),武帝时人,其后更有羌笛,”《说文》:“羌笛三孔”。这说明从羌人先后传来两种笛,后一种笛为与先传笛相区别而冠以羌笛之名。广义地讲,在很长一段时间,羌笛是对竖吹的源于羌族的两种吹管乐器及其变种的泛称;狭义地讲,羌笛是指后传入的一种笛。至于“横吹”一词,是张骞通西域后(为区别于竖吹之笛)才出现的,说明汉之前之笛均为竖吹。汉之后历代史籍中均出现羌笛之名,并与各式各样名称之笛并列出现。[宋]陈晹《乐书》149卷“俗部”中有雅笛、长笛、短笛、双笛、竖笛、手笛、七孔笛、十二律笛、十二箱笛、柯亭笛、烟竹笛、凤鸣笛,“胡部”有羌笛、筚篥、胡笳。此时之羌笛则是单指一种笛而言,且应与“俗部”中之笛结构完全不同。

那么,羌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诗经》中提到的竹管乐器有五种:箫、管、籥、箎、笙。籥为排箫,箎为横吹乐器,管如箎六孔,笙为多管自由簧乐器,都与羌笛没有关系,唯独汉代以后的籥与羌笛似有相似之处。《周礼》郑玄注:“籥如篴,三空。”《礼记注》:“籥如笛,三孔。”《风俗风义》:“籥乐之器,竹管,三孔,所以和众声也。”日本林谦三先生认为“三孔籥是汉族传授了羌族之笛的一种笛。籥与笛的不同,就在孔数。”林氏之说有一定道理,但这籥到底是什么样子,没人说得清楚。

通过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考察和对古籍的深入学习,我们试图解开羌笛之谜。

三、马融《长笛赋》析释

不少学者在考证羌笛源流和形制时,争相引用[汉]马融《长笛赋》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中的含义。遗憾的是对1400多字的《长笛赋》及近百字的“前言”没有去认真解读,仅仅抓住最后一段七言诗中的个别句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断章取义地去解释马融的描述。特别是对“近世双笛从羌起”,及“剡其上孔通洞之,”两句的不同理解,从而得出迥然不同的两种结论。马融《长笛赋》所赋之笛到底什么样子,仅就笔者之管见,叙述如下:

首先,我们应全文阅读《长笛赋》,了解其中有关长(羌)笛的全部重要描述。

1. 竹材;“帷籦籠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籦籠”,竹名,生长在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西安之南40公里)之北崖。“特箭槀而茎立兮,”“箭”、“槀”为古代两种细长的竹名,可以造箭作矢。《说文》作“筱”云:“箭属,小竹也。”“盖篠可为箭,因名箭。”郑玄《周礼》注云;“箭杆谓之槀。”“林箫蔓荆,森椮柞擈。”《说文》曰:“篠,小竹也,箫与篠通。”通过以上描述,告诉我们,造笛之竹是名为箭和篠的细如箭杆的小竹。

2. 制作工艺:“于是乃使鲁般宋翟,构云梯,抗浮柱,……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彠炬。……挢揉斤械,剸掞度拟。锪硐隤坠,程表朱里,定名曰笛。”鲁般(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墨翟(约公元前480年-前390年)均为春秋战国时之能工巧匠,派去山上伐竹造笛。据史书记载,从无鲁班、墨翟造笛之说,此处显然是作者附会于能工巧匠之辞(宋玉《笛赋》中亦如是说)。但从中可窥见(羌)笛的产生年代最晚在春秋时期。

再看制作工艺;“挢”即“矫”,矫正之意。“揉”,郑玄《周礼》注曰:“揉,谓以火挢也。”用火烤竹以矫直笛竹的工艺至今仍在使用。“斤”,《说文》曰:“斤,斫木也”,“斤”又是古代伐木之工具,比斧小,而刃横。张铣注《长笛赋》曰:“斤械者,以斧理之。”“械”,《说文》曰:“械,治也。”“治”有修治,制造之意。“剸”,《说文》曰:“剸,截也。”《通俗文》:“截断曰剸。”“掞”,[唐]李善注:“掞与剡音义同,”《周易》曰:“掞木为矢。”“剡”,切削或削锐之意。“度拟”是量度尺寸之意。“锪”,《汉语大字典》:“锪同鏓,”《说文·金部》:“锪,大凿中木也。”李善注马融《长笛赋》云:大凿中木也。然则以木通其中皆曰锪。何谓“中木”?《汉语大字典》:“今按:中读去声(zhong)。‘中’,间隔之意”。《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郑玄注:“中,犹间也。”中木即间隔之木。“硐”,李善注:“《广雅》曰:磨也”。“隤坠”是指在凿磨过程中残渣下落。“程表朱里”,管内漆成红色之笛展示在眼前,表示笛已制作完成。

上述文字已将笛的制作与结构说得非常清楚。

1. 制笛过程中需要“斫木”。

2. 所“斫”之木作为竹管中间隔之用( “中木”),安放在竹管之中。

这样的“中木”在竖吹之笛上起什么作用?气息通过切削成楔形之木塞形成的通气道冲击发音孔锐边,使管内空气柱振动发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马融所赋之长笛实行现在普遍流传的儿童均能吹奏的竖吹“牧童笛”之同类乐器,发音原理的结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更长一些,更细一些。这样的“长笛”,我们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察中已发现不少,甚至有几乎相同的三孔“活化石”。

马融在赋中描述吹奏情况时有“绞塈汩湟,五音代转”之句,“汨”为汨罗江,“湟”为湟水。从一个侧面说明南方之竹制长笛来自羌人聚居的西北“河、湟流域”。

《长笛赋》末段:“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檛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这是马融假借丘仲之口说出的话。这段七言诗所指之笛并非赋中所赋之笛,亦非丘仲所作之笛。丘仲所作之笛为7孔,而此诗所说之笛为4孔。此诗所说之笛是另一种“羌笛”,即后传入的一种羌笛。李善注云:“《风俗通》曰笛元羌出,又有羌笛,然羌笛与笛二器不同,长于古笛,有三孔,大小异,故谓之双笛。”“剡其上孔通洞之,”言笛为上下通洞之管,“裁以当檛便易持。”李善注云:“麤(粗)者曰檛,细者曰枚。”“檛”,马策也。枚和檛都是马策(鞭),但有粗细之分。《左传·襄公十八年》:“左骖迫,还于东门中,以枚数盖。”杜预注云:“枚,马檛也;”诗中所说之笛显然较粗,不会是可作箭杆之篠竹所制。通洞之笛若不在管口如后世尺八,洞箫般切削成锐边或缺口是极难吹奏发声的。而尺八、洞箫类乐器属对口形、风门位置要求极严的“室内乐”使用之高雅乐器,稍有抖动都会影响发音和演奏质量,显然不能骑在马上吹奏,更何况还是单手持笛,另一手要持缰绳控马。只有吹咀含于口中易吹之笛才能在马上奏之,并兼作马策之用。这样的笛只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前面提到的牧童笛类,另一种为簧管一体的单簧吹管类。据此分析,马融所说的另一种“裁以当檛”的羌笛,虽未细述其吹咀构造及发音原理,我以为应是有单簧之笛。此种笛在通洞竹管上端向下切削出一竹片为簧,口含上端,舌封堵管口,鼓气吹之,这种形制为最原始的拍簧(beating reed)乐器。文中“裁以当檛”的裁字(不用截而裁)的使用亦别有用意,似乎有影射裁切平面薄簧舌之意。在四川泸州、重庆一带农村小孩自制上述结构的玩具自娱自乐,笔者儿时亦曾玩过这种玩具笛。前文指出,陈晹《乐书》胡部中所指的羌笛与俗部之笛结构完全不同,俗部之笛已将各种边棱发音之竖吹管乐器囊括已尽。笔者以为《乐书》中之羌笛应是上面提到的单簧竖吹之笛。试分析一下陈晹为羌笛绘制的略图:

再参照马融的叙述,“故本四孔”是指三指孔加管末端尾孔,这样才会五音不齐,如是4个指孔,五音已毕,京房何必再加一孔。这亦对应了羌笛三孔之说。此图上段双线隔开的一小竹段,应是如今日羌笛上段插入的刻有簧舌的吹咀。此时的羌笛早已不作马策使用,为便于易损簧片的更换,将簧咀与管身分离是乐器制作上的进步。因系略图,吹咀的细部未能绘出。在孔位绘制上亦有失误。京房所加之后出孔的靠近吹咀处,应为商音,笛体中声(筒音)为角,而不在尾部。如果我们设想此笛系边棱发音的竖笛,就应有发音孔,此笛却无。如双线理解为木塞,又太短,短得几乎不可能制作。如理解为竹节,那就不是通洞之笛了,而且吹孔何在?笔者的判断是基于以上综合分析得出,当不致误。

关于马融文中提到的檛字,本可作两种解释,潘安仁《笙赋》中:“脩檛内辟,馀箫外逶。”句中之“檛”为管之意,李善注云:“脩檛,长管也。”同为李善所注,为何在《长笛赋》中称“马策”而在《笙赋》中又成为“管”呢?可见檛字本身就有两种解释,有人用“管”来否定“马策”是不对的。不过,这种争议并不影响对羌笛结构的认定。古羌人是游牧民族,即马背上的民族,笛兼作马策之解释合情合理,羌人的乐器必然要适应其牧民的生活特点,羌笛就是这样诞生的。

四、宋玉《笛赋》析释

宋玉是屈原的学生,活在战国末期。宋玉的《笛赋》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赞颂笛的文学作品。为弄清笛的源流,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学习与了解。虽然在过去很长时间《笛赋》被定为伪作,但近年来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笛赋》应该是宋玉的作品。我们将宋玉《笛赋》中对笛的描述与马融《长笛赋》的描述进行对比,其结果是很有趣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分析。

1. 竹材:宋玉赋称:“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篠异干,罕节间枝之丛生也。”与马融所说之竹完全一样,是同一品种的“篠”竹。《尔雅·释草》:“篠,箭。”只是生长之地成为楚地名山——南岳衡山。对竹生长环境的描述,两赋也很一致。

2. 制作过程:宋、马两人不约而同都选中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只不过宋赋较为简略,未将笛的制作过程详细介绍。意味深长的是马赋提到的双笛,而宋赋提到雌雄二笛。

3. 两赋在后半部分都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吹奏的情况和对笛乐的高度赞美,末尾都用一首七言诗作结束。唯独不同的是宋赋未提“笛从羌起”之事。

综合分析,两赋对竹材、生长环境、采竹、制笛工匠的选择都完全一致,只因作者不同,作者生活的时代、地域不同,因而作品也不同罢了。正如不同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一样。因此,两赋所赋之笛也应是同一种笛,即春秋时已传入的羌人之笛。值得一提的是,宋玉、马融生活在不同时代,其间相距几百年,说明这一“素材”至少流传了几百年。由此推论,春秋战国时期羌笛已在中国内地广泛流传。宋玉《笛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咏物赋,亦是描写乐器和音乐的最早文学作品。为何他没有咏颂比羌笛更早产生的琴、瑟、箫、管、箎、埙等?宋玉与马融不同,他不是吹笛能手,而唯独为笛作赋,至少可说明从羌人传来的笛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受到广大华夏人民的喜爱。

五、西南丝绸之路上琳琅满目的“羌笛”

我们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考察中,大量搜集了各少数民族的乐器及其背景资料,其中包括各式羌笛类的乐器,真可谓琳琅满目。现将考察中所搜集的资料简介如下:

(一)竖吹单竹簧类

这类乐器在众多民族中流行,全部属原始拍簧乐器,所谓拍簧是簧振动时拍击簧框边缘,不像自由簧(free reed)可以在簧框左右自由振动。这种原始的拍簧在吹奏时唇不(能)控制簧舌的振动,因而不能超吹,音域狭窄是其特点。

1. 羌笛:羌族、藏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茂县、黑水、理县一带。羌语称“其篥”、“石布里”、“须须”、“帮”。黑水藏族称“吕渣”,嘉绒藏族称“肖列”。“篥”、“里”是笛或管之意。管身竹制,多为双管并列,亦有少数单管形制的。管身用2支细油竹削成方形并扎而成(个别有用铜或骨制)。管长14-20厘米,内径0.6厘米左右,等距离开3-7个音孔。簧哨有两种形制,一种如红原草地牧区单管羌笛,直接在竹管上端节下方刻削出薄簧舌,舌尖向下;另一种簧哨与管体分离单独制作,再插入管口。用鼓腮循环换气法吹奏。音色明亮但有悲凉之感。

2. 马布: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甘洛、越西、美姑等县。彝语音译,“马”为竹,“布”为簧管。管长20厘米,内径0.6厘米,等距离开音孔5-8个,上端插入3厘米长细竹簧哨,形制与羌笛同,唯管下口装一羊角为喇叭口,有单管和双管两种制式。用鼓腮循环换气法吹奏,音色与羌笛类似。

3. 马支: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彝语“马支”为“小竹笛”之意,用高山野生苦竹制成。管长18厘米,内径0.8厘米左右,两端开口通洞之,距管口1厘米处向下削出约3厘米长薄簧片。开4个音孔。演奏时,口含簧哨,舌封堵管口吹奏。音列为1235。

马支的结构与本文分析的马融《长笛赋》中描写的羌笛的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亦如京房加了一孔,但非后出。音列中仅第3孔比京房笛低了半个音。

4. 双眼巴乌: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建水等县。其结构、形制及演奏方法与当代羌笛完全相同。双管、6孔,音域为一个八度。

5. 木比美: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牟定等县。彝语“木”是竹子,“比美”为吹奏之意。又名寸笛。管长7厘米,内径0.8厘米。有两种形制,一种管口留节,一种全管通洞无节。在管口处向下削出一薄簧片,口含吹之。3音孔。无节通洞者用舌尖堵洞吹之。

6. 筚鲁: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永仁、姚安、大姚一带。彝语又称“洪拜”、“布惹”。管长25-30厘米不等,内径0.5厘米。管口留节,节下方削出薄簧片,设音孔5-7个,形制与单管羌笛同。(www.xing528.com)

7. 筚鲁争:由两支筚鲁并列而成的彝族双管竖吹管乐器,与当代羌笛(双管)完全相同。

8. 初巴:由三支筚鲁并列而成,参见筚鲁。

9. 筚浪:景颇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又称“可瓦”,细竹管制成,管长约50厘米,内径0.5-0.8厘米不等。管口留节,节下削出长约2-3厘米薄簧片。设音孔4-6个。

10. 筚篥:哈尼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澜沧县哈尼族聚居区。又名“七波”,西双版纳州及思茅地区哈尼族称为“利拉”,均为哈尼语音译。细竹为管,管长20厘米,内径约0.4厘米,管口留节,节下方削出长约1.5厘米薄簧片,簧舌向上,“利拉”簧舌向下。设音孔4个,音列为1235,与“马支”同。“利拉”为123。值得研究和思考分析的是其名称为何叫“筚篥”,为何与龟兹乐的筚篥、羌族的其篥发音如此相同或相似?

11. 三孔草秆·四孔草秆:彝族、哈尼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彝语称“非里”,哈尼族称“哦比”。细竹为管,管长20厘米,内径0.6厘米,管口留节,节下削出长约3厘米薄簧片,簧舌向上,设音孔3-4个。

12. 勒工:布依族横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荔波及广西环江一带。细竹为管,管长75厘米,内径1厘米,管口留节,簧舌制作与上列乐器同,设音孔3个,尾部装葫芦为喇叭口。因管身较长,竖吹不便,采用横吹。

13. 筚管:瑶族横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荔波县瑶族(白裤瑶)聚居区。形制与勒工相似,仅3音孔,孔位有异,尾部不装葫芦。

14. 筚楞罗:壮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一带。细竹管制成,形制与筚管同,3音孔位置亦相似。

15. 匹篥:哈尼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元江、墨江等县。又称“比崩”,细竹管制成,管长22厘米,内径0.4厘米,管口下方削出薄簧片,开音孔7个(1孔后出)。

除以上15种乐器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众多与其同类形制的乐器,如:甸农达(云南红河苦聪人)、比尔(景洪克木人)、筚建(壮族)、波芦(壮族)、拉篥(瑶族)、拉罗姆(云南红河州)、筚多喝(壮族)、乌哇(佤族)、别(彝族)、双唢呐或姊妹箫(贵州苗族),等等。从全国范围看,同类乐器就更多了,其中不乏通洞之管和3孔之笛。

(二)竖吹边棱发音类

这类乐器与《长笛赋》所说的长笛是同形制乐器,虽在汉族地区已经变异为“短”笛,但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不少“长”笛的形制。它们发音原理相同,但吹口样式各异。

1. 列兹匹篥:纳西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语“列兹”为竖吹之意,“匹篥”是“笛”,即竖吹笛。细竹制,管长30厘米,内径1厘米,管口堵以木塞并留通气道,气息通过气道冲击塞下方长方形发音孔边棱发音。等距离设音孔6个,音域为两个八度,是纳西族山区牧羊人喜爱的乐器。

2. 波勒端黑央:阿昌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阿昌语“泼勒”为“箫”,“端黑央”是“春天”,又称三月箫。竹制,管长30厘米,内径1.3-1.5厘米。距管口5厘米留节,节下开发音孔1个,节之边沿凿一缝,并用蜡点在管表面发音孔与节之交界处以控制气息流向。口含管口吹奏,气流通过气道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设音孔6个,音域近两个八度。

3. 展周、展尖:苗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及云、贵、桂苗族聚居区。苗语“展周”、“展尖”意为“堵了木塞的竹管”。汉语称塞箫或箫筒。竹制,管长42厘米左右,内径1.7厘米左右,管口端塞入削有斜面的木塞形成通气道,木塞下后方开长方形发音孔,气息通过气道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等距离开音孔6个,音域为两个八度。

4. 奖:苗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六盘水、毕节等地。形制与展周类似,但更长更粗,管长85-115厘米,内径3厘米,属中低音管乐器。

5. 其罗西若: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又名“筚哩吐”、“诺西”。竹制,管长60厘米,内径1.6厘米,管口下方6-10厘米处留节,并在节边沿凿一缝隙,节下开长方形发音孔,节边嵌一小竹片控制气流方向,气流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等距离开音孔6个,音域为两个八度。

6. 其篥:哈尼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又名“曲篥”、“体篥”。竹制,管长70厘米左右,内径2厘米左右,管口下3厘米处留节,管底留节,管口节上下方各开一孔,孔间削成平面,上面盖一中间有槽的小竹片。气息经上孔进入竹片槽冲击下孔边棱发音。管尾底部节上开1音孔,管身下部开2音孔共3孔,音列为12。

7. 筚笋:景颇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地。“筚”是景颇族对管乐器的泛称,“笋”是帽之意,即戴竹帽的管乐器。管口留节,管长46厘米左右,内径0.8厘米,节下开一发音孔,孔至管口削成平面,管口外套—长5厘米的细竹管,从而形成通气道,气息通过气道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设音孔5—6个,最上一孔后出。音域为两个八度。

8. 筚修:傣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孟连及德宏自治州一带。德宏州又称“筚当相”,“筚”是傣族对吹奏乐器的泛称。管长25厘米,内径1.2厘米,管口下8厘米处留节,管后节下开一发音孔,孔上竹节边凿一通气缝隙,设5-7个音孔,气息通过缝隙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筚当相”用一竹笋叶盖住发音孔的一半,音色更为柔和。

9. 结腊:德昂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州潞西、瑞丽等地。德昂语音译。竹制,管长23厘米,内径1.4厘米。管口0.5厘米处开1小孔,小孔下方1厘米处再开一发音孔,两孔间管内用蜂蜡堵死隔开,两孔间表面削平,上盖一薄竹片形成气道,气息通过气道冲击发音孔边棱发音。设7个音孔,1孔后出。用循环换气法吹奏。

10. 占得息:苗族、布衣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贵阳、贵定、清镇一带,苗语音译。又称“咪咪”,汉称“姊妹箫”。用两支木塞式竖笛并列而成,开6个音孔。

11. 波晓呼:布依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荔波及广西环江等地。布衣语“波”即吹奏,“晓夫”是两支、双之意,汉称“双箫”。苦竹制成,两端通洞,管长40-50厘米,内径1.5厘米。管口剖开一竹片,两边垫上细竹签封堵后形成吹咀及气道,凸出管口1厘米,长约4厘米,气道下方开方形发音孔。下唇堵住通洞之管口,口含吹咀吹奏,管下端设音孔3个。双箫同时吹,单手持之。

12. 夜箫:苗族竖吹管乐器,流行于贵州雷山、丹寨等地。细竹制成,管长50-60厘米,内径0.7厘米。管口结构和波晓夫相似,管口下7厘米处开方形发音孔,孔下方隔一竹片作分气边棱,管口用布堵住,开音孔4-5个,口含吹咀演奏。此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许多这类乐器,如暹箫(佤族)、决篥杰(傈僳族)、达崩(洛巴族)、侗笛(侗族)、太平箫(苗族)、爪色(苗族)、那西(苦聪人)、瓦格洛(佤族)、咂比(哈民族)、别处鲁(基诺族),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三)金属自由簧类及其他

金属自由簧类吹管乐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很广,除多管形制的芦笙、葫芦笙外,单管多孔之器也比比皆是,其中有竖吹也有横吹。最具代表性的是傣族的筚、筚兰道(葫芦丝)和巴乌,这类乐器名称中发音带筚或篥及其近似音的不少。如:筚暹(布朗族)、筚总(景颇、德昂族)、阿恰决篥(傈僳族)、格林斗(苗族)等。这些乐器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追溯来源,恐也与羌笛有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竹簧变铜簧应是技术进步的表现,除簧振方式(自由簧与拍簧)不同外,它们与单竹簧类羌笛又有多少区别呢?

至于双簧类乐器,因其属于另一类乐器,其振动发音方式、超吹泛音系列均与单簧类大相径庭,单簧与双簧之间不存在传承和亲缘关系,即或相互之间在乐器结构上产生一定影响和借鉴,也不能将其归于一个系统。

六、结 语

关于藏彝民族走廊与西南丝绸之路的概况,及西南丝绸之路上川、滇,中、缅民族文化交融的概况在《考察报告》中已有介绍,古羌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之地位及衍变亦在本文中有简略介绍。根据历史的及现实的资料来审视羌笛的源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二种羌笛作为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羌人的迁徙而传遍神州大地。它不但没有失传,而且遍地开花,广布全国城乡的牧童竖笛就是证明。在西南地区,更因西南丝绸之路及氐羌南迁而将羌笛遍传西南各民族。上列各族的同类乐器,虽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而在结构上有了某些变化,如加孔、改变管尺寸、调整吹咀结构形状、改木塞为竹节或竹表皮、单管变双管、通洞改封洞,连体簧管变分体簧管等,但万变不离其宗,脱离不了古羌笛的基本形制。在上列乐器中不乏与马融描述十分吻合之笛,有通洞之笛,有3孔之笛,有长度可作“马策”之笛,有细如箭杆之笛,等等。

本文作者考察哈尼艺人者雍制作其篥

(二)“筚”与“篥”是羌语。“筚”“篥”二字是不少民族对羌笛类乐器的共同称谓,不少民族都为这些乐器冠以“筚”或“篥”之名称,或发音近似的称谓,如:比、里、列等。有的民族甚至2字连用,成了“筚篥”。有的民族还将“筚”作为管乐器之泛称(傣族、景颇族),是“管”“笛”之意。“筚篥”2字随着羌笛的流传而传向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乐器同出一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称:“筚篥为龟兹语的译音。”笔者认为龟兹语“筚篥”完全可能是外来语,来自哪里?羌语。根据有二:1. 古羌人曾迁徙到龟兹一带,在西域建有婼羌、葱茈、依耐、蒲犁等羌人之国,与龟兹有密切的交往。2. 《龟兹乐》中吸收了不少外来乐器,其中就有羌笛。因此,“筚篥”2字完全可能是古羌语随着羌笛而传入龟兹,并成了管乐器的泛称。现代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仍称羌笛为“其篥”、“石布里”也可引为一证。“布里”、“筚篥”发音何其相似。

(三)现代羌笛(其篥)是古羌笛的变异形制,其变异有五。1. 将单管变成双管。2. 将长管变短管。3. 簧哨咀与管体分离便于易损件“竹簧”的更换。4. 增加了音孔。5. 通洞改非通洞不再需舌堵。

顺便提一句,“笛元羌出”之古(羌)笛,即竖吹边棱发音之笛,在现代羌族聚居区亦曾发现过,管长约40厘米,似竖吹“牧童笛”而管稍长。

古羌笛至今并未在羌族地区消失,更没有在中华大地消失,它的变异形制至今仍流传在羌人及我国各民族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明. 羌族文学史[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2]杨建新.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袁丙昌,毛继增.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6]林谦三. 东亚乐器考[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7]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M]. 凉山彝族自治州资料卷. 会理县资料卷. 攀枝花市卷.

[8]袁丙昌. 羌笛考[J]. 乐器1992(4).

[9]黄涛. 今存“羌笛”析释及其流变[J]. 音乐探索,1998(4).

[10]吴广平. 宋玉集[M]. 长沙:岳麓书社,2001.

原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