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音乐学院百名老教授 王光祈研究成果

四川音乐学院百名老教授 王光祈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王光祈编年纪事》行将付梓之际,王勇博士希望我们写一篇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四川音乐学院开展王光祈研究的前前后后》。1984年6月,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和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张秀熟关心和支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政协等六单位联名发起,由四川音乐学院具体策划承办,在成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吕骥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报告,这是他几年来关于王光祈研究的第三篇重要文章。

四川音乐学院百名老教授 王光祈研究成果

◎毕 兴

埋首王光祈研究,时断时续,将近20年。在《王光祈编年纪事》行将付梓之际,王勇博士希望我们写一篇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四川音乐学院开展王光祈研究的前前后后》。

大约是在1980年春天,四川音乐学院老院长常苏民从北京回来,在一次会议上讲:“最近日本东京大学岸边成雄教授来京访问,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交谈中,十分关心中国对王光祈研究的情况。岸边成雄是东方最早研究王光祈的学者之一,对王光祈十分崇敬,称王光祈是他未曾谋面的恩师。王光祈是四川温江人,吕骥希望四川音乐学院能组织力量,开展此一工作。”接着,他又说:“王光祈撰写的《中国音乐史》,我现在还保存着。抗日战争反(扫荡)时,各种书都丢了,只有这两本书随着我南征北战,我的音乐史知识就靠这两本书。”

谈及王光祈,我印象中的当时与会者大都不甚了了,有的甚至不知道王光祈为何许人也!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要研究这一课题,所以,当时只是“听了便了”。会议后,学校并未具体落实。不久,韩立文从北京开会返校,他在中央音乐学校聆听了恩师廖辅叔教授对王光祈的介绍,受到了激励和启发,兴致勃勃地约我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从此,我俩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其后,在学校历届领导全力支持下,先后参与此一工作的计有朱舟教授、钟善祥副教授、俞抒教授、何福琼副教授、余光昭等共六人。

从1982年开始,我们在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室,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南京市第一、第二档案馆,南京师大图书馆以及成都,温江等地收集,查阅了尘封多年有关王光祈的著述及各种资料,走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北京大学美学教授宗白华、法国文学翻译家罗玉君、四川大学数学家魏嗣銮、人民出版社顾问刘仁静等王光祈的故旧、亲友及学者、专家约数十人。在查阅及走访过程中,王光祈的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纯洁正直的高尚情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王光祈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我们觉得他有屈子的风范,有杜甫的襟怀,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想不通的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肝脑涂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得不到社会承认和公正的学术评价呢?为什么我们对前辈会如此苛刻,如此求全责备呢?我们天天讲实事求是,讲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在王光祈这个历史人物身上就得不到体现呢?出于社会良心和学术公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社会背景下,1983年我们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万余字的《音乐学家王光祈生平事略》。其后又连续发表了《王光祈和成都五四运动》、《五四前后的社会活动家王光祈》。这些文章引起了社会上一定的关注。

1984年6月,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和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张秀熟关心和支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政协等六单位联名发起,由四川音乐学院具体策划承办,在成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为使会议能深入开展研讨,筹备期间,韩立文、毕兴往返各地与专家、学者联系,并与朱舟、钟善祥编选了《王光祈音乐论文选》和其他几种资料,供与会者参考。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辽宁、吉林、广东、西安和成都的音乐界、哲学界、史学界等专家、学者、教授共七十余人,提交论文及其他文章四十余篇。四川省政协主席杨超、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沨主持了会议(吕骥因病未能参会,由赵沨代为宣读论文)。

这次会议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畅所欲言,济济一堂。会议对王光祈的一生,实事求是地作出了历史的评价:充分肯定了王光祈是一个伟大的、真诚的、终生不渝的民主爱国主义者,充分肯定了王光祈在音乐学领域开拓性的贡献和奠基人的历史地位。会议气氛非常好。与会者有一种摆脱压抑的轻松感,既为王光祈几十年来遭受的不公正的历史评价而痛心、惋惜,又为今天能拨乱反正还历史本来面目而欢欣舒畅。廖辅叔教授多次发言,激动时甚至哽咽落泪。他说他曾感叹:“中国人大概已经忘记了王光祈,真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但又想不会的,总有一天还会来纪念他的。参加这次会议,过去的伤感,已被兴奋和幸福所代替。”廖辅叔的话,可以代表与会者的共同心情

缪天瑞老教授因事未能与会,他在信中言词恳切地说:“王光祈是我学音乐时未曾见面的老师。我今天能作律学的研究,与王光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他建议出版王光祈先生全集或文集,并认为这是最实际的纪念。这一建议得到全体与会者热烈支持。

这次会议后,在院长宋大能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www.xing528.com)

1. 由黎文、毕兴、朱舟等将会议论文及有关文章、资料汇编为《王光祈研究论文集》,由四川音乐学院出版,内部发行。四川省政协主席、书法家杨超题写了书名。

2. 韩立文和毕兴开始搜集、整理、编纂《王光祈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1985年《音乐探索》分4期连载后,1987年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沨为该书写了序言。

3. 成立“王光祈研究课题组”,着手编辑《王光祈文集》。确定编选三卷,即音乐卷、时政文化卷、历史译文卷,每卷50万字,共计150万字。1992年《王光祈文集》(音乐卷)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问世。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吕骥题写了书名,并为文集作序。

1992年9月是王光祈诞辰100周年,按照传统习俗,百年是一个吉庆的日子。这时温江县已划归成都市,经我们反复周旋,由成都市人大、成都市政协发起,四川音乐学院和温江县人民政府再次联合,承办了这次纪念会。会议在1984年研讨会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对王光祈的社会活动和学术成就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评价。吕骥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报告,这是他几年来关于王光祈研究的第三篇重要文章。著名学者黄翔鹏作了十分激情的演讲,他称王光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少年中国’汉子,是一个热情磅礴的爱国者,是一个麻、辣、烫的四川志士”。他认为“在五四时期的文化人中,王光祈是少有的未以静止式割裂眼光看待‘古今关系’,未以形而上学标准衡量‘中西关系’的杰出人物”。台湾文化大学庄本立教授、中国音协常务书记冯光钰都在会上作了内容深刻、富有创见的讲话。会后,由成都阳光集团赞助,毕兴与苑树青将以上两次会议的论文与资料汇编为《黄钟流韵集——纪念王光祈先生》,列入巴蜀学林丛书,吕骥题写了书名,由成都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2年成都市温江区与四川音乐学院三度联合,在温江举办了“纪念王光祈诞辰110周年暨首届光祈音乐节”。至此,被遗忘了多年的王光祈已成为四川温江人民的骄傲。王光祈高大的塑像,屹立在温江王光祈纪念馆前的音乐广场,他像一颗被拭去了尘垢的宝石,亮出了历史的光辉。

为了纪念四川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2008年在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和院长敖昌群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策划下,中断了多年的《王光祈文集》编辑工作重新启动,成立了以柴永柏为主任、以敖昌群为主编的《王光祈文集》编委会。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局限性,重新确定了编辑指导思想和构架。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一套装帧精美的三卷五册约330万字的《王光祈文集》,终于由巴蜀书社出版问世了。

2009年10月,在隆重纪念院庆70周年的日子里,四川音乐学院和温江区人民政府四次携手,联合举办了“王光祈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德国、新西兰、日本及北京、上海、南京、江苏、吉林、辽宁等地的外交官、音协领导、专家、学者、教授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并在川音王光祈碑亭和温江王光祈纪念馆前举行了《王光祈文集》首发式和特别发行仪式。这套文集的出版,正如川音敖昌群院长在致词中所说:“它不仅圆了海内外王光祈研究者乃至人文科学界多年来一个梦,同时也以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王光祈——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音乐学家和文化学者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令我们遗憾的是,这套文集编辑出版,拖了漫长的时间,许多关心王光祈研究并为之付出辛劳的老领导、老专家及国际友人如吕骥、赵沨、廖辅叔、缪天瑞、黄翔鹏、张秀熟、魏嗣銮、岸边成雄以及参与编辑校勘的朱舟、钟善祥等均已先后辞世,他们没有看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这套文集,我们感到难过,只有把“文集”敬献给他们的在天之灵。

令我们感到欣喜而兴奋的是,一批优秀的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学者走进这一行列,并且取得突出的成就。如王勇博士、杨晓博士、赵崇华博士,新西兰宫宏宇博士、日本牛岛憂子,等等,他们使我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看到阳光。王光祈研究一定会世代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