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竹枝曲》的历史演变与诗坛影响

《竹枝曲》的历史演变与诗坛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竹枝曲》本古代巴渝地区民歌。据此,西汉时,长江中游的巫山县一带已有女子于婚嫁时唱《竹枝词》。据此书记载,可知唐末宋之前,《竹枝曲》流传在万州、达州一带。将《竹枝曲》由民间野曲推向诗坛,作为一种诗体《竹枝词》的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由中唐后的诗人们的诗歌中可知,《竹枝曲》多在野外歌唱,且被那些诗人呼为“山歌”。

《竹枝曲》的历史演变与诗坛影响

◎萧常纬

(1934- )原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竹枝曲》本古代巴渝地区民歌。唐玄宗(公元712—742年)时,崔令钦《教坊记·曲名》录有《竹枝子》曲名。中唐前期诗人顾况(?—806年)首作“竹枝词”,诗曰:“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作楚)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声稀。”其后约60—70年,刘禹锡(公元772—842年)任夔州刺史,耳濡目染当地的民间野曲《竹枝歌》,深为感动;先后仿作了十一首“竹枝词”,其清新活泼的风格颇受诗坛推崇,唐宋诗人竞相拟作。“竹枝词”作为一种诗体,流传至今。然而,古代《竹枝曲》究竟为何面目?与今日民歌有何等联系?

一、古代《竹枝曲》

《竹枝曲》乃民间野曲,难入正统;因此史料中记载甚少,散见于方志游记中者亦鲜。凭点滴可窥其一二。

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又经琵琶峡。”本志云:“琵琶峰下,女子皆善吹笛。嫁时,群女子治具,吹笛,唱《竹枝词》送之。”(转引自任半塘《竹枝考》)《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527年)为《水经》作的注释。《水经》的作者不详,所述为西汉王朝辖境内水流的情况。据此,西汉时,长江中游的巫山县一带已有女子于婚嫁时唱《竹枝词》。

《太平寰宇记》137卷载达州(今四川省达县一带)风俗:“巴之风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冬则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祭祀,男女皆唱竹枝歌。”同卷载达州巴渠县(今四川省宣汉县、开县一带)风俗:“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同书149卷载万州(今四川万县一带)风俗:“正月七日乡市仕女渡江南娥眉碛上作鸡子卜,击小鼓,唱竹枝歌。”

《太平寰宇记》约成书于宋太宗兴国时期(公元976—983年),所记以宋初辖域为主,沿用唐制。据此书记载,可知唐末宋之前,《竹枝曲》流传在万州、达州一带。用于祭祀、占卜、聚会等民俗活动。且以小鼓伴奏,有徒歌,也有伴以舞蹈的。

将《竹枝曲》由民间野曲推向诗坛,作为一种诗体《竹枝词》的是中唐诗人刘禹锡。《乐府诗集》载:“《竹枝》本出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

刘禹锡在《竹枝词》自序(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中描述了《竹枝曲》的歌唱情况:“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今四川省奉节县、巫山县一带),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贵。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

如果,刘禹锡所述仅为个人所见,证据不够充分,那么,中唐之后,官宦、旅居或途经巴渝、荆楚的诗人关于《竹枝曲》的记述,有助于全面认识《竹枝曲》。

由中唐后的诗人们的诗歌中可知,《竹枝曲》多在野外歌唱,且被那些诗人呼为“山歌”。

于鹄(公元766—785年)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村。”

李益(公元748—829年)的《送人南归》:“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愁。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白居易(公元722—846年)的《江楼偶宴》中也有“山歌听竹枝”的诗句。

《竹枝曲》常于夜晚歌唱,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曲,且以感伤、哀怨、思乡等为主。

白居易的《曲江感秋》:“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王周(年代不详)的《周经秭归二首》:“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蒋吉(年代不详)的《闻歌竹枝》:“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

郑谷(年代不详)的《渠江旅思》:“故楚春田废,穹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江上舟子也有唱《竹枝曲》的。

宋代阎伯敏(年代不详)诗:“山头枝枝竹扫坛,舟子《竹枝》歌上滩。”

诗人记叙《竹枝曲》的地区主要在川东地区沿长江一带,以及由四川沿长江而下的古代荆楚,今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同样有诗为证。

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宋代苏辙在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冬由四川眉山赴汴京(今开封),途经四川忠县,作《竹枝词》九首:“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楚语啁晰安可分,中江明月多风露。……连舂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凄。……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若凄急。……”

诗例甚多,不再赘举。

由上所引可知:

1. 《竹枝曲》原本是流传在古代巴渝、荆楚的民歌,民间习称“竹枝”,简称《竹枝歌》。《竹枝歌》在民间并不专指某首特定歌曲,也不限于某一“歌种”,其中既有牧童、村夫、舟子唱的山野之曲、劳动歌曲;也有人民抒发情怀的抒情歌曲、儿童嬉游时唱的歌曲;也有用于祭祀、婚嫁等民俗活动的歌曲。就歌唱形式而言,也是多样化的,有徒歌,有击鼓、吹笛作伴奏的,也有载歌载舞的。因此,其流布面广,在人民生活中有深厚的根基。后来,《竹枝歌》因文人学士、乐工乐伎之好而流入城市,成为筵间、厅堂、书寓之曲,当与早期的民间野曲有所不同。

2. 《竹枝歌》可能是古代巴族地区音乐文化的遗存与延续。巴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善渔猎、通水性和造船。周代以前居住在武落钟离山一带(今湖北省长阳县及清江流域),后陆续向鄂西北、川东和陕西汉中一带迁徙。公元前1122年后,曾协助周武王伐纣;并曾以今重庆为中心建立奴隶制政权巴国。巴国后被秦灭,秦以其地置巴郡。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的范围:“其地东至鱼复(今四川奉节县),西至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北接汉中(今陕西汉中),南极黔涪。”( “黔”今为湖南西北部和鄂、贵、川相邻的地区。“涪”今四川涪陵一带。)所以,巴国(或巴郡)的范围在四川境内包括今川东、川东北、川南等地区。而巴族发轫于湖北省清江流域,在其周围自然会留下巴族文化的痕迹。巴族进川的通道之一即长江。由长阳至宜昌一带,即可逆长江而上,穿过险峻的三峡,经湖北省的香溪、秭归、巴东等县到达四川的巫山县、奉节等地,这一带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自序中提到的建平。由湖北入川的长江沿途也正是唐宋诗人聆听到《竹枝歌》最多的地区。东汉末,刘备统一巴蜀,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开创了历史上巴蜀一体的局面。古代的巴人与蜀人虽有不同的族源和各自不同的古老文化,但政治的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原属古代巴人音乐文化的《竹枝歌》随着巴人的足迹,其传播面也必然更为宽阔。因此,在上述地域(及其周边地域)以及巴人后裔中去探寻《竹枝曲》的遗踪当是可行的。

二、“竹枝词格”民歌

古代《竹枝曲》的音乐已难考,唐代诗人留下的诗体《竹枝词》给我们提供了《竹枝曲》的歌词格律。

据《词谱》载皇甫松《竹枝词》二体。

一为七言二句体,一为七言四句体。两体的第四字和第七字之后均有“和声”。

二句体例:

唐·皇甫松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

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四句体例: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竹枝)满山头(女儿),

蜀江春水(竹枝)拍山流(女儿)。

花红易衰(竹枝)似郎意(女儿)。

水流无限(竹枝)似侬愁(女儿)。

唐代诗人称“竹枝”与“女儿”为和声,在歌唱时当有众人相和之意。而从歌词文体上看,“竹枝”与“女儿”均是正词之外的附加词,今日民歌中称为衬词。因此,可将《竹枝曲》的歌词格律归纳成:“七言句、四三格加衬词”结构,简称“竹枝词格。”

由唐至今已千余年,欲寻找令当年诗人倾倒的正宗《竹枝曲》的曲调已不复可能。但“竹枝词格”却在民歌中遗存下来,在四川民歌中为数不少。只是格律虽不变,衬词却随历史的变迁,人民生活的变化,演变得更为多姿多彩,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语言的才华,富有浓郁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这些衬词以格律化、定型化为特征,是构成民歌曲体结构以及曲调中固定不变的腔格的基础;而正词却是可以见啥唱啥,即兴创作的。因此,某些地方,称之为民歌中的“曲牌”。各种不同的衬词和与之相应的乐汇(含旋律型与节奏型)是固定不变的,形成该首民歌的独特风格。使歌曲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便于即兴填词,有利于民歌的流播和传承。人民群众可能忘记了正词,却牢牢记住固定的衬词及其乐汇,甚至以此来称呼民歌,因此而有“啰儿调”、“十把红筷子调”、“溜溜调”等的称谓。

从衬词的词汇性质来看,常用的有语气衬词、称谓衬词、名词衬词、形容词衬词、拟声性衬词、数量词衬词、逗趣性衬词等。在一首民歌中常混合使用。

语气衬词用得最多,尤以山歌中为最。

如:《幺妹过门会当家》(薅草锣鼓·仪陇

正月里来(哟喂)迎春花(哟喂),

幺妹过门(哟喂)会当家(哟喂)。

名词衬词多数出现在山歌和小调中。

蔬菜作衬词者:

如:《情妹挑水在山腰》(山歌·西充

这山没得(豇豆)那山高(茄子儿),

情妹挑水(豇豆、茄子儿、丝瓜瓜仁仁儿)(www.xing528.com)

在山腰(红呀红海椒)。

以衣物为衬词者。

如:《叫我唱歌我唱歌》(山歌·江油县)

叫我唱歌(青布蓝布衫)我唱歌(漂布袜子鞋),

叫我撑船(红花裤腰带)我下河(送郎花草鞋)。

称谓衬词。常与语气衬词混合使用,情歌中较多,有时甚为贴切。

如:《十根帕子》(山歌·万源县)

一根帕子(心肝奴的哥)一点蓝(妹儿哟),

帕子高上(哟伙伙)绣牡丹(哥也哥)。

形容词衬词。

如:《水冲磨》(山歌·南江县)

新安的水磨(溜溜圆、溜溜圆),

千千万(咕噜噜、咕噜噜),

不用人推(玻罗罗拐来咧),

自己转(唢呐儿嘞)。

拟声性衬词。山歌和小调中常见。

如:《十八姐儿九岁郎》(山歌·通江县)

喇叭吹得(当不咙咚扯)人心慌(扯不隆咚状),

估到姑娘(兵不咙咚耸)去拜堂(哩哩呐哩呐)。

此例模拟锣鼓和唢呐声,与歌词内容有联系。

又如:《抱鸡母歌》(山歌·长寿县)

太阳出来(咯多咯、咯多咯)

红又红(咯多咯咯、咯多咯咯)。

此例为一句词体,以下多段词与捉母鸡、小鸡有关。

数量词衬词。

如:《割草歌》(山歌·通江县)

清早起来(八个)去割草(八个一个八),

露水汪汪(三八二十四)割不到(六八四十八)。

动作性衬词。

如:《又是一个丰收年》(山歌·绵竹县)

清早起来(要抽,要抽)去上山(是要抽下子),

眼也宽来(连抽七、八息)心也宽(线耳花草鞋)。

此例前三个衬词都指“抽烟”动作。透过衬词看到乐观、风趣的庄稼汉。

逗趣性衬词。讲究押韵、顺口、有趣,无明确含义,也不限于某种词类。

如:《洗衣裳》(山歌·遂宁市)

太阳出来(车哩哩车)四山黄(查啦啦查),

情妹下河(车哩哩、查啦啦、梭罗罗舍)

洗衣裳(乖乖妹)。

在“竹枝词格”民歌中,通常四个衬词在内容上是没有联系的;但也有例外,见下例。

如:《清早起来把门开》(山歌·南江县)

清早起来(情郎到姐家)把门开(情妹来倒茶),

一股凉风(对你说句话)吹进来(你要说个啥)。

[那回多谢你,哎呀多谢啥,几时又来耍哟,我的冤家。哟嗬衣呀哟嗬嘿,月亮弯弯儿送回家。]

上例中的各个衬词相连,具有独立含义;全曲似乎是两首民歌在作穿插进行。除去尾部的衬词段落不计,其结构与下川东地区薅秧歌中的《穿号子》相似,二者可能有亲缘关系。

“竹枝词格”民歌多数节奏规整(部分薅秧歌和山歌例外),结构严谨。

就一首曲调所含歌词而言,除与《竹枝曲》相同,以二句词体为主外,偶有四句词体和一句词体。因衬词的长短不同或词曲结合的疏密不同,有多种不同曲体结构,但都属单乐段;以二乐句者最多,三乐句、四乐句者也有。

二乐句单乐段一般是二句词体,因衬词长度不等,有前后(乐句)等长型和前短后长型。

一句词体的二乐句单乐段,一般衬词较长,由前四字加衬词,后三字加衬词各组成一个乐句。

三乐句单乐段一般是因尾部衬词特长构成独立衬句而形成。有二句词体的三乐句(一上二下型)单乐段,也有一句词体的三乐句(一上二下型)单乐段。

四乐句单乐段较少,一般也是二句词体。

四川“竹枝词格”民歌基本上都属五声音阶,徵调式最多,偶有羽调式、商调式。旋律进行较平稳,与语言声调密切吻合。

结 语

将古代《竹枝曲》与今日“竹枝词格”民歌比较,除词格一脉相承外,其歌唱形式、体裁分布与流传地域相同或相近。

由此看来,无论沧海桑田,时移世变,历史岁月是多么地悠长,文化的发展变异又是多么的千姿百态,而传统终究是割不断的。古代《竹枝曲》基因仍然存在于今日民歌之中,并以更为生动活泼、朴实清新的风格与人民生活紧紧相依,这也是《竹枝曲》得以千百年传世而不灭的奥秘所在。

原载《音乐探索》199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