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集展示古琴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选集展示古琴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琴艺,六十五年来,他为继承、发扬蜀派古琴艺术和培养古琴演奏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里选了该书中论及古琴演奏艺术的部分,集成简论一篇发表,以飨读者。古琴因弦长音远,不像瑟、筝那样有柱的隔阂,不像琵琶、勿雷受品的限制,所以在弹奏时,能和弹奏人的呼吸息息相通,非清心不能尽其妙,非寡欲不能通其奥。

选集展示古琴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喻绍泽

(1903-1988)字润,原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讲师。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

编者按:本文作者喻绍泽老先生是著名蜀派古琴家,今年八十一岁。去年8月,学院为庆祝喻先生抚琴生活65周年,印发了他撰写的《古琴概述》一书,常苏民院长为该书写的“前言”对喻先生作了高度评价:

八十高龄的古琴家喻绍泽先生,是当代蜀派古琴艺术的著名代表人物。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琴艺,六十五年来,他为继承、发扬蜀派古琴艺术和培养古琴演奏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近半百的喻先生步入了抚琴生活的新天地,从而使他的艺术才干能够充分施展,艺术抱负得以逐步实现。在党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他的琴艺更臻完美,刚柔并蓄,气韵生动,具有“稳、健、准、圆、和、畅”的特色;他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苦磨巧弹成妙指,妙指飞舞出妙音。”从他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一艺诀,既是他勤于攀登、善于攀登古琴艺术高峰的生动概括,也是他严格要求学生在“苦”“巧”二字上下功夫,不惜为青年艺徒的成长而呕心沥血的真实写照。他长期从事古琴教学、研究工作,桃李满布秦蜀,声誉远播海外。1972年退休以来,仍孜孜不倦地继续研讨琴艺,经常接待国内外古琴研究人员的来访,热情指导登门求教的青年琴手。喻绍泽先生热爱党的文艺事业、热爱民族音乐、热爱古琴艺术的这种始终不渝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里选了该书中论及古琴演奏艺术的部分,集成简论一篇发表,以飨读者。

古琴又名七弦琴。因为它是用七条弦弹奏,所以从前的古书、故事、戏剧里面都称它为七弦琴。只是在近年来我们才把它叫做古琴,大概是因为古老的原因。它的来源古,算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又是我国相当重要的文化遗产,除了瑟,再没有比它更古老的乐器了。

古琴因弦长音远,不像瑟、筝那样有柱的隔阂,不像琵琶、勿雷受品的限制,所以在弹奏时,能和弹奏人的呼吸息息相通,非清心不能尽其妙,非寡欲不能通其奥。学琴者,应当体会古人制作之精意,以尽其用,坐必安,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缺一则不能合而应律,故其喜怒哀乐动人辄深。

演奏姿势

演奏古琴是把古琴放在琴桌上,手离于琴桌,鼻对四、五徽之间,用右手弹弦,左指按弦;坐凳宜高,琴桌宜低;头正勿垂,颈直勿偏,肩平勿耸,背竖勿鞠;两手平直,两膝齐开,两足踏地,但不要因这种固定的姿势而成木偶;左右两臂为弹按运用的枢机,周身的力量借以贯通。一般弹琴的人只知用力走指而不知先由于肘臂。弹奏时要两腕虚悬,不靠琴面,则按弦的上下走音,弹弦的出入用力,均极灵活,绝没有涩滞的毛病,在轻、重、疾、徐、上下、往来各方面,均可以得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浊,疾而不乱,徐而不断,上下得中,往来灵活的效果。初学琴时指头不可离弦,因为离开了弦位,就会失了地位,容易弹错,如挑七弦,则将手指靠在六弦上,勾四弦,则将指头靠在五弦上,弹其他的弦位,都是这样的。

基本指法

左手各指的名称与右手各指的名称完全相同,第一指称为大指,第二指称为食指,第三指称为中指,第四指称为名指,第五指称为禁指(禁指的意义就是禁而不用的指头)。至于两手按弹的基本指法,有如下两项:

1. 右手弹弦的基本指法有八个,即:“抹、挑、勾、剔、打、摘、托、擗”。这八个指法要练得指节坚实,活动,发音不浮。古来弹琴的人有句话:“弹欲断弦方为妙。”要下指灵活,不可滞浊。其他许多指法,都是以这八法为基本而转变出来的。还要注意弹弦的部位,不能超过第一徽,尤其弹散、泛两音,宜近岳山,才高朗清脆。

2. 左手按弦的基本指法有四个,即:“吟、揉、绰、注”。“吟、揉”的音全要发越,如果按不坚实,出音松散,那就不但不美妙,而且不宏大。“绰、注”在上下之际,没有一定的位置,须下指得中,无过不及。古来弹琴的人也有句话:“按令入木乃称奇”,就是说,按弦用力着实。然而有用力虽强而发音不亮者,乃指节未练的原因。若指节练得坚实,则用力不觉,发音自然明亮、圆润。其他也有许多指法,都是以这四法为基本而转变出来的。按弦取音,有甲音、肉音、甲肉相半的音,凡在四、五徽以上,宜用甲,用肉则音不清;四、五徽以下甲肉相半,七徽以下纯用肉,或稍兼甲亦可。

学琴三要

1. 树雄心

古琴音韵,疎淡和静,不类他乐,易于悦耳,非心领神会,熟聆久练,何能得其趣旨。还有一种很明显而人人感到的原因,就是难学易忘,又不中听。难学,就容易半途而废;易忘,就非常常练习不可;不中听,就不愿意随时接触它。有这三种原因,所以有成就的人很少。如果要真正地把古琴学好,首先要发宏愿,树雄心,立大志,熟悉谱中字母的结构,指法技巧的运用。字母既熟于胸中,妙音即出于指下。心、手、耳、目、四者并用,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目注徽位,耳辨音准,一齐相需,不可缺一,每句发音,要字字分明,声声送到,绰则为绰,注则为注,当吟则吟,当揉则揉,逗撞往来,一切皆然,不可彼此含混,忽略过去,时日用功,弹至纯熟,而一旦豁然贯通,所谓丹成于九转也。切勿因一时未得其音节,或畏难而半途中止,或欲速而妄为增减,是皆初学琴的人的通常弊病,总要避免,才学得成,学得好。

2. 贵钻研

一般的乐曲大半都是声调抑扬,音韵铿锵,使人俯听悦耳,但不能久经考验,那也不足为贵。愈商古的琴曲,指法并不太难,初听时感觉到很平凡,无甚意味,但随着钻研的深刻,就会感到意味深长,爱不释手。古人说,“曲高和寡”,这句话固然有它的道理,但如果人人都能藐视困难,刻苦钻研,细心体会,努力练习,不断前进,那么,任何高古的乐曲,和者众矣! 古琴亦然,先整其精神,澄其心志,然后抚弦审音,加意于吟揉绰注,传神于高下抑扬,如落分明,起结不苟,借弦上之音,发弦外之趣,朝于斯,夕于斯,方为得矣!

3. 重专精

学琴通病,好高骛远,贪多欲速,往往一曲未精,遽及二曲,二曲未熟,更及三曲,以至毕生不能精练一曲。所以凡学习一琴曲,细审其指法,领略其音韵,属宫属商,是正是变,一曲有一曲之境界,一如有一如之意味,其中奥妙,苟非弹至千遍,还要加以潜心体会,不易得也。愈弹愈入佳境,妙手妙音重在专精也。

弹琴五谬五能

五谬;头足摇动,妄肆瞻视,错乱中辍,精神散漫、下指疎懒。

五能:坐欲安,视欲专,意欲闲,神欲鲜,指欲坚。

下指六忌(www.xing528.com)

按弹两手取势为法,要得自然。初学者,指法纯熟后,要注意先去其病忌,纠正其动作,不然,久则习惯成性,难于更改,以致影响演奏的效果。

一忌:大指按弦,食指捏于大指上作圈,助其用力。

二忌:中、名二指按弦,末节凹下,不能突出,谓之折指。

三忌:名指按弦,以中指压在名指上,助其用力。

四忌:大指按弦,不分徽位,纯用甲而不避煞烈声。

五忌:跪按时,其余指头连同弯曲,最不雅观。

六忌:弹奏时,两腕依靠琴面,而不虚悬。

操缓十四法

和、坚、松、脆、清、洁、润、幽、轻、重、疾、徐、亮、采。

1. 和。和为五音之本,无过不及之谓也。调之在弦,察之在手,辨之在音。弦有性,顺则协,逆则矫,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指和。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俱有分数,以准其音,总使婉转成吟,丝丝叶韵,方能表达曲情,则指与音和。音有意,意动音随,则众妙归,行回曲折,联而无间,抑扬起伏,断而复连,则音与意和,因之神闲气逸。指与弦化,自得浑合无迹,方可谓之太和。

2. 坚。古语云。按弦入木,形其坚而实也。大指坚易,名指坚难。坚之本全凭筋力,必一指卓然立于弦中,重如山岳,动如风发,清响如击金石,而至音始出焉,至音出则坚实之功到矣。然左指用坚,右指必用清劲,乃能得金石之声。故坚与劲合,而后成其妙也。总要指不用帮,行合古式,既得体势之美,又不爽之质之宜,是当循循练之,以至用力不觉,则其坚亦可窥也。

3. 松。吟揉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揉之巨细缓急,俱有松处。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如哦咏之有韵,方可以名其松。

4. 脆。脆者,健也。健其两手,而音不至于滞。两手皆有脆音,茅藏之不见,出之不易。要知脆处,即指之灵处,指之灵自出于健,而指之健又出于腕。腕中之力既到,则为坚脆,故指必甲尖,弦必悬落,自然出音清脆。

5. 清。清音,音之主宰。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琴实则清。群清咸集,而后可求之指上,两手如鸾凤和鸣,下指如击金戛玉,故必指求其劲,按求其实,则清音始出,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月洁,如在目前,真所谓“万籁此俱寂,惟闻古琴音”。清之至也。

6. 洁。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修指之道,从有而无,因多而寡,一尘不染,一滓不留,至于至洁之地。指既修洁,则音愈稀,音愈稀,则意趣愈永。故曰,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欲修妙指者,又必先自修洁始。

7. 润。凡弦上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在于湿润。故欲使弦上无煞声,其在指下求润乎。盖润者,纯也,泽也,所以发纯粹光泽之气也。左芟其棘荆,右熔其暴甲,两手应弦,自臻纯粹而又务求上下往来之法,则润音渐渐而来矣。

8. 幽。音有幽度,始称琴品,品系予人,幽由于内,故高雅之士,动操便有幽韵,渝知幽之在指,无论缓急,悉能安闻自如,潇洒胸怀,指下自然,表现同一如幽情,所谓得之心而应之手,听其音而得其人。此幽之所以微妙也。

9. 轻。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属于幽情,而体曲之意,悉曲之情,有不期轻而自轻者。音之轻处最难,功夫不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勿,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于清实中得之。

10. 重。音之轻者属于情,音之重者由于气,情至而轻,气至而重,性固然也。第指有轻重,则声有高下,倘指势太猛,则露杀伐之音;气盈胸臆,则出刚暴之声。惟练指养气之士,在抚弄时,求重抵轻出之法,弦上自得高朗纯粹之音,妙在用力不觉耳。

11. 疾。指法有徐则有疾,然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纪,常相错间。琴曲大作贵于缓。中正和平者,是谓正音,《阳春》、《佩兰》是也。忽然变急其音,最精最妙者谓之寄音。《雉朝飞》、《乌夜啼》是也。小速微快要以紧,遂指不伤中和之雅度,恰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贵急,务使急而不乱。依然安闻之气象,泻出崩崖飞瀑之声。故疾以意用,更以意神。

12. 徐。古人以琴涵养性情,故名其声曰“希声”。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至而下,以叶厥律,或章向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续而复断,因候制宜,自然调古声希,渐入渊源。严天池诗云:“几回拈去阳春调,月满西楼下指迟”,其于徐意,大有得也。

13. 亮。左右手指,既练清实,发金石声,然后才可拟一“亮”字。故清后取亮,亮发清中,犹水之至清者,得日而益明也,即游神于无声之表,其音也悠然而自存也。故亮在弦上,音断而意不断,此正是“无声胜有声”之妙,亮又何不足以尽之。

14. 采。音得清与亮,既云妙矣,而未发其采,犹不足以表其丰神也。故清以生亮,亮以生采,指下之有神气,如古玩之有宝色,商彝周鼎自有烨然之光,不可掩抑,非几经锻炼,始能熔其粗糙,露其光芒。弹琴不究音义,而未表现丰神,不可得也。

原载《音乐探索》198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