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传统唱法经验

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传统唱法经验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事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的同志越来越多,而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而我们从事民族声乐的教育工作者及演唱者,肩负着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借鉴民族传统唱法中的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传统唱法经验

◎黄文宇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可喜的发展。从事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的同志越来越多,而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民族声乐这朵声乐艺术百花园中瑰丽的花朵,必将开得更加绚丽。而我们从事民族声乐的教育工作者及演唱者,肩负着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大学时代及毕业工作后,我先后跟10位老师学习川剧京剧、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单弦等唱腔唱段,以及在农村、山区搜集并学唱民歌,向老船工学唱船工号子等。20世纪70年代又在川剧团泡了一年。通过这些学习,使我对祖国的传统声乐艺术更加热爱,深深感受到它们是那样多姿多彩。在演唱上,重视民族语言,讲究气息控制,表演生动,唱法科学。我国自元代以来,前辈艺术家、理论家们为我国的声乐艺术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我们从事民族声乐的同志,应该认真地向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学习,把宝贵的经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下面,仅就我在向民族传统的学习以及教学实践方面,谈谈点滴体会与粗浅的认识。

一、语言是基础

语言,是民族唱法的基础,是民族传统声乐教学、演唱中的重要原则。明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云:“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清代李笠翁(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云:“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者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我国的戏曲曲艺演员在学唱时,首先从念白入手,字念准了才能练唱段,所谓“千斤白,四两唱”,就道出了语言在唱腔中的重要性。

我的戏曲、曲艺老师,对民族语言也是非常重视的,教学中要求很严格。首先要求把字咬准确,“喷口”要有力,有嘴皮子劲儿。要求“出字、归韵、收声”明确。我学川剧唱腔时,老师先不让我唱旋律性强的唱段,而唱语言性强的曲牌《梭梭岗》。如唱“派前站张贴红告,履新任选择明朝”一句必须字字清楚准确,尤其对鼻韵母的字要求很严,一定要归韵——穿鼻。在学单弦唱段《红军不怕远征难》时,老师认为我咬字太松,嘴皮子没劲儿,喷口无力,归韵不清。例如“军”字,要唱成ju-n;对“不、怕”二字,强调嘴皮子劲儿,有力地喷出。为了锻炼嘴皮子劲儿,另外还有辅助练习,如:“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老师要求极严,毫不留情面。开始很不习惯,感到这样唱有字无声,声音是“白”的。但还是认真跟老师学,力求达到老师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期末在系上汇报时,得到系上教师的好评,单弦教师也给予了肯定。更有老教师说:“这样唱很好,字清楚,声音也不错。这种声音完全可以用到唱歌中去。”通过这些学习、实践,对语言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对“以字带声”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www.xing528.com)

二、学习与借鉴

我们向传统戏曲、曲艺学习的目的,并非要当戏曲、曲艺演员,而是要通过学习、消化,更加完善我们民族歌唱的演唱技能和表现手段。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借鉴民族传统唱法中的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在对学生的发声训练上,我也常常强调声音要有高位置,也采用了一些手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曾经有个学生总是开不了窍,她的音色好听,但喉咙很紧,舌、甲间缝隙特紧,在整个一年级学习过程中声音都出不来,是我班上的“特困户”。有老师在下面议论,认为她学习了一年还这样困难,还不如让她回家算了。怎么办呢?我想决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老是扣哼鸣,找轻声、假声的位置。既然此路不通,就当另寻生路。记得1973年听王品素老师传达,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在一次讲话中说:“声音千万不能围着下巴转。”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我教的那位学生,就是典型的声音围着下巴转。于是,我借鉴了川剧、京剧训练演员练嗓的方法对该学生进行训练。川剧传统教学中让旦角喊嗓时练“鸡儿咕咕……鸭儿哩哩……”实际上是练韵母U和I。从韵母特性上讲,U母音属于低喉位母音,它音色较暗,但容易通向头腔;I母音色彩明亮,属头腔范畴的母音,由于它的舌前部是高舌位,喉头容易上提,造成声音挤卡,如果能做到在U母音发声状态基础上去发I母音,则I母音既能做到明亮靠前,具有头腔共鸣色彩,而喉头又不会上提挤卡。于是我让学生喊嗓,先喊U字,由低到高再下滑,当学生找到准确的感觉状态后,在U母音的状态再喊mi,当学生基本做对了,再结合琶音训练,先喊一遍U字,换气后马上接练琶音,半音半音的上行和下行;第二遍再练I母音(唱mi字,用子音带动,唇部着力,声音不致后缩),要求学生做到:气息坐住,喉部腔体稳定,母音不同而共鸣、音位感觉一样。学生做对了再“举一反三”带动其他母音。另外,我还让学生用京剧旦角的韵味儿练:

从G调或降A调开始往上练,喉头保持吸气状态,e2以上的音要张牙、抬上腭。这样,声音很容易上去,喉咙挤卡的现象明显感到减轻甚至消除。但是学生演唱歌曲时,由于旋律的起伏,音程的跳动,字音多变且复杂,不像练声那么单纯,原有的毛病又会出现,于是我又让学生学习京剧旦角的念白、叫板、如:“啊,是风把门儿给吹开了”、“苦……啊”、“夫……啊”,找到这种感觉后,再反复朗读歌词,一定要像京剧旦角念白那样朗读歌词,然后用这种感觉状态去唱歌,坏毛病几乎一下就去除了。当然,要巩固这种收获,还得长期锻炼。我教的那位“困难户”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喉咙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舌、甲间的缝隙松开了,音色、音量出来了,音域也增宽了,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到二年级结束时,“困难户”的帽子被摘掉了。用上述方法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学生,解决学生喉部紧张,声音老是围着下巴转的毛病,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学生要取得这种进步,决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要懂得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唐代殷安节《乐府杂录》)。有关歌唱呼吸方面的论著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主席《实践论》)声乐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接触的事物——客观外界,必须认识、掌握它的规律性。我认为:准确的语言加上正确的呼吸,就能获得正确的声音路子。这个“路子”包含着气、声、字、共鸣四个要素的协调与平衡。我国传统声乐要求“以字带声”,要“腔随字走,字领腔行”,最终达到“字正腔圆”。这就是民族声乐教学中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原载《音乐探索》199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