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形制及居住文化研究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形制及居住文化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以单、双坡面硬山屋顶为主硬山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其等级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建筑的等级较低,但高于卷棚顶。“出际”是指屋顶悬出于两侧山面柱头之外的部分,称为“不厦两头造”,实际上是悬山形制。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形制及居住文化研究

第二节 房屋建筑形制

一、屋顶形制

房屋结构方面,陇东、陇中、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普遍以单檐硬山顶结构为主;在陇南、甘南地区,主要以二至三层的榻板房结构为主,另有藏族石筑碉楼建筑。

(一)以单、双坡面硬山屋顶为主

硬山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其等级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清代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使用悬山顶或硬山顶。硬山建筑的等级较低,但高于卷棚顶。其主要建筑特征为:檩木被山墙完全包住,无出际,山墙高出屋面,或与屋面接近齐平。

硬山顶出现得较晚,宋《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只有“出际”之说。“出际”是指屋顶悬出于两侧山面柱头之外的部分,称为“不厦两头造”,实际上是悬山形制。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认为:硬山建筑“两端的山柱、檐柱、排山、各檩头,在向外一面一概都砌在山墙内,但向内一面,则露在墙面,在室内可以望见的。至于前后两坡,往往有不出檐的,檐椽只架到檐檩上,而不伸出,外面用砖垒到与檐平,将椽头完全封起,不令露在外面,叫封护檐。这种封护檐有时还用砖做成假椽头和假连檐的样子。”[6]《辞海》的解释是:“硬山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7]马炳坚先生认为:硬山建筑是“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8]可见,硬山建筑的梁架以抬梁式为主,是沿进深方向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施短柱,其上再置梁,梁的两端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置脊瓜柱以承脊檩。不同的地区,具体做法稍有不同。

硬山屋面制作工艺各地不同,常见的是底层为防水层,其上用弧片状的板瓦做底瓦,半圆形的筒瓦做盖瓦。合瓦屋面(又叫阴阳瓦)的盖瓦使用板瓦,底瓦、盖瓦按一正一反即“一阴一阳”排列。屋脊多为清水脊,两端头向斜上方(30°~45°)翘起,称蝎子尾;混砖端头加宽加大,并施雕刻,称花草盘子。花草盘子的做法有三种样式:“平草”,即将雕花的砖平着压在脊中(蝎子尾之下);“跨草”,即附生在蝎子尾两侧;落落草,将上大底小的两层平草相互叠置[9]

硬山的垂脊称为排山脊,有两种做法:一是铃档排山脊;二是箍头脊。

平顶式屋顶在河西走廊、甘南藏族民居中最为普遍,这是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和环境而形成的。屋架有地梁、立柱、上梁(圈梁)和檩条,立柱间距一般为2.2~2.6米,面阔3~4米,檩条横向布置,宽、深比保持在1:1.5左右。檩条多为矩形断面,间距45~70厘米。

(二)屋顶构造工艺

甘肃民居建筑以大木抬梁式结构为主,陇南、甘南接近川北地区也有穿斗结构的,但比较少见。屋面材料各地因地而异,通常是自下而上依次为椽子(上铺草席、高梁秆、树枝杆等);黄土浆(粘于受力层上);瓦件。屋面形式随着地域的变化而有多种形态。从关中地区的渭河流域向西到河湟地区、河西走廊,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风沙增多,民居建筑屋顶由以双坡为主变为单坡为主,坡度随之逐渐减缓,成为平顶建筑;建筑墙体也随之由砖墙变为土坯墙,直至围以高大厚重的夯土庄墙。

1.坡屋顶

坡屋顶式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产生的,主要用于倾泻屋面的雨水。在合院式民居建筑中,坡顶均倾向院内,以利于收集雨水。在陇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木材缺乏,民居建筑多为单坡屋顶;在天水、陇南、兰州等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居院内的堂屋均为双坡顶,显得高大气派,而次要建筑厢房等采用单坡顶,可节省大量木材。

甘肃民居建筑比较特别的一种坡屋顶是箍窑顶。由于箍窑为土坯砌筑的半圆形拱顶建筑,拱顶的高度1米左右,跨度不过3米,拱顶与夯土墙身连接在一起地震容易使土坯拱塌毁。土坯拱的砌筑技术含量高,一般为专门的箍窑匠人砌筑,为了减缓拱脚的拱面,避免雨水冲刷,将屋顶的前后两坡用泥土填实,不出檐。同时,在屋面前后两坡与前后墙交结处筑女儿墙,以阻挡屋面雨水冲刷前后墙面,女儿墙与屋面之间形成泄水渠,用挑出的木制滴水将雨水泄入院内。

2.平屋顶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的平屋顶可分为两种类型:汉族或汉藏结合式抬梁式平屋顶建筑、藏族传统木结构平屋顶建筑。

(1)汉族或汉藏结合式平屋顶

这种建筑属抬梁式建筑,举架极小,单坡屋面,坡度很缓。在河湟一带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及兰州周边的青城镇、金崖镇等地比较普遍,常与庄窠院结合。传统公共建筑的厢房、耳房、游廊等附属建筑也常采用这种形式。

张驭寰称青海东部一带的民间住宅形式为“半坡平顶”。这种平屋顶的做法为:“首先在椽子上铺‘榻子’(劈柴、树枝),再上铺草、麦草和麦草泥,约10厘米厚。稍稍干后用石滚子压平压实,再抹大草泥,这样,五十年之内不必再抹土,而且暴雨不漏。房顶的四周用砖镶边,以免泥土脱落。这种做法谓之‘两砖+筒瓦’方法。屋檐向外伸出10厘米,上覆檐头砖,内部抹泥……这样,屋顶土不往下滚,三年可以不换土。”[10]由于这里雨水少、气候干燥,流行平顶土屋面,是用两层麦草泥涂抹的。这也是河湟地区、陇中地区、甘南藏区抬梁式平屋顶建筑屋面的典型做法,望板层除“榻子”、“灿子”外,还有铺设木板青砖者。河西地区还常用苇席和柳笆,屋顶上晒粮食。平屋顶檐步的举架一般为一尺对六分,即6%的坡度。若房屋进深较大,则再做一举折,举架控制在一尺对九分,即9%的坡度以内。屋檐下通常采用平枋踏牵或苗檩花牵的地方做法。

(2)藏族木结构平屋顶

藏族传统木结构平屋顶建筑常见于安多地区的藏族民居和藏传佛教建筑之中,与藏族传统碉房式建筑接近,区别在于墙体不承重,而以木结构承担荷载。在结构形式上,这种平屋顶建筑属井梁密肋结构[11],不同于抬梁式半坡平顶结构,构造简单。以方木拉结柱头,柱头上承密肋状水平方椽,上覆屋面。在平面布局上,无抬梁式建筑间架组合,而是以井字网格来组合,完全能满足民房、大型佛殿和经堂建筑各种空间的需求。屋面的排水坡度仅由覆土层来调整。(www.xing528.com)

藏族平屋顶建筑的木作部分主要由临夏地区的汉族工匠完成,井梁密肋木结构技术主要掌握在汉族木工匠师之手,其工艺当属河州工艺体系。工艺做法的关键在于柱与各水平构件的交接,井梁密肋结构以柱头托木来联系柱与梁枋,以墙体作为外围的承重结构,内部以木柱及柱头托木来承托梁枋,柱头上施托木是甘肃藏族民居常见的一种荷载传递方式,多用于突显装饰的厅堂中柱上,或用于宗教建筑如经堂、佛殿的内柱上,其做法被称作“七层枋”或“九层枋”,也俗称“摞活”,柱头托木如汉式木构建筑中的雀替,在结构功用上却完全不同。汉式建筑的雀替是一种装饰性构件,位于柱子两侧的梁枋下,而藏式建筑的柱头托木则是一种梁托,直接将梁架荷载传给柱子,并且可以缩短梁架的搭接距离,从而减小端部的剪力和中部的挠度,同时也是很具装饰性的构件。平屋顶建筑的整体结构都由木作承担,以方木拉结各柱头,方木在每两柱间施一根,其下还施以随枋,端头与柱头榫接,上承水平方椽,将梁、枋和檩的功能合为一体,使木构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外檐的随枋端部与柱头榫接,在内部则将相邻两条随枋做垂直的巴掌榫相互搭接,再以搭口的中段与柱头榫接,使柱子间拉结得更为紧密。方椽呈密肋状排布于方木上,两椽交接处椽头相对,既无搭接也不施椽花,仅以铁钉或木钉固定,上施望板层。望板层在材料选择上因地制宜,做法也比较多样,如木板、片石、青砖、植物枝秆,以及斜向铺排的短木棍等。在平屋顶的檐口,有时还施飞椽。屋面覆土做法与抬梁式平屋顶相似[12]

甘南、陇南地区的板屋则完全是另一种屋顶形制。这里气候阴湿多雨,常常在平屋顶上加一道坡屋面,即以简单的三角木屋架直接坐落于平屋顶上,上盖木板以顺水。

二、墙体砌筑工艺

甘肃民居建筑的墙体是一种延续几千年的生土制作工艺,它包括四种形式:一是在生土层上挖掘,形成墙体,主要用于窑洞民居;二是用生土夯筑墙体,这一技术在甘肃各地非常成熟、非常普遍;三是用土坯砌筑墙体;第四种流行于陇南、甘南地区的板屋民居中,墙体外部用泥土,内部用木构。

(一)夯土墙

夯土墙起源很早,史前人们修筑窑洞住宅时,夯土墙就已经出现。西峰区新石器时代南佐疙瘩渠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晚期的夯土房屋墙体[13]。《诗经·绵》描述了古公亶父率民迁至周原,进行夯土筑墙的活动情景:“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注曰:“缩,捆束;版,筑墙夹土的长板。”[14]又,《小雅·斯干》载:“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注曰:“约,捆束,捆筑墙板;阁阁,捆板的声音。”[15]陈奂《诗毛氏传疏》详细解释了当时人们用绳来缩版夯筑、营造工程的情景:“云阁阁,犹历历者,言缩版之绳历历然也。”[16]夯土版筑,是在地上竖起两排平行木桩,桩内放板,板内填土,向上一层层夯实,最后撤去板。夯土版筑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一直沿用至今。夯筑工具制作简单,在西北各地普遍使用。

殷商以后,夯土版筑法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墙体构筑方式。《孟子·告子上》:“举于版筑之间。”[17]夯土墙表面粗糙,古人在版筑之后还要在墙上涂抹白灰,古代称“圬”,使墙体光滑洁净并能防雨水冲刷,当时还有专门的圬人从事刷墙工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时圬馆宫室。”[18]唐宋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夯土筑墙技术正式纳入国家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营造法式》规定:“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隔层用碎砖瓦及石扎等亦二担,每次布土厚五寸,先打六杵(两人相对,每窝子内各打三杵);次打四杵(二人相对,每窝子各打二杵);次打两杵(二人相对,每窝子内各打一杵)。每布土厚五寸,筑实厚三寸。每布碎砖瓦及石扎等厚三寸,筑实厚一寸五。”[19]

夯筑而成的墙体断面下宽上窄,断面呈梯形,高度一般均以4米为限,下宽1米,上宽0.4米。如果用木版夯筑,墙体高在6~18版之间,宽0.4~0.53米。兰州地区的椽打墙有两种做法:其一是采用两副模板,效率很高,且在墙角可处理成整体;二是用绳索替代夹杆,将椽条以绳子扎紧,打后抽出。由于绳子对椽条的拉固不如夹杆,这种墙体的密实程度不高。

(二)土坯墙

土坯墙也是甘肃民居建筑最普遍的筑墙方式。土坯墙的砌筑工艺比较讲究。首先,制土坯,选用土质纯净的黄土,有些地方加入少量细沙,用专用工具(包括木模、石板、石踩子)操作。土坯的尺寸长37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也有大型者,为33×16×18厘米。其次,做墙基,墙基一般为素土夯实,或砖石砌基脚。第三,砌墙,土坯墙的砌筑方式很多,土坯与土坯间的粘结方式也多样,有侧丁与平顺交替;侧顺与平丁交错;侧顺与平顺交替;侧丁和侧顺交替;全侧丁砌等。所有平缝都要铺厚1厘米以上的泥浆[20]。在通常情况下,为保证砌筑强度,多用丁平交替砌法。

土坯墙的使用功能不同,砌筑方式也不同。根据使用功能,土坯墙可分为:

(1)单裱墙。是将坯竖立砌筑的墙。可做为一般居住卧室的隔墙用,长度不超过2.3米,高度不超过2.2米左右。

(2)双裱墙。厚度为两片土坯,长不超过2.6米,高不超过2.3米。在土坯的横、竖向均需抹泥,在两坯间的贴面上也抹泥。

(3)平、卧砌墙。将土坯平放、竖卧砌筑。

(4)挂斗墙。在墙体的厚度不足时,再挂上几块土坯以增加墙厚,有单挂斗、双挂斗之分。

(5)四六锭子墙。这种墙体砌法比较复杂,用于增加高大墙体的厚度。为了加强墙身的稳固性,可在墙身内加配草木筋、设置木栓,或墙面采取收分措施。

(三)片石墙

主要流行于甘南、陇南一带,寺院建筑、僧舍囊欠、民居房屋普遍使用。砌筑工艺比较考究,一般墙体表面涂白色、红色泥浆,或用沙土、白灰泥敷抹平整。传统的抹墙泥均用黄土和细沙子(比例6:4)配置。

甘南藏区的宗教建筑、活佛囊欠建筑墙帽上砌筑女儿墙,墙根处留出洞口,以木槽或铁皮槽出挑于墙外,组织屋面的排水。女儿墙外饰以边玛墙饰带,“边玛”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柽柳,学名“Tamarix chinensis”,别称观音柳、西河柳、垂丝柳等,也写为“鞭麻”。边玛墙系藏式建筑墙面特有的装饰带,最初是防止偷盗者上房顶而设,后来用于存放晒干的木柴,保护房屋檐口不被雨水冲刷。再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为建筑身份和等级的象征,民居建筑不可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