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与居住文化探究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与居住文化探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民居建筑工艺体系甘肃境内分属我国不同的地理文化圈(区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工艺体系。这种区别成为我们鉴定、识别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标尺,其主要内容体现在房屋檐下木构件的组织方式上。但“檩抱牵”是秦州民居建筑艺术所特有的,河州无此做法。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与居住文化探究

第一节 民居建筑工艺体系

甘肃境内分属我国不同的地理文化圈(区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工艺体系。据朱光亚先生的建筑谱系划分理论,甘肃有两个建筑亚文化圈:渭河流域的秦地亚文化圈和河湟地区的多民族亚文化圈[1]。从建筑工艺上,甘肃传统建筑艺术黄河建筑文化圈有密切的传承关系,与明、清时期的北方官式建筑艺术差别较大,在本省境内发展为秦州建筑艺术和河州建筑艺术体系。

一、秦州建筑工艺体系

秦州建筑艺术代表了渭河流域的秦地建筑文化,它从属于黄河建筑文化圈。黄河文化圈“通行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包括甘肃),绵延数千里,是直梁抬梁体系,但梁枋断面不如清官式5:4那样严格,檩下也不总是垫板、随檩枋三大件。结角为隐角梁法,即大角梁常常近水平状置于金檩之下而有隐角梁存在”[2]。表现了地方建筑艺术在官式建筑规范以外的灵活性,如结角的“隐角梁”做法不同于“黄河文化圈”中常见的做法,称为“三抬头”。由于甘肃大部分地区用于民居建筑的木材相对缺乏,木材主要用于檐额构件雕饰。与之相应,砖雕艺术高度发达,砖雕和房屋脊饰艺术精美甚至繁缛。屋顶的苫背较薄,屋面轻盈。

二、河州建筑工艺体系

“河州”为临夏地区的古称。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多个文化圈交叠之处。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南道、唐番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元明时期,发展成为甘肃伊斯兰教文化中心。

河州建筑艺术的核心是在继承汉族传统抬梁式大木作建筑艺术的基础上高度发展、高度民族化的一种地方民族建筑工艺,它的本土化特色非常突出。第一,房屋翼角高翘舒展的形象特别突出,这一现象成为河州建筑区别于甘肃其他地区建筑艺术的标志性特征。屋顶的挂椽方式也迥异于其他地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筑。第二,房屋檐下的木雕装饰、墙面的砖雕、屋面脊饰艺术高超发展,装饰艺术水平相当高,在突显伊斯兰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兼容并蓄地吸纳其他民族建筑艺术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形成汉藏结合式建筑、伊斯兰教盔顶式楼阁建筑等。

三、秦州与河州建筑工艺之比较

秦州民居建筑艺术与河州居建筑艺术在具体做法上又有本质的差异。据研究,这种差别在大木作建筑上主要有:歇山顶建筑的结角方式;角梁后尾的安装方式;角梁构件组合的两种做法“两抬头”和“三抬头”;套兽的安装方式,如“在秦州地区,套兽安于飞角梁端头的套兽榫上;在河州地区,大飞椽端头不设套兽榫,而于其上施专门安置套兽的角帽桩”[3],这也是河州艺术区别于他者的重要特征。

民居建筑虽然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但其修建工艺则是匠师们世代相传的技术,在任何地区,不管是修筑官式建筑,或是营建民居宅第,当地的工匠技术都能用得上,而在具体的营建过程中,封建等级制度的条文才得以显现出来。哪些构件在民居宅第中能用,哪些是明令禁止的,只有在房主和匠师们严格遵循的情况下才能部分地实现。因此,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无论是渭河流域的四合院式民居建筑单坡土坯房,还是河湟地区的民居庄窠院,外观相当简约,普遍采用夯土墙体,单体房屋主要突出檐下的雕饰艺术,很少用斗栱构件,即使有僭越现象,也是很个别的,不是普遍使用。随着封建等级制度趋于衰微和瓦解,那些世代为官府垄断的工匠技术、术语、尺度、规矩、工序等开始广泛运用于营建民居宅第之中,制度体系的瓦解并不代表工艺技术体系的瓦解,相反,随着封建制度体系的瓦解,民居建筑工艺在摆脱束缚的情况下,更有超越现象。

研究民居建筑工艺,必须要熟知当地一直延续的官式建筑工艺,因为官式建筑工艺比较系统,甚至有明确的文法记载,但它只是一种规定建筑尺度、等级、材料方面的框架条文,而本地的民居建筑在那种框架的规定下,随意性很大、变通性很大,两者的修筑技术和工艺的核心完全相同。

秦州与河州建筑艺术在甘肃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秦州建筑艺术影响范围包括陇东、陇南和陇中(包括兰州)地区;河州建筑艺术影响范围也包括这些地区,但重点在河湟地区发展。这种区别成为我们鉴定、识别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标尺,其主要内容体现在房屋檐下木构件的组织方式上。

(一)“檩抱牵”和“平枋踏牵”

受封建住宅等级制度的限制,汉族民居多在檐下不施斗栱,出廊比较普遍,不甚重要的房屋常不设廊檐,檐下直接做门窗装修。出檐房屋在檐下挑出檐檩,其上承椽子,或在檐檩上再施平板枋,其上再承椽子,秦州本地称檐檩为“苗檩”,平板枋为“平枋”。

在秦州地区,不施苗檩的做法有施平枋与不施平枋两种形式。施平枋的做法为:以托牵横向拉结明柱,托牵上施平枋,柱头用牛檩与二架柱拉结,与牛檩交合于柱头,上承挑尖梁,梁头挑出檐步,端部雕耍头,其上承公檩,上承檐椽。梁上不挖檩椀,檩下以通长的粘枋与梁卯合,其下施插口板。这种形制最典型的有南北宅子、自由路西2号院刘永亨宅院的堂屋等。不施平枋的做法叫做“檩抱牵”,做法为:在明柱头开十字卯口,横向以托牵相互拉结,纵向与挑尖梁头卯合。挑尖梁上挖檩椀,上承公檩,再上承檐椽。

河州地区的民居建筑,不施苗檩的做法叫“平枋踏牵”,做法为:以檐牵横向拉结檐柱,柱头用托手与金柱拉结。檐牵上施平枋与托手卯合于柱头,上承插梁,梁头挑出檐步,端部雕出耍头,其上挖檩椀、置老檩,上承檐椽。老檩下施通长的素压条

由上述形制可见,秦州地区“檩抱牵”(不施苗檩而施平枋)的做法与河州艺术“平枋踏牵”的做法接近,仅在檐檩的安装方式上存在差异,秦州以粘枋联系梁和檩,而河州在梁上的檩椀内安装檩子。但“檩抱牵”是秦州民居建筑艺术所特有的,河州无此做法。

(二)“檐上全”与“苗檩花牵”(www.xing528.com)

檐下不施斗栱而施苗檩的形制,在汉族民居建筑中最为普遍,明、清至民国时期一直延续下来,是一种比较正式和讲究的做法,非常流行。

在秦州地区,施苗檩的做法叫做“檐上全”,做法为:用托牵横向拉结明柱,柱头再用牛檩与二架柱以半卯拉结,牛檩挑出檐步,端部做出栱形。托牵上施平枋与牛檩,二者卯合于柱头,上承梁。梁的后尾与二架柱拉结,梁头也挑出檐步,端部雕出耍头,其上分别承公檩、苗檩。梁上不挖檩椀,各檩下均以通长的粘枋与梁卯合。苗檩粘枋下做层层透雕的走水牙子,公檩粘枋下做透雕插口牙子。在两条檩中,只有公檩承檐椽,苗檩不承担任何荷载,完全是装饰性的构件。

在河州地区,施苗檩的做法叫“苗檩花牵”,做法为:用檐牵横向拉结檐柱。檐牵上依次施一层层的万字枋压条、荷叶墩、水纹压条装饰物。檐柱头用托手与金柱拉结,托手头挑出檐步,端部做出栱形,也有做云头形者。平枋与托手卯合于柱头,上承梁。梁后尾与金柱拉结,梁头挑出檐步,坐于大斗上,端部雕出耍头,其上承老檩、苗檩。梁上挖檩椀,安置檩,檩下施通长的雕饰压条。同样,只有老檩承檐椽,苗檩不承担荷载,只是装饰性构件。

由上述形制可见,秦州地区的“檐上全”与河州地区的“苗檩花牵”做法基本类似,实质上都是以抱头梁(称为“扎梁”或“插梁”)承挑纯装饰性的苗檩及其下的各类透雕花牙子板。除了构件名称差异,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1)檩的安装方式不同。“檐上全”以粘枋连接梁和檩,而“苗檩花牵”在梁上的檩椀内安装檩子。

(2)是否有装饰木条带。“檐上全”的托牵紧贴平枋,而“苗檩花牵”的檐牵与平枋间存一定距离,其间设多重横向木雕构件,成为木条装饰带。

(3)檩下装饰做法不同。“檐上全”除耍头和牙子外,其余构件均不做雕刻,公檩、苗檩的粘枋下做一道牙子,装饰比较简单。而“苗檩花牵”大量施透雕的花牵、斜牵以及层层浮雕各种纹饰的各类压条,有繁复华丽之感。这种繁缛而华丽的装饰艺术在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建筑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低技术,高艺术”[4]的传统建筑营造工艺特征。

(三)花牙子装饰

“花牙子”是西北地区对房屋檐下装饰构件“雀替”的通称。雀替是由拱形替木演变而来的,置于额枋与柱相交处,以加强额枋的支撑力,减少净跨距。宋《营造法式》有“绰幕枋”,至清代,“绰”字转讹为“雀”。清代称之为“插角”或“托木”,雕法有圆雕、浮雕、透雕,成为纯粹的装饰构件。室外、室内普遍使用,其形式有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5]。甘肃各地民居建筑的雀替雕饰非常讲究,多雕刻“三星高照”、“三官大帝”、“天王送子”和“麒麟送子”等题材,成为约定俗成的构图形式。

在黄河建筑文化圈中,花牙子做法最为普遍。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廊檐额枋下通常安装雀替。民居及其他低等级的建筑则用花牙子,类似雀替,无结构作用,只是透雕的装饰物。

在秦州民居中,将施于托牵之下的花牙子称为“雀替”或“掌牵”,其下还设贴柱以支撑它,常见的做法可分为三种,这三种做法无专门的称谓,只能根据其造型加以确认:(1)仅施不通口的掌牵,不施抱柱;(2)施不通口的掌牵,施抱柱;(3)施通口的掌牵,不施抱柱。其中最后一种现已很少采用。

在河州民居建筑中,常见的花牙子装饰做法也有三种:(1)不通口而有贴柱,称“支口牙子”;(2)通口而无贴柱,称“通口牙子”;(3)通口并有贴柱,称“圈口牙子”。事实上,“支口牙子”、“通口牙子”、“圈口牙子”的称谓也仅为民间匠人俗称,与古建筑通用的“挂落”之名一样。

(四)挂椽方式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常见的挂椽方式有两种:“斜搭掌”法,这是明、清时期北方官式建筑的定制;“乱搭头”法,属北方黄河建筑文化体系的基本形式。秦州和河州地区均使用一种独特的“椽花挂椽”法。

(1)斜搭掌法也称“巴掌搭接法”。将椽头砍削为掌形,下椽的椽头掌面向上,上椽与之搭接的椽头掌面向下,掌面相对,以长钉穿透两椽掌部,钉于檩上。这种做法仅见于明代和清代早期的官式建筑中,如秦州纪信祠大殿、永登妙因寺万岁殿和显教寺大殿。如今,在兰州地区、陇中的白银、平凉等地,民居建筑挂椽方式较多见这种方式。

(2)乱搭头。法即将上、下椽头沿檩的走向交错排布,椽头钉于檩上,跨檩子处有少量的出挑。这种方式施工简便,明、清以来直至今日,各地普遍使用。但在秦州地区,自清代至今,“挂口”法(河州地区称之为“椽花”法)成为固定做法,取代了乱搭头法。

(3)椽花挂椽法。“椽花”是专门固定和连接椽子的木构件,置于檩上,与檩同长,截面矩形,高度比椽径稍高,按椽档间距凿出燕尾榫槽,用以连接椽子。河州地区称之为“椽花”,秦州地区称之为“挂口”。这是甘肃境内传统木构建筑的特有形制之一,最为常见,几为定制。椽花的形制有五边形、乱搭头、对掌式,也有采用六边形扶脊木(秦州地区称“六棱挂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