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族聚居文化特征
回族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分布在三大区域内:天水、陇中(包括兰州和临夏)、甘南(包括临潭、卓尼、岷县等地),其中以临夏、兰州市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回族分布最为集中。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分布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回族居住文化深受其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殊的民族风格。
(一)回族门宦制度
唐、宋之际,沿丝绸之路进入我国的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穆斯林商人,是甘肃最早的穆斯林。蒙古汗国时期,从西域各地掳掠来的工匠、回回色目人等十多万屯戍河州,河州成为蒙古军屯兵的重镇和回回色目人活动的主要地方。元朝建立后,这些从事屯垦、牧养活动的人成为临夏本地居民。明朝实行移民定边政策,把南方的汉民陆续迁到河州地区。明政府对伊斯兰教采取宽容政策,临夏地区广建清真寺,最终形成了以河州为中心的回族居住区,并逐渐形成甘肃回族[53]。清代,甘肃回族共同体已经形成,《甘青宁史略》载:“清二百六十余年,甘肃回族某也、回鹘某也、回回某也、畏吾尔已混而为一,其群居之处,西路之甘、凉、肃、西宁之西乐互大,南路之清水、徽县,秦州东路之平凉、固原、化平、海原,北路之宁夏所属,皆与汉人错杂而居。而唯河州最多,其种类亦最强。”[54]同治年间,陕甘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左宗棠“迁甘回固原、平凉,陕回化平,而编管钤束之”[55]。同时,清政府把洮河以东居住的回民全部逼迁于洮河以西的康乐、河州等地,造成甘肃回族大迁徙、大分散的局面。
清代中期以后,受当时政局变革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回族人再次大量迁到河州,陕西一带的回族多次向甘肃迁居或避难,甘肃回族人口数量猛增,“盖八方(坊)为回民商务聚集之地,富甲省垣,居民三万余人,全系回族”[56]。这样就形成了甘肃回族现在的分布格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又从关中迁来回民两千余人,安置在河州北塬、东西川一带,又从江南、华北和关中等地向河州迁入一些回民,临夏变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据统计,1985年,少数民族占当地总人口的53.33%,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5.8%[57],回族伊斯兰文化成为当地民族文化中最显著和最具活力的文化。
临夏伊斯兰教派系均属逊尼派,遵哈乃斐学派,现有格底目、伊黑瓦尼、赛来菲耶三个教派,各派在教义、教法的解释和宗教礼仪方面有所不同。明末清初,受苏菲派学理的影响,在临夏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门宦。门宦是伊斯兰教苏菲学派各支派的泛称,“门宦”一词标明的是一种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在宗教组织形式方面,主张道统世袭,采取教权世袭制和传贤制;第二,在宗教功课方面,重视礼乘、道乘、真乘,倡导悔悟、禁欲、克制、守贫、忍耐等功修;第三,在宗教礼仪方面,尊崇拱北,主张以拱北为宗教活动中心[58]。门宦制度盛行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群众中。临夏境内的门宦主要有三个:虎菲耶学派、嘎迪忍耶学派和哲赫忍耶学派。20世纪初,伊黑瓦尼派产生。至40年代,赛来菲耶派从伊黑瓦尼派中分离出来。
(二)穆斯林聚居区
早期的回族穆斯林社区以其聚居区“坊”为单位。“坊”是穆斯林的宗教社区单位,又称为“教坊”,实际上是居住在清真寺周围的穆斯林宗教组织。门宦制度产生后,受其影响,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宗教社会结构——穆斯林聚居区,组织形式也由早期较为松散的教坊制开始向门宦教坊制转换。教坊制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色,若干个回族家庭以清真寺为中心,组成相同生活、文化习俗方面的共同体。一个穆斯林社区,小的由一个坊、几十户人家组成一个村庄,大的由几千户、上万户集中聚居,乃至形成集镇或城区[59]。回族聚居区主要有两类:城镇社区和乡村社区。
1.城镇聚居区
城镇聚居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依附在交通沿线的城镇上,呈点状分布。如兰州回族集中居住在黄河北岸的金城关、庙滩子一带;天水回族多聚居在西关自治巷、北关澄源巷;临夏回族多居住在南关八坊,等等。选择这种地形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主要是为了防御和互相照顾。
第二种,集中成片的聚居区。最典型的是临夏八坊区,地处临夏市旧城南关的南门外。临夏八坊在明、清时期就已发展成为回族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以前建有八座清真寺,各寺所属回族自成一个教坊,故称“八坊”。八坊的总体布局形态比较自由,外围轮廓线非常清晰,主要道路傍临水渠,各小巷将居住区分割成条块,每个院落间以树枝状的“断头巷”相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夏市实施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活动,八坊的布局形态和院落建筑遭到严重毁坏,原有轮廓和面貌消失殆尽[60]。
第三种,以分散的清真寺为中心,呈点状分布。分散居住在各地的回族,出于宗教活动的需要,形成了多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如兰州市西关回族区以西关清真大寺为中心;天水市的南关自治巷回族聚居区以红台子清真寺为中心,北关澄源巷回族穆斯林社区则以北关清真寺为中心;张家川县也有以清真大寺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区[61]。
2.乡村聚居区
在乡村,一个村落内的穆斯林群众基本上都信仰同一个教派。村落一般分布在临近水源处,如张家川县的龙山镇、恭门乡各村落多分布在后川河南岸;礼县、卓尼县各回族乡村均沿洮河分布;临潭县古战乡尕路田村靠近洮河支流分布,等等。
历史上,甘肃回族长期生活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结地带,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居建筑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民族传统。受甘肃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影响,回族院落的分布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特殊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其民居建筑风格,在建筑布局和工艺方面形成了河州工艺体系。同时,在建筑艺术方面,它又充分吸收了大量汉族、藏族建筑艺术和风格。从事经商活动是广大回族民众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它也影响了民居院落的布局和功能使用等方面。
(一)院落形态
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当地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回族民居多为院落式。回族民居院落分为廊院式和合院式两种。
1.廊院式
这种建筑布局有悠久的历史,汉族最早使用这种布局形式,但国内目前很少见到这种实例。它是以回廊围合成院落,院内沿纵轴线偏后位置设主体建筑,“这种院落布局形态早在明、清两代已基本绝迹”[62],临夏市蝴蝶楼为国内仅存的廊院式建筑布局形态之一。
2.合院式
这种建筑布局最普遍,临夏回族称宅院为“舍”,由若干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成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等,或大院中套小院,这种庭院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很强,完全取自北方汉式传统四合院形制,体现了伊斯兰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在乡村地区,多修建二合院、三合院,有时将“一”字形住宅与院墙围合起来;而在城镇,多修建四合院,且发展出几种已经定型化的布局模式。与汉族民居院落不同,回族院落内的房屋布局不像汉族那样受严格的礼教和等级规范的约束,而是更加灵活多变,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三种(图8-13):
图8-13 回族民居院落形式
(1)串联式。这一类型的建筑规模比较小,是沿轴线纵向扩展,通过层层递进,以获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效果;通过轴线上的建筑形状和尺度不断变化,表现出建筑空间的内外和主次区别。以三合院或二合院为主,堂屋均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两侧带小耳房;院内东、西有厢房若干间,南面多盖有牲口圈棚或农具房。根据当地风俗,一般在东、西、南面开大门,且多为两道,或外圈门、里大门,或里圈门、外大门,俗称“要得富,大门要有拐搭肚”。大门多为“一插手”门或随墙门。“两插手”、“三插手”者少见。突出了居住者的宗族关系、社会地位和尊卑等级,如天水市哈锐故居是这种形制的典型。
(2)并联式。这种形制多见于城镇地区的店面式住宅中,在四合院的沿开间方向(横向)联合,形成多轴线的建筑群体。城镇回族的纯住宅式四合院常由两、三个院落组成,房屋建筑布局有基本固定的模式,进入大门,迎面是砖雕照壁;左、右对称布置两个院落,有时一个正院和一个偏院并联;或在正院里面有若干个小院,组成串联布局。如兰州市的马麟故居属于典型的并联式院落。
(3)混合式。这类组合形态多见于超大型宅院中,既有串联式,又有并联式,都是多个院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平面呈“田”字形,空间层次构成极为丰富,如兰州市的王宅(兰州“八办”所在地)、临夏东公馆等为均这种组合方式的典型。
回族住宅院也以向阳的北方为尊,称“上房”或“堂屋”,地基略高,一般用作客厅兼长辈卧室,两端建耳房;其他房屋通称为偏房。房屋建筑结构有横搭椽、三架檩、四架檩等,围墙夯土筑或土坯砌,泥土覆墙帽,屋面铺设阴阳瓦。临夏东公馆、八坊王寺街101号宅院是最典型的回族合院式建筑。
(二)房屋形制
回族住宅院落的布局深受汉族建筑艺术的影响,又保留自己的民族建筑艺术和风格,并不断加以创造和发展。回族民居建筑的平面形制可分为四类(图8-14):
图8-14 回族房屋平面形制
1.虎抱头式
这是临夏回族传统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主要用于正院的上房和西厢房。一般面阔三至五间,明间或正中的三间在前廊处凹进,这样便于获得更多的日照,房屋的采光效果也更好;两次间凸出,设为卧室,内设火炕。西北地区冬季寒冷,需要更多的日照,房间的进深尺度小,太阳辐射热能更易进入,可以增加室内温度[63]。这类民居建筑的设计和布局非常科学、合理。
2.前出檐廊式
回族的瓦房以一挑檐式(“撅屁股”)和两流水式(“磨房亭”)最为普遍,在平面布局上分为“出檐”(中间凹进)、“挑檐”(中间不凹进)两种形态。房屋的前檐设有通长的前廊,主要用于下房(下堂屋)。一出檐式主要用于厢房,房前仅挑檐而无廊。
3.钥匙头式
房屋平面呈“L”形,带耳房。
4.“工”字或“一”字式
这种房屋无出檐,多单檐硬山顶,是非常简陋的建筑,用于次要建筑。
(三)建筑功能
由于回族有着特殊的历史、宗教、经济、文化背景,同样的四合院住宅建筑,回族院落各房屋的布局、使用功能与汉族大体一致,但某些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最重要的地方,则与汉族的布局方式、使用功能完全不同。根据功能划分,回族住宅建筑可分为纯居住式与商业经营、住宅混合式两类[64]。
1.纯居住式
纯居住式建筑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用于满足日常起居生活需要。有普通群众修建的简单合院式住宅,也有气派宏大的军阀公馆。
普通合院式建筑的布局基本接近四合院,为普通民众使用。其中城镇居民由于财力、物力宽裕,建筑规模较大,建筑艺术水平较高,如临夏市八坊白氏民居、天水市澄源巷哈锐故居等,是这类民居建筑的典型。而在广大乡村,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川、旷野、河滩等穆斯林聚居区,房屋建筑规模小,样式相对单一。房屋特别突出柱子间的雀替、花牙子、楣子装饰,额枋上均雕刻花草纹;院内多修建土木结构二层小楼(高房子),一楼是仓库,二楼是卧室,这是受汉族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所致。回族房屋的大小规模以框架结构来划分,有“三架檩”、“四道檩”(或称为“南重庭”)、“保五间”、“大五架”、“钻筋五架”、“大七架”等不同类型。回族、东乡族房屋以南重庭、钻筋五架两种结构为主,汉族房屋多为其他形制。房屋都是单坡或双坡屋面,在那些常年干旱少雨的地区,各房屋都是平顶屋面[65]。
军阀公馆是城镇回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临夏东公馆、蝴蝶楼和兰州的马麟故居为代表。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势力强大的回族武装力量,其首领皆为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因他们的势力范围不同,又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部,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势力,人称“西北三马”。马步芳家族长期统治青海、甘肃地区,被称为“青马家族”,其主要成员有马步芳、马步青及其父亲马麒和叔叔马麟。马氏家族统治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部分地区四十多年[66],期间修建了多处规模宏大的别墅和公馆,建筑体量、艺术风格和雕饰均远远超出了普通民居建筑。
2.商业经营与住宅混合式
这类民居建筑集中分布在商业营运、货物集散、产品加工等经济活动较为发达的地区,它既是家庭手工作坊,又是住宅建筑。按其商铺类型,又可分为店面式和街坊式两种:
(1)店面式建筑
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经营,在兰州、天水、临夏、张家川等地最为普遍,如张家川县是甘肃著名的回族商贸集中区之一,这里的回族民居建筑都是店面式分布格局,即前店后宅式(宅院的前半部为店铺,后半部为住宅区),一般面阔三至五间,内院相当宽敞,进深占据了一进院,主要用于存放货物。
(2)街坊式
主要分布在城市繁华地段,如兰州的王家院(兰州“八办”所在地)由四座院落组成,有正院、偏院、过厅小跨院和作坊院。但在近年的城市改造中,各院的功能已经完全改变。
(四)建筑装饰艺术
回族建筑非常强调装饰艺术,木雕、彩绘、砖雕是甘肃回族特别是临夏地区回族建筑装饰艺术之“三绝”。
1.砖雕
砖雕是河州建筑最重要的建筑装饰艺术。河州砖雕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时期,至近现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之更加完美,影响到陇东、甘南、陇中及河西走廊广大地区。
回族砖雕装饰图案大多是表现社会生活、吉祥纹饰之类,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吉祥纹饰是临夏砖雕的精华部分,主要施于山墙、影壁、廊心壁、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屋脊等建筑部位。20世纪80年期,在临夏发掘了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墓葬,墓室均为砖雕而成[67]。元、明时期,砖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之中,清代达到鼎盛。民国时期,临夏的制砖业已有相当的规模,《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北塬西山麓出古砖甚多,长可一尺六寸,宽可八寸,厚二寸,形式古拙,似元明以前物”。1946年,临夏地区已有砖瓦窑50多座,每座窑年产100万块砖瓦[68]。这一时期,临夏地区的砖雕艺人辈出,以回族艺人绽成元、周声普、沈华等最为有名。
2.彩绘
临夏彩绘是在吸收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京式彩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夏地区的回族彩绘构图饱满,设色素雅。相比之下,藏族彩绘用色对比强烈,大红大绿,热烈饱满。回族以旋子彩画为基本格局,以苏式彩画和京式彩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它突破了清式彩画的诸多限制,走向自由舒展、富丽堂皇、构图饱满的艺术境界。
3.木雕
明、清时期,回族木雕艺术已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工艺。多用于建筑的插梁、檩、花牵、梁枋、垫板、花墩、鹁鸽头、博风头、檐柱、挂落、挑角、雀替、圈口、斗栱、槅扇、门楣、墀头以及门窗的菱花、槅心、裙板、绦环板等部位。内檐木雕装修多用于壁橱、床龛、屏风、幄幔、隔板、护墙板、博古架、天花、藻井、灯座等。在平面细部雕刻方面,它与彩画艺术接近,采用层层退晕之法,刻出三蓝、三绿晕染的部位。如东公馆的门、窗、隔板、扶手都是精雕细刻,图案全部贴金,主屋及厢房外壁刻有牡丹、石榴等祥瑞花草。经过长期发展,临夏木雕形成了南、北两派,北派以喇嘛三川为主,擅长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建筑木雕艺术加工,其代表作品有临夏红园等;南派以枹罕川工匠为主,擅长民居、府邸建筑木雕的制作,代表人物有石阳保等,主要作品有东公馆等。
4.墙体砌筑工艺
回族房屋的墙体以砖墙为主,其砌筑工艺与汉族一样,但强调墙面的雕饰工艺,比较华丽。院落围墙普遍采用版筑法(干打垒)或土坯墙,非常厚重,多在50厘米或80~100厘米之间(图8-15)。临夏多数地方冬季非常寒冷,夏季非常炎热。厚墙具有较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夏季的白天,室内比室外温度可低10度以上,夜晚,室内与室外温度相差无几。
图8-15 回族民居建筑墙体做法
三、回族院落式民居建筑实例
临夏东公馆—蝴蝶楼
这是西北回族军阀马步青的公馆,当时他在武威任国民党陆军骑兵第五军军长,并负责督办整修兰新公路,借抗战之名大发横财,并把家眷及大量财物迁回临夏,开始修建东公馆和蝴蝶楼。1949年,临夏解放,王震的部队接管了东公馆,曾在这里居住办公,期间将大部分建筑改建。1982年,临夏州政府从兰州军区买回东公馆。1983年划归临夏市科协、民族学校、青少年科技馆、工人俱乐部等单位使用。199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两处建筑合并称为“东公馆—蝴蝶楼”。
(1)东公馆[69]
位于临夏市环城东路35号。1938—1945年间建。坐北向南,占地8639.6平方米,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住宅、办公地,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平面呈“田”字形,东西宽87.1米,南北长99.3米,各院落间以一小天井相联通,现存三院171间房屋,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图8-16)。
(www.xing528.com)
图8-16 东公馆总平面
大门系三间八柱牌楼砖砌结构,仿欧式风格,单坡前出廊,面阔三间(7.7米),进深一间(2.9米)。八棱廊柱间施雀替和花牙板、莲瓣坐斗(图8-17)。大门内又设二门,通体砖雕,门柱为仿景泰蓝花瓶状,瓶中盛开的牡丹相交组成伊斯兰风格圆拱门楣。
图8-17 东公馆大门正立面
进入大门为一天井院,东、西、南三面为回廊,砖木结构,施斗栱和彩画。北面为砖雕影壁《江山图》,由24块厚7厘米、宽25厘米的青砖组成,长2.8米,高2米;影壁后为一长廊,廊西面为办公、待客的前厅;长廊尽端又为一座砖雕影壁,影壁左右侧各开一砖雕垂花门,门外两侧砖雕别具一格,门楣和墀头上还刻有“寿”、“喜”等字样(图8-18)。天井以南还有一门庭,是进入东、西院之前的过渡空间,在朝向庭院的一面建三间廊檐,朝向外面者建砖拱西洋门。
图8-18 东公馆砖雕影壁《江山图》
正院是马步青办公、起居的宅院。四合院布局,中间辟有花园,由堂屋、倒座和东西厢房组成。堂屋为三层五间砖木结构楼,东、西两端配有二层西洋建筑风格的边楼,连为一体。主楼由28根通天柱支撑,平面呈“凹”字形,七架梁前出廊结构,通面阔十三间(48.2米),进深三间(9.4米);廊柱间施雀替,前后带云头,施花牙板。单檐硬山顶,覆筒板瓦,琉璃瓦饰菱花心,正脊两端施吻兽。正面均置四抹槅扇门。一至三层均铺木地板。一层现辟为奇石馆;三层明间按原貌布置成会客厅,左、右次间为陈列室(图8-19)。山墙外两侧相对各有砖雕《芭蕉图》、《秋月图》。倒座面阔五间(20.8米),进深两间(6.9米),七架梁前后出廊结构,单檐硬山顶,现为文物展室。东、西厢房面阔各五间(19.6米),进深各两间(6.2米),均为单檐硬山顶,屋顶结构处理非常精巧,空间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给人以很新奇的视觉效果。西厢房七架梁前后出廊结构,与西北院的东厢房共用一个屋面;东厢房(现辟为民俗馆)五架梁前出廊结构,与外院仓库共用一个屋面。边楼面阔一间,进深三间(5.6米)。
图8-19 东公馆主楼正立面
西南面又有一小型四合院,为马步青家眷住所。有堂屋、厢房和倒座等建筑。堂屋七架梁前后出廊结构,面阔五间(19.5米),进深两间(6.9米),廊柱间施雀替,前后带云头,施花牙子板,布瓦硬山顶。东、西厢房五架梁前出廊结构,布瓦硬山顶,面阔五间(17.1米),进深两间(5.8米)。廊柱间施雀替,前后带云头,施花牙板。倒座两边置廊心墙,墙上砖雕《石榴双喜图》和《佛手图》,又在山墙上置砖雕影壁《春桃迎风图》。各屋正脊两端施吻兽,椽头绘藏式彩绘,外檐均置槅扇门和支摘窗。
西北院是观花楼院。现由临夏州民族学校使用。由堂屋和东西厢房组成,倒座已毁。堂屋和西厢房已失原貌,仅存东厢房。
外院也是一处花园式住宅,由观花楼、卫兵楼以及车马院组成。花园已不存,观花楼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外檐置26根通柱,前、后、东三面出廊环绕,卷棚歇山顶,面阔五间(12.3米),进深四间(8.2米),六抹槅扇门窗。檐柱间均施雀替,二层有木构栏杆;椽头施藏式彩绘;角梁前后施垂莲柱(图8-20)。
图8-20 东公馆观花楼正立面
东公馆使用的木料一律从黄河沿岸购办,共用去大小木料三万余根。所用砖瓦均在窑厂订做,共用雕刻棉砖十万页,台砖、方砖十万余页,普通条砖四十多万页。使用各色颜料千余斤,赤金十余万张(折合黄金十余两)。不论在建筑结构方面,还是在装饰刻绘方面,都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水平。负责东公馆修建工程的木工工头是石阳保(也称石杨保)、梁延曾、易某、王某四人;泥工、砖雕工工头是绽成元;画工为临夏绘画能手陈炳卿[70]。
石阳(杨)保是当时临夏知名的汉族木工匠师,曾主持过1931年临夏南关清真大寺重建、1938年临夏万寿观建造等大批重要建筑工程,1942年离世。绽成元为当时临夏名噪一时的回族砖雕艺人,师出“马门”,后自成“绽派”,他接手主持东公馆砖瓦作工程时年方35岁。画工陈炳卿虽然非藏族匠师,但从他的彩画色彩和形式来看,深受藏族热贡艺术的影响,椽头绘制葵花是藏式彩画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临夏汉族画匠经常服务于藏族业主,从而在绘画工艺中融合、继承了藏式彩画的风格。
东公馆有大小砖雕189幅,都出自著名艺人绽成元及其门徒之手,过庭影壁上一幅大型《江山图》两边是字迹秀丽的隶书对联:“气度雍容开祀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江山图》下面刻芭蕉扇、葫芦、采蓝和笛子,借八仙暗喻马步青当时官场失意的情境。东、西二门对称雕仿景泰蓝牡丹花瓶,采用高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十分逼真,称为“双品富贵门”,暗喻马步青当时为二品官员,也暗示进入此门,就是踏进了二品官的官邸。进入西洋式建筑正门,有一幅《百子图》,满幅雕累累葡萄,玲珑剔透。正院内东南墙上雕《松月图》,明月高照,古松葱郁,群岩之间,清泉奔泻。正院南房东、西槛墙上分别为《牡丹图》和《荷花图》。三层楼两侧分别为《中秋月下茂林秀竹图》和《杜奇小草苍翠繁茂图》。
东公馆建筑充分融合了汉、回、藏各族建筑艺术风格,并且融入了西洋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充分体现了回族“崇尚简洁明了,注重实用,反对华而不实,崇尚质朴纯净,不装饰或少装饰,崇尚传统,恪守信仰,积极保族保教的诸多特点”[71]。东院的正房为西式花楼造型,将西洋的构图特征及装饰语汇同河州传统建筑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式。正院的主体建筑三层楼也体现了中、西建筑语汇的融合,主体部分为河州传统风格的三层硬山建筑,两翼二层转角随楼与主体山墙交接处的一小段山墙却做出具有西洋风格的立面片段。山墙的第一层部分做河州传统风格的砖雕,压以砖雕吊垂花牙子饰带;第二层开有一窗,拱形窗套及窗下的砖雕栏杆均为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拱形窗套外还套有河州传统的砖雕方形“海棠池”饰套,其上压一条藏式建筑常用的阳蜂窝饰带,顶部三角形山花部分结合板瓦的拼花,做出曲线形轮廓。设计者总体模仿西洋建筑构图,而在细部装饰中仍多采用中国传统题材。紧邻大门洞的廊庑墀头以砖雕做出西洋风格的壁柱形象,其顶部又雕出“寿”字图案,二者结合并无突兀之感。院门朝向院内的一面为西洋建筑特征的圆弧拱门构图,而下碱却做成须弥座形象,墙帽以砖雕仿传统木构檐口,做吊垂、平枋、栱踩、椽头,并以帽头覆顶,整体形象由中、西元素组合而成,结合得非常协调而自然。
(2)蝴蝶楼
位于临夏市前河沿路西端。又名“西公馆”,距东公馆约5千米,建于1945—1947年间,系马步青为其四姨太张筱云修建,初建时取名“永乐园”,继改为“勤安楼”,因主楼形似蝴蝶,故名“蝴蝶楼”。占地40公顷,坐北向南,东西宽56米,南北长74米(图8-21)。平面布局为廊院式,是我国国内仅存的廊院式住宅建筑实例之一,廊院式建筑是“在纵轴上修建主要建筑物和次要建筑物,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修建回廊,将若干单座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格局,唐宋两代的佛殿等建筑大多采用这种群体布局形式。现存实例很少,北京东岳庙和青海乐都瞿昙寺即如此”[72]。主体建筑砖木结构两层楼,歇山顶,四面出檐廊,廊宽2米;中间楼面阔五间,宽12米,左、右两侧各以一间转角楼相连,楼宽10米,转角楼外两侧各连以平面六角形的二层楼阁,这样,东、西两面的转角楼和六角形楼阁组成一“凸”字形构图方式,从空中俯视,似一展翅欲飞的蝴蝶,主楼为蝶身,蝶尾朝北,蝶头为前客厅(现为展览馆),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图8-22、8-23)。楼上正中为客厅,边楼为书房、卧室和梳妆室。室内装有西洋家具。院落的东、西、南三面有长廊围合,南面正中间辟门。方形大院内,方砖铺成的十字形小道将院子分成4块花圃,花圃中兰柏苍翠,绿树掩映。楼后为花园,奇花异卉,古树盆景,牡丹绽放。花园后是鸽子房,有专人喂养家鸽,还有各种名鸟、金鱼、宠物、名犬等。楼前百余步有卫兵宿舍及仓院、马棚。楼东侧有小院,为伙房。院落外四周开渠成河,河宽2米,引来大夏河水,灌溉园林,同时隔离护园,小桥流水,富有田园风情[73]。
图8-21 蝴蝶楼平面图
图8-22 蝴蝶楼主楼立面图
图8-23 蝴蝶楼翼楼剖面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祖籍临夏县漠泥沟村,是马步芳之兄。父亲马麒,1930年任青海省国民政府主席。叔父马麟,时主镇兰州并任甘肃剿匪总司令、保安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等职。早年,马步青在宁海军中任营长。1921年加入马鸿逵的第五混成旅,驻绥远,历任营、团、旅长。1931—1932年,任甘肃暂编骑兵第一师、甘肃新编骑兵第二师师长,驻守凉州(武威)。1935年,蒋介石将马步青骑五师扩编为陆军骑兵第五军,马步青任军长。抗战期间,任国民党第八战区第四十集团军上将副总司令兼柴达木屯垦督办主任。1949年后,先后逃往西宁、香港、台湾等地,1977年卒于台北。马步芳在兰州解放后,逃往重庆等地,1975年卒于沙特阿拉伯[74]。
武威马步青公馆——蝴蝶楼
位于凉州区东关街东关花园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花园原为清代凉州知府陈润生的私园,占地约1000亩。1938年,马步青买下此园,修建别墅。蝴蝶楼修建在花园内,砖木结构三层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61平方米,通体为清水墙勾缝,无圈梁。南面无挑檐,砌女儿墙;北面有圆弧形门斗,门檐口上有镂空木雕花饰;门洞以砖砌筑。平面布局呈三段式蝴蝶展翅状,中间主楼三层,高8米,长9米,宽8.6米;两边各两层,长12米,宽6.6米,高6米(图8-24)。楼内铺木地板,有客厅、舞厅、浴池、卧室等。其砖雕装饰与临夏东公馆、蝴蝶楼一致,兼具传统与西洋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东关园艺场”。现改建为“东关花园”和烈士陵园。
图8-24 武威蝴蝶楼一层平面
临夏八坊寺街89号民居
位于临夏市八坊街89号。民国时期建。占地42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形式,砖土木结构。中轴线上有正房、倒座,东、西两侧各有厢房。正房平面为虎抱头式,倒座(南房)为外廊式(图8-25、8-26)。西北角为二层阁楼。各房屋的影壁、墀头、基座遍施砖雕[75]。
图8-25 临夏八坊王宅平面
图8-26 临夏八坊王宅剖面
临夏白氏民居
位于临夏市八坊王寺街。民国时期建。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回族民居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并排布置,两院之间有一过渡庭院(图8-27)。
图8-27 临夏八坊白氏宅院鸟瞰图
大门位于胡同的尽端,由大门、二门组成,两门之间连以甬道。进入二门,迎面为砖雕照壁。
西院平面长方形,呈“T”字形,占地582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北面有上房、耳房、东西厢房和下房;南面为杂务院,有库房、柴房、厕所、畜圈、水井等。院内置一砖雕影壁,雕一“福”字。
东院平面呈“T”字形,占地485平方米,也分为南、北两部分,院内建筑布局与西院相似,唯杂务院位于东耳房与东厢房之间,形成正院的套院。照壁已毁。
两院内的单体建筑形制相同,上房为“虎抱头”式,厢房为“一出檐”式,下房为“廊檐”式(图8-28)。每座房屋的两山墙、墀头处都有精美的砖雕。两院的西耳房均为二层角楼,这种形制与其他回族民居建筑有明显的区别,从功能上看,角楼主要用于安全防卫,可以俯瞰院内外的情况;从造景上看,角楼使整个建筑群有高有低,丰富了轮廓线;在心理上,局部建楼房也是主人富有的象征,还可能也有风水方面的选择和考虑[76]。
图8-28 临夏八坊白氏宅院剖面图
两院内都在紧靠厨房处设有“水堂子”(淋浴室)。
临夏张思温故居
临夏回族民居建筑多保存在城外,这是由于回族特殊的历史境遇造成的,形成了“回关汉城”的局面。张思温属汉族,其故居位于城内光华路一条断头巷的尽端,四合院布局,坐西朝东,占地663平方米。受回族民居院落布局的影响,张氏故居大门正对院子,进入大门后转一方向,经下房前廊端部的二门进入院落,使庭院增加了幽静、安全和私密感。又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张氏故居院落四周建有围廊,院中形成一个小天井,而临夏地区的回族院落式民居很少有这种布局。院落内有上房、耳房、下房和厢房,另有花园、杂物院,这种布局形态与当地回族民居院落一致。临夏地区的民居建筑屋顶多为单坡顶,屋坡朝向院内,靠屋檐处坡度平缓,靠屋脊处很陡峭,这种房屋形制一方面使屋面形成优美而刚劲的曲线,有利于屋面排水,另一方面还可使房屋高大的后墙与院落围墙连接起来,既可防风沙,也可增加安全感[77]。张氏故居上、下房的进深较大,为前、后两面坡屋顶形制,但两面坡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是前面低,后面高。上房的平面为“虎抱头式”,厢房也是这种形制,在临夏地区不多见。上房内两端凸出部位设置火炕。一般家境富裕的人家都有花园,张氏属本地大户,花园修筑得较大。
厕所位于下房南侧(北侧为大门),蹲位设置在二层高处,当地称为“茅楼”,这是临夏民居最普遍的做法,这种设计有利于掩土和通风,比较清洁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