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河西走廊少数民族民居研究

甘肃河西走廊少数民族民居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河西走廊地区少数民族民居河西走廊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蒙古族、裕固族和藏族等,他们主要从事牧业、半农半牧业,其民居建筑形态有帐篷、毡房和蒙古包等。受其影响,蒙古族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帐篷、车金格勒和蒙古包等不同的住宅形制。

甘肃河西走廊少数民族民居研究

第一节 河西走廊地区少数民族民居

河西走廊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蒙古族、裕固族和藏族等,他们主要从事牧业、半农半牧业,其民居建筑形态有帐篷、毡房和蒙古包等。

一、哈萨克族民居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东至燕丹图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北依崔木图与敦煌市为邻,南面有赛什腾山与青海毗邻,西面芨芨台与新疆相望。境内地形狭长,以山峦起伏的盆地为主,最高海拔5798米,最低1400米,沙漠戈壁占全面积的65%[1]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在阿克塞县境内生活和居住过的民族有羌人、月氏、乌孙、吐蕃、鞑靼、回鹘、蒙古等,公认的说法为其祖先是乌孙人,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族是近代迁入的,主要是来自新疆巴里坤阿尔泰等地,他们先后于1919年、1924年、1936~1939年分数批迁入这里,约1万余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巴里坤阿巴合克列依12个部族及乃曼、瓦克等部落,统称为“甘肃哈萨克”,其语言文字与新疆哈萨克族相同,属于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2]。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也有的信仰萨满教佛教

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草场分冬场、春场、夏场、秋场,一年要辗转搬家五六次。牧民冬天住土房,夏、秋两季住毡房。毡房被称为“马背上的房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供春、夏、秋季居住的流动式房屋;另一种是供冬季居住的固定式土木结构建筑。

(一)流动式房屋

流动式房屋包括依特阿尔哈、阔斯、毡房三种[3]

1.依特阿尔哈。哈萨克语为“Yitarhka”,即帐篷房,也称“一撮毛”。其制作结构简单,搬迁容易,不受季节、劳力、地形的限制。搭建时,将数十根细木条用绳子连接捆绑,在顶部打结,外面铺一层兽皮或羊毛毡,内部空间狭小,通风采光性较差。

2.阔斯。哈萨克语为“Kos”,是在帐篷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蒙古大草原、西伯利亚南部及天山等地游牧民族地区普遍使用。它在结构和性能方面比毡房大为改进,在房屋的顶部增加了能够活动的木顶圈,木顶圈多做成圆形或正方形,构成天窗。屋顶和四周覆盖毛毡。

3.毡房。哈萨克语为“Kiygiz Uy”,也称“六块墙”或“八块墙”式毡房,是在阔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三种类型:用白毛毡制作的叫“乌孜克”;用其他杂色毛毡制作的叫“吐尔德克”;用黑毛毡在顶部镶成黑边式的。第三种形式为所有游牧民族喜欢,但在封建社会,只有富有的牧主才拥有镶黑边的毡房。毡房的结构较为复杂,由栅栏、房杆、顶圈、房毡及房门等几部分组成。首先,用木条搭起骨架,用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合围四周,形成房屋空间,外观呈圆柱锥体,穹窿顶,高3米左右,平面呈圆形,面积20~30平方米,房墙、房杆、顶圈都用朱红油漆;其次,在木骨架上面覆盖一层羊毛和毡片,再用牛皮制成的绳索勒紧;最后,在四周外表用红布嵌上三角形或方形图案,这样,一座毡房就搭建成功了。毡房的大门高4尺,宽3尺,为一双扇雕花木板门,哈萨克语称之为“斯克尔莱乌克”。冬天在门外挂上毡做的门帘(哈萨克语为“艾斯克”),以抵御寒风;夏天则换上布门帘。毡房内中间置火塘,右上方是床铺,墙上挂着挂毯。毡房的特点是:白天可以遮挡灼热的太阳,夜晚可以躲避刺骨的寒风;顶部留有天窗,可以随时揭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二)固定居住的房屋

固定式房屋建筑包括土木结构和石结构两种形制。阿克塞县的冬季时间长达近半年,哈萨克族人不住毡房,而是住在固定的土木结构房屋内。

1.木构房屋

木构房屋主要修建于冬季牧场中,系圆木堆砌而成,平面呈矩形。从墙体到屋顶,通体用圆木,木头上下之间用泥塞填,顶部用草泥和草皮覆盖;墙基用生土夯实,并用块石砌筑勒脚;屋顶有单坡、双坡、圆形坡顶等几种,屋顶均设有天窗。

2.石砌房屋

这种房屋通常建造在山区,以本地生土为材料。平面组合有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和客厅。施工程序简单快捷,一般不做基础,就地清理场地后用石块砌墙,有些墙体的勒脚部位用砖石砌筑,当墙体砌到檐口高度时即铺设木梁和椽子,屋顶覆盖草或灌木枝数层,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二、蒙古族民居

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蒙古族的祖先为匈奴人,《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人的祖先居住在“北地”,其生活习俗是“穿皮衣,披毡裘,住穹庐(毡帐)”。受其影响,蒙古族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帐篷、车金格勒和蒙古包等不同的住宅形制。清代后期,蒙古旗地的群众普遍居住固定式房屋,建筑形式多样,有生土修筑的大坡屋顶、小坡屋顶住宅和窑洞民居等,后来又出现了用青砖石材建造的瓦房,这种建筑形制多仿照北京的官府建筑风格和传统四合院布局样式[4]

1.帐篷

蒙古族的帐篷居室构筑过程非常简单,用木棒在两边交叉支撑,中间再加一根高约2米的顶木,周围用拼接好的牛皮(现在多用帆布)围护起来,即是一座帐篷。帐篷是一种临时性的居所。

2.车金格勒

车金格勒的搭建工序较为复杂。首先,在地面上用素土筑起高15~25厘米的基座,基座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然后在基座上用圆木杆有序地竖立排列成圆锥形,形成一个居室空间,空间的内径5~6米,中央高2米;最后,在圆锥体外表覆盖毛毡,在顶部留有圆形小天窗。有的在入口处设一石踏步。

3.蒙古包(www.xing528.com)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由“车金格勒”发展而来。“蒙古包”之名始于清代,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的称呼,满语“包”是“家”、“屋”的意思。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哈那(围墙支架)、陶敖(天窗)、乌乃(椽子)和门,蒙古包的大小和等级以哈那的多少来区分。蒙古包的构筑程序是:首先,用断面椭圆形的木杆双向交叉搭建成网格状封闭空间,平面圆形或椭圆形,顶部做成圆锥形,内径5~8米,中央高2.2~3.8米;其次,外部四周用一至二层毛毡覆盖,顶部留圆形天窗,门朝南或东南开,高1.5~2米;最后,进行装饰工作,蒙古包装饰的主要部位是盖毡、围毡、门和门帘等,装饰纹样有双龙戏珠、蝙蝠聚宝盆及蒙古族喜爱的其他房屋装饰图案[5]

蒙古包与哈萨克族毡房的风格不一样,哈萨克毡房是支杆撑起的穹隆形,屋顶是圆的;蒙古包的支杆是直的,包顶是尖锥形。

4.干垒石头房

这种房屋多为牧民在夏季修建的临时住所,其结构非常简单,用片石干垒墙身,厚0.5~0.7米;屋顶用木杆搭建,顶上铺苇草帘、抹草泥。一般都在南面开门和窗。

5.土木结构房屋

蒙古族土木结构房屋的布局非常随意,它不像汉族四合院那样讲究,没有院落,直接在平地上修建,房屋基础用毛石砌筑,高0.6~0.8米,墙体用干打垒或土坯砌筑,外墙厚0.5~0.6米,内墙厚0.3~0.4米,墙外表面抹草泥或白石灰砂浆(图8-1)。房屋平面多为长方形,有的是内、外套间结构。屋顶用檩、椽、苇帘、穰泥等材料构建。

近年来,随着大量牧民走向定居,在肃北县境内光照、风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政府组织修建了利用太阳能风能取暖、照明的新式住宅(图8-2、8-3),非常环保,但在房内布局、装饰等方面仍然保持其固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img168

图8-1 蒙古族土房建筑

img169

图8-2 蒙古族新式太阳能住宅平面

img170

图8-3 蒙古族太阳能住宅立面

三、裕固族民居

裕固族形成于明代,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6]。过去,裕固族随水草迁徙,过着游牧生活,其民居建筑形制以帐篷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裕固族也开始修建定居式房屋。

裕固族帐篷的搭建非常讲究,多选择避风向阳的地点,根据山形和水路走向,多选择坐北朝南方位,也可朝西或朝东,忌讳门朝北方。裕固族帐篷在外形上与藏族帐篷相似,过去多为圆锥形,现多为方形,制作材料多为毛织物。帐篷一般长5米,宽3米,高2米,用6根或9根木杆支撑,周围用毡遮盖。帐篷内左侧置床,是全家人休息、会客之处;右侧是厨房;中间置供桌。

现代裕固族固定式民居建筑完全吸收和借鉴周围汉民族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但院落布局与汉式院落有很大区别,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和习俗,如:各户院落相距很远,不像汉族院落那样相互毗邻,有的院落相距好几千米,没有聚落;堂屋和院门均朝东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