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窑洞民居的建筑形制和特征

甘肃窑洞民居的建筑形制和特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陇东地区最普遍的窑洞建筑形制,当地称之为“庄”,指的就是一处窑洞院。(二)地坑院式窑洞地坑院的修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诗经·绵》中的“陶穴”就是修筑下沉式地坑庄。

甘肃窑洞民居的建筑形制和特征

第二节 甘肃窑洞民居建筑形制及其特征

一、窑洞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

窑洞建筑的形制主要有三种: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和箍窑,不同的黄土层、地形地势决定着修筑窑洞的形制。

(一)靠崖式窑洞

也称“明庄”、“靠崖窑”或“靠山窑”。河北省、河南省一带称之为“冲沟式窑”[38]。是陇东地区最普遍的窑洞建筑形制,当地称之为“庄”,指的就是一处窑洞院。

靠崖窑出现得比较早,西周时期,周人祖先不窋率领百姓来到庆阳地区定居,开始大规模修筑窑洞。《诗经·绵》中的“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挖掘靠崖式窑洞,这里“陶”字的读音为“窑”。它“利用垂直的黄土壁面开洞,向纵深挖掘,进深最大可达20米,顶部呈半圆形或抛物线形,可数孔并列,相互穿套。或可层叠开挖,宛如楼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拱券,防止泥土崩塌,在洞外砌砖墙,保护崖面”[39]

靠崖窑多选择修建在靠北山、避风向阳的山坡平台处,且黄土层必须很厚,系朝山崖掘进而成(陇东地区称为“打窑”),还可根据山坡的大小、山崖的高低、沟谷的深浅,随地形等高线分层挖掘,呈一层或多层后退台阶状分布,各层间以土楼梯相连。每户窑洞的前面都处理得很平整,形成一个院子,如宁县城关镇昔氏崖窑院落(图6-7)。

img130

图6-7 宁县城关镇昔氏崖窑宅院

靠崖窑的建造工艺相对简单,庆阳、平凉及陇中各地最为常见,天水、陇南及河西走廊各地也有零星分布。泾川县的北塬和南塬地区,这里有很厚的黄土堆积,其中党原乡、合道乡、玉都镇、丰台乡、高平乡、飞云乡、城关镇、窑店乡等地均以高质量的明庄窑洞建筑著名,清人胡朴安《中华风俗志》记载:“甘肃平凉府高平关一带,民皆穴居,穴皆穴山而成。”[40]这里的“穴山而成”指的就是崖窑。民国时期的学者程先甲游历陇原时,在兰州黄河北岸看到大量的“凿山穴居”式住宅建筑形态,也是靠崖窑,“由兰州乘筏过峡,见黄河滨之山,其上有土人穴居焉。凿山而栖,其穴甚高,无梯,但有木杙两枚,插于孔中,凡由下而上,则逐渐移木杙蹑而上,及由上而下亦然”[41]

靠崖窑的崖面都很平直,在崖面上挖3~5孔窑洞,数量为奇数;有时仅为一孔(图6-8)。也有将崖面修理成半圆形者,当地称为“罗圈庄”。一般的窑洞高3~4米,深5~10米,宽3~4米;窑腿必须等距离平行,以增加支撑窑顶的稳固性;窑肩用土坯或砖砌成,安置门窗;窑洞内安置火炕。在这一排窑洞中,崖面中间的为主窑,供祭祖、待客、长辈居住,东侧为厨房,其余各窑洞均为晚辈居住或作为仓库等。庆阳、平凉两地的居住文化、习俗大同小异,窑洞内布局基本一致(图6-9)。崖面高的院落,还可在主窑的上方还修建一“高窑子”,既可住人,也可作仓库,这种高窑子在平凉地区比较流行(图6-10)。

img131

图6-8 靠崖窑建筑形制

img132

图6-9 泾川、灵台、庆阳窑洞平面布局形式比较

img133

图6-10 灵台县城以东流行的两层式崖窑

半明半暗庄是崖窑的主要居住形式。主要修筑在庆阳地区广袤的董志塬、草胜塬等地,减少了对大片耕地的浪费,由于塬边的崖壁不高,多为缓坡状,窑洞挖成后,往往是三面高,正面低。

半明半暗庄的修建较为简单快捷,首先在崖坡上向下开挖1.5~2米,形成一个地坑。其次,地坑的前面较浅,后面较深,在较深的一面(后面)并排挖窑三孔,前面较浅处辟为平地,并设一坡道,供上下出入和安置大门(图6-11)。有些地方没有崖面,是一缓坡,则稍加修整后在地坑内两侧面修建地面式房屋,或添建夯筑围墙,在大门外开辟碾场或菜地。

img134

图6-11 常见的崖窑院落布局

半明半暗庄比地坑庄宽敞、明亮,如宁县早胜乡北街九队的刘宅(图6-12)、西峰区董志乡南面村胡冈社的辛家半明半暗庄(图6-13)、西峰镇后官寨新民村郝家岭社的李氏半明半暗庄(图6-14)等,都是这种院落的典型之作。在泾川县的许多村镇地区,多修建半明半暗窑洞,占所有建筑的30%左右,多数院落相互连接成片,形成一个大村落,如窑店乡南胡同、飞云乡西门焦家胡同、高平乡上程村、丰台乡丰台墩村、玉都镇太阳墩村、党原乡陈刘村、荔堡镇南李村、城关镇天池村等。

img135

图6-12 宁县早胜乡北街刘宅半明半暗庄

img136

图6-13 西峰市董志乡南面村辛家半明半暗庄

img137

图6-14 西峰市后官寨乡新民村李氏半明半暗庄

半明半暗窑居建筑形制在清末以来出现了一些变化,当时陇原大地匪患严重,人们为了防御匪患袭扰,开始大量修建以村落或宗族为主的集体窑洞院,这种窑洞院多分布在三面临悬崖、一面通向村庄的险要地段,既有窑洞,又有夯筑或土坯砌筑的高大围墙,其形制接近堡子,称为“堡子式崖窑”[42]。今泾川县境内保存各类堡子式崖窑近百处,如丰台乡的南北堡子、北山堡子、墩堡子;梁河乡陈家堡子;玉都镇尹家洼堡子;高平乡杜家村堡子;飞云乡西高寺堡子等,其实它们都是半明半暗庄。

(二)地坑院式窑洞

地坑院的修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诗经·绵》中的“陶穴”就是修筑下沉式地坑庄。地坑院式窑洞建筑被誉为“北京的地下四合院”,在那些没有条件修建靠崖窑的地区,人们则在地上挖成地坑,然后在坑内四面挖窑,形成四壁闭合的下沉式窑洞院。地坑式窑洞的名称很多,有“地坑庄”、“洞子院”、“罗圈庄”、“天井院”、“地窨院”、“平地窑”等;在河南,则称之为“天井院”、“土坑窑”等;山西称之为“地窑院”、“地坑院”等[43]。它是“在平地上按需要的大小尺寸形状,向下挖掘,成为院子,再从坑的四面挖窑。整体布局呈四合院式,大型的地坑院可以几个相连,成为几进院落。入口处挖成隧道式或敞开式阶梯,通向地面。院内设渗水井。窑洞顶外是自然地面,人和车马可通行”[44]

地坑院的修筑程序较靠崖式窑洞复杂,特别是需要处理很大的土方量,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挖地坑,将挖下去的底坑的四面崖壁修理成水波纹。

第二步,地坑挖成后,在坑内的正面(一般为北面)挖三孔窑洞,中间者大,两侧者小些,每孔窑洞面的上部用土坯砌筑窑肩,下部安置门窗,并留一高一低两个窗眼,用于透气、通风。同时是在坑院的东、西两侧对称各挖两孔窑洞,既可住人,也可用于磨房、牲口圈、库房等,并在侧窑内打一口水井,深60~70米,在院中间置一渗水坑,下雨时,渗坑把院中的积水渗入地下。

第三步,在院落的东、西、南方任选一处位置,用于修建一缓坡通道。通道的顶部是封闭的,且修理成90度的拐弯,是为出入口,在入口处修建大门(图6-15)。

img138

图6-15 下沉式窑洞施工程序示意图

地坑院的尺寸规格一般为9米×9米、9米×6米两种,也有12米×12米和8米×12米的大型地坑庄。地坑院可分为完全下沉型、半下沉型和平地型三种:

(1)完全下沉型。庆阳、平凉地区黄土高原地势平坦,完全下沉式窑洞院所占比例较大。基本上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地坑院群,在一座大型地坑院内住十几户人家或三四户人家,为众人修建而成,如庆城县西南部的驿马、熊家庙、赤城、白马铺等乡镇,以完全下沉式窑洞院而著名[45];宁县早胜乡北街的窦家壕子,现为李氏十户人家居住,下沉式窑洞院分布比较密集,形成聚落,院落错落有致,有走道胡同,完全是一个地下街坊(图6-16);庆城县南大街83-86号地坑院也属于密集分布式(图6-17);镇原县孟坝镇刘城村的一座地坑庄也非常典型,院内住户达七、八户。第二种形态是独门独户式,一般均为自家修,如庆城县东门杨均宽家的地坑院(图6-18)、宁县早胜乡孙宅下沉式窑洞院(图6-19)、西峰市彭原乡郝家岭一村民下沉式窑洞院(图6-20)等。泾川县境内的四个黄土塬区,黄土层非常厚,这里分布有大量地坑院,据不完全统计,有500多处。

img139

图6-16 宁县早胜乡窦家壕子胡同式地坑院平面图

img140

图6-17 庆城县南大街83-86号地坑院平面图

img141

图6-18 庆城县东门杨均宽地坑院

img142

图6-19 宁县早胜乡孙宅下沉式窑洞院

img143

图6-20 西峰市郝家岭下沉式窑洞

(2)半下沉型。半下沉型窑洞院系在地下先挖筑成一地坑,再在地上围着地坑四周修建院落,平面呈“回”字形,也有修建成上下两层者,如西峰市彭原乡鄢旗崤村的刘宅,西峰市东巷36号的王宅(图6-21)等;平凉市桫椤乡胡家洼村的张宅等,都是典型的半下沉型窑洞,且均为双层地坑院。

img144

图6-21 西峰市东巷39号王宅

(3)平地型。平地型窑洞院均修建在黄土高原地势平坦的地区,为保持窑洞院的传统风貌和特征,院落处理成下沉状,实际上是平地建房。

陇东地区的窑洞民居还有一种重要的附属建筑,称为“高窑”或“地窨子”,是一种特殊的防卫避难设施,其实是一种暗窑,河南称之为“天窑”[46]。窨的起源很早,《说文》云:“窨,地室也。今俗语以酒水等埋藏地下曰窨。”《辞海》、《汉语大词典》解释说:“窨,地下室、地窖;藏在地窖里。”[47]后汉书》:“诏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蠺室。”李贤注:“蠺室,宫刑狱名。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室。”[48]可见,窨室是一种避风、温暖的暗室。有人误以为“窨”是“窖”,非也。窖,《辞海》解释为“收藏物品的地室”[49]。《说文》云:“窖,地臧也。从穴,告声。”段注曰:“《月令》:‘穿窦窖,修困仓’郑玄注曰:‘入地,隋(椭)曰窦,方曰窖。’《通俗文》曰:‘藏谷麦曰窖。’”[50]

陇东地区的窨室是挖掘在双层窑洞的正面上部,室口密封,只留气孔或出入孔,在主窑的侧面再挖台阶,通向窨室,或在外搭建梯子可上去,外人无法进入。地窨子主要用于暗藏家中贵重财物或监控院外动静,如宁县庙咀村谆氏窑洞院就设有这种高窑子(图6-22)。有些人家还把窨室的通道一直挖到村外的沟壑边,或几个庄子的地窨子暗道互相串通,用于通风或供紧急出逃,如泾川县玉都镇向庄村有七八个地坑庄,各庄均有地窨子暗道相互连通,现多数已回填,仅雷家沟马家山和泾明乡宋家村等地保存部分地窨子及其暗道,何时修建,无从知晓。

img145

图6-22 宁县庙咀村谆氏窑洞立面

下沉式窑洞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如今,许多明、清时期修筑的地坑院崖壁塌陷,遭废弃,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有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常在地坑的周围夯筑土墙,靠墙建房,以防止坑壁塌陷。此外,下沉式窑洞存在最大的安全隐患——院内积水,虽然院内有渗坑,但遇到特大暴雨,雨水得不到及时排除,则很容易造成灾难。1975年,庆城县彭原乡的数座地坑庄被水淹,群众生命财产遭严重损失[51]。(www.xing528.com)

(三)箍窑建筑

也称“独立式窑洞”、“覆土窑”、“掩土窑洞”等,也有“砖窑”、“石窑”、“厦子窑”、“薄壳窑”等名称,属于地坑院向地面房屋过渡的建筑。它不挖掘地坑或窑洞,而是用砖石块、土坯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墙基,墙基上用土坯拼接砌筑成拱券窑顶,窑顶外表面覆土掩盖,属土窑洞的改良建筑[52]。箍窑可分为土坯窑和砖石窑两种:

(1)土坯窑。土坯窑的下半部为夯土或土坯砌筑的墙体。墙体的修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挖掘地坑时,保留部分原有土体,修理成墙体;另一种是在平地上夯土板筑,将四面围合起来,平面呈长方形,一面开门。上半部用一头宽、一头窄的土坯和泥,一圈一圈地箍成半圆窑洞顶,屋顶的前后两侧填土,分层夯实,做成水平状或两条浅沟,用于下泄屋顶聚集的雨水。有的屋面盖上青瓦,外形像瓦房,称为“房窑”。箍窑的抗震性能很差,今甘肃贫困山区的人们依然住在土坯窑洞里,如泾川县、静宁县、会宁县、景泰县、通渭县、陇西县等地有大量的箍窑建筑。

(2)砖石窑。砖石窑以砖、石材砌造,其拱顶也是掩土夯实。

多座箍窑可围合成一个四合院,周围夯筑围墙。院内各窑的名称根据使用功能而定,如厨窑、中窑、丈房窑、柴草窑、磨窑、粮窑等。箍窑建筑虽然有合院的特征,但属于窑洞类建筑。

二、窑洞建筑的修筑工艺

窑洞建筑外表看似简单,但其建造过程和修筑工艺比较复杂。首先,选择黄土堆积很厚的地方用于修筑窑洞崖面,崖面一般高9米,长17~23米,崖面多修理成水波纹。第二,挖窑洞,当地称之为“打窑洞”,即挖出窑洞的形状,一般在正面挖窑3~5孔。一个单孔窑洞宽3.3~3.7米,高3.7~4米,深7~9米;交口处宽0.3~0.4米,深1.7~1.9米;拱部矢高1.7~1.8米。待洞内晾干后,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涂于洞内壁面上,至少涂抹两层(即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三层者,然后在正面安置门窗。第三,将窑洞的前面平为空地,修筑院落围墙,一般只在三面筑墙,正面修建大门,背面靠崖壁。

由于窑洞的功能和用途不同,规模大小也不相同,大者如宁县瓦斜乡水沟原村的一孔窑洞,窑脸正中开门,一门五窗,门上方和两侧均开窗,采光很好。宁县盘客山中有一孔清代窑洞,规模很大,可供三套碾子在洞内打碾粮食。小者仅为斗室,满间设一炕,仅供一人居住[53]

经过先民们世世代代的建筑经验积累,窑洞建筑已形成一系列构筑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1.窑腿

也称窑墙,由窑洞两侧的黄土自身组成。一般在窑洞的两侧和前面专门预留窑腿、旱台的位置。旱台是为加强窑墙的稳定性而在窑腿外部专门保留的一个土壁垛,一般高1米,宽40厘米,起着增大勒脚的作用。陇东地区有“窑宽一丈,窑深二丈,窑高一丈,窑腿九尺”之说,即窑腿宽度(亦称厚度)一般为3米,窑腿的宽度与相邻两孔窑洞的跨度有关,其间的比例关系可用公式B=k(b+h)÷2换算出来,其中B为窑腿宽度,b为相邻两孔窑洞的跨度,k为窑腿系数。据研究,我国各地的窑腿系数(k值)多在0.6~1.2之间,常用系数为0.9,陇东地区为0.5~1.2[54]

2.窑高

即窑洞室内的净高度。一般为3~4米,最高可达7米。陇东地区的传统做法为“窑高丈一”(即3.6~3.7米)。陕西、山西等地也有“窑高丈一”和“窑高丈五”之说。窑高尺度是由拱顶的跨度决定的,一座窑洞的工程技术含量主要体现在窑顶部的拱形曲线上,这一拱形曲线常由三心圆拱、半圆拱和尖拱组成,拱矢的高度一般为窑横跨长度的0.5倍。因此,窑顶曲线的修理非常关键,当地称之为“楦”(即用铁锹或铲子削成所需形状)。此外,窑高的尺度完全视土质情况与当地的降雨量而定。

3.窑顶高

即窑外顶部的覆土厚度。与窑高不同,窑高是窑洞室内高度(即拱形曲线的高度)。窑顶高度是保证窑洞拱顶稳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据研究,六盘山以西地区的窑顶覆土厚度为5~16米,最小者3米;庆阳地区一般为3~6米左右,相当于窑洞宽度的0.7~1.5倍[55]。窑顶外部四周地面的坡度处理也很重要,一般大于5%,以利排水,如宁县中村乡乔家四队的杨宅,窑顶可走车马,两侧修建小渠,雨水集中从小渠内外泄到院落外,减少了雨水对窑面的冲刷。清人胡朴安《中华风俗志》中描述的“风雨不从窗外入,车马却从屋上过”[56]的情景就是对这种窑居生活的赞美。

4.窑跨度

即窑脸的横向开间尺寸。陇东地区传统的做法为“窑宽一丈”(3.33米),如宁县早胜乡李家村的李氏窑洞院。近年来,我国生土建筑学者曾经对陇西地区的114孔窑洞、庆阳地区的100多孔窑洞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陇西地区的窑跨度一般为2.7~3.4米,最大者4.2米;庆阳地区的窑跨度为3~4米,最大者6米。相比之下,陕北地区的窑跨度更大,达到4~6米。

5.窑洞高宽比

即窑洞高度(H)与窑洞宽度(B)间的比例。据研究,我国北方窑洞区的土质各地差别较大,窑洞高宽比的差别也较大,如陇中地区为0.94~1.1,庆阳地区为1.0~1.3;陕西米脂地区为0.71~1.15;山西晋南地区为0.9~1.3;河南洛阳地区为0.9~1.3,巩县为1.0~1.l[57]。因此,窑洞的高宽比取决于窑洞修建区的土质状况,也与窑洞的用途有关,一般来说,住人的窑洞与磨房、畜圈窑洞的高宽比例不同。

6.窑深

即窑洞内的净深度。一般为5~9米,最深者达27米,如西峰区温泉乡王家湾有一座清代窑洞,可容纳250人在里面开会[58]。不同地区的土质决定窑洞纵面开挖深度的形式,基本上有六种(图6-23)。

img146

图6-23 单体窑洞纵剖形式

7.窑脸

即窑洞的正立面形态。窑脸多为草泥抹成,也有砖砌与水泥抹面的,以防止雨水冲刷。窑脸的倾斜角一般在75°~86°之间。

8.窑洞门窗

为了增强室内的采光效果,窑洞多设双扇门。门洞高2.l~2.5米,宽0.9~1.2米,多数窑洞都设一个高窗、一个侧窗。为了保持窑洞前部墙体的稳定,高窗与侧窗都不能过大,一般为60~90厘米见方。

9.室内火炕

每个窑洞内都设一火炕,大小为l.5~2米见方。火炕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用于取暖,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室内三面墙体的稳固性。火炕的烟囱设在外面,多在窑顶处排烟,有出山式、壁垛式与独立式三种,以出山式(即窑顶排烟)最多。

三、窑洞聚落和窑洞院

早在唐宋时期,陇东平凉、庆阳地区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窑洞建筑类型,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式窑洞庄(院)等。明、清至民国时期,出于防御兵匪之患的需要,又出现了堡子式窑洞院落群,即在窑洞外缘修筑高大的土墙,将一群窑洞院围合起来,形成窑洞院聚落。

(一)窑洞聚落

窑洞聚落是在窑洞住宅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主要由当地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决定。窑洞聚落的形成没有如今土地开发时实施规划、设计的条件,它完全是民间传统建筑经验汇集而成。窑洞聚落分布有点状、线状和集中分布三种形态。

1.点状分布

点状分布的聚落包括下沉式院落和靠崖式院落。在庆城县、华池县、环县、泾川县等地广阔平坦的塬面上,大量分布着独立式窑洞(包括覆土箍窑)和下沉式地坑院,是沿着山坡的等高线层层修筑,成排、成行分布,形成村庄,总体呈散点式布局。在窑洞村落里,人们均聚族而居,三、五孔窑洞组成一个家庭院落,数个家庭院落组成聚落。

近年来,出现了下沉式窑洞院与地面瓦房结合而建的现象,进一步丰富了窑洞聚落散点式分布的内容。在陇中地区的通渭、会宁等地,窑洞院普遍为箍窑与土木结构房屋结合而成的四合院、三合院,若干个分散的院落构成点状村镇聚落。

2.线状分布

这种布局形态多见于靠崖式窑洞建筑区。能够形成线状分布的窑洞一般修建在两种地形上,一是沿黄土塬的边缘和交通要道的两旁修筑窑洞;二是在“V”字形冲沟边上或在河岸两旁、高大陡峭的崖壁上修筑窑洞,分层开挖,挨家挨户,一线排开,最典型者如庆城县南大街83~86号张家院,有四户人家居住,背靠自然陡崖,其中4号院位于崖面东端,有4孔窑洞;1号院是将崖面削成直角后再挖成窑洞;3号院从大路边向后退了10米,形成一条线,这样,各个院落都留有比较宽阔的空间。

线状分布的窑洞院落必须修建在顺山脚走势的阳面,平面呈“一”字形排列,每户均开辟小道,与交通主干线相连,如西峰区专署巷窑洞街全长近1千米,窑洞分布在沟两边,比较密集。

3.集中式布局

这种布局形态仅见于广阔的黄土塬和黄土梁(峁)上,多为百余孔窑洞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村落。陇东地区著名的窑洞聚落为西峰市的郑家巷窑洞村落,位于庆阳市第一中学东面,平面呈“L”形,长达1.3千米,构成一条窑洞长街(图6-24)。

img147

图6-24 西峰市郑家巷窑洞村落

(二)窑洞院落及窑洞类型

1.窑洞院落组合

窑洞院落组合大致有三类:独立式、毗邻式和胡同式,以下沉式独立院落最多。

(1)独立式窑洞院。即一个坑、一座院落。一座院落内只有一户人家,如宁县早胜乡寺低二队的秦宅、西峰市专署巷85号的王宅(图6-25)等。

img148

图6-25 西峰市专署巷85号王宅

(2)毗邻式窑洞院。一个地坑内最少有两个窑洞院落,如西峰镇后官寨郝家岭的郝氏兄弟宅院。

(3)胡同式窑洞院。一个地坑内有多个院落,形成或长或短的胡同,将各院落连结起来,俨然如同一条地下街巷。如宁县早胜乡寺低村二队的徐氏兄弟宅院,一个地坑内有四个院,构成一条短胡同;早胜乡北街村窦家壕子的李宅也是胡同式院落,在一长方形地坑内排列着十座院落,构成一条很长的地下街巷。

靠崖窑也可以组成胡同式院落,如宁县早胜乡二家梁吕宅两院、西峰区专署巷118号的三个院子,以及西峰区南大街83~86号张氏宅院的四个院落,各个院落毗邻,均是胡同式靠崖窑院。

2.窑洞建筑类型

(1)布局

靠崖式窑洞受地形的影响,一般均“一”字形排开布局,或在院落的三面开挖。下沉式窑洞院一般在坑内四面开挖(图6-26)。

img149

图6-26 下沉式窑洞平面布局形式

(2)立面形态

单体窑洞建筑的立面形态多种多样,可根据窑洞的拱形、门窗数量、建筑层数进行分类(图6-27)。

img150

图6-27 单体窑洞的立面形式

(3)平面形式

单体窑洞建筑的平面形式有很多种,有带耳室(侧窑洞)与不带耳室者。带耳室的平面有“「”形、“丁”字形、“十”字形等,陇东地区以“一”字形平面为最多;不带耳室的平面有“一”字形和“凸”字形等(图6-28)。

img151

图6-28 单体窑洞的平面布局形式

(4)组合方式

窑洞建筑可灵活组合,便于使用和居住。其组合方式基本上有三种:单孔单间;多孔窑洞并列或组成套间式(称为套窑);多孔窑洞串联式(图6-29)。

img152

图6-29 下沉式窑洞的平面组合形式

单间并列式是多个单孔窑洞并列成一排,这种形制最为普遍,其内部结构的稳固性最高,如庆城县二十里铺李家后湾的李宅、田家城庄背后田宅等,都是单间并列式。

套间式是两孔或两孔以上窑洞组合而成,窑洞间有通道相连。

串联式(母子窑),也称“一明两暗”或“一堂两卧”式,是三孔或三孔以上窑洞并联而成,窑洞间设相互连结的通道,主要是为内部出入方便。

陇东地区属于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窑洞建筑依然是许多群众的主要住宅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窑洞院落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量传统下沉式窑洞与现代地面建筑相结合,室内大量使用现代装饰材料和其他科技手段,窑居环境大为改善,旧貌彻底换新颜。同时,为减少耕地占用量,许多群众选择修筑坡崖式窑洞与地面平房建筑相结合的院落,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地面独立式窑洞院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下沉式窑洞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