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窑洞与窑居文化研究现成果

甘肃窑洞与窑居文化研究现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黄土窑洞与窑居文化一、黄土高原与窑洞民居建筑黄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质堆积物,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20万年左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不同,不同地域的窑居文化呈现各自的文化特色,大体上可分为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河北六个窑居文化区,至今仍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甘肃窑洞与窑居文化研究现成果

第一节 黄土窑洞与窑居文化

一、黄土高原与窑洞民居建筑

黄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质堆积物,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20万年左右。关于黄土的成因,有很多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风成说”,认为大风吹生了广袤的黄土高原的形成,并且是“风土建筑直接吹生了黄土文化中的窑洞建筑”[1]。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厚度极大,世界罕见,总覆盖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其中在黄河流域中部总面积达58万平方千米,黄土层厚度多数为100~150米,不少地方超过200米[2]。甘肃陇东庆阳地区、平凉大部和陇中部分地区地处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带,是我国黄土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创建窑居建筑的天然便利条件。它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个区域:

第一区域,主要是陇东地区。该区域的地形是以塬、梁发育为主的黄土高原,也称“陇东盆地”,群山环绕,中间低,整体地势向东南倾斜,海拔1100~1600米,其中在庆阳南部地带形成数十个独立的“桌状”地形,这就是黄土塬,它是被河流不断侵蚀、分割形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董志塬,面积最大,总面约2400平方千米,南北长约87千米,黄土层厚100米以上,坡度为5°左右,塬边坡度为3~8°,犹如一个广袤的大平原。在庆阳北部,主要以黄土梁峁、丘陵地形为主。

第二区域,位于六盘山以西地区,称“陇西盆地”。这一带是以峁、梁发育为主的黄土丘陵,海拔1000~2000米,沟谷发育完整,境内沟壑纵横,侵蚀强烈,群山环绕,起伏不断,地形支离破碎,其中又有华家岭—马御山将盆地分割为两部分:南部一带的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2500~1500米之间;北部一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00~1600米[3]

尽管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发育总体良好,且占地面积非常广阔,但只有特定的黄土层才具备修筑窑洞的条件。黄土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全新世现代黄土

也叫“新堆积黄土”,颜色灰黄,厚度5~6米,具有很强的湿陷性,容易开挖,遇水则很容易塌陷。在这种黄土层上很难挖成窑洞。

2.全新世黄土

也叫“老堆积黄土”,颜色褐黄,厚度8~12米。具有一般的湿陷特性,容易开挖,但很容易塌陷。这种土层也不适合于开挖窑洞。

3.晚新世黄土

也叫“马兰黄土”,颜色浅黄,具有黄土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厚度0~80米,具有自重湿陷性。这种土层最适合于修建下沉式窑洞。

4.中更新世黄土

也叫“离石黄土”,颜色深黄,厚度120~150米,土质密实,力学性能好,不具湿陷性,是开挖靠崖式窑洞的理想层位。

5.午城黄土

午城黄土太硬,不易开挖,在这种土层上窑洞分布极少。

适合于开凿和修筑窑洞的黄土层只有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这两种土层的厚度在各地都不一样,如在六盘山以西,厚度一般为50米,且向东南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递减,最终至不足5米,一般在10~30米之间变化(图6-1)。

img121

图6-1 地形与窑洞分布关系示意图

二、窑居文化

窑洞建筑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距今约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在我国北方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目前,国内大约有4000万人居住在各种类型的窑洞中[4]

窑洞建筑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独特的“土”文化印记,其中饱含我们祖先的生存智慧和建筑经验,“窑洞是适应中国西北部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而产生的一种建筑形态,是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认识、利用、改造黄土的智慧结晶”[5]。史前的穴居、半穴居都是以土为本、以土为根的黄土建筑文化。而南方长江流域的居住文化具有明显的“水”文化特征,巢居、干阑式住宅带有强烈的“水”文化特色[6]

窑洞建筑是农耕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三大生土建筑系列之一,是在原始土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住宅文化,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不同,不同地域的窑居文化呈现各自的文化特色,大体上可分为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河北六个窑居文化区,至今仍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窑居建筑的发展

1.窑洞建筑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之时,最早选择天然洞穴、大树作为自己的居所。天然洞穴没有人类加工的痕迹,居住条件非常艰苦。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营建自己的居所,这就出现了原始穴居。在距今50至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各种用于挖掘的石器,从那时起,人类就能用简单的石器进行人工挖掘黄土洞穴[7]。《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孔颖达疏曰:“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于地上累土而为窟。夏则居橧巢者,谓橧聚其薪以为巢。”[8]说明当时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了人工开凿的穴居住宅。从天然洞穴到人工穴居,从巢居到穴居,这是人类住宅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新石器时代,穴居成为当时黄河流域先民们的主要居住形式。穴,《说文》云:“土室也。引伸之凡空窍皆为穴。从宀。覆其上也。”[9]穴居形态分为原始横穴、深袋穴和半穴居三种。穴居形制非常简陋,阴暗潮湿,只能满足躲避风雨、御寒防兽的基本需求,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墨子·辞过》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10]圣王作为宫室”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创举,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在住宅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出现了后世所称的“窑洞”建筑形制。人们凭着自身的智慧在黄土崖壁上开凿窑洞,这一行为有着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

“窑”,古代作“窯”,《说文解字》:“窯,烧瓦窯竈也。从穴,羔声。余招切。”段注曰:“窯似竈。故曰窯竈。韵会本作烧瓦窯也。无竈字。大徐本作烧瓦竈也。非是。《绵诗》郑笺云:‘復穴皆如陶然。’是谓经之陶即窯字之假借也。”[11]《辞海》:“窯,作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12]。《汉语大词典》:“窯,地窖、坑、贮藏”[13]。“窯”就是后世所说的窑洞建筑,(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窑亹》:“今西山人依山居曰窑。”《正字通·穴部》:“窑,俗‘窯’字。”《诗经·大雅·绵》记述了周人祖先开挖窑洞的情景:“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曰止曰時,筑室于茲。”传曰:“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壤而穴之。凿地曰穴,皆如陶然。复,《说文》作‘img122。’”[14]

古人的创造性智慧就包含在这个“img123”字里面,它标志着人类脱离群居山洞的时代,开始自觉地营建属于自己的住宅建筑了。《说文》:“img124,地室也。从穴。”段玉裁注:“按《诗大雅》‘陶复陶穴’笺云‘复者,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如陶然’。庾蔚之云:‘复,谓地上累土为之。穴则穿地也。’郑、庾之云与许云‘覆于地’合。覆于地者,谓旁穿之,则地覆于上;穴则正穿之,上为中溜。《毛传》云‘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壤而穴之’。土谓坚者,坚则不患崩压,故旁穿之,使上有覆,盖陶其土、旁穿之也。壤谓柔者,柔则恐崩,故正凿之。陶其壤,谓正凿之。直穴之中为中溜也。郑注《月令》云‘中溜犹中室也’。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溜,云连复言之者,文势使然也。毛之‘陶其土、陶其壤’盖读陶为掏。郑则云‘皆如窑然’。特此为异耳。”[15]这清楚地说明了古人从“穴”走向“窑洞”的历史,这一工程延续了几千年。史书所载的最早“窑洞”建筑形态是横穴,如:“张宗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泰山……依崇山幽谷,凿地为窑,弟子亦窑居。”[16]

“陶复陶穴”不仅意味着人们能够熟练地在黄土高原上修筑窑洞住宅,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伦理意义,它既是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是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窑洞建筑对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贡献甚大,把人们从远古洪荒时代载入文明、进步、发展的时代,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

夏、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居住方式逐渐从穴居移至地面。地面建筑的出现并没有完全排斥穴居营造技术的发展,相反,古人继续延用这一营造技术传统,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更新。今人开挖窑洞,依然是继承了先民们“陶其土、旁穿之”和“陶其壤、正凿之”的基本程序。

隋唐时期,古代住宅建筑已经发展成熟,窑洞建筑在民间普遍使用,窑洞的种类增多,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等形制。

元代出现了文字记载的最早窑洞——陕西宝鸡市金台观张三丰元代窑洞遗址,建于元代延祐元年(1344)。

明、清时期一直至今,窑洞已经发展为黄土高原地区定型化的民居建筑形态。

2.甘肃窑洞建筑的分布和基本形态

甘肃窑洞建筑主要分布在庆阳、平凉、天水地区,其他各地也有零星分布。据统计,庆阳市的窑洞数量占本地各类房屋建筑总数的83.4%;平凉市占72.9%,其中崇信县农村地区竟达93%;兰州、定西两地的窑洞数量较少,且分布很不均衡,其中榆中县的北山窑洞区和红古区洞子村的窑洞聚落占全县(区)各类建筑总量的6.4%,安定区占5.6%;天水市的窑洞数量比较少,只占2.2%;临夏地区的部分回族也使用窑洞建筑,仅占1.6%;陇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的窑洞建筑数量最少,虽然有部分窑洞,但不是供人居住的,而是作为附属建筑物使用,分别只占0.6%和0.3%[17]。窑洞建筑有固定的模式,可分为明庄和地坑院两大类:(www.xing528.com)

(1)明庄。即四面筑墙围合成四合院,在院内修建堂房、楼、高厦(高房子)、厦房(厦子)和箍窑等。

(2)地坑院。是由史前地穴式居住形态演变而来,这类院落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平凉、庆阳等地非常普遍,它又有“平地下坑”和“半明半暗”之分:①完全平地下坑式,是在平地上挖掘庄坑,坑大小不等,平面为长方形,长10丈,宽3丈,深2丈,坑内四壁挖出窑洞,一般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窑洞,中间为主窑,两侧为边窑,称为“一主二仆”或“一主四仆”式布局,另辟通道(称“洞子”)通向地面,下端为洞,上面箍筑门楼,这种窑洞主要集中在塬区(图6-2、6-3);②“半明半暗庄”,主要分布在山区或陡坡、崖坎较多的地带,在高坡较高的一面挖削成壁面,壁面上挖窑洞,前面为院落,院内建修房屋,三面筑围墙[18]。这样就形成地面院落(称为“场院”)与地坑院共存的布局形态,如西峰市彭原乡鄢旗崤村刘宅(图6-4)、平凉市张氏半明半暗式院落(图6-5),等等。

img125

图6-2 完全地坑式窑洞院平面

img126

图6-3 宁县早胜乡寺低村秦氏地坑院

img127

图6-4 西峰彭原乡鄢旗崤村刘宅下沉式窑洞

img128

图6-5 平凉市张氏半明半暗式院落

窑洞院以面南为尊,以阳面为上位。窑洞的隔热性很好,冬暖夏凉,几乎达到了空调的控制水平,据研究,冬天(1月)陇东窑洞室内的温度达到10℃以上,室内外温差20~25℃;夏天(7月)窑洞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内外温差为15~20℃[19]

陇中地区的白银、定西地区北部一带也大量使用窑洞建筑。20世纪以前,由于陇中广大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木材非常缺乏,人们普遍居住在土坯箍筑的窑洞里。但是,这种箍窑不是陇东地区在黄土崖上挖筑而成的那种窑洞,而是用夯土筑成四面围墙,墙基宽大,宽、高各1米,拱部使用专门的楔头土坯,长30厘米,呈梯形。箍窑的宽度一般为2~3米,长度可达4米,最长者至8米。二、三孔窑并列者谓之套窑。拱顶的内、外表面敷草泥。

箍窑的防震、抗震性非常差,民国九年(1920)震惊世界的“西海固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约25万人),主要是由于这种房屋的抗震性太差造成的。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政府也鼓励支持居民修建窑洞房屋,陈云同志曾经指示:“窑洞问题很重要,现在黄土高原上很大部分群众,还是要靠窑洞。应当关心,把窑洞搞好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20]时至今日,在许多贫困山区,仍有大量群众居住在箍窑里。住宅建筑的贫富悬殊状况,在阶级社会一直存在,越是在落后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近年来,中央政府通过扶贫开发项目,支持贫困地区的群众修建砖土木结构房屋,已初步摆脱了过去落后的居住模式,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多数箍窑已不用于住人,而是用于牲口圈或田边地头看守庄稼的临时防雨构筑物。

(二)对窑居文化的研究

窑居的起源、发展演变体现了甘肃古代住宅文化的发展史。在陇东的庆阳、平凉地区,人们历来习惯聚族而居,以族为村,宗族为户,居住窑洞院,《庆阳府志》称本区风俗是“陶复陶穴(窑洞)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婚丧仿古礼,不惑于释道异教”,指的就是窑居文化。窑洞是我国北方六省广大地区普遍使用的住宅,窑洞建筑的表象之后隐含着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民族居住文化传统和精神,对窑洞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及建筑工程、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对窑洞的现代化改造、对自然生态保护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34年,我国学者龙庆忠最早开始研究窑洞建筑及窑居文化[21],为我国窑居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我国著名古建筑学者刘敦桢先生将窑洞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进行研究,组织大量人员开展比较系统的调查测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建筑工作者再次对窑洞建筑及窑居文化展开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

1958年,中国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南京分室的部分专家对河南、陕西的窑洞住宅展开专项调查。

1980年,甘肃著名规划师任震英先生倡导创立了“中国建筑学会·窑洞及生土建筑研究会”,并在我国北方六大窑洞分布区设立了分会,组织完成了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编辑出版了大量论文集和图册,如《中国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论文选集》(分省出版)[23],其中包括甘肃分册。其他有影响力的专著有(美国)吉·戈兰尼《掩土建筑》[24]、荆其敏《覆土建筑》[25]、侯继尧等人编著《窑洞民居》[26]、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27]等。

甘肃属于我国窑居文化的起源地,在窑洞建筑和窑居文化的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0年,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学术会。1983年,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会议,传达陈云同志关于“把窑洞搞好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的重要指示。2000年,在兰州举办了“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学术交流会,大会总结了20年来生土建筑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生土建筑研究的发展方向。2001年,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西峰区人民政府联合筹建“甘肃庆阳西峰生态窑居示范区”,拟在小崆峒修建500孔现代窑洞,并对毛家寺村的1000多孔弃窑进行现代化改造,逐步建成生态型窑居带和中国的窑洞博物馆[28]。2002年,兰州市建委承办的“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我国学者还积极投入窑居工程改造实践活动之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提高窑居环境质量方面,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庆阳地区窑洞内的氡气进行检测,为改善传统窑居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29]。还有一批学者从窑洞建筑的构造和地质条件入手,对窑洞民居建筑的环境工程及其应变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改善窑居环境与条件打下了基础[30];并对黄土高原生态平衡与保护、窑居建筑模式及发展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31]。在窑居条件的现代化改造方面,朱千祥、袁肇义等编著《生土房屋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书,开创了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改建新型窑洞住宅的模式[32],同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批学者在延安枣园建起了182孔新型窑居,作为示范基地,引起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建筑学界的兴趣,已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研究[33]。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著名规划师任震英先生亲自主持规划设计了“兰州白塔山革新试验窑洞”项目,在兰州白塔山等地开挖沟壑,建成50孔新型试验窑居,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窑洞内采用现代化生活设备;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在榆中县夏官营实施了“试验性下沉式窑居”项目,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冬季(一月)窑内的温度维持在10.5~17.0℃之间,比当地平房的室内温度高出14℃~16℃;在夏季(七月),窑内温度不高于25℃,取得了明显的成效[34],为窑洞式住宅的现代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图6-6)。

img129

图6-6 夏官营实验性下沉式窑洞建筑结构

(三)窑洞民居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窑洞民居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居住人口多。由于窑洞建筑自身具有阴暗、潮湿、不通风等弊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许多困难。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多数村民认为“告别窑洞就是告别贫困,能在平原上建房就是走向富裕”,原来以窑居为主的群众普遍走出窑洞,迁到地面房屋中。地面住宅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应,而我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制,人们只能在各自承包的责任田上修建新住宅,造成大面积耕地被毁。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庆阳全区年均废弃窑洞18000多孔,新建地面房屋占地41.7公顷,其中仅西峰市一地有37万户居民废弃了窑居,新建地面房屋占地14.74万亩,耕地每年以六千多亩的速度减少[35]。又如西峰市显胜乡毛家寺村是一个典型的窑居村落,2002年以来,有300户村民废弃了窑洞,在耕地上新建地面房屋;2005~2006年间,西峰市的大多数下沉式窑居院、窑居村落已被废弃,居民都搬住在简易的地面房屋里[36]。同样,在泾川县泾河川一带的王村、城关镇、罗汉洞乡、泾明乡等地,大量窑洞村落已被废弃,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废弃的窑居村落常年暴露在外,大部分没有复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地少人多、能源紧缺、城市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等诸多困境,相比之下,窑洞生土建筑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它的投资仅为地面砖房的l/5,且占用耕地少,冬暖夏凉,居住舒适,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可通过增加屋顶上的植被来促进生态平衡[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