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水市历史地理概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北纬34°05′~35°10′,东经104°34′~106°43′之间,东西长197千米,南北宽122千米。东临陕西宝鸡市;南接陇南,直通巴蜀;西连定西;北毗平凉、宁夏,有“陕甘川宁四省通衢”之称。境内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1100~2100米之间,东北部和南部分别为陇山、西秦岭环绕。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有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等。这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450至600毫米之间,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8至2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至-2℃,日照充足。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人口350万。有汉、回、满等27个民族。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文化遗迹、史前建筑遗址、明清至近现代的民居建筑十分丰富。有距今三万八千年前的“武山人”;距今八千年前的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享誉全球,建筑遗址F901是国内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址,另有其他各类房屋遗址240座;秦州区师赵村遗址也发掘史前房屋遗址36座。
夏、商、周三代,天水属西戎地。殷商中后期,秦人西迁。西周初,秦人的祖先活动于西垂(今礼县),因其祖中潏曾“在西戎,保西垂”[128]有功,周孝王册封秦人先祖非子在秦地建邑,号“嬴秦”。后来,秦人不断四处扩张,先后“伐邽、冀戎,初县之”[129],并设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灭掉西戎各部,称霸一方。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130],是为“天水”之名最早出现者。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高度发展,修建了著名的麦积山、仙人崖等石窟,此时的天水城已初具“五城相连”的规模,民居建筑以板屋为主。《水经注》载:“上邽,故邽戎国也。秦武公十年,伐邽,县之。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131]
唐代,天水地区的秦文化高度繁荣。杜甫流寓秦州时曾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中描述了天水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交相辉映:“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132]
宋初,秦州被北宋王朝与吐蕃划为两半,秦州成为大宋王朝的边界地区,在此设立雄武军节度使,皇祐五年(1053)设秦凤路,辖钦州、凤州、渭州、河州、兰州、西宁、勒州、廓州、洮州等十九州;通远军、顺清军等四军以及凤翔府。
明、清时期,“秦州,巩、秦、阶道治所。明隶巩昌府,领秦安、清水、礼三县。顺治初,因明制。雍正七年(1729),升直隶州,降巩昌属之徽州为县,与所领两当县来属”[133]。此时天水市的经济、文化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更加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具今日之雏形,秦州老城区在北朝“五城相连”格局的基础上发展了“新五城”,呈东西向“一”字型排列,其中州署衙门在大城,大城之东为东关城,大城之西为中城,中城以西为西关城,西关城以西为小西关城(今为伏羲城)。有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与各城大小街道相连,有环城门12座。
民国时期,天水城屡遭兵匪之乱。1922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实施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拓宽马路,拆除城墙,致使天水城“五城相连”的格局遭到彻底破坏,原貌无存。
天水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和交汇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融合,境内佛寺、道观、庙宇遍及城镇和乡村,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态势,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佛教石窟文化等。天水也是历代中原王朝东进西出的重镇,是西域使节、胡商和异域文化进入中原的最后关卡,顾祖禹曾经指出:“关中的要害之地就在于秦州,谁争得秦州,自陇以东都会为之震惊”,“关中,普天下的上游地带,而陇右,则又如同关中的上游地带,秦州则是关中、陇右的喉舌。”[134]天水地区的民居建筑在系统地继承和发展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艺术的同时,充分吸收各种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水民居建筑文化。
(二)秦州区历史文化街区与民居建筑群
天水市旧城区地处今日的秦州区。秦州区保存有省内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1994年,天水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民居建筑文化成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的概念基本相同。1986年12月,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提出:“对于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地方,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35]。这里所指的就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是“指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它可以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的地段,也可以是能够较完整体现出历史风貌或地方特色的区域。地段内可以有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没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地段可以是街区,也可以是建筑群、小镇、村寨等”[136]。一个村落、一片街区的形成,需要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历史文化街区蕴含丰富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它是一种特有的城镇景观文化和街巷文化,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
秦州区是一条呈带状由东向西延伸的河谷,具有“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天然优良环境。清乾隆时期的知名进士、秦州知州王宽《咏秦州》诗云:“带水环城雉,深隍治似舟。沙堤防未雨,麦陇双千秋。瓜蔓东西港,桑田下上畴。渠成他日事,井浚玉河流。”[137]充分展示了秦州的自然、人文美景。秦州区现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旧城区由160多条街巷组成,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比比皆是,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分布在西关城内,有澄源巷、自由路、三星巷、飞将巷、自治巷、育生巷、忠义巷等,其中小西关城(伏羲城)内的士言巷(南巷子)是著名学者任士言的故里;育生巷有张世英故居;忠武巷(周家巷)有民国初年为国捐躯的周务学故居;阮家巷(进步巷)为晋代名士阮籍后代居地,唐代杜甫客居秦州,曾在此会见秦州阮隐士;三星巷(原名石头巷)因荣毅仁家族在此创办的“茂新、福新、申新”三大企业而改名为“三新巷”,抗战时期,上海荣毅仁父亲将面粉厂迁建秦城,在石头巷设办事处(今三星巷18号);杨家楼巷(原称杨家宅子)为明代杨布政使住处。其他有名的历史街巷有:后街里(自由路)、南城巷、南店子巷、北店子巷、巷子后店、下河里、南水路巷(今惠民巷)、北水路巷(今大同路)、中和巷、南巷子、北巷子、北东城根巷、南东城根巷、南明巷、东马巷(今胜利巷)、西马巷(今光明巷)、大南街、河滩里、后寨、中城巷(梁家巷)等[138](图4-31)。
图4-31 秦州区历史文化街区与民居院落分布图
秦州区历史文化街区(巷)的命名很有地方特色。秦州区的小巷源远流长,有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巷道、以姓氏命名的巷道、以物产命名的巷道、以大小和方位命名的巷道等。
以物产命名的主要有:枣园巷、茜毡巷、杂货巷、皮巷子、三合寺巷、猪羊市、茶巷子、柴炭市、皮毛巷、桑园共、芦园巷、果集巷、杂面巷、皂角树巷、槐树巷、榆树巷、水城门、莲亭等。
以公用名称命名的有:官井巷(巷内有一口公共用井)、官泉巷(天水主要用水地)等。
具有文化品位的街巷有:砚房背后、学巷、胡家书房、惠民巷、送人巷、忠义巷、雪耻巷、奋斗巷、自治巷、伊民巷、忠诚巷、水进巷、旗杆巷、醉白巷、忠武巷、胜利巷、亲睦里等。其中忠义巷也叫官爷巷,这里有天水名人何履的故居。弯月楼巷有天水著名民间艺人高志红的故居(高志红擅长画塑、纸艺,其手艺是世代家传)。
以姓氏命名的有:赵家大院、孙家大院、赵家大湾里、白家大院、坚家河、庞家巷、唐家巷、林家巷、朱家后川、夏家大巷、夏家小巷、马廊巷、连家巷、陈家巷、曹家崖、唐家大院、韩家巷、杨家楼巷、林家巷、马家巷、胡家书房、王家崖、左家场、杨家巷等。
以坑命名的有:南坑、爷坑、芦洲大坑、河崖、漆家坑、穆家坑、王家烂院、古风巷坑、城壕等。旧时天水排水不畅,雨水大多流到低洼处的坑里。
以大小及方位命名的巷道有:大巷道、小巷道、南水楼巷、北水楼巷、北东城根巷、南二巷、东教场、北店子巷、南店子巷、南一巷、南滩巷、上庵沟、下河里、青年南路、青年北路、中华东路、中华西路等。
历史文化街区(巷)是民居院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的民居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艺术价值高,在甘肃全省位居第一。现存主要的历史街区有:
(1)三星巷。三星巷民居建筑群规模最大,有6巷1路、71个院落、232座建筑,其中明代82座,清乾隆年间的150余座。房屋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砖木雕饰艺术最高,堪称“东方木雕艺术馆”。这里还保存有丰富的家族文化,有12处名人故居,占现存民居总数的9%,多数家族保存有完整的家谱。
(2)砚房背后。这条街巷中保存有著名的明代民居建筑南北宅子(今改名“胡氏民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保存有3个完整的清代民居院落。
(3)忠义巷。原名三槐巷,因有三棵古槐。民国时期改为关爷巷,因巷内有关帝庙。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忠义巷,“文革”时期一度改名为刘胜巷。巷内有天水最早的民宅建筑,即6号院,始建于元代,1915年改建为天水女子学校,后改为解放路第二小学。
2002年,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对全市区的民居院落进行了普查,确认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院落1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并将其中的38座院落列为“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挂上了保护标志牌,计有:土言巷4号(清代);枣园巷6号、15号(清代);伏羲路44号、96号(清代);石家巷1号~6号(清代);赵家大院3号、4号(清代);解放路74号(明代);三星巷9号、11号、16号、25号、39号、41号、49号(清代);孙家大院12号、16号、18号(清代);育生巷14号、42号、56号(清代);务农巷2号(清代);自治巷59号、61号(清代);自由路12号、45号(清代);澄源巷13号、15号、17号、21号、23号、42号(清代);砚房背后66号(清代);共和巷33号(明代);忠义巷28号、46号(清代);飞将巷9号(清代)。但在历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扩建中,先后有16处民居院落遭到拆除。目前保存有143处,分为6个片区,其中明代建筑占25%左右,其他均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的[139]。
(三)天水市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天水市(包括五县二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变化很大。秦州自古以来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荟萃之地,经贸发达,文化繁荣,时至今日,仍为甘肃东南部经济文化中心,名商大贾、官绅大族代有人出。明清时期,许多在北京或中原地区做官、经商的人深受京畿地区居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将民居建筑艺术带到秦州地区,世风所及,豪宅华第遍及闾里巷间。
1.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
天水市以汉族为主体,自古以来属于板屋建筑文化主要流行区,居民建筑艺术深受汉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史记正义》曰:“秦之西垂,民亦板屋”;“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140]《直隶秦州新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同时,又因与其他周边地区民族建筑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和变革,形成了自己的地域风格。天水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受到南、北方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中国南、北两大民居建筑流派中,天水古民居建筑兼有北方民居的粗犷和南方民居的精巧秀美特征,南、北两种民居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得到交融和共存,当地特有的土坯墙造型呈现出西北地区生土建筑的粗犷、豪放之美,房屋以“人”字坡顶为主,屋顶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建筑装饰材料就地取材,保留木材原有的质地和色泽,结合本土土坯墙和青色砖瓦,无论是堂屋、厢房,还是大门、庭院,都尽情展示出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特有的朴素大方特征。同时,受南方建筑装饰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槅扇门窗、栏板、梁头、斗板、雀替等雕饰艺术,活泼细腻,以花草等植物营造庭院,很有南方装饰意味,追求充满自由感的山水氛围,崇尚道家对自然山水的亲身体悟,如胡氏民居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封建王公贵胄的建筑模式,遵循宗法礼制,整个建筑将石雕、木雕和砖雕等雕刻艺术集中展现出来,将书法和绘画巧妙结合在一起,在院落中植以花草,流露出儒雅规范的南方民宅建筑风格。
天水民居建筑的主流属我国北方合院式建筑,其中秦州区是天水市城镇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地,其他各县、镇、村也有不少四合院,但在建筑保存数量、规模和建筑艺术上都无法与之比拟。其中秦州区玉泉镇杜家坪村384号保存有甘肃境内最早的合院式民居建筑,修建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
2.多重合院式布局
天水民居院落的布局和规格由进数决定,进数越多,并列的庭院越多,建筑规格越高。富庶人家的院落以二、三、四院者居多,单独一个院落者多为贫寒之家。
多院并列式均以中轴线串联,对称布局;或以并联的两条轴线对称布局。院落多坐北朝南,也有少量院落因受街巷方向的限制而坐西朝东。受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大门多位于东南角,厕所位于西南角,院内雨水从西南方向排出。庭院中的主要建筑多以双面坡顶为主,也有两个单面坡房屋对接的形式。附院内的正房则是一面坡形制。
普通人家的厢房一般为单间形制,不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同时,这里与陕西宝鸡地区相毗邻,民居建筑深受陕西关中、宝鸡地区的影响,不少院落采用关中地区流行的“窄院式”布局形制。陇东、陇中地区常见的“高房子”在天水地区也普遍存在。
3.民居建筑结构和布局非常精致
(1)在古代,天水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裕,房屋建筑或砖石砌筑,或土坯、砖石混合砌筑,而不是陇东、陇中地区流行的夯土版筑形式。
主体房屋(主要是上堂屋、下堂屋)的前檐台基高大,平面呈“锁子厅”式布局。“锁子厅”是明间前檐墙向内凹进一步架,这样,两侧次间的进深大于明间一步架,平面形态如同一把老式锁子,因此命名。这是天水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平面处理形式在临夏回族民居中最普遍,临夏地区称之为“虎抱头”式,孙大章先生认为:“虎抱头式布局即明间装修退后,形成单间前廊的形式。”[141]“锁子厅”式房屋其实就是临夏地区的“虎抱头”式,不过,天水的锁子厅房屋均为两面坡顶式(即“人”字形屋架),当地称为“安架房”,屋面均覆青瓦。“锁子厅”式布局适合于冬季晒太阳、夏天纳凉,下雨时可避免雨水飞溅。次要房屋既有两面坡顶,也有一面坡顶,当地称之为“厦房”。
(2)明代民居建筑多不带耳房
正房一般面阔三间,厢房多为三到五间,其中包括左、右两间耳房,耳房的形制多为四椽或六椽,五椽者往往是以一大四小为主,大的建筑靠前,小的建筑后移,构成“锁子厅”式。清代中后期,虽然受封建住宅等级制度的严厉约束,但天水民居主要房屋(堂屋、正厅或上房)面阔达五间者已成为普遍的建筑文化习俗了,耳房直接变为正房的两侧梢间了。同时,也为了规避等级制度的禁锢和束缚,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手法,有时候也将五开间正房的两个梢间变成耳房,耳房在平面上向后退,台基比正厅堂的台基低。孙大章曾指出:“(天水市)南、北宅子跨越城内大街,分峙南北。南宅老院为四合院式平房,分为独院与两进院两套房屋,风格古朴。北宅为两进院,中间主房为两层楼屋。天水明宅的特点在于各进正厅皆为五开间,所以院落较为宽敞,而且部分建筑改为楼厅,这些做法皆是违制的,可能因为地远偏僻,而规限放宽。”[142]南、北宅子建筑显然超越了封建宅第等级制度的规定,在另一方面它又强化了民居建筑工艺的变通手法,推动了天水民居建筑艺术走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3)清代天水民居建筑的层高均有所增大,楼式建筑比较普遍
一般将楼阁建筑安置在正房的两侧,形成骑跨之势,与后院相通,如育生巷56号院是典型的“骑楼”式布局;自由路45号与三星巷9号的正厅堂为一层,两侧的耳房改建为二层楼阁结构,在正厅堂的两侧形成两个翼楼,表现了礼乐秩序与建筑秩序的同构关系。
(4)天水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有很大区别
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还是厢房,梁架形制均为马鞍架构造。而秦州区的北宅子除了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构造外,两侧的厢房则采用天水民居建筑特有的一坡水(单面坡顶)构架方式,一坡水房屋是适应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自然条件的建筑,雨水流入院落内,符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营造思想,也表现的是主人的社会地位与个性特征。
4.对封建住宅建筑等级制度的悄悄僭越
明清时期,由于天水地区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又远离京畿地区,封建等级制度的禁锢相对较小,“明代社会对各色人等的住宅建筑体制都有明确的规定。品级不同,所居住的房屋也不同,不能随意调整。如官阶在三品以下的只能住在四间大小的屋中,普通的老百姓只有三间,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也就只有三间大小的民居形制”[143]。因此,当地的官僚地主和富商们的宅院往往大胆地超越封建政府关于民居宅第的等级限制,主要表现为:
(1)开间扩大,柱子加长。面阔五间的房屋比较多,如胡氏民居、连腾霄故居等,其中南、北宅子主要建筑的檐柱均有所加长,内柱改为通柱,将两根柱子之间用大木连接起来,使前后柱子之间的距离相等,以木构架的大小确定屋脊的位置,原来的小木架遂被大木架所代替,是南、北宅子梁架的独特之处;
(2)屋檐下多施彩绘斗栱,雕饰非常细腻;梁柱、枋子上涂饰彩画者也比较多,部分建筑雕饰龙图案。
5.细腻繁缛的雕饰艺术
天水民居的门窗雕饰艺术非常讲究,工艺水平很高。“各种门扇、窗户以及隔花都是在建筑的实在空间中所出现的用以构成虚空间的设置。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使得建筑物的虚实脉络得以清晰地展现,而且它们本身也都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与闭都足以构成建筑本身的意象发生些许的变化,或实或虚,或明或暗,每一次的不同都可以显示出建筑本身的魅力”[144]。天水民居建筑雕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门饰非常精细
天水合院式民居多采用广亮大门,做法很考究,形制各不相同。有将倒座一侧的梢间辟为门道,并在倒座的后墙上开大门者;有单独修建门楼者。天水民居广亮大门的正脊超过倒座正脊的高度,其中隐含着天水地区富商、官僚们对封建宅第等级制度的偷偷僭越心理,因为“广亮大门是仅次于王府的大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145]。
更为重要的是,天水民居院落多设两道大门,按大门的等级和所处位置,分别叫做垂花门和虎座门。垂花门常为第一道大门,其基本结构由两柱构成,称之为“二郎担山”,即主梁前端穿过前檐柱并向外挑出,形成悬臂梁形式,在挑出的梁头下各吊一根悬空短柱,柱头有雕刻精美的花饰,美观别致,因此名为“垂花门”。虎座门为第二道大门,建筑工艺比较繁缛,档次较高,其基本结构多为四柱或六柱挑檐,正、背立面形似垂花门,也称“四柱垂花门”,充当着界定建筑内、外院,分割院落空间的作用,也有风水遮蔽墙和强化隐私的功能。清代以来,北方地区通行的门屋以一殿一卷或单卷棚为主,天水地区的垂花门和虎座门均为双坡悬山顶结构,垂花门与虎座门的屋顶均饰吻兽,木构件均有细腻的雕饰纹样。
(2)屋顶装饰花样繁多
天水民居建筑的屋顶以悬山、硬山为主,有单坡、双坡两种形式。单坡悬山顶多见于清早期的正厅房、倒座和厢房建筑。清代后期,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日渐松弛,双坡硬山顶大量用于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民居建筑中,正厅房、倒座和厢房均使用。清代中、晚期,厢房和倒座只出前廊而无后廊,当地称之为“撅尾巴房”。
(3)砖木雕饰艺术成就很高
天水民居建筑都有精美的装修,重点集中在大门、垂花门、虎座门、影壁、栱间板、雀替、滴水、瓦当、吻兽、木门窗、墀头等部位上。此外,还有悬挂名家书写匾额楹联的软装饰艺术。
①木雕。垂花门、虎座门的檐下是木雕最集中的位置,其他构件如平板枋、阑额、栱间板、正心瓜栱、挑檐枋、随梁枋等皆雕刻各种花草纹饰,挑尖梁头雕成麻叶头或蚂蚱头,随梁枋头雕刻成三幅云,雀替和栱间板多为透雕饰品。
②砖雕。砖雕多用于影壁、门、檐、屋脊的装饰,主要材料为水磨青砖。正脊多用植物纹样,两侧多雕有鸱尾、蹲兽、螭龙等。有些房屋的筒瓦也雕饰狮子头,或雕篆体“福”字;滴水常雕成菊花头。雕饰题材有植物、动物、文字、日月宗教神话、博古图案和几何纹样等。雕刻手法有阴线雕、浮雕、镂空雕。
③石雕。多用于柱础和大门前的装饰,主要题材有狮子和八卦图以及抽象纹样。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至今遗留有大量与伏羲相关的文物古迹和民情风俗。很多民居建筑多雕饰八卦或太极图,门簪、抱鼓石为太极图造型,构成天水民居建筑雕饰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细部雕饰的精细处理技巧是其他地区民居建筑少见的,更增强了民居建筑艺术的美感。罗杰·斯克鲁顿说:“在所有的表现形式中,细部感觉在建筑审美中是最突出的。”[146]
(4)祠堂和家庙的功能得到强化
明、清两代,家祠已成为民居宅第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随着传统儒家文化的衰微,许多祠堂建筑变为居住房屋。秦州区的祠堂建筑多数已被拆除,现存赵家祠堂,系明代建筑;三星巷44号也保存一处清代的祠堂。
武山、清水、张家川、秦安等县广大农村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制更加简单,有双面坡和单面坡两种形式,雕饰艺术不如秦州区那么细腻。受平凉、定西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土坯(干打垒)砌筑的房屋比较普遍,还有不少的崖窑式窑洞,地上箍窑建筑也比较常见。在一些贫困山区,民居多以树梢、柴捆编织低矮的篱笆墙,屋顶盖苫茅草。
二、秦州区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性旧城改造运动的无限扩张,许多地方政府、各类房地产商、拆迁公司等部门视古民居建筑为城市发展、楼盘开发的最大障碍,皆欲除之而后快。在此背景下,秦州区内大量古民居建筑被拆除,特别是东关一带的古民居院落基本被一扫而光。至90年代,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旧城改造活动仍然快马加鞭地进行,修建的形象工程比比皆是,城市建设取得了不少政绩,对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摧残触目惊心,国内学者对此提出严厉的质疑之声:“宽阔的街道和拔地而起的楼群已代替了古老的静谧。在旧城改造中,城市现代化目标被赋予了压倒一切的必要性、迫切性,使得许多人视文化资源破坏而不顾,甚至放弃基本的判断准则。用假古董包装了真古迹,仿古一条街在真古建的衬映下显得那么肤浅和缺乏生命力。”[147]
与此同时,国内、省内一大批热衷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人开始思考,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奔走呼吁,积极投身于天水古民居建筑的调查研究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2001年,天水市政府主持编制了《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结了天水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认为天水秦州区的“无序发展及城垣的拆除,破坏了五城相连的独特空间格局,削弱了城市的特色;大规模再开发项目使古城内的建设性破坏日趋严重,在东关和大城内,原有古民居建筑被大片拆除、改造,传统风貌已基本不在。西关和伏羲城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改造,民居院落擅自改造、违章搭建较为严重,改建、新建建筑物在层数、体量、外观上与传统建筑不协调,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现,破坏了古城真实的历史风貌。古城区内道路红线规划过宽,部分道路的拓宽导致沿街的传统民居街巷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文物古迹被部队、机关、单位长期占用,难以进行保护、整治和利用”[148]。
但是,面对众多的规范文件,开发商依然是我行我素。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视文物保护工作为经济发展的包袱,在许多情况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土地开发方面频频让步,导致严重的后果,仅在2003年,“飞将巷李广故居的一部分院落已经被拆除;赵家巷的赵氏祠堂被拆除;育生巷、忠义巷、澄源巷、自由路等名人故居巷道半边被拆除。自由路、三星巷历史街区的面貌遭到毁灭,解放路南侧石家巷、共和巷的张直忱故居、冯国瑞故居、赵乃庆故居等明、清民居建筑,在甘肃境内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罕见,然而仍然被不断肢解、被拆除”[149]。商业开发部门依然无休止地蚕食着大批民居院落。一些部门为了突显政绩,在拆除原真的民居建筑之后,修建了不少的仿古建筑,如形象工程“伏羲仿古一条街”建成之后,就被国内专家学者斥为没有文化的“假古董”。还有一些民居院落被开发商们东拉西凑地胡乱嫁接在一起,其历史文化严重错位,成为搞笑之作。
过度的“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已经严重损害了秦州区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150]。在此严峻的形势下,2003年,甘肃省文物局致函天水市政府,要求加强当地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曾在2004、2006年连续将天水民居申报列为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年度评选的“100个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再次引发了全世界目光的关注[151]。然而美人迟暮,用心无所,该拆的拆了,该毁的毁了,拔地而起的“假古董”在责难之声过后依然故我。2005年,天水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秦州区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天政发〔2005〕133号),其中再次很认真地总结了秦州区古民居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很大、文辞华丽、调子很高的文物保护“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保护古城风貌为前提,以保护历史街区为基础,以保护巷道肌理为核心,以保护院落完整为重点,把古民居保护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把古民居保护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把古民居保护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152],同时还提出了几项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天水市民居建筑实例
(一)秦州区
胡氏民居
位于民主西路。始建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多次维修。又称“南宅子”、“北宅子”,分列在民主西路的南、北两侧,隔街相望。196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胡氏民居”,2004年以来,多次予以全面维修。
(1)南宅子
南宅子为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宅院,建于明嘉靖丙午年至隆庆元年(1558—1567),历代由胡氏子孙居住使用。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2239.2平方米,平面呈矩形。现存五个院落,分主、从两路布局:主路为二进院落(包括前院和后院),前院长而狭,后院较宽畅;从路包括三个院落,前院为书房院、中院为仆人院、后院为杂院(图4-32)。
图4-32 南宅子总平面(1:200)
南宅子在纵深方向为三进式布局,厅房面阔五间,厢房面阔三间。大门均开在倒座的旁边。金柱大门、海棠门和月洞门将建筑的布局空间划分得十分详细而具体(图4-33)。
图4-33 南宅子总剖面
大门位于东北角,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黑色琉璃瓦面,高6.22米,比倒座高0.31米。后人将当心间改作“胡松秀之妻蒲氏”节孝牌坊,且在屋顶添加了四条垂脊,与原正脊并成五脊六兽样式。明间门额上有明人书“副宪第”三字。门内有天井、影壁,天井院的东、西面各设一垂花门。大门口原有一座“父子乡贤”牌坊,现仅存百年老槐。
经过垂花门为第一进院落(前院),垂花门系利用东厢房的次间设置而成。天水市民居院的垂花门都置于厢房与倒座连接的位置,而南宅子直接置于厢房处,与其他院落布局迥异。天井院的正面为一大型砖雕影壁,这是秦州区现存最大的座山影壁;东面另辟一条通道进入后院、仆院及杂院,该通道也是主院与东院的分界线;西面为垂花门,门额题“桂馥”,进入“桂馥”门即进入前院。
前院为第一进院,院内各房均建于台基上。正房台基最高,秦州区称正房(上堂屋、上房)为“正厅”或“正厅堂”,坐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出廊结构,明间与次间均宽3.17米,梢间宽3.08米。柱子下施鼓形素面柱础。檐下施单踩斗栱,斗口出跳。柱间、阑额下施透雕雀替。明、次间置六抹直棂式槅扇门,绦环板上有精美雕饰,这是明代民居最为常见的样式,梢间置四抹槛窗。屋顶的正脊和垂脊均带吻兽(螭首)。内部梁架结构简洁,外露排山梁架,蜀柱承托平梁和驼峰、叉手、脊瓜柱,上承脊檩,脊瓜柱上用角背,并保留叉手形制,这是明代北方民居建筑普遍存在的现象,说明明代建筑的横向稳定体系仍未完成其转型过程。廊下使用抱头梁、穿插枋。在明代大式建筑中,穿插枋才被普遍使用。屋顶覆阴阳筒板瓦。据勘察测绘资料,该建筑原来为过厅,后人将后檐墙封堵,变为正厅堂,面对南面的第二院,形成“锁子厅”布局。倒座面阔六间,明间宽3.2米,次间宽2.9米,梢间宽3.4米,梢间面宽大于明间和次间,这与官式做法不相同。东、西厢房均为清代续建,面阔三间,西厢房进深3.6米,廊深1.2米;东厢房进深3.1米,廊深1.1米,均单坡硬山顶,明间置槅扇门,次间置槛墙、支摘窗,后墙为土坯墙,封至屋顶(图4-34、4-35)。
图4-34 南宅子前院正厅立面
图4-35 南宅子前院正厅平面
后院(第二进院)有正房与东、西厢房。正房为六檩排山梁架,明间宽3.32米,次间进深6米,前檐柱高3.36米。无垂脊,山墙上方屋面覆盖两排筒瓦,其余为板瓦。东厢房面阔三间,前出廊单坡硬山式,前檐廊深1.57米。西厢房进深3.18米,廊深1.05米。
从院由三个小院组成,是主人的生活服务区。第一院是书房院,清代建筑,有过门、正厅堂、倒座和佛堂等建筑。正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两椽,雕饰精细,题材多为琴棋书画、喜鹊梅花和博古图案。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一椽,前出廊,单檐硬山顶,仰瓦屋面,明间置槅扇门,次间置槛墙、支摘窗。倒座后墙即为大照壁的背面。过门、佛堂均面阔三间,进深一椽,单坡悬山顶,过门明间无装修,次间设围栏。院内植修竹、梅花等。书院南为仆人居住生活的院子。
院落最后面有一绣楼。绣楼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参加皇帝选秀时居住的地方。单坡硬山顶,土坯墙体,高大、封闭,后檐墙上开一木窗,窗棂图案精巧雅致。二楼前檐栏板上的木雕与伏羲庙的门窗木雕异曲同工。院内还有用彩色石子铺成的太阳、八卦九宫等图案。
南宅子的前、后院及书院布局功能明确,完美地表现了封建家庭成员间的等级关系。
2004年以来,有关部门对南宅子进行勘察测绘,并实施了全面的保护修缮工程。但修缮结果并不理想,可谓是比较成功的失败之作。首先,在南宅子院内移植进了不少从其他地方拆除的民居建筑物,破坏了南宅子本身的历史文化原真性,现在的院落空间显得过于拥挤。其次,由于施工单位来自临夏,在砖木雕饰工艺方面过多地融入了临夏风格,特别是一些木构件线脚的刻法、雕花纹样、砖缝勾抹工艺完全临夏化,失去了天水本地民居建筑的工艺特征。这种现象在天水纪信祠、麦积山瑞莲寺等古建筑的修缮中也非常突出。
(2)北宅子
北宅子为胡来缙之子胡忻的宅院,1616年建成。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直为部队占用。门前原有“父子乡贤”牌坊,后因扩建街道而拆除。民国二十八年(1939)毁于火灾,后重修,改动较大。现存平面近正方形,坐北向南,占地1600平方米,东南角辟门。据当地老人讲,北宅子原来有八个院落(包括前、中、后三院及5个跨院),建筑均为五开间、六架或九架椽结构。门外置石狮两只,门内有大照壁。现存前院过厅、中院厅楼与东西厢房以及后院的正厅堂。第二进院落厅房旁边建有走廊,通向后院(图4-36)。
图4-36 北宅子总平面图(1:200)
①前院
前院建筑主要有大门、前院过厅、厢房等。
大门为歇山顶三架檐楼式建筑,面阔三间,门额正书“太常第”门匾。
过厅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筒瓦屋面。在北方各地,硬山建筑从明代开始逐渐使用并普及,在人口较为稀少的西北地区,直到清代,民居、寺庙建筑中仍以悬山为主。此过厅建筑最为别致,采用了南方古建筑常用的厅堂贴式梁架结构,即前廊的梁架采用卷棚顶,主体梁架是抬梁式,卷棚顶相当于主体梁架下的天花顶,“这种建筑形式在南方地区多见。在甘肃,目前见到的只有北宅子的正厅和兰州左营庙两例,二者的梁架均采用厅堂贴的形式,结合正厅采用抱厦处理技术及天水其他民居建筑手法,可以说,北宅子的建筑风格并非天水做法,而是吸收了南方匠人的处理技术”[153]。
②中院厅楼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坐北朝南,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六椽(15米),砖木结构二层楼前后出廊,硬山顶,顶覆灰筒板瓦,设正脊一条、垂脊四条,各脊端置兽(五脊六兽),完全符合明代民宅建筑礼制的要求。脊榑有“大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夏四月十五日建”题记。墙体系土坯砌筑。内部梁架结构简洁,为抬梁式五架梁,用通柱,在四架椽上置梁枋、平梁、驼峰、叉手、脊瓜柱,梁架置驼峰、叉手,彻上露明造,用材硕大[154];下层前、后出檐,六根檐柱粗壮,断面呈方形,内柱(老檐柱、金柱)断面呈梅花形,屋顶椽子用方椽,无檐枋和额枋,施雕花雀替,屋大廊宽(图4-37、4-38、4-39)。这种建筑构件在天水地区并不多见。上层的檐柱为下层的老檐柱,前檐柱间镶嵌雕花栏杆,每间各设木栏板及绦环板共五面,每面木板上浮雕团花图案,有荷花、牡丹、西番莲等,图案雕刻精细,略显繁缛,至今熠熠生辉。中院的东、西厢房为近代改建而成。
图4-37 北宅子正厅楼立面
图4-38 北宅子正厅楼剖面
图4-39 北宅子复原图
③后院厅堂
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筒瓦屋面。后檐较前檐多一檩,故后檐长,前檐短。檐柱比前院正厅堂檐柱高出70厘米,既有利于采光,又可作隔层,增加空间,是一种很实用的做法。装修同前院正厅堂,后檐墙封到额枋处,与之齐平。
胡来缙,字仲章,又号东泉,秦州人。嘉靖戊午(1558)科举人。西安大雁塔《明戊午乡试叙齿题名记》有他的题名:“第四十,胡来缙秦□□人。”乾隆《直隶秦州新志》载:他曾任大兴知县三年,当时朝臣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斗争非常尖锐,人们“逐情弃理,惜官曲法。吾惟视理守法,人心孰无公道,得失何知焉?”他坚持秉公办事,积极革除旧弊,卓有政绩,“清廉敏肃,无毫发私,三年,权贵慑服”,后迁任户部郎中,“厘剔宿弊,吏不能欺”,后升山西按察副使、雁门兵备道,殁于官。
胡忻,字慕之,又字慕东,胡来缙之子,万历己丑科(1589)进士,曾任山西临汾知县,在任期间,简政轻刑,廷无积案,申明乡约,重在自治。旋升迁工科给事中,因故宫三大殿(皇极、中极、建极)于万历二十五年毁于火,他负责重建三殿,阉商冒造预算价钱,忻察觉后及时上疏揭发,省减营造费用十分之五。后与顽固内阁大臣朱赓、李廷机等人以及阉宦们展开长期的政治斗争,最后失利[155],迁转至礼科供职,仍坚持与阉党斗争,取得了朝廷裁撤陕西税监梁永、豁免秦州矿税的胜利,声震朝野,被赞誉为“北海瑞”。胡忻为东林党人,为阉党所忌,时国政黑暗、奸小专权,迫使他告归乡里,抑郁而殁[156]。死后仍然遭到迫害,“阉党及忠贤得志……力诋李三才、顾宪成、胡忻、王元翰等十五人,而荐乔应甲、徐兆魁等十三人。于是三才等生者除名,死者追夺”[157]。
胡忻遗著有《欲焚草》,主要内容为胡忻生前的各种奏章、手札等,有木刻本流传。清代,该书因以批评朝政为主要内容而被列为禁书,很少流传。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保存一部,天水市胡氏后人保存一部手抄本。
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放了《秦州大宅门》两集纪录片,详细介绍了南北宅子的历史、建筑艺术及胡来缙父子的仕宦沉浮。
连腾霄故居
位于北关连家巷2、4、6号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清代修建。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一进三院布局(图4-40)。康熙年间因地震维修过。原来的南花园、东花园及牌坊均已毁。民国时期,连家后裔衰败,1940年将其中的一个院(2号院)卖给一曹姓回族人士,今己传三代,房主家保存有一块连腾霄家当时的匾额,题“特授秦州直隶州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季”,匾心题“鉴元”二字,落款“太学士连腾霄立”,右上方篆刻“清风水月”四字,是考证连腾霄身世的重要资料。
图4-40 连腾霄故居总平面
现存建筑按南北轴线布局,2号院为第一进,4号院为第二进,6号院为第三进,有各类房屋50余间,建筑面积830平方米。中轴线上的倒座与正房均双坡硬山顶,厢房均硬山单坡顶。进入屋宇式大门,首先是一座六柱式三架梁虎坐门,高大华丽,庄重古朴。中院虎坐门东有影壁,壁上有彩绘图案。沿中轴线穿过虎坐门、过厅、中门,可通后院。有人认为“连腾霄故居院落的整体院墙成一矩形,是按照一颗印的典型平面布置的”[158],此说有误。实际上,天水民居建筑用地宽阔,庭院广大,富庶人家都是庭院深深几许,与云南一带的狭小的一颗印式布局毫无相干。
(1)南院(即2号院)。南侧为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廊双坡硬山顶结构。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前檐下施斗栱7朵,坐斗间置透雕栱眼板,檐柱被今人改装为现代简易门窗,明间施六抹槅扇门4扇,次间置槛墙;屋顶直出圆椽,无飞椽,椽上布栈棍,覆筒瓦。院北侧正中有一虎座门,四柱悬山顶结构,体量很大,高5.7米,檐下施4攒斗栱,透雕栱眼板;屋顶直出圆椽,有飞椽,正脊、吻兽保存完整。虎座门的两边有照壁,右照壁与侧门相连。东、西厢房均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六抹槅扇门;屋顶横搭椽,覆板瓦,其中东厢房被今人改建,已失原貌。西北面开正门。东北面为一砖雕照壁。
(2)中院(即4号院)。从前院虎座门可进入中院,虎坐门为天水地区最流行的、规格最高的建筑形式(图4-41),其主要功能是划分院落、装点空间布局。院内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前出廊结构;明间门窗已被住户改动、前移,门是新做的;檐下施斗栱及雕花栱眼板;屋顶直出圆椽,无飞椽,覆筒板瓦。厢房被今人改建,非常杂乱。过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前出廊硬山顶,“锁子厅”式布局,前檐下施透雕卷草纹栱眼板,六抹槅扇门,已被今人分割成两间,左、右处又各添建了住房和厨房,檐柱间的雀替丢失。
图4-41 连腾霄故居虎坐门正立面
(3)北院(即6号院)。院内新近添建的房屋较多,布局混乱。正厅楼系明代建筑,悬山顶二层木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檐下施透雕栱眼板,栱眼板上雕“如意”、“太极图”、“棋”、“剑”等图案,廊柱间施木雕夔龙雀替,明间六抹槅扇门,右次间为槛窗、四抹槅扇窗,现为住户的厨房,住户已将左次间的槛窗、槛墙前移至廊柱位置,楼梯也被改建,失原貌;屋面铺筒瓦、饰花脊,屋顶直出圆椽,无飞椽,上覆栈棍(图4-42、4-43)。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檐下施斗栱、透雕栱眼板,六抹槅扇门;屋顶直出圆椽,无飞椽,上用栈棍,屋面覆筒板瓦。该院内还有一土木结构绣楼,前后出檐廊结构,面阔、进深均三间,檐廊栏杆间施透雕图案。绣花楼在甘肃民居建筑中保存不多,弥足珍贵。
图4-42 连腾霄故居正厅楼立面
图4-43 连腾霄故居正厅楼剖面
连腾霄,秦州人,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在清乾隆年间,太学士,秦州知州。
门克新故居
现有两处,一处位于秦州区杨家楼59号院,另一处位于秦州区皂郊镇门家河村。明、清代修建。
杨家楼59号院为明代修建,属典型的明代早期四合院形制。近年来,多数房屋被拆,仅存一进二院,坐北朝南,正房五檩抬梁六架椽结构,单檐悬山顶两坡水,梁架间施攀间,前檐施斗栱,脊饰雕龙。倒座已被改建。东、西厦房为前出檐单坡水结构。
皂郊镇门家河村宅院为清代重修。该村北依盘龙山,面临赤峪河,门氏院落地处赤峪河三级台地上,有五个院落,占地约2064平方米。下层台地为门氏后裔居住。中层台地有一书房院。最高台地上有多座院落,其中以2、3号院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形制比较典型,均一进两院布局,中间开大门,中院置过厅,后院有正厅房和东、西厢房,并有木构绣楼一座,前后出廊双面坡顶结构,檐下施木雕云子耍头,长27厘米,高18厘米,厚9厘米,具有清代早期特征。
门克新(1326—1396),巩昌府秦州人,明洪武初为秦州教谕三十余年,授学者甚众,官至礼部尚书。1958年,天水火柴厂挖出其墓地,出土随葬品多件,并出土墓志铭一通[159]。此外,天水文庙西侧有门克新祠堂,内存明成化十五(1479)立《秦州乡贤祠记》碑一通[160]。
冯国瑞故居
位于共和巷33号。明代—民国时期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和巷的31号、33号、35号原为一座院落,属天水名人张世英家族的宅院,民国二十年(1931),冯国瑞将其中的33号院买下后改建,成为冯氏宅院。原为五进院布局,北面的两院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卖掉,现存两进院和一座后花园,坐北向南,前堂后寝,南北轴线上对称排列26间房屋(图4-44)。前院过厅三间,每间宽2.9米,前后均出檐廊。倒座、四季厅与正房是双坡顶。东、西厢房是一坡顶。院门在东南角。后院正房为“明三暗五”式布局,中央三间前后出廊,为客厅;两侧暗间的开间均大于明间和次间,且位置较低,使屋顶的两端呈下沉状,故称“暗间”。冯国瑞故居是天水清末民初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其主要特点是:
图4-44 冯国瑞故居总平面
(l)注重中轴对称。整体布局体现了中轴对称的关系,蕴含丰富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和思想。
(2)空间开敞。庭院与天井之间、各房屋内部空间以及院落内所有的过渡空间布局紧凑、合理,从开敞到半开敞,从半开敞到封闭,空间过渡缓慢,过渡带上用影壁、垂花门、月拱门依次分割(图4-45)。
图4-45 冯国瑞故居总剖面
影壁坐北朝南,下碱为青砖素面砌筑,影壁心四边嵌有线枋子,墙心为方心硬心做法。顶部檐口为仿木结构,有飞椽、檐椽、斗栱和栱垫板等,正脊两端的吻兽造型不同,一雌一雄,非常奇特,合乎自然。
第二道门为砖木混合结构拱形门,造型独特。由券拱门和一组三角形山花组成,在上部砖雕暗八仙图;在走马板上木刻牡丹图案。
月拱门由半圆形门头、托座和仿竹节的砖雕柱组成,门头上有四层木翘,层层出挑,承托檐檩,木翘端头刻象头,以示吉祥。
(3)匾额楹联、砖木雕刻丰富
冯国瑞本人擅长书画,其宅中随处可见他的墨宝。正房内的槅扇有他墨书的冯氏家族自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事,字体清秀;正房檐廊两端山墙面上有他本人的两幅画作,两侧的月拱门上,分别有砖雕“诚实勤俭”和“孝慈友恭”牌匾;前院过厅两侧的拱门各有一对楹联,东面隶书“芝兰玉树生阶砌,乔木临风听雨来”,横披“随遇而安”。其他砖木雕刻主要有牡丹、月季、竹、菊、梅、兰、桃子、佛手、石榴、莲花等。同时,院内遍植腊梅、石榴、庞公石、竹子,营造了特殊的家居文化氛围[161]。
冯国瑞(1901—1963),字仲翔,别号麦积山樵,晚年号石莲谷人,天水人。幼年受业于晚清进士任承允、哈锐门下,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研读文史考古,后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毕业时,梁启超曾把他函荐给当时的甘肃省长薛笃弼,极力赞誉冯国瑞的才学:“此才在今日,求诸中原,亦不可多觏。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张氏二酉堂(即张澍)之外,殆未或能先也。”[162]1929年,冯国瑞受聘为甘肃通志局分纂;1931年至1935年,任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政府顾问等职;1938年,竭力抢救了当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邵力子先生的大量图书并运送到天水保存,这批书籍“凡5240种,合碑帖拓片等,略得5万卷以上”[163],涉及西北政治、文化、历史、地理诸多方面,极具文献价值,冯氏之功不可没。1939年后,先后在东北大学历史系(时学校寄住汉中)、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中文系等地任教,并任西北图书馆(今甘肃省图书馆)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冯国瑞是甘肃近现代文化艺术界一位颇多建树的学者、诗人,其文学、诗词、历史、考据、金石、文学以及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已经刊行的书籍达8种、文论21篇,有目无书者8种。他的主要著作有《麦积山石窟志》、《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天水麦积山石窟介绍》、《麦积山石窟的古代民族文化艺术》等以及诗集《绛华楼诗集》。1962年,他将所藏13种珍贵文物捐赠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庆麟故居
位于澄源巷21、23、42号。明—清代修建。现被分割为两处,澄源巷北的一座四合院为“老院”;澄源巷南的21、23号为“新院”(图4-46),其中21号院被公布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2003年,张庆麟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4-46 张庆麟故居总平面(21、23号院)
老院为明代建筑,大门坐北向南,内有照壁。垂花门朝西,雕饰精美。院内建筑有倒座四间;正房为两层楼阁式,面阔三间,悬山顶前出檐廊结构;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新院为清代建筑,原有六院,现仅存一进两院,计有各类房屋44间。大门入口处立一石碑,碑首为二龙戏珠图案,碑文刻“奉政大夫同知衙陕西甘泉县知县同里张世英敬题。分部员外郎陕西候补直隶州州署褒城县知县乙未恩科举人得五张公思毅之路碑。光绪十二年春正月吉日男鋐铨衔□镐□镒同敬谨立石”[164]。记述了张庆麟任陕西褒城县知县时,与邑人张世英在天水相遇,因同在异乡做官,感慨相遇之缘,特立石纪念。
21号院为一进三院式。正门开在东南角,后门开在西北角;第二道门为垂花门;第三道门为虎座门。倒座面阔五间,双坡六檩前檐出廊结构,屋架在山墙处形成排山梁架,用料很大。正厅房是“锁子厅”式布局。东、西厢房均面阔五间,单坡四檩前出廊结构。
23号院为一进三院式。大门为墙垣式大门,门内有天井,正面立一砖雕“五福捧寿”影壁,影壁四角各雕一只小蝙蝠,中心雕一大蝙蝠,蝙蝠下是一篆体“寿”字;第二道门为垂花门,垂花门外有一拴马石。第一院内有倒座面阔三间,东、西厢房均面阔四间。第一、第二院间有一虎座门。第二院有堂屋、倒座和东、西厢房,均面阔五间,堂屋与倒座均为双坡顶六檩带前廊结构,厢房均为单坡四檩带前廊式(图4-47)。虎座门东侧为第三院,已被今人改建、增建,原貌无存。
图4-47 张庆麟故居23号院总剖面
澄源巷42号院原来也属张家院的组成部分,现属贾家院。原有张家祠堂,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充公,后在房产清退时,将祠堂建筑退还给了贾家。
张庆麟(1818—1868),字云卿,为张氏第八世孙,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广识。咸丰九年(1859)庚申科进士,同治壬戌(1862)科补行殿试,曾任广平县知县等职,勤于政事,为官清廉,深受当地民众爱戴。他深感吏治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挂官归里,捐财捐物,与众乡绅一起修缮文庙,曾组织团练,筑城墙,制火器。同治七年(1868)卒于任所。张氏系秦州著名乡绅望族,有“一进士、四举人”之美名,四举人为:张思毅,咸丰己未恩科举人;张思孝,光绪丙子科举人;张思永,光绪乙酉科举人;张镐,光绪癸卯科举人。现第21号院主人保存有《张氏家谱》,家族成员记载至当代张邦彦先生,已传13代。
杨名显故居
位于西关解放路10号,即北店子巷与厚生巷之间的杨家楼巷65、67号。明、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原布局规模宏大,现仅存东、西两院。东院为一进三院式,占地470平方米,有房屋23间,主要有中院过厅、东西厢房及后院东、西厢房等,其中过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式,檐下施斗栱和旋子彩画,规格较高;厢房面阔五间(16.3米),进深三间(7.3米)。西院也是一进三院式,现存主要建筑有五间楼,土木结构五架椽前出廊二层楼式结构,前后用通柱,是典型的明代木构楼房,可惜在2000年拓宽北外环路时被拆除。
杨名显(1603—1653),字潜伏,号心虞,秦州人。祖籍江西九江,明初至秦州,居西关北巷,明清时期至今,当地人称此地为杨家楼巷,巷道为东西走向。杨名显为崇祯三年(1630)庚午科举人,未及上任即明朝灭亡。清代曾授山西山阴县令,他为官清廉,当地百姓为其建生祠。后任刑部江西司主事、广西司员外郎、浙江司郎中、广东司布政使等职。卒于广东官邸[165]。
赵氏宅院
位于秦州区三星巷北端。明、清、民国时期修建。三星巷南临解放路西北段,与务农巷隔街相望,北端与葛家崖相依,西临新民巷与飞将巷。三星巷原名“石头巷”,民国三十一年(1942),荣毅仁先生在秦州城西关的石头巷建起荣氏面粉厂,以9号院为其办事机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改“石头巷”为“三新巷”(为纪念荣氏三大企业名号茂新、福新、申新),后改为“三星巷”[166]。宅院原有规模宏大,由于多次城市改道和拆除,院落已被分割成众多的小块地,总体形制不清,布局杂乱,仅存天水堂和部分建筑。
(1)天水堂。也称赵氏宗祠,一进三院布局,前面有三间砖木结构牌坊,院内有三座厅堂和一座二层楼,其中楼房面阔五间,两坡水悬山顶,前后出檐廊,明间辟为通道,两侧分别为“勤慎堂”钱庄与当铺。西面有勤慎堂临街铺面、库房及五间酒坊,酒坊为单檐两坡水硬山顶结构;东面有药铺,面阔三间,单檐两坡水结构,其后有仓库。
(2)其他院落。其一为清末武进士赵子陪家族宅院(今为三星巷9号和11号),位于天水堂的东北面,坐东向西,一进三院布局,现存倒座五间(两侧各带耳房),“锁子厅”布局,单檐两坡水结构;北面有屋宇式大门。其二为明代赵震家族宅院,其三为清末武魁赵文子家族宅院。此两院连为一体,位于天水堂的西北面。
任其昌故居
位于士言巷4号。清代始建,民国时期扩建。2002年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士言巷地处秦州区伏羲城南,原名“南巷子”,1941年,当地人为纪念任其昌而改名“士言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巷深200米,宽4~5米,设有门楼。故居原有大门朝街巷,已无存。现存一进两院,坐西向东,占地1100平方米,共有房舍18间(图4-48)。大门开在东北角,门内有照壁和二门。前院内有倒座面阔三间;南、北厢房各五间;西面为过厅,面阔三间(7.2米),进深3.7米,五檩硬山顶前出廊式,明间为前后通道。后院较大,西面有正厅堂,面阔五间;南、北各有厢房,面阔三间;正厅堂北侧设一小跨院,内有东、西厢房各三间。
图4-48 任其昌故居总平面
任其昌(1830—1900),字士言,秦州人。幼年丧父,“家贫粗极不继”,“年少聪慧,嗜读不辍”,同治四年(1865)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授户部主事。晚清时代,中国内患外忧,世态炎凉,他毅然放弃仕途。同治十三年(1873),“以母老思乡里,决计请假归养”。1874年,董文焕建天水书院,聘士言为主持,“主天水书院讲席。数年,移讲陇南。兵燹后,弦诵久寝,君尽心诲,因材曲成,高者教以穷经读史,培根俟实;其次为讨论制义源流奥窍,于场屋文利钝得失,指示尤深切。故两院之士掇甲乙科者,至八、九十人”[167]。他积极参与桑梓教育事业,先后主讲天水、陇南两书院凡28年,培植人才甚众,故被尊奉为“陇南文宗”。
任其昌“天资高近,博闻强识”,“其教人先经史,旁逮古文辞,尤以躬行为本”,“覃精三礼之学,尤长于考订史实”。光绪十七年(1891),陕甘总督杨吕浚上书奏请任其昌德行赐封员外郎。1900年病卒故里,乡人私谥“文介”,并祀像于南郊三台寺和伏羲城来鹤亭。
任其昌一生著述颇丰,《清史稿》载他有《秦州直隶州志》十二卷。其他著作有《八代文钞》、《史臆》、《史评》、《三礼会通》(未完稿)、《敦素堂文集》(八卷)、《秦州新志》(与王权合纂)、《蒲城县志》、《郭素堂诗集》(八卷)、《静庵诗抄》等。其诗歌成就最高。长子任承允(光绪二十年进士)继承父志,继续主讲陇南书院。后人称任其昌“不以仕进,不尚虚荣,不慕名位;唯德是举,唯学是重,唯才是真”[168]。乡党为其立碑于城南名宦祠。
石作瑞故居
位于解放路石家巷。清代修建。2002年公布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原有七个院落,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其中7号院于2003年已拆除,现存1至6号院。各院分别建有书房、客房、祠堂、堂屋等(图4-49)。每院都有两道大门(一道外门,一道垂花门)。正房一般为五开间,厢房三开间,倒座三开间。
图4-49 石作瑞故居总平面
1号院是主院,内分前、后两院;有大门三道,第一、二道门为棋盘门,第三道为垂花门,二、三道门之间有一小天井、一照壁,第三道门内原也有一照壁(已不存);前院有北房(正厅堂)三间(图4-50),南房(过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图4-50 石作瑞故居1号院北房立面
2号院原名“书亭院”,为一小院,院内有马鞍形厅子,东北角有一侧门,通向1号院,房屋多被拆除。
3号院位于1号院后面,北房为过厅,面阔五间,南厅房面阔五间,东、西各有厢房,面阔三间,南厅房和东厢房间有一角门通向1号院。
4号院为“家庙院”,原有三间两层木楼结构祖先堂,已毁。现仅存北房三间,门楣书“敬修堂”(图4-51)。
图4-51 石作瑞故居4号院北房正立面
5~6号院的布局大致相同,两院相连,其中5号院即今建新巷5号,是书房院,有两道大门,第一道门为棋盘门,第二道为垂花门(图4-52),两门之间有一小天井和照壁;院内有南房五间,单坡顶;倒座与厢房均三间,单坡顶[169]。
图4-52 石作瑞故居6号院垂花门立面
石作瑞故居布局奇妙,在统一中有分有合,居室、书房、家庙、客房各有独院,每院又有独立大门。特别是5号院按照“八卦九宫图”构建而成,极为少见,总共设有八门(四正门、四角门),东、西房为“明三暗五”式布局,南、北厢房为“明三暗二”式布局,八个方位加上后院,寓意“八卦九宫”图。该院周长55尺,正好是1、3、5、7、9相加2、4、6、8的得数。大门内照壁上有仿董其昌书法写成的治学格言,行草兼备。砖木雕饰丰富,既有粗犷流畅之大写意,又有小巧玲珑的小浮雕花卉、五福捧寿、八卦、九龙戏珠、松鹤等图案。
石作瑞,秦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在清乾隆初年(1737)至嘉庆十二年(1807)之间。祖先居住在秦州区关子镇东南朱槽沟村,世代为农,后移居秦州城西关,以“斗行”(经营粮食)为业,继为朝廷代筹粮饷军需。石作瑞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能诗文,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拔贡,历任四川川北、清溪知县、彭县县令、川北道台等职,颇有政绩。曾给四川七曲山大庙撰写了《重刻文昌化书序》[170]。乾隆五十四年(1788)擢升永宁道道台。后在平定西康廓尔喀叛乱时立功,升四川建昌道道台。乾隆六十年(1795),达州(今达县)变乱,石作瑞总管军需,蒙不白之冤受屈,后查之无过,遂官复原职,调任赞参军营,协助军务,朝廷感其忠心,曾赏金五十两,他悉数捐献给桑梓故里作为天水伏羲庙修缮之资。晚年卸任,卒于天水,葬于秦州城西南赤峪河畔。嘉庆十二年(1807),其子石钧勒曾立墓碑,题“大清诰授通仪大夫,历任四川永宁、建昌、川北道兵备道加按察使衔石作瑞墓碑”[171]。
民国时期,石家后裔败落,将多数院落出卖,其中1号院卖给董家,2号院卖给谢家,3号院卖给石家,5号院卖给陈家,6号院卖给袁家。7号院在近年的城市改造中被拆除。今1号院东北角存一黄梅树,树龄约100年,为目前秦州最为古老的黄梅,称“秦州黄梅第一树”。距天水市十余千米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留存有乾隆皇帝颁赐给石作瑞的圣旨、嘉庆皇帝御赐的金书十二屏以及刺绣等珍贵文物。但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石作瑞家族文物流失比较严重。据报道,2000年以来,石作瑞和两位夫人的坟墓曾先后5次被盗,尸骨被盗墓者从棺材里抬出来扔在荒野,许多文物散落民间。石德权是石作瑞的第七代孙,他说自从有人知道石作瑞是乾隆皇帝的义子之后,祖坟遭到“灭顶之灾”[172]。
张世英故居
位于育生巷56号。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由张氏祖先明永乐乙未科进士、二品都御史、江西巡按张翼修建。崇祯十六年(1643),闯王部将田建秀、刘体纯攻破天水西关,张府部分建筑毁于兵燹。清咸丰二年(1852),张氏后人张世英、张登阶、张金鉴、张业广扩建,现存大部分为清代建筑。今为天水市商务局、天水市糖酒公司办公地。
现存院落为一进四院布局,坐西向东,占地1200平方米(图4-53)。大门改建在东北角,第一道大门是栅栏门,第二道大门是垂花门。现栅栏门被拆除,垂花门被移至原栅栏门位置。
图4-53 张世英故居总平面图
由大门进入天井,即为前院,迎门有影壁一座。南北对称建有硬山顶单坡水厢房各三间,中轴线上建硬山顶过厅五间,其中三间正厅,两侧套房为面阔一间的小木楼,南楼下为通道。正厅为抬梁式结构,前后檐柱上置平板枋,枋上坐斗,梁头和梁尾雕饰麻叶头。栱眼板浮雕或镂雕牡丹、四季花。柱间装置槅扇门和直棂窗。影壁南侧有一木雕垂花门,可进入第二院。
第二院正中为厅房,正厅房坐西朝东,硬山顶式,面阔五间(三厅两耳形制)。前檐柱上承斗栱,麻叶抱头梁伸出斗口,前出廊结构。栱眼板浮雕、镂雕五蝠捧寿、四季花,枋柱间施雀替。南、北两侧各建硬山顶单坡水厢房,面阔三间,檐下置槅扇门、直棂窗,无廊。倒座三间,“锁子厅”布局,平面呈“卐”形,硬山顶,屋内保存有各式古典家具和花瓶、钟表等饰件。院内植银杏树一棵,围径1.9米,高14米以上。
该院两侧原有对称的两个偏院,现存北面的一座偏院(即书房院),为一小巧玲珑的四合小院。在近年的旧城改建中,将偏院内原来东西向轴线变成了南北向,布局混乱。院内有坐南向北的硬山顶单坡顶主厅房,面阔三间;北倒座面阔三间;东、西对称的厢房各三间,西厢房次间已经改为门厅。
第三院是祠堂和佛堂所在地,现改为务农巷2号,为张家后人居住。有一主院、两个跨院;过厅面阔三间,六檩硬山顶前檐廊式,下金檩上有椽椀,且有襻间(长方形的木墩),檐檩下无椽椀,梁架与斗栱上均彩绘木纹色。最后一院是花园兼书院,花园里植海棠。
张世英,字育生,天水市秦州区二郎巷人。清光绪丙子举孝廉,庚辰(1880年)进士,曾任陕西甘泉知县,曾在八县二州做过官,为桑梓故里慷慨捐金达万余,创立了“亦谓学校”(今秦州区解一小学)。20世纪40年代,当地人为纪念张育生,改“二郎巷”为“育生巷”。光绪八年(1882),张世英修编《张氏家谱》,其祖可追溯到北宋的张俊,他自称是张氏十七世孙。张俊(1068—1154),字伯英,北宋秦州成纪人,在与西夏作战和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中立有战功。张俊之后,有张镃,南宋著名诗人,著有《仕学规范》、《南湖集》等;张炎(1248—1320),南宋著名词人,著有《山中白云间》等。
自元代以来,张氏家族曾是天水地区非常显赫的家族,富甲一方,人才辈出,在商界、政界、军界、教育界都颇有影响[173],著名的有:
张翼,明永乐乙未科进士、二品御史、江西巡按,为民义修官泉,创建秦州城壕“茶马互市”。
张登阶,巩秦阶道运通通判,举人,曾修复伏羲城,为民三捐万金,同治皇帝御笔赐“乡贤之巨”圣旨。
张金鉴,张登阶长子,清三品候补道,曾多次修复陇上第一全真教道观玉泉观。曾向避难西安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进献御膳,获第一道钦封膳食圣旨。
张业广,张金鉴长子,二品翰林院学士、清通议大夫、国子监举人、候补道,创立德懋玻璃制造厂。
张世英,清末教育家,乡人称誉为“学圣”,道光年间曾在陕西紫阳县等十一个县、府任官,在陕西和秦州创办各类学校近三千所,个人投资办学全国第一,光绪皇帝御笔赐“办学尔圣”圣旨。
2006年,天水张氏传统文化研究会筹办召开了“华夏张姓根植天水文化经济促进会筹委会成立大会”。
贾缵绪故居
又名贾家公馆,位于民主东路砚房背后66号。清乾隆年间修建。现存建筑一进五院布局,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图4-54)。由大小5个院落16座建筑、57间房屋组成。今人在院内砌筑了各种墙体,五花八门,院落被分割成数块,原有形制被完全破坏,保存环境非常恶劣。
图4-54 贾家公馆总平面
贾家公馆为贾乐玺宅院,其子贾世兴于同治年间为官;其孙贾缵绪,字宇清,秦州花南埠(今麦积区)人。清光绪乡试副榜,曾任四川南充道台等职。民国六年(1917)总办甘肃烟酒事务,故长期久居于此宅,并不断增建。“文革”期间被没收,后为天水市房管局直管。199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2010年编制了《贾家公馆保护规划》和《贾家公馆保护维修方案》。
贾家公馆总体布局为一进三院,东、西侧置跨院,在三院东北角还有一后院。大门临巷设在宅院正南方,是倒座之明间改建而成垂花门,雕饰精细,两面横枋上均木雕“五福捧寿”、“福如东海”图案;砖拱门雕饰富丽,门楣为青砖雕饰,砖拱券下又施木雕门楣及“喜上眉梢”图案,纤细精致,独具地方特色。
前院倒座坐南朝北,总面宽五间(两侧各一间耳房),单檐硬山顶式,顶上覆青筒板瓦,正脊雕饰以寿桃石榴等,边端置有吻兽;檐下前出廊子,上施斗栱。东、西各有单坡水前出廊厢房三间。北面有过厅五间,三间主厅,两侧各一间套房形制;前、后置金柱、檐柱四排,形成前、后廊。
中院四周回廊,有过厅,明间辟为通道,抬梁式结构,四架椽前后出廊;屋顶覆以青筒板瓦,正脊饰有宝相,两端吻兽;檐下置斗栱,栱眼板雕蝙蝠展翅,栱垫板上浮雕狮、象、荷花、牡丹等,雕工细腻。过厅通道两侧置槅扇门,雕孔雀牡丹、白鹭荷花、戟磬如意等。
第三院由厢房、主厅、过厅组成四合院。主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两侧各带一间套房;正脊饰以缠枝花,两端置吻兽;檐下前出廊,檐柱高3.10米,柱径0.33米,柱头斗口挑出麻叶抱头梁,斗栱间施透雕垫板。院东面残存厢房,面阔三间,硬山顶。
后院比较开阔,为花园,有正房一座,面阔三间,单坡水硬山顶。
在三座大院东侧,并列着三座偏院。东偏院玲珑别致,主房坐北朝南,卷棚顶三间,檐下各种木构件雕花精美,置槅扇门、直棂窗等。室内装槅扇,上雕古装人物故事。
贾缵绪(1865—1936),字禹卿,被邑人尊称为“贾宇老”,秦州花南谱埠(今麦积区伯阳乡)人,光绪末年举人,曾任四川南充道台。辛亥革命后当选为甘肃省第一届国会议员。1917年国会解散后,任甘肃烟酒事务总办。1920年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后任安肃道尹。1922年任泾原道尹。从政所至,皆有政声。1926年辞官归里,1929年担任《天水县志》总纂,潜心修志。1930年,贾缵绪出面竭力阻止天水军阀马延贤部的暴行,得到了秦州百姓的称赞[174]。
哈锐故居
位于秦州区澄源巷13、15、17和42号以及自由路12号院。明至清代修建。坐北向南,一进三院式。现第一进院仅存、东西侧厢房,第二进院仅存四季厅与西厢房,第三进院仅存西厢房。大门内迎面是一影壁;穿过影壁为一座门楼;再向西为进入前院的木雕垂花门,前院内有南房面阔三间,北房面阔五间,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均单檐悬山顶式,北房的梁架结构和檐下斗栱具有明代建筑特点(图4-55)。
图4-55 哈锐故居总平面(www.xing528.com)
中院(17号院)主体建筑为北面的木构二层楼,面阔三间,双坡悬山顶式,前出廊,无耳房,一明两暗格局,明间呈“锁子厅”式,在正房两侧建有与厢房相同的房间,现在为储藏室;倒座也是楼式建筑,第一层前檐墙全部用砖砌筑,在开门处砖砌拱券,这在天水境内其他明、清民居建筑中很少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完全模仿晋陕窑洞的开门方式。后院主体建筑也是一座木构二层楼,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属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南、北面各有厢房,各面阔三间。各建筑在平板枋上置一坐斗,每一开间加平身科坐斗一个。挑檐枋与檐枋、雀替施木雕,图案精美。次间窗为冰裂纹与梅花窗棂,在冰裂纹上加梅花[175]。在正房二楼的山面走廊处开一圆窗,从巷道内看上去,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后院东面开一侧门。
哈锐故居的整体布局、梁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屋檐、门窗、垂花门等都有精细的木雕,制作工艺精良,是天水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堪称艺术珍品。最令人惊叹的是柳叶形窗棂,雕有八卦和八仙图案,依照回族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建筑装饰皆用花草图案,忌讳装点人物和动物图案,但因哈锐的祖先世代行医,雕饰八卦图案,暗含着传统中医阴阳平衡的生活哲理,八仙则寓意自己医术高明、手到病除。因此,哈锐故居是回、汉民族建筑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了天水民居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哈锐(1862—1932),字蜕庵,天水人,回族,出身中医世家。1883年中举人,189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是中国回族中唯一的翰林院编修。1894年任刑部四川司主事。1905年任四川壁山知县,在任五年,为政清廉。后任宜宾知县、乐山知县。宣统三年(1911)任东山县知事,未几,保路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风云变幻,政局动荡不安,遂辞职。1917年回归故里,创办火柴公司,开创小型铁厂、炼矿厂,又创办学校、“存古学社”等地方实业。1920年,被聘为陇南镇守使署顾问。他积极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1928年,河州回族马仲英率众攻天水,吉鸿昌将军以奇兵挫其锐,使陇上名城天水市得以保全,地方父老,感戴颂扬,哈锐亦衷心感动,为吉将军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颂之辞,吉鸿昌特赠一“教养兼施”匾,以示奖励[176]。哈锐擅长书法,平生诗文大多散佚,有《哈锐诗文集》及《哈锐自书年谱》传世,后人辑《哈锐集》[177]刊行。哈锐被誉为“近代中国西北之张謇”,是天水市著名的回族实业家和城市发展推动者,对天水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集实业开发、教育发展、文化建设、民族和睦、企业创新、城市产业布局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于一身、于一城[178]。
张焕斗宅院
位于自治巷57号、59号、61号。清代修建。共三个院落,59号院为正院,57号为新院,61号为南院(图4-56)。坐落于自治巷东侧,坐东朝西,大门均设在西南角,为屋宇式大门。其中59、61号两院与共和巷31号、33号、35号院及育生巷56号院均为张世英后裔居住,房屋修建年代较早。
图4-56 张焕斗宅院总平面
张氏家族分为四房,张世英是二房,住在育生巷56号;三房的一支张焕斗住在自治巷59、61号;共和巷31号、33号、35号原为一大型院落,1931年冯国瑞将其中的33号院买下,成为冯国瑞宅院。
(1)57号院。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一进两院布局。沿东西轴线上有厅房、虎座门和倒座,南、北两侧有厢房,以虎座门为两院的分界线,虎座门已不存。
(2)59号院。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四进院落组成(一进三院并带左侧附院)。大门开在东北角,位于倒座中柱位置,是一广亮大门。
第一院为外院,又称“序院”。院内各建筑均建于台基之上,正厅堂的台基高于两侧厢房,房屋按前低后高、前卑后尊的等级布置,井然有序;厅堂、倒座位于中轴线上,厅堂面阔五间,进深6.8米,属一明两暗“锁子厅”式,两侧带耳房,厅堂的前后均开门;倒座面阔五间,进深3.28米,后檐原来有栅栏门(现仅存柱子);厢房面阔三间,今人已将次间的墙体、门窗移至前檐柱所在位置,故形成“锁子厅”形式;二道门是垂花门,已拆除。
第二院较窄,通宽5米,过厅面阔五间,“锁子厅”式布局;有虎座门一座,门内罩面板上雕有五龙图,最具特色,在北方民居建筑雕饰艺术中非常罕见,在封建社会,除了皇宫和庙宇建筑,任何民间建筑不得使用龙凤图案。
过虎座门可进入第三院,院落较窄,净宽3.5米,过厅为两层土木结构楼房,上、下均出檐廊,廊柱间施雕花栏杆;南、北两侧有厢房。
第四院为家庭女眷活动的地方,有堂屋五间,前面有宽大的檐廊,靠西南角的一间僻为后门,此门与传统民居院落开门的位置完全不同;北厢房面阔三间,单坡悬山顶前出廊式,进深3.36米,廊深1.45米,屋顶为砖苫背和筒瓦。
现存主要房屋由张家三兄弟继承,保存有很多老家具几案、书橱柜、床罩、蝴蝶柜等,是明清时期天水家具制作工艺水平的代表。近年来,院落破坏严重,中院的三道大门(包括一座四柱垂花门)的门槛全被拆除;第四院内的祠堂被改为住房;原来的绣楼、花园均被拆。
(3)61号院。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该院属典型的关中窄院式院落,一进两院布局,庭院内净宽2.5米,“虎座门处于一进外院与内院之间,可知院落建造的年代较早”[179],其中包括:
第一院有正房、厢房、倒座,均三开间,未出檐,“一明两暗”式布局。
第二院正房面阔三间,进深6.5米,台基宽1.8米,前出檐;倒座进深4.5米,台基宽1.5米;厢房进深3米,台基宽1米,倒座和厢房均未出檐。正房的开间尺寸小,院落显得比较狭长。大门门簪雕八卦太极图案,虎座门上也雕太极图。
张焕斗(1857—1938),字敬褆,光绪十六年(1890)武举人。光绪二十年(1895)中武进士,累迁肃州游卫、侍卫,授广威将军四品衔。宣统元年(1909),任甘肃新编陆军二标管带。民国二年(1913),辞官归里。
枣园巷民居群
位于枣园巷6号、15号、16号。清末民国时期修建。枣园巷是秦州著名的明、清时期的300多条古巷之一,原规模较大,北抵西关城北城墙处,呈南北走向,长约300米,巷道平均宽度4.5米。这里原为一大片枣园,故称“枣园巷”。巷内保存有大量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群[180],其中清早期的民居院落以一进两院者居多,民国时期多为一进一院布局。现存主要院落有:
(1)6号院。一进两院布局,坐西向东,中有过厅相连。2002年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院内建筑有正厅堂、倒座、南北厢房和垂花门等,保存基本完好。
(2)15号院。今称“孟家大院“,一进两院布局。坐西向东。二门为垂花门,正房和厢房的缺口处以墙壁连接,开墙门,也称配门,门上饰有垂莲柱头、斗栱、雀替等。最具特色的是门楼建筑,为二进式垂花门,门脊饰莲花、菊花,据《大清会典事例》载:“公侯以下官民瓦屋,门用黑饰;乡里世宦富贵之家,以砖筑门楼,上覆瓦,圆脊。”说明院落主人也是公侯以下的品官。
(3)16号院。原为一进两院布局,现前院建筑无存,后院正房也被改建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
吴鸿斌故居
位于自治巷44号。清代、民国时期建。自治巷旧名“下河里”、“和平巷”,位于秦州区解放路中段以南,呈南北走向。
院落为其父吴必昌(光绪九年任甘州学政)于清咸丰年间修建,系一长方形四合院,坐西面东,占地597平方米。大门为垂花门,悬山顶两坡水,檐下施斗栱,并有浮雕、镂雕牡丹、蝙蝠等图案。正厅堂、倒座为咸丰年间修建。正厅堂面阔五间,“锁子厅”式布局,单坡水硬山顶结构;前檐施斗栱、透雕卷叶纹、四季花和雀替,明间置槅扇门,檐柱上悬木刻楹联一副:“作儿孙榜样肯构还望肯堂,承祖先遗风克勤继以克俭。”倒座面阔三间,单坡硬山顶前出廊结构,檐下斗栱、雀替齐全,雕花精美,门楣之上悬挂《寿徵大德》匾额。南、北面有硬山顶单坡水厢房,面阔五间,均为民国时期建造。院中广植花木,摆放盆景。
吴鸿斌(1902—1988),回族,天水人。“五四”运动后赴北平求学,并在南京组织“天水学会”,创办了《新时代学刊》。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后在中共军委特科工作。1933年在兰州组建中共甘宁青特委并任书记。1936年“西安事变”时,任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在西安等地积极推动回民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为甘肃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兰州市第一任市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81]。
潘进士宅院
位于秦州区进步巷。清代修建。系天水进士潘忠贤购置明代旧宅后重修而成。一进二院式布局,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60平方米,有房舍22间。东南角辟门。院内以垂花门隔为内、外二院。外院有过厅,面阔三间(9米);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三间。内院正房面阔三间(9米),进深二间(4.4米),檐下施斗栱,单檐硬山顶,梁架结构具有明代特征;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
董家院
位于秦州区自由路。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一进三院,占地800平方米,有房屋32间。大门为一垂花门,高5米,宽2米,门内置影壁一座。院内有正厅堂五间,二层楼前出廊结构。倒座三间,过厅二间,东、西有厢房各三间,均单檐硬山顶结构。
汪家院
位于秦州区自由路。清代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占地700平方米。一进两院布局,前院为四合院,后院为三合院,两院相连,共有房舍26间。西北角辟门。过厅、正厅堂为硬山顶前出廊式,面阔三间(9.6米),进深5.4米。门窗已被今人改建。
赵骡子宅院
位于秦州区三星巷。清代修建。坐西朝东,占地40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主要建筑有门楼、影壁、厢房、正房等。影壁为青砖砌筑,悬山顶结构,檐下砖雕斗栱,壁面浮雕博古、花卉图案。正房面阔三间(5.2米),进深(9.2米),四檩硬山前檐廊式,南北各有厢房三间。
赵骡子,生卒和事迹不详。
梁教习宅院
位于忠义巷。清代修建。坐东向西,一进二院布局,平面呈长方形,西南角辟门。有垂花门一座、虎座门一座,两院以虎座门相隔。后院有正厅堂,面阔三间(8.8米),进深3.7米,四檩前出廊式。
梁教习,生平不详。
刘永亨故居
清代修建。有两处,分别位于自由路2号、91号。
(1)自由路2号院。系一进四合院布局,平面呈正方形,坐北朝南。虎座门三开间(现存二间,一间已倒塌),硬山顶单坡水,明间置门,两次间为屋,檐下浮雕卷叶云纹、雀替。正厅堂面阔五间,“锁子厅”式布局,硬山顶单坡水结构,前檐置斗栱,栱眼板浮雕卷叶纹、荷花、蘷龙等,直棂槅扇门、方格窗。东、西面有硬山顶单坡水厦房各三间,前出廊结构,脊饰荷花。
(2)自由路91号院。为刘永亨之子、清户部主事刘汝冕故居。一进四合院,坐北向南,占地750平方米。北面为正厅堂,面阔三间,硬山顶前出廊单坡结构,檐柱高2.06米,柱径0.25米;挑尖梁头雕象鼻状,檐下施斗栱、直棂槅扇门、方格窗;脊饰西蕃莲。倒座面阔五间(带二耳房),硬山顶单坡水结构,檐柱高2.6米,柱径0.22米,施卷叶牡丹纹木雕雀替。东、西厦房为硬山顶单坡水结构。
刘永亨(1850—1906),字子嘉,光绪丙子(1826)科举人,次年中进士,充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后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起居注官等。“庚子之变”时,慈禧、光绪离京逃到西安,刘永亨一路护驾,后升为内阁学士、户部右侍郎、工部侍郎等职,殁于任上[182]。
(二)麦积区
伯阳乡刘氏祠堂
位于麦积区伯阳乡兴仁村内。清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占地600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有虎座山门、正厅堂等建筑。山门门额有嘉庆二年(1796)重修题记。正厅堂面阔三间(12米),进深6米,五檩灰瓦悬山顶前接卷棚抱厦式建筑,现存有清代工笔绘先祖画像三幅。
(三)甘谷县
王海涵故居
位于县城东街。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占地129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影壁、倒座、抱厦、过厅、正厅堂、厢房、祠堂等,共有各类房屋30余间。东南角辟门。正厅堂为硬山顶前出廊式。祠堂位于后院,五檩硬山顶结构,面阔三间。
王海涵(1858—1922),字镜潭,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陕西高陵县知县、直隶州牧官等职。宣统二年(1910)归乡。
田树桢宅院
位于渭阳乡渭水峪村内。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2)。占地70平方米,坐北朝南。正厅堂为三檩硬山顶前出廊式,面阔三年(7米),进深二间(4.8米),高6.5米。
田树桢,清道光时进士。
王权故居
位于磐安镇金川水沟村。始建于光绪二年(1876),占地70平方米。院落倚山而建,门前古槐参天。大门额悬“超然亭”匾。院内存南房三间;西房面阔三间(系今人重建),四檩硬山前出廊式,面阔三间(7米),进深二间(5米),门额书“毓秀斋”三字,左右窗额篆书题刻“翰墨林”、“图书府”;北房已毁;东房面阔三间,门额刻“槐荫居”。
王权(1822—1905),字心如,号笠云,甘谷人,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科举人,先后任文县教谕、陕西延长县、兴平县、富平县知县等职。晚年潜心于地方文教事业,历任文昌、天水、正兴、兴文四个书院山长,著有《舆地辨同》等[183]。他教育有方,享有盛誉,“教士以行己有耻为宗,而博文约礼,以循循诱之,故所造就者多通才”,被左宗棠赞誉为“足下,陇右读书人也”[184]。
宋氏宅院
位于城关镇西南角。清末修建。现仅存北面正厅堂,单坡前出廊式,面阔五间(20米),进深二间(8米)。
宋廷桢,清末贡生。其子宋子材(1880—1945)于1917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议员,1945年在甘谷创办“伏羌县立初级中学校”,任校董。
(四)武山县
滩歌镇古民居群
位于武山县滩歌镇。明、清代修建。滩歌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威远寨古堡建筑而闻名,有“武山小江南”之称[185]。
唐代末年,吐蕃枭波部族驻牧于此,在双龙山修筑了枭篦寨(也称“鸱枭寨”),“威远寨,祥符中筑,旧名枭篦,后改今名”[186]。1015年,渭州(今平凉)知州曹玮新建威远寨,“熙宁八年(1078),废威远砦为镇。元丰五年(1082),收通西砦,七年,废来远砦为镇,属永宁”[187]。现存威远寨系一大型土堡,东西狭窄,南北宽阔,周长约800米,寨门朝东,堡墙宽3米,外墙高6米,四角碉楼残迹犹存,南北两侧的马面、马道、牙道可见。明代,威远镇改名“滩歌镇”,后又更名为“镇兴堡”,近代又改称“大堡子”。明中叶以来,滩歌镇的商业贸易极度繁荣,曾有387间商铺和山陕会馆等建筑[188],现存部分建筑。这里的建筑具有藏文化特色,多数建筑为汉藏结合式风格。1975年以来,许多建筑遭毁坏或拆除。
滩歌镇虽为古代一小镇,但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存有丰富的古民俗文化,包括夹板舞蹈(打夹板)、旋鼓、羊皮鼓、扇鼓表演等。此外,在圈子阖北山的石碑湾南麓保存一北宋摩崖石刻,记述了政和八年(1118)下诏重修皇宫宣德楼、集英殿而在此采伐木材的事迹[189]。1929—1930年,国民军吉鸿昌部与天水军阀马廷贤驻武山王占林回部在这里进行过战斗。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三十一军王树声部九十一师曾驻扎在滩歌镇。
颉家门民居
位于鸳鸯乡颉家门村内。清代修建。坐北向南。仅存正厅堂,单坡水硬山顶,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7米),高5米,门前有石雕人像一尊。
下沟门民居
位于马力乡下沟门村内。清代修建。坐东朝西。现仅存东面正厅堂,土木结构灰瓦单坡水,面阔三间(9米),进深二间(6米),高4.5米。
上城子民居
位于滩歌乡上城子村内。清代修建。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现存北面正厅堂,四檩硬山顶,面阔三间(8.3米),墀头施砖雕。院内有地道一处。
包家庄民居
位于草川乡包家庄村内。清、民国时期修建。占地30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坐东向西。大门为栅栏式,系两面坡硬山顶二层楼阁。东正厅为灰瓦硬山顶,檐下施七攒斗栱,面阔三间(7.3米),进深二间(6米)。
邓汉功故居
位于洛门镇内东街。坐西朝东,占地70平方米。现存正厅堂面阔三间(9米),进深二间(8米),灰瓦硬山顶。
邓汉功,生卒不详,清代武举人。
康进士故居
位于龙泉乡西康村内。清、民国时期修建。坐西向东,占地60平方米。现存西面正厅堂,两面坡硬山顶,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三间(7米),高5.5米。
康进士,生卒不详。
(五)秦安县
李元芳故居
位于县城新华街胡家巷内。明嘉靖年间修建。占地282平方米,现存正厅(北房)、过厅(南房)及东、西厢房。
李元芳(1489—1553),秦安人,明嘉靖举人,曾任宛平县知县等职,曾上疏呈为民除患七事,得到皇帝允准,后升任登州府知府。
丁锡奎故居
位于县城南关人民街庙儿巷2号。清光绪年间修建。占地45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坐西面东。现存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廊硬山顶结构;南、北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坡水瓦顶。大门原在宅院东北角,现改在东南角。
丁锡奎(1843—1912),字聚五,号虎臣、铺臣,秦安县人。自幼从师天水著名教育家任士言先生。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十八年中进士,曾授任陕西靖边知县、韩城知县等职。后辞官归里。
胡家巷民居
位于兴国镇胡家巷。清代修建。仅存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土木结构“人”字坡顶,上覆灰瓦。
【注释】
[1]《汉语大词典简编》(上),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474页。
[2]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10页。
[3]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31页。
[4]张玉坤、李贺楠:《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01~105页。
[5](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系辞上第七》,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57页。
[6]余卓群:《民居潜在意识钩沉》,《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2~3页。
[7](美)拉普普特著,张玫玫译:《住屋形式与文化》,境与象出版社,1976年版。
[8]郝秀春:《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肖旻:《“从厝式”民居现象探析》,《华中建筑》,2003年第1期,85~93页。
[10]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页。
[11]李先奎:《四合院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论文集(第五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54~57页。
[12]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0页,141页。
[13]赵坤:《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比较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3~15页。
[14]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2~62页。
[15]王国维:《明堂庙寝通考》,《观堂集林》卷三“艺林三”,中华书局,1961年版,124~125页。
[16]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年版,34页。
[17]郭平:《河西走廊水文地质特征简介》,《发展》专辑,2001年第9期;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尹泽生、徐淑鹰主编:《祁连山区域地貌与制图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张志斌、张小平:《河西地区城镇体系特征及未来发展构想》,《冰川冻土》,2002年第4期。
[20]《重修肃州新志·靖逆卫》,酒泉县博物馆,1984年翻印本。
[21](清)杨春茂:《重刊甘镇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22](清)钟赓起:《甘州府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23]《太平寰宇记·陇右道》,中华书局,1984年版。
[24]《敦煌县志》,道光年间刊本。
[2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屯田》卷十八,万有文库本。
[26]《重修肃州新志·靖逆卫》,酒泉县博物馆,1984年翻印本。
[27]谢小华:《乾隆朝甘肃屯垦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33页。
[28](清)安维峻等:《甘肃新通志·舆地志·山川》卷七,兰州刻本。
[29](清)张玿美等:《镇番县志·地理志》,乾隆十四年刊本。
[30]康玲:《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中国沙漠》,1999年第2期。
[31]《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1614页。
[32]明驼:《河西见闻记》,达浚、张科点校:《西北行记丛萃——西北考察日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6~108页。
[33]《敦煌市志》卷三十八《民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736~737页。
[34]《甘肃日报》2006年6月6日报道。
[35]《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1613页。
[36]任积泉:《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张掖地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员会编《张掖地区文史资料》第一辑,1999年印刷,115~116页。
[37]《张掖市志》编修委员会编:《张掖市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63页。
[38]《张掖市志》编修委员会编:《张掖市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19页。
[39]《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五《诸王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3585页。
[40]张炯:《明代甘州肃王府》,《陇右文博》,2007年第2期,77~79页。
[41](清)钟赓起:《甘州府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42]《民乐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264~265页。
[43]《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1612页。
[44]阎万鹏、赵凤礼等:《丝路重镇古凉州——武威》,《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第3、4期。
[45]政协古浪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古浪文史》第一辑,古浪县印刷厂1991年印刷,109页。
[46]武威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威市志》第十七编《社会》,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730页。
[47]政协民勤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民勤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91年印刷,294~295页。
[48](清)李铭汉撰,张兴武校点,《续通鉴纪事本末》,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
[49]苏积山:《对河西走廊元湖村落演变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0]《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1610~1611页。
[51]《清史稿》卷六四《志》三九《地理十一》“兰州府”条,中华书局,1977年版,2110页。
[52]冶金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北黄土建筑研究组:《西北黄土建筑调查》,《建筑学报》,1957年第12期,10~27页。
[53](宣统)《甘肃新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本。
[54]林健:《兰州明肃王府遗迹遗物调查研究》,《陇右文博》,2005年第1期。
[55]林健:《兰州明肃王府遗迹遗物调查研究》,《陇右文博》,2005年第1期。
[56]《明史》卷一百零一《诸王世表二》;卷一百十七《列传》五《诸王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2685~2678页,3585~3586页。另见(清)龙文彬撰:《明会要》卷四《帝系四》“诸王”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61页。
[57]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7页。
[58]《明史》卷一九八《列传》八十六《彭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5235~5239页。
[59]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上西园明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
[60]王殿、余贤杰:《有功有过的彭泽》,《甘肃历代名人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78~179页;王干一:《彭泽》,《兰州学刊》,1984年第3期。
[61]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3页。
[62]《清史稿》卷二五五《列传》四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9769~9773页。
[63]赵丽生:《清康熙朝甘肃提督、靖逆将军、靖逆侯张勇事迹考略》,《西北史地》,1984年第2期。
[64]《清史稿》卷四四五《列传》二三二《吴可读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12461~12463页。
[65]《清史稿》卷四一二《列传》一九九《左宗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12031页。
[66]政协商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吴可读传记》,《甘肃文史资料》第27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袁珩音:《吴可读及其尸谏》,《兰州学刊》,1984年第6期;张慎微:《吴柳堂轶事》,《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7]乔晓军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补遗辞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463页。
[68]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8页。
[69]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3页。
[70]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0页。
[71]刘宝厚:《甘肃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刘尔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99~107页;王殿、余贤杰:《甘肃历代名人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15页;金枚编:《甘肃明清进士翰林传略》,(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陈炳华:《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2]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0页。
[73]高文远:《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政协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5年印刷。
[76]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78~79页。
[77]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海三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王玉贵:《西北马家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吴忠礼:《西北五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北马家军资料》,《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高文远:《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榆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榆中县志》第五编第七章《人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94页。
[79]《回顾杨静仁同志生平》,人民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3日。
[80]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1页。
[81]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4页。
[82]榆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榆中县志》第五编第五章《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14页。
[83]光绪三十四年《金县新志》“古迹”条,647页。
[84](民国)杨楫舟:《青城记》,甘肃省委党校印刷厂,2003年印制,2页。
[85]同①。
[86]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162页。
[87]张文玲主编:《榆中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165页。
[88]王丹玲:《青城古建筑装饰解读》第三章,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89]王丹玲:《青城古建筑装饰解读》第七章,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50页。
[90]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等联合编:《世行贷款项目——榆中县青城镇文物保护规划》,2006年。
[91]周学海:《金崖镇古四合院》,《金崖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周学海:《榆中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92]周学海:《金崖镇古四合院》,《金崖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93]《兰州晨报》记者:《金崖古建群保护刻不容缓》,《兰州晨报》2007年4月24日报道。
[94]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0页。
[95]《元史》卷二十四《本纪》二十四《仁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2846页。
[96]《元史》卷一百十三《宰相年表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2849页。
[97]《明史》卷一七四《列传》六二《鲁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4643页。
[98]《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〇四《土司六·甘肃·平番县》,中华书局,1977年版,14315~14316页。
[99](乾隆)《平番县志·官师志》;赵德才:《古镇连城》,永登县委宣传部(2002年内刊)。
[100]赵德才:《古镇连城》,永登县委宣传部(2002年内刊)。
[101]《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〇四《土司六·甘肃·平番县》,中华书局,1977年版,14316~14317页。
[102]宿白:《永登连城鲁土司衙和妙因、显教两寺调查记》,《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103](清)龙文彬撰:《明会要》卷十《礼五》“群臣家庙”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168~169页。
[104]《明史》卷六十八《志》四十四《舆服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1667~1675页。《大明会典》卷六十二《房屋器用等第》,万有文库本。
[105]宿白:《永登连城鲁土司衙和妙因、显教两寺调查记》,《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106]陈显寰:《渡口民族建筑调查》,中国科学院中华古建筑研究社编辑《中华古建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107]《景泰县志》编纂委员会:《景泰县志》第五编第六章,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50页。
[108]梁淑君:《民国时期的靖远民居》,《档案》,2006年第1期。
[109]《通渭县志》第九编《城乡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638页。
[110]《定西县志》第一编第五章《居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82~183页。
[111]《临洮县志》卷三十一第三章《建筑风格》,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627~628页。
[112]《陇西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737页。
[113]秦生:《关于榜罗镇会议召开时间及地名考证》,《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114]民国《靖远县志》;《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书店出版社,1982年版;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15]《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平凉府·建置沿革》,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2451~2454页。
[116]《清史稿》卷六十四《志》三十九《地理十一》“泾州直隶州”条,中华书局,1977年版,2121页,2112页。
[117]《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平凉府·关隘》,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118]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卷九《舆地志·关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43,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
[119]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主编:《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49页。
[120]《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平凉府·建置沿革》,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2455页;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卷十一《舆地志·风俗》,《中国西北文献从书》卷43,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本。
[121]刘洋:《明清平凉地区城镇体系与内部空间结构初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2]华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华亭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81页。
[123]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勘察报告》,2008年。
[124]《清史稿》卷六十四《志》三十九《地理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2114~2115页。
[125]刘尔戈主编:《庆城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311~313页。
[126]甘肃省庆阳地区博物馆编:《庆阳地区文物概况》第一集,1979年印(内部资料),40~42页。
[127]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宁县政平张氏书房勘察报告及保护修缮方案》,2008年。
[128]《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174页。
[129]《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182页。
[130]《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1611~1612页。
[131]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七《渭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428页。
[132]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杜甫十》,中华书局,1999年版,2421页。
[133]《清史稿》卷六十四《志》三十九《地理十一》“秦州直隶州”,中华书局,1977年版,2123页。
[134]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324~326页。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136]同①。
[137]天水市秦州区地方志编委会:《秦州区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38]师凤轩,曹振国著:《秦州古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9]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水历史文化名城古民居普查结果审查意见的报告》(2004年)。
[140]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七《渭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428页。
[14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95页。
[14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4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150~153页。
[14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55~58页。
[145]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技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2页。
[146](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199页。
[147]白丽:《古城天水的城市现代化与古建筑保护》,《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3期。
[148]侯秋凤:《甘肃天水明清民居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49]朱静渊、阎世德:《天水:文化名城在颤栗》,《兰州晨报》2003年12月4日报道。
[150]靳亦冰、王军:《天水传统民居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51]孙勇:《甘肃省天水市大搞拆真仿古,历史文化名城告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11月17日。
[152]刘亚军:《承传历史文脉,活跃城市机制——对天水市中华西路的文脉与建设的思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49~51页。
[153]侯秋凤:《甘肃天水明清民居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4]徐聪慧:《天水胡氏民居浅谈》,《文物春秋》(河北),2004年第5期。
[155]胡忻事见《明史》卷二百十七《列传》一〇五《李廷机传》、《明史》卷二百十九《列传》一〇七《朱赓传》、《明史》卷二百二十《列传》一〇八《赵世卿传》、《明史》卷二百二十四《列传》一百十二《蔡国珍传》;《明史》卷二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二十四《王元翰传》;《明史》卷二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二十《李三才传》。
[156]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东林始末》,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本。
[157]《明史》卷三〇六《列传》一百九十四《阉党·石三畏》,中华书局,1974年版,7856页。
[158]侯秋凤:《甘肃天水明清民居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9]天水市文化局:《天水县志》,1984年内部印刷。
[160]王耀:《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三:门克新故居》,天水123网(http://www.tianshui123.com/ html/tianshuizhuanlan/tianshuiwenshi/200809/23-1012.html)
[161]刘丽、苏童:《冯国瑞故居的考察与分析》,《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57~60页。
[162]《冯国瑞藏梁启超手札考释》,《甘肃日报》2001年11月6日。
[163]聂大受:《冯国瑞与天水图书馆文化事业》,《社科纵横》(甘肃),2006年第8期。
[164]《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五:张庆麟故居》,天水在线(http://www.tianshui.com.cn/news/zjts/ 2008092309002182903.htm)
[165]王耀:《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十三——杨名显故居》,天水搜索网(http://www.tiansou.net/ Html/Y_RWTS/R_MJWH/2008-12/28/20081228092039468.html)
[166]胡碧波:《秦州古巷系列之二——三星巷》,中国甘肃网(http://biz.gscn.com.cn/html/tsmj/ 0909265315.html)
[167]王权著,吴绍烈等校点:《笠云山房诗文集》卷十七《户部观正进士陇南书院主讲任士言先生墓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8]王殿、余贤杰:《甘肃历代名人传·任其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06~209页;张澄子、王劲:《陇南教育家任其昌》,《甘肃文史资料选辑》(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公望:《乾坤含疮痍,安得常潇洒——甘肃近代诗人任其昌诗歌述评》,《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王劲、王问:《一位近代的爱国者——晚清甘肃学者任其昌》,《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169]《秦州古巷系列之四——石家巷》,《天水晚报》2008年4月17日第十四版。
[170]黄枝生:《七曲山大庙建造史初考》注③,《四川文物》,2005年第5期。
[171]王耀:《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七——石作瑞故居》(http://biz.gscn.com.cn/html/tsmj/ 0907415404.html)
[172]阎世德、朱静渊:《乾隆圣旨“遗落”深山,天水历史名人石作瑞遗存文物保护欠妥面临消亡困境》,《兰州晨报》2004年12月28日报道。
[173]张博:《西厢张氏》,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74]《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十九——贾缵绪故居》,天水在线(http://www.tianshui.com.cn/news/ zjts/2009011220351372928.htm)
[175]侯秋凤:《甘肃天水明清民居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76]《哈锐年谱》,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吴廷富、马通、胡圭如:《甘肃历史上的四位回族名人之一:清末民国间回族著名学者、实业家哈锐》,《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章越琴:《中国回族史上独一无二的翰林公》,《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77]胡圭如:《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8]李志刚:《哈锐与近代天水城市发展》,《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46~50页。
[179]侯秋凤:《甘肃天水明清民居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0]师凤轩,曹振国著:《秦州古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81]王耀:《水名人故居系列之十一——吴鸿宾、吴鸿业故居》,天水搜索网(http://www.tiansou.net/Html/Y_RWTS/R_MJWH/2008-12/4/20081204210743831.html)
[182]王耀:《天水名人故居系列之十四——刘永亨故居》,天水搜索网(http://www.tiansou.net/ Html/Y_RWTS/R_MJWH/2008-12/28/20081228092143830.html)
[183]王殿、余贤杰:《甘肃历代名人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05~206页。
[184]任承允:《桐自生斋诗文集》卷六《王心如先生行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印行。
[185]武山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山县志》第二十四编《文化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62页。
[186]《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秦陇凤翔阶成路》,《中国兵书集成》,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出版,1994年版,928页。
[187]《宋史》卷八十七《志》四十《地理三》“陕西路”,中华书局,1977年版,2164页。
[188]杨建全:《滩歌山陕会馆》,《天水日报》2006年9月11日。
[189]漆子扬:《从考古文献和民俗看北宋滩歌镇的历史文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