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古代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

甘肃古代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盘山以西及白银地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这一带的民居建筑既受河州建筑风格的影响,又继承了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甘肃古代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

第三节 陇中、陇东地区合院式民居建筑

陇中、陇东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部分地区(安定、通渭、渭源、临洮陇西等县)以及庆阳市、平凉市。上述地区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大体相同,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有:窑洞建筑、堡寨建筑、砖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等,在建筑艺术风格、建筑材料和技术工艺等方面属于同一体系,院落围墙多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房屋多为单面坡或双面坡顶。六盘山以西及白银地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这一带的民居建筑既受河州建筑风格的影响,又继承了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在兰州、平凉、庆阳等地分布有不少回族村镇聚落,其民居建筑与天水地区的回族民居建筑属同一体系,但又受到周围汉族建筑艺术的影响,表现出建筑文化交融荟萃的态势。

一、兰州市

(一)兰州市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1.5万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榆中县;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郡治金城县,领县十三[50];隋开皇元年(581)置兰州总管府,遂有“兰州”之名。

秦汉至宋元时期,兰州以“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之势成为丝绸之路重镇。明初,兰州曾一度降为兰县,隶属于临洮府。成化十三年(1477)升为兰州府。清代几经变化调整,康熙五年(1666),甘肃布政使司移驻兰州,“乾隆三年(1738),徙临洮府来治,更名兰州府”[51]民国三十年(1941),设兰州市。新中国成立后,为甘肃省会。现辖榆中、皋兰、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区。

兰州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秦汉时期有羌、戎、月氏、匈奴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鲜卑、氐族迁居这里。唐宋时期,吐蕃党项族女真族大量涌入。元蒙统治时期,各地留存有蒙古人生产生活的遗迹。清代满族一统天下,旗人及其后裔遍及各地。今上述诸少数民族多数已汉化。现有汉族、回族、藏族、满族、苗族壮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撒拉族和维吾尔族等众多的民族。

兰州地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主要有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兰州市区为一东西狭长的黄河滨河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民族、宗教、风俗习惯呈多元态势。兰州市为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筑艺术广泛吸收中原、京畿地区的建筑文化元素,又因靠近河湟地区和临夏市,民居建筑深受河州建筑艺术的影响,并不断结合本区的自然、人文条件加以发展和创造,与同属陇中地区的白银、定西两地有明显的差别。民国以来,兰州市区人口剧增,土地紧张,林木锐减,为减少住宅用地,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开始在四合院内盖木构楼房,环楼式四合院建筑在兰州地区流行起来,木材主要用于装饰,这成为兰州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

兰州民居建筑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院落布局别具一格。民居宅院多相互毗连,各院大门均朝向马路一侧,院内主体房屋多取南北向。最典型者为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及永登县连城镇的民居建筑群,这里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态,院落布局有一进一院式、三合院式和四合院式,其中以四合院最多。

受都市商业文化的影响,兰州的合院式民居建筑分前院和左、右院,前院多为商业活动区,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加工;左、右院为生活区,各院落间用屏风门隔断。房屋均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主要建筑有上房、厢房、耳房、陪房、过厅、照壁、门楼等。

受传统礼制文化的影响,以北房(上堂屋或上堂房)为尊,由长辈居住,与大门相对,一般面阔三间或五间,均为前出檐廊结构;与上房相对者叫下房(下堂屋或下堂房),规格较上堂屋低;左、右两侧为厢房,兰州地区称之为“厦房”,一般为三、五、七间,均为晚辈、客人居住;上、下堂屋与厢房之间附以耳房。进入大门,面对的是厢房的山墙,多在这个位置上砌一砖雕照壁,照壁上砖砌土地神龛。

此外,兰州市还有一种合院形制,是由房屋自身的后檐墙体围闭而成,房屋都朝向院内,均为单坡屋面,排水都聚合在院内[52]。这种房屋建筑形制在陇东、陇中各地也很普遍,其优点是占用土地的面积小,但在通风、采光方面都较差。

第二,建筑形制以“环楼式四合院”为主。环楼式四合院出现于民国时期,由于当时兰州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很大,森林和土地减少。为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受甘南、临夏藏族、回族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环楼式四合院建筑流行起来,它完全符合兰州地区的现实条件和地形特点。为尽量少占土地,它充分利用房屋自身的后檐墙做为院落围墙,在没有房屋建筑的地方夯筑围墙,将整个院落围合起来,院内房屋均为砖、木、土坯结构。由于木材稀缺而珍贵,房屋的后墙及山墙用青砖或土坯砌筑,前面用木装修,明间置四扇槅扇门(兰州当地称槅扇门为“长平附门”),两梢间设槛窗并置棋盘格大木窗,窗子占一间立面的五分之三,有“窗比门大”之感。屋面多为两坡水出檐式,屋面覆盖材料有瓦、砖和土三种。所有的住房内均置一大炕,便于冬天取暖。

第三,建筑装饰艺术吸收周边各地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风格。首先,院内各甬道皆铺方砖,或用黄河卵石铺就成菊花、荷花、花瓶吉祥图案。其次,兰州民居建筑非常讲究门楼雕饰艺术,一般均为青砖砌成,白灰勾缝,“人”字形悬山顶的脊两端饰兽头;大门门扇上置铺首,上槛镶两枚门簪,门簪浮雕各种图案,多为荷花、牡丹、菱形纹等,寄寓着主人“家宅祥和”、“富贵满堂”等理想。

第四,院落开门朝向非常讲究。一般来说,甘肃各地的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大门均不居中,只有那些有科举功名的人家才正中开门,这一习俗和天水地区的民居建筑一致。若有功名,则在门额题“太史第”、“太常第”、“进士第”等;若无功名,只在一角开偏门。门口若正对路口、桥梁,则在门外置“泰山石敢当”石碑。

近年来,随着兰州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大片的古民居建筑群被拆毁,其中在城关区古民居建筑最集中的中街子、通渭路、上水巷、下水巷、贤后街、侯后街等地,已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改造运动给民居建筑带来了严重破坏,市区已无传统民居建筑街区,那些幸存下来的几座民居院也都孤零零地被淹没在高楼大厦的海洋之中,原有街区布局形制无从知晓。

2007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其中规定了一些有关古代、近现代优秀建(构)筑物、纪念性建(构)筑物、老字号商铺、传统民居、名人故居拆除或迁建方面的原则,属亡羊补牢之举,但已无力挽回大量民居建筑被毁的局面。所幸的是,在兰州市区周边的榆中县青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和红城镇、西固区等地保留了一些比较完整的具有兰州特色的民居院落群。

(二)兰州市民居建筑实例

1.城关区

明肃王府

位于中央广场1号。即今甘肃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明代修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将其第十四子朱楧由汉王改封为肃王,就藩甘州(张掖),在今甘州区修建了肃王府。建文元年(1399),朱楧将肃王府移建兰州。据文献所载,原来的肃王府规模宏大,坐北向南,围墙高一丈,周长三里,东、西、南三面均有门。正门朝南,第二门为棂星门,后有礼门,再后有承运殿、存心殿,再后即肃王寝宫,寝宫又分东、西两宫;府署的后三面又有宫苑数座,其中东苑“凝熙园”最为著名;最后面为拂云阁建筑。清初,改肃王府为巡抚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为总督府;后经甘肃巡抚刘斗、靖逆侯张勇、陕甘总督那彦成等人的不断改建和扩建,成为甘肃总督衙门所在地。宣统《甘肃新通志》记载清代时肃王府的建筑规模为:“总督府方广二里,中为大堂,堂前东、西为官厅,为巡捕厅,后为二堂,堂东为大书院,为‘集益轩’,又后三堂,最后为内宅,为花园。大堂为宜门,门外为立中居正坊,坊东为土地祠,西为集房,东为大门,又南辕门,辕门外旗杆各二。署东为箭道(新设督练公所),署西为笔帖式二署。”[53]清代还在衙门前添建了三座牌坊,正面为“宪纲文武”坊;东面为“控制三边”坊;西面为“威震西域”坊。嘉庆道光年间,总督那彦成对“凝熙园”重新修葺。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新疆时途经兰州,记载当时的凝熙园“甚宽整,连及北城,之上有楼曰‘拂云楼’,登楼望北岸诸山,俯瞰黄河,眼界颇佳。其下有小碑林,镌刻(怀)素、米(芾)、董(其昌)诸帖于壁,皆那文毅公(即那彦成)所留物也”[54]。光绪年间,总督左宗棠再次重修“凝熙园”,改名为“节园”,在园内扩建了许多园林景观,在园北建澄清阁,引黄河水于前汇为二池,名为“三受降城”;又修建了瑞谷亭,题曰“砥柱”;还修建了“太华夜月”、“环碧山庄”(忠义祠)、“一去”亭、“饮和”池等小景,他还为节园撰写了不少楹联、诗文。辛亥革命后,改为甘肃督军署。民国十六年(1927),改为甘肃省政府。抗战时期,将大堂改为中山堂。民国八年(1919),督军张广建在澄清阁的西侧、烈女祠的东侧修建了“来鹤”亭。民国二十二年(1923),甘肃督军陆洪涛再次进行改建。民国十五年(1926)改名为“中山公园”。1936年,庄泽宣在其《西北视察记》中记载了当时节园的状况:“省府后花园原为节园,面积甚大,有亭榭花木之胜,余初至时梨花盛开,自青(海)归来,则牡丹已含苞欲放。”

195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改为省政府办公地,后花园(即原中山公园)改为兰州市委、兰州市政府办公地,并进行大规模改建和扩建,一切建筑均被拆除。如今,原肃王府的建筑仅存省人民政府的大门和中山堂(大堂)两座建筑[55]。近年来,对中山堂进行了全面修缮。

明肃庄王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封藩以来,至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破兰州,历经252年,共历九世、十一位肃王,即肃庄王、康王、简王、真淤、定王、缙炯、怀王、懿王、宪王、肃王[56]。肃庄王家族在兰州经营二百多年,营建的府邸、宫观建筑很多,有肃王府、淳化王府、金天观、白衣寺、白塔寺、华林寺、普照寺、崇庆寺、萃灵寺、兰州学宫和溥惠渠等。一些寺庙在战乱中被毁,府邸建筑均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被拆除。目前保留下来的有金天观、白衣寺塔、白塔寺和榆中县肃王陵墓,已成为兰州市区的著名景点。

彭泽故居

位于庆阳路85号。明代修建。坐南朝北。建筑所用木柱、梁、枋等取材于兰州南山。由东、西二院组成。东院为四合院,西院为三合院,东院为正院,两院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大门为垂花门,宽2.6米,门廊深2.5米,门廊挂饰卷草纹圈口花牙板,两扇木板门。入内便是西院,东、西两排厢房各九间,单檐硬山顶,上房面阔五间,五檩抬梁硬山结构,屋顶均盖筒瓦。西厢房的北山墙面对大门,墙面饰影壁,卷草纹须弥座,壁心为方砖斜砌海棠心,砖雕额枋、角花、一斗三升品字科斗栱四攒,砖雕花牙板,海棠心中间砌土地神龛一个,已残。入大门向东可进入东院,由南上房、两厢、下房组成,院内地面铺以青方砖;上房面阔五间(18.5米),进深8米,五架梁硬山顶前出檐廊式建筑,廊深2米,建筑用材粗大,檐柱间饰透雕雀替,金柱间装直棂棋盘心槅扇门,室内铺木地板;两厢房及下房木结构均保持原貌,但门窗装修已改样;上房后面有三面八间单坡硬山顶平房,青砖盖顶,为佣人住房[57]。院落最后面为兰州旧城的东关南城墙。现为普通民宅,随意改建的现象非常严重。

彭泽(1459—1530),名鄘、泽,字济物,兰州西园人。早年号敬修子,晚年更号幸菴,自署幸菴道人、幸菴老人。《明史》有传,《明通鉴》载其事。成化十九年(1483)中举人,次年入国子监,曾在兰州、北京开馆授徒。弘治三年(1490)中进士,授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后为刑部广东司主事、贵州员外郎。弘治十年(1497)升本司署郎中。弘治十三年(1500)任徽州知府。正德元年(1506)任真定知府。正德七年(1512)升右副都御史、军务大臣、太子少保、右都御史,总制四川、湖广、陕西等处军务,后升左都御史。曾领兵镇压过河北、四川等地的农民起义。正德十三年(1518),遭王琼等人诬陷,削职为民。正德十六年(1521)复职,任兵部尚书、九边守将,筑边墙、挖战壕、修墩台,整顿屯田,积极裁撤明王朝的太监监军制度,次年退休归里。嘉靖七年(1528)复遭诬陷,被查办,两年后抑郁而死[58]。明穆宗隆庆初年(1567)平反昭雪,复官,谥号襄毅。墓葬位于西川圃子湾(今上西园)。20世纪50年代,其墓葬被发掘,迁葬鸾岭,出土彭泽自撰《墓志铭》、弟彭冲《墓志后续》等碑记[59]碑文详叙其先祖世系。

彭泽在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任官三十五年之久。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彭泽不畏权势,“治一棺于厅事”,“以死怵之”,朝廷权贵和宦官多有收敛。在他总督陕西、甘肃军务期间,平定了新疆吐鲁番酋速檀满速儿叛乱,积极巩固甘肃边防。著有《读易纷纷稿》、《幸庵文稿》、《读史目录》、《八行图说》、《重修兰州志》、《段可久年谱》等[60]

马志善宅院

位于新华巷33号。明代修建。新华巷在解放前称“窟沱巷”。宅院系嘉靖年间修建的屯兵营房改建而成。南面有前出抱厦式平房,墙体为砖包土坯砌筑,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二间(6米),槅扇门。北面有土木结构单坡屋顶平房六间。正中为一花园。

马志善,生卒、事迹不详。

苏官民居院

位于拱星墩233号。明代始建,清乾隆八年(1743)重建。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占地460平方米。现存上房面阔五间(18)米,进深二间(5.5米),前出檐廊,廊深3米;单檐两面坡硬山顶,屋脊两端施兽吻,槅扇门、方格窗,檐柱间施草叶纹雀替。用料粗大。两侧带耳房,东耳房为苏氏祠堂,内置供桌一个,桌上放木雕神龛一个,宽0.4米、高1米,内供苏氏历代祖先神位。下房面阔五间,其中的一间辟为院门。东、西厢房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坡硬山顶[61]。住户保存有一木雕炕罩。

魏氏家庙

位于草场街78号。清代建。坐南向北,四合院。上房面阔三间,灰瓦悬山顶;下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单坡硬山顶。

张勇故居

位于延寿巷4~6号。清代修建。延寿巷原名“侯府宅”,因清初这里为靖逆侯张勇府邸而得名。系兰州典型的环楼式四合院建筑。院内四面均为楼,其中主楼两层,面阔三间,前出廊,灰瓦单坡硬山顶;倒座为三层楼,面阔三间,前出廊,卷棚硬山顶,后墙上开一窗;左、右两厢房均为两层楼,前出廊,单坡硬山顶。

张勇(1616—1684),字非熊,陕西咸宁人。《清史稿》载:“张勇,字非熊,陕西咸宁人。善骑射,仕明为副将。顺治二年(1645),英亲王阿济格师次九江,勇来降,檄令招抚,得总兵以下七百馀人。授游击,隶陕西总督孟乔芳标下。”[62]后升甘肃总兵和提督,辖肃州、凉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统称“甘军”。提督军门设在甘州,俗称大衙门(今张掖市经贸委至童心园一带)。康熙十四年(1675),王辅臣策应云南吴三桂叛乱,攻陷兰州,清廷封张勇为靖逆将军,清剿河西叛军,并遣西宁总兵王进宝收复兰州,次年,张勇移驻兰州,封为靖逆侯,并建侯府于今城关区延寿巷。卒后赠少师、太子太师,谥襄壮[63]。乾隆五年(1740),甘肃巡抚元展成将靖逆侯旧邸改建为皋兰县文庙。新中国成立后,又改建为延寿巷幼儿园。

吴可读故居

位于金塔路南91号。清代。坐北向南,三合院式布局,保存有上房、厢房、门楼等房屋19间。大门为悬山卷棚筒瓦顶,门额之上装走马板,镌“吴柳堂先生故宅”隶书大字,落款“民国十年岁次辛酉皋兰兴文社赎回”,刘尔炘书。上房面阔五间,双面坡前后出檐结构,青瓦悬山顶,明、次间装兰州典型的直棂棋盘心窗,两梢间下砌槛墙,上为支摘窗;东、西厢房各面阔五间,青砖墁顶,槛墙木板装修;下房面阔五间,其中一间辟为门廊。民国四年(1915),吴氏将宅院出售,后由皋兰县兴文社赎回后使用。现为民宅。

吴可读(1812—1879),字柳堂,皋兰人,《清史稿》有传,其先为浙江处州人,明初随肃庄王就藩时徙居兰州,世为耕读之家,生性颖悟、好学,记忆力超常,过目成诵,“治狱精敏,诵律文万千言不遗一字”。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举人,官伏羌县学训导。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员外郎。后丧母,归故里,任兰山书院山长,曾奉旨帮办甘肃团练。服阕,赴北京补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曾多次上疏言事,不避权贵,直言敢谏,震动朝野,曾痛陈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畏敌如虎、可斩者十事”等,但因言辞过直,被诃责降级[64]。光绪二年(1876),复任吏部主事,再次以尸谏直声震天下。时慈禧专权,立德宗为同治皇帝之后,吴可读以为违背传子之家法,冒死上疏申明大义,并自缢于蓟州三义庙,自作挽联“九重懿德双慈圣,千惠忠魂一惠陵”。清人陈宝琛作《赠柳堂二十韵》,赞其为“乾坤双眼泪,铁石一儒冠”。李鸿章称赞他“揭揭贤哲,身贵其言。在国苟利,一言而烹。犹全九鼎,而踣一瓽”。吴可读曾积极推动甘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甘肃乡试和陕西合并举行,举院在西安,路途险远,费时费钱,影响了甘肃文教事业的发展。光绪元年(1875),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甘肃分闱乡试,设学政”[65],吴可读积极协助左宗棠从各州县募集白银五十万两,建成甘肃举院。其著作,《清史稿》载有《吴柳堂奏疏一卷》,并有《携雪堂全集》存世[66]

张清山宅院

位于横街子。清代建。原系当地水烟商罗氏住宅。坐北朝南,占地558平方米,房屋沿南北轴线布局。现存堂屋三间,进深6米。堂屋旁边开一“平顺门”,门上施砖木雕饰。

张清山,生卒、事迹不详。

贵薰旧居

位于大众巷13号。清代建。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四合院。上堂房面阔三间(8米),进深7米;下堂房面阔三间(7米),进深6米;南、北厢房各面阔五间,南厢房中间夹一垂柱式屏风门。大门、影壁均为砖雕。

贵薰,字舜卿,晚年号复明老人,定西县西寨乡人。民国时期甘肃八大书法家之一。清光绪年间为廪生,后任宁夏同心县巡检。民国时期,先后任张家川百货局长、青海垦务局秘书长、省财政局科员等职。一生苦练书法,擅长行草、楷书,宗欧柳,师法怀素,自成风格。1956年病故于兰州[67]

田昆山旧居

位于民勤后街70号。清道光年间(1821—1850)修建,为典型的清代兰州民居院落。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田氏购得。原布局为一进三院,现残存后院。上房面阔三间,硬山顶,东端有单楹悬山顶木构望楼一座,砖雕花脊,棋盘心支摘窗。建筑用材较大,柱径30厘米。东、两厢房各面阔三间,均为单坡硬山顶结构,屋顶墁青砖,前出檐廊,槅扇门,支摘窗[68]

田昆山(1890—1959),又名田蕴玉,外号田胡子,泾川人。早年考入西北大学堂学习农科,后加入中华革命党。1910年开始宣传革命。1916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被军阀逮捕。1920年赴绥远协助都统马福祥处理政务。1925年,以国民党甘肃特派员的身份在兰州建立国民党临时省党部,不久即出任冯玉祥部第二方面军政治处处长。1928年,国民党中央委任他为甘肃省党务指导委员、青海省党务筹备负责人,后调任安徽省党务整理委员。1930年后,任国民党甘肃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1935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居南京。1941年任甘肃省粮食管理局局长。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常务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逃往台湾,1959年病故。

谈延瑞旧居

位于小北街11号。清代修建。一进两院楼式四合院,坐西向东,占地1500平方米。北院主体建筑为二层木楼,两面坡硬山顶式,面宽三间(18米),进深6米,高8米;东、北、南三面各有面阔五间的单坡硬山顶房屋。南院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有主房三间、倒座三间,南、北两侧各有厢房五间。

谈延瑞,兰州人,民国时期为兰州商会会长。

马明学宅院

位于金城路40号,建于民国初年。原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系兰州典型的环楼式四合院布局,背山面河,占地800平方米,现仅存西院。院内正北建五开间木结构二层楼一座,明间、次间均朝南,两梢间向西突出一间,建成抱厦状(兰州称“虎抱头”),故形成三面出檐形制,檐廊宽大;二层檐廊为木雕平座栏杆,木雕精细;屋顶为单坡青砖墁铺,属兰州地区民居建筑典型的屋顶样式;门窗为直棂棋盘心、槅扇门、支摘窗,部分已被改换。楼前两侧为厢房,东、西厢房各面阔七间。在两厢房中间横立砖木结构牌坊门一座,将大院隔为前、后两院,这也是兰州地区民居特有的院落布局形式。院内其他建筑均毁。

马明学,回族,临夏人,曾经营皮筏子生意而致富。

王松山旧居

位于盐场堡西街28号。修建于1916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占地600平方米。北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前出廊结构;南堂屋已毁;东、西厢房各五间,单坡青砖铺顶。临街建砖雕墀头门楼,硬山顶。

王松山,生卒、事迹不详。

颜氏宅院

位于城关区颜家沟153号,民国初年修建。现存卷棚顶门楼一座,面阔五间;砖木结构二层楼一座,八檩卷棚顶,前、后两面出檐,二层设平座栏杆,门窗装修已变;东、西厢房均面阔七间,残损严重。大门与下房连为一体,门廊的屋面高出下房,前面饰磨砖柱,檐柱间饰圈口花牙子板,檐柱内置砖砌海棠心槛墙,槛墙里侧为砖砌海棠心门洞,门洞上方嵌匾额一块。门洞内镶木板门,饰门簪两枚。该建筑工艺体现了兰州民居建筑由清代向民国时期过渡的特征。

房主颜氏,生卒不详,为兰州水烟商。

曹蓉江旧居

位于中街子6号。民国时期建。占地1000平方米。是比较典型的兰州环楼式四合院民居建筑。现存上房和部分厢房。上房系砖木结构五架梁双面坡悬山顶式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两侧带耳房,前出檐廊结构;二楼不设平座栏杆;山面为砖博风,廊檐为木板博风;金柱间施木板装修,装直棂棋盘心支摘窗,槅扇门;前檐枋间饰木雕圈口牙子[69]。南面下堂屋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坡硬山顶。东、西面各有单坡硬山顶厢房五间,明间均置屏风门(已残损)。

曹蓉江,字兆镜,又字月如,号蓉江,兰州人,著名画家。生于清同治年间,他一生鄙视科举制度,举止怪异,不参与科举功名之事,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写字、临画。曾拜师四川名画家,专学花鸟虫鱼,取其精髓,自成风格。1924年,在广武门外水车园建别墅,号“若园”,面对皋兰山,背靠黄河,亲手创造文人景园。刘尔炘重修五泉山时,聘曹蓉江为半月亭绘《松风秋月图》。时任甘肃学院院长的邓春膏也聘曹蓉江为艺术专修科美术教师,传授花鸟技法。曹蓉江的绘画,早期重彩墨,晚期趋向水墨粗笔写意,最著名者为《雪竹图》,深得画界好评。

邓宝珊旧居

位于广武门外后街4号。民国十一年(1922),甘肃督军署副官韩仲鲁购得先农坛,并辟为花园,称“仲园”、“韩家花园”。民国二十二年(1933),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邓宝珊为其夫人崔锦琴购得,改称“邓家花园”。1941年,崔锦琴及子女在日本飞机轰炸中罹难,于右任先生题园额为“慈爱园”。园内建筑为一近代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别墅,建筑面积270平方米,“人”字形木屋架,红瓦顶,青砖墙,木门窗,木地板。后捐献给国家,1985年辟为公园。前院为三进四合院布局,上房为单坡硬山顶式,置虎张口支摘窗、槅扇门,明间辟为过道,连通后院。过道后续接门廊一间,单檐单坡悬山顶,明柱间饰夔龙纹雀替、荷叶墩等木雕,现为展室。1983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修缮。现为其侄女居住[70]。后园北面有其夫人崔锦琴、张玉颜及子女的墓葬。

邓宝珊(1894—1968),名瑜,字宝珊,天水人。甘肃著名爱国将领。幼读私塾,1909年当兵赴新疆,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伊犁起义,任参谋。1913年回天水组织“共学园”,武装反对袁世凯,被誉为“华山聚义”。1916年在胡景翼部任职。1921年任陕西陆军暂编第一师团长,后任国民军第二师第一旅旅长、第七师师长、直隶军务善后帮办、国民军联军援陕剿敌副总指挥等职。1927年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国民军第二集团军第五军军长。后兼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常务委员。1930年,应冯玉祥之邀,任第八方面军总司令。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代理主席、新编第一军军长。“西安事变”爆发后,积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政治主张。抗战期间,历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第二战区北路军副总司令、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守榆林地区。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8年任“华北剿共”副总司令,并作为傅作义的全权代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1956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民革甘肃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尔炘故居

位于永昌路157号。民国时期建,1928年被刘氏购得后扩建。宅院坐西向东,占地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环楼式四合院,院内有二层砖木结构上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卷棚硬山顶前出廊结构;南、北厢房各五间;倒座(下房)一座。上、下房均青筒瓦盖顶,厢房青砖墁顶。门窗均为兰州地区流行的棋盘心槅扇门、支摘窗。台基均条石砌筑。正院北侧还有一小套院,内有平房数间,两院间以磨砖镶砌的院门相连通。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陇上著名学者、教育家、社会公益事业家。祖籍陕西三原,清康熙年间迁居兰州。1879年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光绪十五(188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1897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1903至1907年间,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讲授《尚书》、《周易》、《诗经》、《春秋》诸经,著书立说,积极发展甘肃文化教育事业和商业,培养了不少人才。期间整顿皋兰兴文社,创办学堂、兰州修学社、皋兰修学社、陇右公社义赈处及陇右乐善书局等文教和慈善社团,还积极兴办地方实业。民国元年(1912)任甘肃临时议会副议长。1915年创办了甘肃省公立图书馆、陇右实业待行社。1918至1922年间,又创办了兰州兴文社、全陇希社和五泉图书馆。1919年主持修建五泉山园林。刘尔炘书法造诣很高,真草隶篆,无所不为,一生好学不倦。先生著作甚丰,主要有《果斋一隙记》、《劝学迹言》、《陇右轶余集》等。留存150多首诗(见《果斋日记》及前集、续集、《年谱》)和200多副楹联[71]

马鸿宾旧居

位于邸家庄71号。民国时期建。原为一进五院式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现仅存上房、倒座、厢房等10余间。其中上房保持原状,面阔五间(17米),进深三间(9.4米),前出檐廊,单檐硬山顶式,出檐深远,金柱间施木装修,棋盘心支摘窗、槅扇门,已残破严重,面貌皆非。院内残存部分槛墙、海棠心影壁等[72]

马鸿宾(1884—1960),临夏人,清末回族起义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73]

张维故居

位于贤后街36号。民国时期建。原为一杜姓宅院,张维于1922年购得,其中上房为张维早年卧室,楼上为其书房“还读我书楼”。院落很大,坐北向南,原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有砖木结构房屋30余间,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分布有倒座、大门和二门、东西厢房、二层楼上房等[74]。东南角为青砖砌卷棚硬山顶门楼,外饰水磨砖柱、墀头、双扇板门及抱框,青砖墁顶。倒座的北侧为内院墙,墙上有一砖砌大门,倒座东端一间辟为宅院之门廊。院内有木构牌坊一座,将内院分为上院、下院,木牌坊雕刻精细,檐下施云板、隔架驼墩、雀替等,柱间装直棂槅扇门八扇。过牌坊进入上院,北面有朝南的上房一座,面阔五间,五檩硬山双面坡青瓦顶,二层楼前出檐廊结构,二楼正面设平座栏杆,明、次间金柱木板装修,梢间为支摘窗,窗下砌方砖海棠心槛墙,碱台条石铺设;明间石砌台阶三步。两侧厢房各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牌坊以南为下院,有南、北侧厢房各三间,单檐单坡硬山顶结构,屋顶均青砖墁铺。

张维(1889—1950),字维之,别号鸿汀,临洮县洮阳镇人。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宣统拔贡,授学部书记官。辛亥革命时回故里,联合地方同盟会会员及开明人士,成立狄道州议会,创办了《甘肃民报》、《大河报》、《政闻后》等,宣传改革。后历任甘肃省临时议会文书、国会众议院议员、甘肃省署秘书长以及甘肃省政务、财政、建设厅厅长、省政府委员、国史馆顾问、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省参议会议长等职,并受聘为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先生一生致力于西北史志、金石学研究,已刊行的著作有11种31册,主要有《甘肃新通志稿》、《陇右金石录》、《陇右方志录》、《甘肃人物志》、《仇池国志》、《陇右著作录》、《陇学略述》等。

鲁大昌旧居

位于中街子32号。民国时期建。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一进两院楼式四合院布局。现存南堂屋,二层木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北面单坡堂房五间;东、西两侧厢房各五间。院门、影壁均为砖雕。

鲁大昌,字嵩龄,临夏黄泥湾人。自幼丧母,七、八岁时到临夏市姬家巷(今自由路)祖父家生活,同其叔鲁有才在李光斌的私塾读书,生性刁悍。光绪末年逃至循化,由其兄鲁大元(循化参将罗开福部下)介绍,投入罗开福部当勤务兵。1911年在攻打乾州时立军功,被罗提升为随身护兵。1915年,罗开福辞归湖南原籍,并在湖北督军王占元的第七师邓子嘉旅窦郎轩团当第二营营长,提拔鲁大昌任排长,旋升连长。1921年,鲁大昌脱离王占元部,浪游京、沪一带,时陆洪涛升任甘肃督军,他表示拥陆,即返归兰州,被陆洪涛委任为督署行营副官、张志远营哨官兼帮带。1922年,宋部由兰州移驻临洮,鲁升任步一团第三营营长。1926年,吴佩孚电令陇东镇守使张兆胛与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围剿冯玉祥西北军,鲁大昌与西北军开战,屡次升官,飞黄腾达,任宋旅第一团团长、十五团团长。后蒋介石和冯玉祥混战,他又被任命为“甘肃讨逆军”第二路司令,吴佩孚也任他为“甘肃自治军”总司令,他还收抚了洮、岷、漳等县的几股土匪,扩张实力。1930以来,先后占据岷县、临潭、陇西等14县,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国民政府授予他新编十四师番号。1935年9月,鲁大昌凭借腊子口天险,企图堵截中国工农红军北上,被红军击溃。后蒋介石又封鲁大昌为新编第二军军长、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迁居兰州,在七里河吴家园大兴土木,修建豪宅。1946年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逃往岷县,后被人民政府劳改。1962年在兰州病亡[75]

马麟故居

位于互助巷2号(现为甘南路700号)。民国时期修建。原为甘州镇守使马麟的住宅,现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为兰州地区典型的合院式民居建筑,坐北向南,一进两院式布局,南北长41.2米,东西宽29米。北院为上院,主人居住;南院为下院,属下人或伙计居住区。两院间以木屏风门和砖砌花墙圆门隔断,各院都设有出入大门,后院还设一偏门(图4-12,图4-13)。现存上堂屋、下堂屋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梁枋上施彩画,单檐双坡硬山顶,两边带耳房;东、西厢房各面阔七间,均为单坡硬山顶;有精细的砖雕门楼和照壁[76]。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筹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期间,由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部借用马麟公馆的前院作为办公地点,初设在南滩街54号(互助巷2号),1938年2月迁至孝友街,彭家伦以此作为工作联络地点,改称“彭公馆”。原来的宅院归还给原主人。1992年金城关搬迁时,将一座清末修建的砖木结构二层楼迁建到后院内,该楼别称“三麻子楼”。1999年,有关部门对马麟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

img70

图4-12 兰州市马麟旧居总平面图

img71

图4-13 兰州市马麟旧居总剖面图

马麟(1873—1945),字勋臣,和政县莫尼沟人。清末西北回民起义首领马海晏(1837—1900)之次子,马海晏曾率西北回民起义军取得“太子寺战役”(今广河县三甲集)胜利后降清,被任命为旗官。1900年,马麟、马麒弟兄二人随父赴北京参加抵御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父亲战死。回来后,马麟继承父业,经商赚钱,1909年任循化营管带。辛亥革命后,随马安良征战陕西,后率军驻甘南,任洮岷地区分统。1912年,“宁海军”成立,任甘肃凉州镇守使。1919年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20年,在河州组织修建了癿藏大寺。1929年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1930年进驻兰州,任甘肃保安司令、甘肃骑兵暂编第一师师长。1931任青海省政府代理主席、主席。后在和马步芳家族的斗争中失利而去麦加。1937年在西安会晤了周恩来,赞同并协助护送西路军失散人员。后回到青海,在与马步芳的斗争中再次失利,回到家乡癿藏,1945年卒于家中[77]

水梓旧居

也称水家花园、煦园,位于颜家沟75号。20世纪30年代修建,为一中西合璧带花园的楼式四合院。坐北向南,平面方形,占地约30亩,由西式建筑和中式园林组成。园内东南隅有巨石块垒砌的假山、登山小道等景观及建筑小品。主体建筑为面阔七间的砖木结构仿西洋二层楼,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筒瓦歇山顶式,一、二层之间使用仿飞椽腰线,其他很多装饰都是西式风格,惜破毁严重。1958年以来,多次被机关单位占用,期间任意拆毁、改建,已面貌全无。另存东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坡平房。

水梓(1884—1973),字楚琴,兰州人,祖父水应才早年生活在河州三甲集一带,清同治年间迁徙到榆中、兰州等地,成为毡帽作坊主。水梓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取庠生,后入甘肃文高等学堂学习,深受刘尔炘思想的影响。民国元年(1912)加入国民党。1916年,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赴欧美国家考察教育。后任狄道(今临洮)县县长、甘肃省代理秘书长、甘肃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1931年后,历任甘肃教育厅厅长,甘、宁、青考铨处处长,安徽省政府秘书长,中央考试院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甘肃省第一届常委会委员、民革甘肃省第一届副主任等职[78]

杨斌广旧居

位于雷坛河54号。民国时期建。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四合院。现存北堂屋面阔五间,南堂屋面阔五间,均为两面坡硬山顶前出廊式,槅扇门,方格窗,檐柱间有雀替装饰。东、西两面各有厢房五间,单坡硬山顶前出檐结构。砖雕门楼。大门内对面厢房山墙上有砖雕影壁,影壁下方有土地神龛。

杨斌广,生卒不详,兰州人,著名商业资本家。

杨静仁故居

位于广武门外后街119号。民国时期建。占地360平方米,三合院布局。现存西堂屋六间,东厢房八间,均为单坡硬山顶。院中有一花园。

杨静仁(1918—2001),兰州人,出生于一回族阿訇家庭。1936年考入兰州一中,与回族进步青年共同组织成立了“伊斯兰协会”、“回民教育促进会”等,开展教育救国活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后任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民族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处处长、国家民委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79]

董玉峰宅院

位于邓家巷17号。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建。两进四合院布局,院落狭长,系仿陕西大荔县的民居建筑修建的,结构严紧,古朴大方,具有明显的陕西关中地区“窄院式民居”建筑风格。占地800平方米,由门楼、上下堂屋、两厢和西小院组成,共有房屋19间,均砖木结构,筒瓦覆顶。砖雕门楼,铁皮包门,门钉、门环俱全。

董玉峰,陕西大荔人,20世纪30年代为陇上著名烟草商。

魏家楼

位于草场街78号。民国时期建。砖木结构环楼式四合院布局,坐北向南。北堂屋为二层木楼,面阔五间(16米),进深5.2米,硬山顶前出廊式。

房主生卒不详,一说姓魏,曾任民国时期平凉、敦煌等地县长。

王学泰旧居

位于永昌路327号。民国三十四年(1945)修建。一进二院环楼式四合院布局,由前、后两院组成,有房屋20余间。砖雕门楼。前院上堂屋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平面呈倒“凹”字形(虎抱头式),硬山前出廊式,砖铺屋顶;二楼设平座栏杆,置槅扇门、支摘窗。倒座及两侧厢房均单檐硬山顶。后院南、北、西三面均为平房[80]

王学泰,永登人,生卒不详,曾任民国时期皋兰县县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曾任甘肃省参议会议员。

三麻子宅院

位于金城关路北40号。民国时期建。占地800平方米,坐北朝南,楼式两进四合院布局。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大门、倒座、二门、上房等建筑。上堂房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七间,平面呈“凹”字形,硬山顶前出廊式。东、西面各有厢房七间。西面还附一小跨院。

房主姓氏不详,人呼“三麻子”,民国时期临夏回族商人。

王氏宅院

位于酒泉路157号。民国时期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孝友街32号,系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旧址。原为民国时期爱国人士水烟商王先生的宅院,坐西向东,楼式四进四合院布局,有正院、偏院、过厅、小跨院和作坊院,系典型的兰州商人宅院,前院用于经商,后院用于住人。正门开在作坊院的东北角。进入正门,有一狭长的院落,院北是一座七开间的三层楼房,属作坊院。从作坊院经过一个小跨院进入正院,正院的东南方又有一偏院,院内有厨房、水井,东南角设有偏门。现存各类房屋56间(图4-14)。

img72

图4-14 兰州市王氏宅院总平面图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筹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初设在南滩街54号(互助巷2号),1938年2月迁至此宅内。1943年撤回延安。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的工作。

城关区已拆除的其他民居建筑有:马步青公馆蝴蝶楼(城关区正宁路军区院内)、杨思旧居(城关区西城巷35号)、马孝宅院(城关区永昌路353号)、徐锡祺故居(城关区贡元巷30号)、邓隆旧居(城关区正宁路25号)等[81]

2.西固区

西固区的传统民居建筑集中保存在河口镇。河口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在此建堡,名“庄浪河堡”。元、明时期改称“庄河堡”。据现存堡墙遗迹,当时的庄河堡为一座东西长约300余米,南北宽约200余米的大型堡寨,以东西街为中轴,钟鼓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六小街,十五条蜿蜒小巷”的道路格局,并筑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楼、祠堂、庙宇、钟鼓楼及民居建筑整齐有序地排列。堡内街巷在层次和空间布局上符合我国传统街巷制度的布局形式。

河口镇现存明清时期的传统院落共计39处,另有5座祠堂建筑。2008年公布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街道两侧多商铺,为前店后院式民居(图4-15)。河口村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兰州市其他地区一致。四合院的中间空出院落,依次为门房、庭院、倒座(又称下房)、左右厢房、正房(又称上方)。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大多数多进组合式院落被重新划分产权,分为若干户独立院。南街的15号院落为多进式组合院落,形成前院与后院两个空间层次,依次为门房(倒座)、前院左右厢房、正房(厅房)、后院左右厢房、后罩房。正房高于倒座,倒座高于厢房。典型的民居院和祠堂建筑有:

img73

图4-15 兰州市河口镇古民居分布示意图

古城子25号院

位于河口乡古城子村25号。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楼式四合院布局。西堂屋为二层木楼,一楼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间(7.5米);二楼面阔三间(10米),进深3米。通高5.8米,双坡硬山顶式。

马泉村39号院

位于马泉村39号。民国七年(1918)修建。四合院布局。现存上、下堂屋和左、右厢房,均单檐硬山顶前出廊结构(图4-16,图4-17)。堂屋檐下梁架间施雕花云子,槅扇门和雕花窗制作精良。砖雕照壁。屋内保存许多清代家具。

img74

图4-16 河口马泉村39号民居院落平面图

img75

图4-17 河口镇马泉村39号民居堂屋正立面

房主姓马,已传至第六代,其祖是兰州“乾盛和”水烟作坊老板。

百代张氏家祠

百代张氏为西固区、红古区之大姓望族。史载宋元时期是“金城八大姓氏之一”,总祠建在兰州市庙滩子一带。

(1)北街张氏十六分家祠

相传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谱牒修于清咸丰五年(1855)。正堂为三开间歇山顶,有斗栱,砖木结构。祠堂门口立抱鼓石。2006年族众增修厢房、伙房、客房,并全面彩绘。十六分系当地大族,曾先后考中贡生、举人、秀才多名,张彦彪曾抗击八国联军,护送慈禧太后到西安,功勋显著。

(2)台子张氏家祠

是张氏十六分家祠的分支族祠,相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晚于北街总祠。院内正堂为三开间歇山顶,有斗栱,砖木结构。

(3)大庄子张氏族祠

上、下两层木楼建筑,木雕花格门窗,悬山结构。檐下匾额书“皇帝万岁万万岁”。祠外立三丈高黄旗桅杆两个。族谱记载“族祠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修族系谱帧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1959被拆毁,2001年重建。

(4)南街尕巷道张公祠

位于河口乡河口南街41号。系百代张氏之十四分一支祠,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咸丰六年(1856),族绅张能吾及其父张增智倡导并捐资增修。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砖雕门楼、前门、东西厢房和正堂屋等建筑。正堂屋面阔三间(10米),进深3米,高4米,灰瓦硬山顶。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单坡硬山顶。正堂保存秀才张斌国的撰联一副:“家学本《二铭》,率乃祖考;馨香隆四季,宜尔子孙。百忍仰宗功,仪型聿著;四时隆祀典,艊豆常新。”

(5)西街刘家祠堂

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檐下悬挂吏部候选训导贡生张玉麟撰书“螽斯衍庆”匾额。祠内正堂供奉关羽像。

3.七里河区

石咀子村民居

位于石咀子村13号。清末修建。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上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前出廊结构,保存完整的棋盘槅扇窗和槅扇门。下堂屋已拆除。西厢房已被改建,木构架仍存,墙面和窗户都已翻新。砖雕门楼上覆琉璃瓦。

4.榆中县

榆中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之东郊,地处东经103°49′15〞~104°34′40〞,北纬35°34′20〞~35°26′30〞之间。东接定西、会宁、靖远县,南与临洮县毗邻,北与皋兰县、白银市隔黄河相望。榆中县境内保存有数处民居院落群(主要集中在青城镇和金崖镇),是兰州地区仅见的最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在北部贫困地区,许多人还住窑洞,窑洞均修筑在避风向阳的山崖上,属于远古穴居形态的延续,建筑形制与陇东地区一致。20世纪70年代以来,窑洞建筑开始流行开启大型窑洞门,门上装玻璃,窑居的采光方式得到很大改进。

山区民居建筑多以自然村形成聚落,建筑多就地取材,院墙和房屋围墙均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每个院落占地0.3~0.5亩。在川区或塬区,普遍流行四合院或三合院,建筑多砖土木结构,房屋形制有单面坡、双面坡顶。北房(正堂屋)建筑非常讲究,均建于台基上,高于其他房屋。大门多为砖木雕饰,工艺非常考究。

1956年以来,农村普遍修建新式房屋,“人”字梁架,两面坡屋顶,三开式玻璃窗,成为当时民居建筑的主流模式。1985年以后,又流行砖混结构平顶房和楼房,饰以瓷砖、马赛克、钢门钢窗。至1990年,全县有传统土木结构房屋408.4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53.45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房屋3.64万平方米,楼房1.02万平方米[82]

青城镇民居建筑群

青城镇位于榆中县北部的崇兰山下,濒临黄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5′21〞,北纬36°17′45〞,海拔1450米。属榆中县管辖,距兰州市110千米,距白银市29千米,距榆中县城54千米。

青城历史悠久,早在汉代,这里即为军事防守要冲。唐代在此修筑了“龙沟堡”。据《兰州府志》、《皋兰县志》、《榆中县志》记载,北宋仁宗年间,秦州刺史狄青巡边至此始筑城,故称“青城”。又据青城《罗氏族谱》记载:“宋宝元时,狄武襄公秦州刺史,有豫章罗月泉先生者为宋儒从彦之曾祖,武襄聘为幕客,巡边至定远,筑‘一条城’,月泉襄办屯田事宜,因侨居一条城。后还豫章,至裔孙柄之复迁于条城。”明代,青城镇是明廷抵御鞑靼入侵的重要军事区,在今瓦窑村一带保存有明长城遗迹,明长城“自西北沿河而东至什川堡,旧址今有一里许,又东至一条城,或断或续,旧址今有二里余,又东至平滩堡,旧址今有一里余,此系明时番郎据松山,因沿河筑墙,自靖虏卫至庄浪卫土门山,长四百里,以御套虏,俗呼为边墙者是也”[83]。万历年间,改宋代狄青的议事厅为守备府,东门名为“巩安门”、南门名为“威远门”、中门名为“镇虏门”,现存三座城门遗迹。当地人将中城门以东称为“新城”(宋城),以西为“旧城”(唐城)。关于“一条城”的来历,(民国)杨楫舟先生撰写的《青城记》进行了考释:“盖一条城堡,本名龙沟堡(见《风神庙卧碑记》及《关氏墓志》),堡疑唐时戍兵所筑,以当地龙沟之口,故名(龙沟即今日之糜鹿沟)。青为秦州刺史,巡边至定远,或因龙沟为龛谷之要隘,乃增筑旧堡而成之,以资震慑。以今目验,旧堡约二里许,而新城约三里余,系接续延长之。今之中城门楼,即旧堡东门,现尚存在,士人呼以东为新城,以西为旧城,其城东西长南北狭,故名一条城。又以为狄青所筑,俗呼为青城。”[84]崇祯七年(1634),修建了“普泽渠”用于灌溉,至今仍在使用。

青城镇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以盛产绿烟(“兰州水烟”)闻名。兰州水烟兴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光绪年间,以丝、香、味“三绝”闻名全国,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有著名的民间小曲《西厢调》,又称“青城小调”,系北宋以来由外地的说唱曲目传入后改编而成,清光绪年间,地方艺人张小霞等人创编了《西厢调》小曲,共有24个曲调,27折剧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青城老艺人刘自重搜集整理了《西厢调》小曲。

清代以来,青城镇的烟商们走南闯北,将中原和京畿地区的宅第建筑风格带到青城,使青城镇的民居建筑风格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富商大贾们还积极修建公共建筑书院、戏楼等,民居建筑文化丰富多彩,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四合院建筑群,计45座民居院落(图4-18)。此外,乾隆十六年(1751)修建了东滩戏楼;道光十一年(1831),烟商杨顺伦修建了青城书院;雍正二年(1724)改建了城隍庙。民国时期的青城镇文人杨楫舟曾说:“吾邑介在皋榆,山川之灵秀,姓族之繁衍,习尚之敦朴,人材之辈出,艺术之精研,物产之丰富,地虽弹丸,名齐县邑。”[85]可谓名副其实。2005年,青城镇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img76

图4-18 青城镇民居院落分布图

青城镇的民居建筑属于兰州建筑艺术体系,又在广泛吸收全国各地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清代、民国时期,烟商们走南闯北,在外地经商,将其他地区的民居建筑艺术带到青城,其中的一部分民居建筑完全是山西民居大院的翻版,部分院落拥有北京四合院的风格和情调。

首先,青城古镇的街巷依城为界,为典型的棋盘格式布局,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主街东西走向,宽阔通畅,以商铺、粮店、药店、餐馆、铁木加工铺为主,小街巷相对窄小,沿主街对称分布,民居则顺小巷而建。

第二,民居院落的平面布局有四合院、三合院、“带子上朝”(一间大堂屋旁连续有数间小房屋的布局形式)。房屋建筑形制有“三堂五厦”(即堂屋面阔三间,厦房面阔五间,也称“明三暗五”)、“五堂七厦”(堂屋面阔五间,厦房面阔七间)等,多为四面对称布局,上堂屋和下堂屋相对,东厢房和西厢房相对,合围成院。房屋建筑材料以砖、土、木、石为主,用泥灰和稻草敷抹外墙,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我国西北地区乡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由于青城镇降雨不多,屋顶多为单坡平顶式,上面可晾晒粮食。正脊高出房顶50厘米,构造新颖,成为青城镇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也有少量房屋为双坡形式。

第三,青城镇民居非常讲究砖雕、木雕和照壁营造艺术,每座院落保存各种砖木雕饰艺术及匾额、楹联等装饰艺术品。“建筑装饰的内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装饰所用的形象,其二是通过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含意。乡土建筑与城市的宫殿、寺庙、陵墓、坛庙等类的建筑相比,表现在装饰内容上则具有更为丰富的多样性和包涵更多的民俗文化”[86]。青城民居建筑的砖木雕刻技法相当成熟,有圆雕,主要用于垂花柱等构件;浅浮雕,主要施于看面墙等部位;高浮雕,主要雕饰墀头;镂空透雕,主要用于装点额枋、雀替、门窗、帘架、屋顶正脊等。几乎家家都有砖雕照壁,最典型的是城河村396院影壁高浮雕《教五子图》。青城镇的石材比较稀缺,但对石料的使用也是尽善尽美,院落甬道用石子堆码成各种图案,体现出了一种细腻的美感。青城镇“古民居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厦房,从墙肘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处处都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图案,这些图案大多通过象形、会意、谐音等手法构成艺术语言,来托物寄情。福禄寿、琴棋书画、盛开的牡丹,飞舞的凤凰,既有装饰效果,又有耐人寻味之处。砖雕《教五子》、《渔樵耕读》等都是精美之作”[87]。砖雕内容非常丰富,有人物故事、植物、器物、祥禽瑞兽、装饰纹样等,装饰内容表达的是普通民众、富商、文人的生活观,通过佛手瓜、仙桃、石榴、莲蓬、蝙蝠、麒麟、缠枝纹等象征符号来寄托这种观念,既有丰富的民俗意味,又有精妙的哲理寓其间[88]

总之,青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品遗存的数量与山西、安徽、京津等地民居相比并不算多,而其表现的内容却几乎涵盖了全部的传统题材,所表达的涵义与传统做法并无标新立异之处,人物故事主要以耕读为主,还有少量的佛教故事与民间传说,却没有戏曲人物。植物器物以四仙果、四艺、吉祥花、四君子、暗八仙、杂宝为主。桑榆、松柏、向日葵、玉米、南瓜、葡萄、假山石、树木等出现的频率、数量相对较少,但也不乏精美之作。常见的鱼虫类,在黄河之滨的青城却没有出现,变体云纹、花瓣纹、竹节纹的运用与众不同,富有特色。楹联与匾额反映出当年青城古镇家族林立、文化兴盛、人才辈出的情景[89]

(1)高氏家祠

位于青城乡城河村。清代修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建筑面积221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自北向南依次为前殿、过厅、厢房和正殿。现存正殿面阔三间(9米),进深8米,高7.5米,灰瓦歇山顶,九架梁。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9米),进深5米,高5米,灰瓦歇山顶,五架梁。过厅面阔三间(9米),进深11米,高6米,五架梁卷棚抱厦结构(图4-19,图4-20)。近年国家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

img77

图4-19 高家祠堂总平面

img78

图4-20 高家祠堂上堂屋剖面

(2)古民居院落

青城镇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建筑60多座、祠堂1座,其中明代建筑1处,清代建筑33处,民国时期的建筑15处,保存非常完整者12处,比较完整者18处,残缺者14处,仅存门楼者16处[90]。还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其他文物。2006年,在甘肃省“世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项目”的推动下,青城镇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民居建筑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镇区内的十一条古街及45座民居院落进行保护修缮。

金崖镇民居建筑群

金崖镇位于榆中县黄河一级支流苑川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4°6′13〞,北纬36°0′43〞,海拔1550米,西距兰州市18千米。这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340毫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宛川河自东向西横贯全镇,流经20千米。

明、清以来,金崖镇成为兰州水烟的主产区和集散地,商业发达,金崖成为宛川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求学出仕的社会名流层出不穷。今保存有大量祠堂、庙宇、会馆及民居建筑群,其中有各类民居院落49处、家祠7处、驿站1处、水烟手工作坊1处[91],分布在金崖境内苑川河两岸的河谷阶地上绵延12公里的范围内,多建于清晚期和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造型、风格、用材以及木雕技法与青城镇完全一致,只是由于这里地势较开阔,用地宽松,民居院落的规模比青城镇大些。各建筑情况如下:

(1)祠堂建筑

清代至民国时期,金崖镇聚居有众多的族姓,聚落区均按族姓分布,家族文化发达,各族姓都建有家祠,现存7处,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金家祠堂。金氏迁居于此的历史非常久远,现为当地大姓,金氏后代金福祺家保存有《金氏家谱》,据家谱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建隆年间(960)来到榆中县宛川、临夏、临潭等地落户。

①周家祠堂

位于金崖镇邴家湾村旧大路。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本镇周士俊的家祠。祠堂坐北向南,占地1440平方米,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分前、后两院,砖木结构房屋。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前院厢房、过殿、后院厢房、后殿等。山门面阔三间(8米),进深4米,高6米。前院内有过殿和厢房,过殿面阔三间(9米),七架梁,进深7米,高6.5米;东、西厢房对称,各面宽七间(16米),进深2.5~4米,高3~3.5米,三架梁,灰瓦歇山顶。后院内有后殿和东、西厢房,后殿面阔三间(9米),七架梁前出廊结构,进深9米,高6.5米,灰瓦硬山顶;东、西厢房对称分布,各面阔三间(9米),进深5米,高4米,三架梁灰瓦歇山顶。2000年大门毁于火灾。(www.xing528.com)

周士俊,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任广州总督等职。

②郑家祠堂

位于邴家湾村759号。始建于清末,民国三年(1913)重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占地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5平方米。四合院布局,自南而北有山门、厢房和大殿,大殿面阔三间(8米),进深6米;东、西厢房均面阔五间(13.3米),进深3.3米。

③永丰村金氏家祠

位于永丰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厢房和大殿均毁。仅存山门,面阔三间,三架梁悬山顶结构。脊檩墨书“协镇甘肃永昌等处地方副将金造创修。光绪癸卯桐月吉旦候铨主薄五品军功金绪、金运督工。”

④黄家祠堂

位于黄家庄村。占地430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廊,前廊两山墙上砖雕黄飞虎像。

⑤谈家祠堂

位于黄家庄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94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自南而北有山门、厢房和大殿,大殿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6米),单檐两面坡悬山顶结构;东、西厢房均面阔十间。门楼砖木雕饰富贵华丽,悬山顶。保存有神堂、木匾、道光年间墓志铭等文物多件。

⑥张氏祠堂

位于张家湾村。清同治年间重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36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硬山顶结构。

⑦金崖金氏家祠

位于金崖镇。占地260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硬山顶结构。

⑧岳氏家祠

位于金崖镇。始建于清末,民国时期重修。现存大殿面阔三间(9米),进深二间(5米),五架梁硬山顶结构。

(2)民居院落

金崖镇已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民居院落是兰州市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之一,共有50处院落,计永丰村13院、岳家巷村26院、梁家湾村1院、邴家湾村2院、齐家坪5院、寺隆沟村1院、窦家营村1院,总占地面积1457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62.9平方米[92]。多为四合院,也有三合院和带子上朝院。有三堂三厦式院落39处;三堂五厦式院落7处;三堂七厦式、三堂九厦式、三堂十一厦式院落各1处。遗存其他文物60余件。砖、木、石雕艺术精湛,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厦房、从墙槛到屋檐都饰有精美的雕饰图案。最典型的民居院有:

①永丰村63、64号院。占地229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面对称三堂三厦式,房屋均为前出廊结构。砖雕门楼,宽2.7米,进深4.2米。由二门进入院内。上堂屋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6.4米,其中廊深2.6米),室内设火炕。下堂屋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4米)。东、西厦房均面阔三间(7.8米),进深二间(4米,其中廊深1米)。现为3户居民居住。

②永丰村72、73号院。占地618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面对称三堂五厦式,房屋均为前出廊结构。六柱砖木雕门楼,宽3.1米,进深9.4米,门道内两侧均置砖雕照壁。门楼旁有大车门一座,宽3.4米。由二门进入院内。上堂屋面阔三间(9.3米),进深二间(6米,其中廊深3.4米),室内设火炕。下堂屋面阔三间(8.5米),进深二间(3.8米),两山墙上均置砖雕照壁。东、西厦房均面阔五间(13米),进深二间(5.8米,其中廊深2.2米)。现为2户居民居住。

③永丰村91号院。占地312平方米,坐西朝东,四面对称三堂三厦式,房屋均为前出廊结构。砖雕门楼,由二门进入院内。上、下堂屋均面阔三间(8.3米),进深二间(5米,其中廊深2米),室内设火炕,另在屋顶东面设一小阁楼。南、北厦房均面阔三间(9.2米),进深二间(6.6米,其中廊深2.6米)。现为2户居民居住。

④永丰村142、143、144号院。占地509平方米,坐西朝东,四面对称三堂十一厦式布局,房屋均为前出廊结构。砖雕门楼,宽3.1米,进深6.4米。由二门进入院内。上堂屋面阔三间(9.6米),进深二间(7.6米,其中廊深3米),室内设火炕;下堂屋面阔三间(9.2米),进深二间(6.1米,其中廊深2.6米),室内设火炕。另在前檐廊山墙上各开一拱形门洞。南、北厦房均面阔十一间(28米),进深二间(6米,其中廊深2.2米),其中北厦房已拆除了6间。现为3户居民居住。

由于管理不善,金崖古民居群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损毁,多年无人问津,传世文物“消亡、流失严重”[93],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7年,榆中县政府将金崖镇古建筑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民居建筑群、金崖驿站、金崖镇水车、金氏家祠、郑家祠堂、张氏家祠,以及来紫堡乡黄家祠堂和谈家祠堂,共有各类建筑13处。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展开,又有了新的发现。

兴隆山蒋介石行宫

位于城关镇兴隆山栖云山二阶台地上。1942—1943年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实施“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亲自督战到西安和兰州,甘肃省国民政府特地在兴隆山上为其修建了行宫。行宫占地1466平方米,建筑面积1037平方米,有主楼、哨楼、防空洞、厕所、警卫连连部楼等建筑。主楼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卧室,砖木结构二层楼,坐西向东,上、下层各五间,通面宽133米,通进深15米,通高9.5米,“人”字形木屋架,青瓦顶。外墙为水泥砂浆拉毛分格粉刷,木制门窗,灰板条吊顶,双层木地板,有阳台、壁炉等。哨楼依山而建,也是上、下两层,通高9.5米。民国三十年(1941)中秋前夕,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胡宗南、陈布雷等人在此居住数日,游览了兴隆山,召开了一次军政高级会议。民国三十一年(1942),蒋介石、宋美龄再住该地[94]。今保存有办公桌、太师椅、文件柜等文物四十余件。

张一悟旧居

位于榆中县北关村裴家堡子。坐北朝南,合院式布局,东西宽28米,南北宽21米。围墙夯土版筑,高5米,大门向南。院内原有东房三间,1961年拆移到北面。南房两间,西房三间,均在1961年被拆除卖掉。今存北上房三间,砖砌墙基,上为土坯墙,三檩单坡平房,屋面施小青瓦。

张一悟(1895—1951),民国十四年(1925)任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

5.永登县

连城镇鲁土司衙门

连城镇位于永登县城西南60千米的大通河腹地,有永登“小江南”之美称,西北部与青海省乐都县、互助县和甘肃省天祝县毗邻。这里的平均海拔1890米,年平均气温7.4℃,降水量419毫米。连城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遗存。连城镇自古为边防要地,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这里属浩门县管辖,为古丝绸之路羌中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历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区,境内遍筑城堡,先后有红古城、王家山城、吴家山城、马家山城、钱家山城、罗罗城、工巴城、古城、那孩城、邓邓城十二座古城,故有“十二连城”之说,“连城”之名由此而得。2007年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连城镇最著名的住宅建筑是鲁土司衙门建筑群,属于王府等级的庄园建筑。在鲁土司统治的五百多年间,连城镇一直是其统治和生活的中心,鲁土司系元蒙后裔,信奉藏传佛教,因此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鲁土司衙门建筑群历经数百年的不断扩建、重修,至今保存完整,是我国现存四大土司府邸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为“鲁土司衙门旧址”。2002年以来,国家投资进行了全面修缮。

(1)鲁土司概况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特殊的统治和管理制度,中央政府授权让土司掌管其封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土司之位可世袭继承。连城镇鲁土司系蒙古族后裔,始于元末,时脱欢与其妻马氏在此就封连城土司,皇庆二年(1313)世爵安定王兼平章政事[95],后逐步升迁,“至正元年(1341),脱欢任平章政事,七年(l317)任右丞”[96]。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年(l370),鲁土司投靠明政府,在平定西北地区战乱、稳定大明边疆的过程中立有卓著的功勋,屡次受封升迁。《明史·鲁鉴传》载:鲁鉴“其先西大通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夫长,俾统所部居庄浪。传子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正统末,鉴嗣父职。久之,擢署都指挥佥事。”[97]永乐二十一年(1423),三世土司什伽再次因立有军功被升为庄浪卫世袭掌印土司指挥使,明王朝赐其姓鲁,更名鲁贤。此后,鲁土司世代相袭,属武职土司。清朝立国后,鲁土司再次投靠清政府,顺治十六年(1659),“印昌子宏归附,袭指挥使,锡之敕印。世袭掌印土司指挥使,驻扎庄浪,分守连城”[98],为清政府保卫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清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因鲁土司为清王朝立过“捍卫之劳”,土司制度得以保存。1932年,中华民国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通过了《明令撤销土司案》,废除了各地的土司制度。鲁土司共历19世561年,直接承袭土司之位者23人,摄职土司者2人。鲁土司管辖的范围非常广阔,包括今永登县连城、民乐、大有、七山、通远、红城、城关、龙泉和兰州市红古区河嘴、平安以及天祝县古城等广大地区,面积约九千平方千米,“远东至平番交界,路长一百四十里;在南至皋兰之张家河湾、河州之思家台、碾伯之川口等处,路长一百五十余里;远至西宁之冰沟口,路长十里;远北至镇羌属之喜鹊岭,路长一百四十里,共辖土民3698户”[99]

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末代土司鲁承基袭职,他曾经出任青海省政府参赞、甘肃省连城保卫团司令部司令等职。繁盛数百年的土司统治日渐走向末路,民国二十九年(1940),他将鲁土司所属的衙门、土地、森林等财产以40万大洋卖给了军阀马步青,马步青将官园内的大量奇花异石转移至西宁。鲁土司最后一子鲁勋于1975年病逝后无子,承传了五百多年的鲁土司绝嗣[100]

明、清时期,永登境内的土司众多,除了鲁土司外,还有红山堡土司、古城渠土司、大营湾土司、大通峡土司、九连土司、马军堡土司、西五渠土司、西六渠土司等八个土司[101]。这些小土司与鲁土司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土司信奉藏传佛教,妙音寺是鲁土司的家寺,在甘、青、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中颇有影响,五世班禅、六世达赖、七世达赖曾经到过该寺。新中国成立后,十世班禅、拉卜楞寺嘉木样大师、贡唐仓大师等都曾来过妙音寺。

(2)土司住宅建筑

鲁土司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衙门建筑集土司办公、居住、宗教活动于一体,坐北朝南,占地33025平方米,有各类建筑226间。早期建筑布局比较简单,后不断扩建,才形成今日之规模。《重修鲁氏家谱》载: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系明政府为脱欢之妻马氏修建,“治地连城,建楼七楹”。明宣德、成化、嘉靖时期,开始不断增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五世土司鲁纪勋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重修工程,形成如今规模宏大的、集住宅、办公和寺院为一体的建筑群。现存建筑大多为嘉庆时所建,呈西、中、东三条轴线布局形式,中路为衙署建筑,西路为妙因寺,东路为家眷内宅建筑,另在衙署的东北部有土司花园(图4-21)。

img79

图4-21 鲁土司衙门建筑总平面

①中路建筑。主要是衙署建筑,各建筑均沿轴线从南向北展开,形成四进四合院,自南而北依次有大照壁、牌坊、六扇门、仪门、大堂、燕喜门和祖先堂等建筑物,各院的两旁还大量布置廊房、厢房和配楼。

最南端为砖砌“一”字影壁,长20米,高6.8米,底宽1.7米,顶宽1.2米,悬山顶式,正中画有一神兽“贪”,具有警示的意义。

影壁北侧为一木牌坊,四柱三间木构建筑,中间为庑殿顶,两次间为歇山顶,原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嘉庆年间,十五世土司鲁纪勋重建,悬挂乾隆年间重修时御赐的“世笃忠贞”匾额,后来嘉庆皇帝曾经御赐匾额“世笃忠诚”。大牌坊是鲁土司衙门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两侧原有东、西辕门,1967年拆除。

大门,也称“六扇门”,面阔三间,硬山顶,门上彩绘“神荼”、“郁垒”门神。两侧砖砌“八”字形墙。进入大门,即为第一进院落,有二门(仪门),也称“提督军门”,面阔三间,厅式单檐硬山顶。原有白底黑字“提督军门”匾额,已佚。门两侧另辟角门,分别为“生门”和“绝门”。

经过二门,进入第二院。这里是鲁土司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主体建筑为衙署大堂,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占地28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12米,高14米,单檐歇山顶,七架梁厅堂前接卷棚抱厦结构,大堂中梁上题“大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岁次戊寅己未月辛卯日乙未时重建”,前檐下悬挂有“报国家声”巨匾。大堂后辟如意门,面阔五间,人字形顶,檐下施飞椽。另在大堂东面有书房及内宅等建筑物;西侧有大仓院及大马号。

从如意门可进入第三院。主体建筑为燕喜堂,占地24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10米,高13米,五架梁过厅式前出廊硬山顶结构,是土司的客厅。前廊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小门,从小门进入西院为议事院,进入东院为中军院。正堂北面有朝阳门一座,朝阳门为六柱十三檩歇山顶式,内外出檐廊;外两侧墙体为青砖砌筑;内檐廊处各有一小圆门,通向东、西配楼。

由朝阳门进入第四进院。为土司家庙院所在地。正北为祖先堂,系明洪武十一年(1378)赐脱欢妻马氏夫人“建楼七楹”的原址,原名“效忠堂”,清嘉庆六年(1801)重修,现存建筑面积380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14米,高22米,七架梁二层楼阁式歇山顶,由内、外两圈共36根柱子组成“金箱斗底槽”布局[102],堂内供奉历代土司画像。家庙院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配楼,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前出廊二层楼结构,东楼原为书房,西楼原为存放祭器之处。

②西路建筑。西路主要建筑为妙因寺,是鲁土司的家寺。原占地面积很大,现缩减为82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鹰王殿、金刚殿、塔尔殿、古隆官殿、万岁殿、禅僧殿、德尔经堂、大经堂等八座佛殿。

③东路建筑。东路主要是土司及其家眷的宅院,历代土司及其家眷们主要生活在这里。可分为两个区域:

南部为寝院区,原由八个院落组成,现存六院,有书房院、二堂、寝室院、佣人院、厨房院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管理不善,许多建筑及建筑的门窗被毁,梁枋等构件被锯掉,瓦件多被拆除,建筑构架严重歪闪。其中二堂面阔五间,厅堂式前出廊结构,悬山顶,原为土司居家时处理一般事务的地方;书房院位于二堂东面,原有12间单檐硬山顶前出檐房屋,多数建筑已毁;寝院位于二堂北部,有三院建筑,现存房屋数量较多,计前院有12间、中院有19间、后院有11间,多为悬山顶卷棚式前出廊结构,部分为平房。

东北部为土司官园区,现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分为上官园和下官园。下官园已被连城镇幼儿园占用;上官园现存主要建筑有绿照厅和八卦亭。绿照厅为清乾隆年间十三世土司鲁凤翥修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14米,高8米,单檐卷棚顶,中间为大厅,东、西两侧各连接五间出廊式平顶房。绿照厅内还修建有戏园,每年端午和八月十五有梨园在此演出,供土司及家眷欣赏。八卦亭位于绿照亭东侧,八角攒尖顶结构,面阔一间,进深3米,高6米,内顶为一圈悬柱结构,建于一八角形台上,台边长8.3米,高1米。土司官园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下来的仅有的古典园林珍品,园内草木茂盛,尽种各种奇花异草,今保存有明万历年间栽植的三株核桃树和酸青果、暴马丁香以及清嘉庆廿六年(1821)种植的柏树。

新中国成立后,鲁土司衙门曾经被各部门占用,在官园内曾开办过医院,或办学校,或建工厂,许多建筑遭损毁,假山被拆除,树木被大量砍伐。

鲁土司衙门既是衙署,又是王府宅第,其院落布局形制与一般地方衙署的布局不同,祖先堂与明代藩王、公侯的家庙一致,建筑等级超越了明政府的规定,根据《明会典》、《明会要》、《明史·舆服四》等多种文献的记载,当时明代的王府制度是“家庙一所,正房五间,厢房六间,门三间”;《明会要》载:“洪武六年诏。公侯以下家庙礼仪。凡公侯品官,别为祠屋三间于所居之东……嘉靖十五年,官自三品以上立五庙,仿唐制,五间九架,两旁隔板为五室。”[103]因此,王府之家庙与土司衙署的祖先堂一致,地方衙署和一般品官的宅第内绝对没有这种建筑和布局形制,明政府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两厦九架。造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屋三间五架……家庙三间五架。俱用黑板瓦。”[104]这种特殊的布局形式“疑与土司职掌既和一般地方官有别,而又同于诸王公侯皆可世代相袭有关”[105]

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建筑布局与四川渡口普济州土司衙相同,只是规模更大。普济州土司衙系明洪武年间御赐修建,其中部为官衙建筑,也是整个土司衙门的主体建筑,“五进四院式布局,大门外为弧形八字红墙;大门以内,二道门以前,两厢各有一两层楼房,围成衙门第一院。二道门设门三开,中门最大。穿过上述的二道门楼,即达衙门第二院,正面即土司大堂;土司大堂为七开间七架五柱,悬山式顶,上覆琉璃瓦。大堂即土司审案之公堂,当年堂上设有肃静、回避等木牌。大堂以后,进入第三院,正上方为土司眷属住房。再后为第四院,正中上方为土司祖堂。衙门大门外有一个大照壁,高三丈六、长七丈二、厚数尺”[106]

鲁土司衙门遗存大量珍贵家传文物,现分藏于省、市、县博物馆中,有《鲁氏世谱》、《鲁氏家谱》、花翎顶戴、蟒袍、官帽官靴、剑袋战袍、盔帽甲胄、朝珠和首饰等数十件;漆、瓷、铜、玉器数十件。其中甘肃省博物馆藏紫檀螺钿床和紫檀螺钿八扇屏,雕嵌十分精细;永登县博物馆藏明代山水人物剔红漆盘和康熙皇帝钦赐黄蟒袍各一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武胜驿张氏民居

位于武胜驿镇大川石门岘村。清末修建。合院式布局,坐东向西。现仅存上堂屋和门楼。堂屋面阔三间,前出廊结构,建于高台阶上,槅扇门雕“老鼠葡萄”等图案。南、北侧原有厢房,已拆除。门楼为四柱垂花门结构。

二、白银、定西市

白银、定西两市属于陇中地区。1985年行政区划变更时,成立了白银市(地级市),将原属定西地区的部分县划归白银市,现辖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二区;定西市辖安定区、通渭县、临洮县、渭源县、岷县、陇西、漳县。

在地缘文化、居住风俗、生活习惯上,陇中的北部和南部有着明显的区别。北部地区包括白银市所属各县区和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等毗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方,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干旱沙漠区,自然条件非常严酷,山岭、川塬相接,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极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靠天吃饭。民居建筑形制与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等地属同一体系,建筑材料、工艺一致,与兰州地区的建筑风格较为接近。建筑类型主要有土堡子、土木结构高房子(即院内一角处修建的高出院墙的独间小房)、土窑洞(包括崖窑和箍窑两种形制)、棚道、卧铺子等,建筑完全利用当地生土材料修筑而成。院落式民居均沿袭传统合院式布局形态,多选择坐北向南方位,由于木材稀缺,房屋建筑都较低矮,结构简单。南部地区(包括陇西、岷县、临洮等地)具有陇南山地的地貌特征,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四合院、板屋、土堡子等以及岷县一带的部分藏族建筑。

(一)陇中北部山区

陇中北部山区的景泰、会宁、靖远、通渭等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致,建筑材料为土、石、砖、木等。合院式民居是最普遍的居住形式。

白银市、景泰县一带常年干旱少雨,居住文化有别于其他地方,普通人家讲求“三间拔檐上房”建筑,上房两边陪有厦房,称为“一本书院”;或修建面阔五间的一排房子,称“穿靴戴帽”房,屋墙多用白灰粉刷,纸糊顶棚,玻璃窗。贫苦之家多修建简易住房,称之为“驴驮柴”、“土搭梁秃眉毛房”,或依山傍崖挖窑居住[107]。今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小楼住宅。农村地区仍然流行传统住宅形式。

靖远县、会宁县与兰州市榆中县为邻,受兰州地区环楼四合院建筑形制的影响,这里的四合院称为“四合房”。由于本区域建筑材料相对匮乏,它不像经济发达地区的四合院那样规整,围墙均夯筑而成,在院落内三面或四面修建房屋,房屋的墙体有四种结构:一种是下半部黄土夯筑,上半部用土坯(当地称为“基子”)和草泥砌筑;第二种是土坯砌筑,土坯砌墙技术比较发达,房屋的后檐墙用“大拉”(墙厚37厘米),侧墙用“立卧”(墙厚30厘米),前墙用“单封”(墙厚20厘米),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在墙体下碱部分(勒脚)砌三至五层砖;第三种是黄土夯筑,全部用土夯筑而成,结构分椽打墙与版打墙两种;第四种是草泥垛墙,系草把与泥巴砌筑而成,一般砌成空斗式,承重能力较差,多用于体量较小的房屋。在这一区域内,房屋形制多为单面坡瓦面,屋檐、门窗均朝向院内,便于收集屋顶的雨水。“棚道”、“卧铺子”是靖远县境内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制,其结构非常简单,以土坯砌筑墙体,上面架设简单的木梁、椽,草泥覆顶,可以移动,其实是简化了的单面坡土木结构房屋。在早期经济困难时期,这种房子是陇中北部广大地区群众的主要住宅形式,现在多用于圈养牲畜、磨房、厨房,或用于看守田园的临时歇息之所[108]

在会宁、通渭、定西一带,传统民居建筑以夯土版筑的高墙庄院为主,称为“庄”。庄的大小面积以弓(4~5米)来计算,有12弓、16弓、20弓、2l弓等标准,最常见的是16弓(约250平方米),平面讲究正方形,忌讳前后延伸。有的还在围墙上修建女儿墙,这种院落形制称为“团庄”。庄内房屋的布局沿袭传统四合院形式,有厅房(主房或客房)、对厅、厢房及高房等,堂房的台阶最高,对厅、厦房次之,过厅、厨房最低。院落四角分别置厕所、磨房。牲畜圈置于院外,与菜园、果园、打麦场等其他生产设施相互连通,并修筑低矮的围墙圈起来,称为“外落城”。这一地区的民居建筑工艺别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这里常年干旱少雨,房屋结构多为“一梁两挂椽一檐水”式,前檐高2.6~2.9米,后墙高4米以上,房屋坡度在1∶0.3至1∶0.35之间。

第二,上房(堂屋)建筑最为讲究。通渭县、会宁县南部一带称上房为“厅房”,布局形态多样,有全厅、半厅、软三间、软一间等几种,一般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正中开门,次间置窗户。房屋的围墙多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夯土墙(高2米),上部为土坯砌筑,有些房屋的后檐墙建在庄墙上。盐碱地区多以砖石砌墙基,其上砌土坯。土坯长37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109]

安定区一带的上房有简易结构和间架结构两种。“间架结构”较为复杂,称“三间两檐四檩三挂深檐”,前檐有二檩承挑檐廊,露出二明柱(楹柱),柱头装饰有“扎梁头子”,梁、檩间为梯形楔搭接,脊檩中间置顺水桴梁,上托杩墩、瓜柱等构件;其他梁檩以14根明柱、暗柱支撑;柱子水平方向以“拉椠”连接。明间设边门二扇,中间设启闭门二扇[110]

第三,屋顶椽子的布置形成特定的传统习俗。梁架结构一般为“四檩噙口”或“腰扎挂”,飞椽挑檐,两门四窗。简易者为无“噙口”、无飞椽。椽子排布以“滚椽”为主,也有“全挂”或“里滚外挂”等形式。布椽子在当地非常讲究,“挂椽”的规格高于“滚椽”,若厢房选挂椽方式,则主房不能选滚椽,否则有“以大压小”之嫌。同时,“滚椽”房屋对面的房屋不能用“挂椽”,否则有“乱箭射主”之嫌。

第四,门窗雕饰有固定的模式。堂屋明间的门窗多为四门八窗的“箍子门窗”,两次间各设互为开合的“四明窗子”,窗下砌槛墙,门楣之上为奇数组成的“卧山板”,其上有贴椠枋、闭风板等构件。对厅、厦房门多双扇棋盘门,厨房门多单扇榻板门。窗子多为16或25眼的方格窗,有的是上下两合虎张口花格窗,现多改为玻璃窗、钢门钢窗。

第五,民居院落多有“高房子”建筑。这是一种土木结构的简单楼式建筑,体量很小,一般位于入门内左侧,也有建于右侧的,高房的底部多以土坯箍窑,窑面上垫平后建高房,下层用于储藏农具杂物或牲口圈,上层住人,楼梯设在院内。旧时,高房子具有瞭望周边情况的功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陇中各地农村地区修建新式居民点,打破了传统四合院格局,采用一致坐北向南、高低一致的砖瓦房,房屋之内设套间。今城镇、近郊居民除修建砖木结构房屋外,还修建二层楼房。

(二)陇中南部川区和山地区

陇中南部地区包括临洮、陇西、岷县等地,地处洮河两岸川区和陇南山地一带,其居住风俗、文化与其他各地有很大区别。传统合院式住宅称之为“堂室式”,即四合院式,院内四面均建房屋,主房为堂室,即其他地方的“上堂屋”,堂室的前面为宽阔的庭院。但陇中南部地区的堂室与其他地方的上堂屋之间存在区别:堂在前,室在后;在堂、室之间设有前墙隔开,墙外属堂的空间,墙内属室的空间;隔墙的左、右各设窗(牖),中间设户(室门),即古代所谓“升堂入室”;堂的左、右、后三面均围以砖或土坯墙,左墙称为“左序”,右墙称为“右序”。堂中前方,一般置两个大明柱(楹);室的平面长方形,左、右长而前、后窄,面积较大。寝室住人,前堂为祭祖或供宴会起居之用。这种布局形态如戏台。受传统建筑文化和礼仪制度的影响,这里的堂屋也有北主、东主、西主之分,本地多尚北面,主堂与室建于同一基上,只是堂基的高低、台级的多少有所不同。这一地区的房屋建筑形态多样,典型者为虎座厅、磨房厅、二栿厅、趄栿、一挑檐等。

1.虎座厅和磨房厅

这种房屋结构按堂室形态布局,即在平面上安置四排大柱子以承托梁架,施两重栿和梁,二者间用花墩承托,上铺挂椽,挑出檐口;屋檐形制刻意做成前长后短式,后檐称之为“卷棚”。堂之左为寝室(卧房),右为厅房,供接待宾朋之用。檐柱间施满间虎张口窗子、“股子门”(槅扇门之别称),另有门屏,门窗俱饰以雕花。这种建筑布局完全能满足家族祭祖、行礼、住宿、待客的各种需要。后檐的卷棚又称“塽堂”。《集韵》称:“塽,地高明处。”“塽”同“爽”,指高而明朗的地方。是供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地方,规模大小与主人的地位身份有关。正脊饰五把鬃的张口兽、闭口兽,或三把鬃的张口兽、闭口兽;垂脊上塑龙、虎、狮、豹、象等;台阶以三级为最高规格。普通居民的房屋只垒平脊(清水脊),屋面铺“三沟带”式瓦,台阶只有一级或有台而无阶。

2.趄栿式建筑

这是本区流行的另一特殊形制的民居建筑,平面立三排柱子,梁上施滚椽(与挂椽相反)。滚椽是在柱上架栿,栿上架左右横列的椽子;挂椽是在柱上架栋,栋上架檩子,檩子上架纵向排列的椽子,出檐很短,无檐廊,室内光线较充足,深为群众喜欢。

3.一挑檐式建筑

这是经济状况处于中等人家者修建的建筑形式。院落占地2亩左右(平面长方形院或正方形),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一挑檐式,两厢为草房。普通农户的宅院占地约5分左右,围墙夯筑或土坯砌筑,房屋面阔三间(一丈),进深二间(七至八尺);后脊高而陡峻,前檐高八至九尺,后檐高一丈三尺。

临洮境内留存的传统四合院大部分是清末民国年间的富商、地主的宅院,一般占地6亩至10亩左右,俗称“前后厅房左右厢房构成四水归池”,庭院中栽花植树。房屋形制多为上述前两种,并在临街建高大的龙门(如意门),门两侧筑八字影壁。现在普遍流行三架檩和五架檩式房屋,突破了传统四合院布局。庭院无论大小,一律坐北向南,且均修建一排房屋,面阔达五、七、九间,客、寝、厨房顺次排列,简使省事[111]。贫寒之家多修建“墙搭椽”式土房或依山挖窑洞,或以土坯砌筑窑洞居住。陇西境内的民居建筑与临洮稍有区别,陇西的民居院落体现的是大、深、高的气派,以示富足,高庭院、单面坡大瓦房,室内铺木地板,板门板窗,深廊檐,但在采光、保温方面都显得比较差,屋内设有重门、暖阁[112]

(三)合院式民居建筑实例

靖远县仁和村民居建筑

位于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又名张雄故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和村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之重镇,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水,黄河穿村而过,东南靠山,有“塞北之江南”之称。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是古代黄河交通要隘。境内古文化遗存丰富,有唐代北城滩古城堡、明代北城滩长城及烽燧遗址、仁和民居群等。这里保存有哈思山原始林区,著名书画家范振绪赞其为“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2006年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将张雄故居命名为“仁和村古民居群”。仁和村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是封建社会农村地区大家族聚族而居的最好例证,是研究陇中农村地区民居建筑和聚落形态的典型实物。村落以该庄院为中心,形成一个严密的宗族组织,居民以王姓、张姓、唐姓和乔姓居多,均聚族而居,崇文尚德,厚道朴实,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

张雄故居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堡寨式地主庄院,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民国时期扩建。整个村落以“发裕堡”为中心布局。堡子又名“积德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外墙体系黄砂土夯筑而成,堡内房屋均砖木结构,单坡屋面,现存房屋40多间,主要建筑包括:大门,砖木结构,面阔二间(2.8米),进深1米,高4.2米,硬山顶,门内立砖雕影壁一座;东堂屋面阔三间(9米),进深3.8米,高5.6米,单檐硬山顶;西堂屋面阔三间(9.3米),进深8.3米,高5.8米,前出卷棚式廊;南厢房面阔六间(13.5米),进深5.1米,高5.2米;北厢房面阔六间(13.5米),进深5.1米,高5.2米。此外,在西北角有木结构二层绣楼一座,面阔三间(11米),进深5.5米,高6.8米,卷棚顶。前院西南角为棚道结构的厨房(图4-22)。

img80

图4-22 靖远县仁和四合院总平面图

房主张雄,生卒、事迹无考,清末靖远县有名的富商。

通渭县榜罗镇民居建筑群

位于通渭县榜罗镇。清末民初修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榜罗镇位于通渭县西南部高岭地区,是我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冬季寒长,夏日热短,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全年平均气温6~7℃,年降雨量400毫米,以地下咸水为主,地下水含盐量高。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回、藏、彝等少数民族。榜罗镇历史悠久,镇区周围有战国秦长城遗址,绵延20余千米,留存许多关隘、营寨和烽火台遗址。榜罗镇也是我国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故里,在岔口村有夫妻合葬墓。明代开始,这里的商运开始发达起来,商贾云集,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才走向衰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民居建筑艺术的发展,现存清末民国时期的民居院落三十多座,建筑形制和风格非常统一,都为四合院、三合院布局形式。这里的群众非常崇尚古文化,留存有大量民俗文化遗产,现存清末民国时期的木质牌匾218幅,古字画1080幅,各类文物3248件,古家具10280件。

榜罗镇民居建筑群得以完整保留,主要原因是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在此驻扎、休整。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非常重视保护这些房屋和其他革命遗迹。1935年9月27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叶剑英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陕甘支队进驻榜罗镇,红军领导人借宿在三十多户居民院落内,期间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榜罗会议”和连以上军政干部千人大会,并在此做出了红军继续北上抗日的重大战略决策(图4-23)。近年来,再次确认红军住过的院落28处,其他指战员和部分红军战士住在土堡内。土堡系清代修筑,平面圆形,位于镇南,原为镇民团使用,红军作为警卫团的住地。1935年9月,邓发、杨得志、肖华等红军将领及战士集中居住于民居院、商铺外街道两侧,街道由36处清末至民国初建造的民房(商铺)组成,占地3200平方米,现改名“红军街”。1936年10月,贺龙、肖克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第二军、第三十二军再次进入榜罗镇驻扎、休整[113]。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同志旧居分布于全镇多个地方,共17处,均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土木结构单坡硬山顶式,多数居民家内保存有当年红军使用和遗留的用品。现分别由19户村民使用管理。

img81

图4-23 榜罗镇民居院分布图

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民居建筑形制简陋,院墙(庄墙)黄土夯筑,坐北向南。院内四面房屋低矮,上房(堂屋)、下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上房是主人的起居室、客厅,单檐一面坡样式,左、右厢房为厨房或下人居住。室内设通长火炕。所有建筑除特殊部位和装饰用砖外,墙体材料均为土坯,系当地的生土材料,处理方法简洁朴素,部分门窗有精细的木雕饰件,多数仅为棂条格子窗。有的在山墙墀头部位施简单的砖雕,典型者如林彪住房(图4-24、4-25、4-26)。有些院落在东南角上修建土木结构二层楼(小高房)。

img82

图4-24 林彪住房平面

img83

图4-25 林彪住房剖面

img84

图4-26 林彪住房立面

1979年,通渭县人民政府在原榜罗小学旧址上修建了“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榜罗镇会议遗址”,2006年6月更名为“榜罗镇会议旧址”。2003年,通渭县人民政府将17处中共中央和红军主要领导人住宿旧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甘肃省各级政府联合制定了榜罗镇红色旅游开发方案。2009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榜罗镇会议旧址”改名公布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

范振绪故居

位于靖远县城内。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内带回廊式布局,砖木结构,占地200平方米。现存北房面阔三间(10米),进深6.3米,高3.5米,布瓦硬山顶。另有耳房四间、西厢房四间。大门有精美的砖木雕饰,门额悬刘民书“经元”二字匾。

范振绪(1872—1960),字禹勤,号南皋,晚年号东雪老人、太和山民,靖远县人。祖父范呈芳,父范培,均为清代贡生,父亲在同治时任兵部郎中。范振绪本人出生于北京,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科举人,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进士,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政法大学留学,专攻法律,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历任刑部主事和河南省济源县、孟县知县,颇有政绩,当地百姓呼为“范青天”。公余之暇,专事书画、诗词,编纂《济源县志》。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华民国国会参议院议员。1915年,潜赴南京反对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期间,积极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活动。1921年任绥远萨拉齐县县长。1929年在青岛马福祥部任秘书。1934年返回兰州,聘为甘肃省政府顾问兼禁烟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书画、诗学。1936年,受马步青之请,在武威任教。1940年任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1年与张大千同往敦煌,研究敦煌壁画。1949年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1957年,范振绪主笔创作了《红军长征图卷——甘肃段》,长36尺,送北京展出,副本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60年病故。主要著作有《东雪草堂笔记》、《东雪草堂诗联存稿》、《夜窗漫录》、《学画随笔》、《东雪杂文》、《兰州事变纪略》、《双十二兰州事变记》、《燕子笺秦剧本》、《桃花扇秦剧本》、《济源县志》、《靖远县新志稿》等[114]。靖远县政协搜集整理的《范振绪先生书画选集》于1992年出版。

另在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15号也有一处范振绪在兰州任职期间的住宅,修建于民国时期,坐西向东,四合院,占地322平方米。现仅存北面倒座五间,单坡硬山顶。

三、平凉、庆阳市

平凉、庆阳二市毗邻,同属于甘肃东部地区,地理、气候、物产、民风民俗、建筑文化基本一致。

(一)平凉市

平凉市大部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泾河流经全境,有20多条支流,包括汭河、葫芦河等。平凉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8.6℃。

平凉,明代置平凉府,为平庆泾固化道治所,领州三、县七[115]。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升泾州为直隶州。同治十一年(1872),割平凉、华亭、固原、隆德四州县属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十二年(1873),升固原州为直隶州”;泾州直隶州在明代属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1779)割崇信、镇原来属。领县三:崇信、镇原、灵台”[116]。这里自古为交通要冲和重要商埠,是陇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业经济比较发达,设有众多的驿站关卡,其中明代设四座关卡[117];清代设八关、七驿站[118]

平凉自古以来属多民族居住区,有汉、回、满、蒙、藏、保安等18个民族[119],其中汉族占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里民俗纯朴,不尚奢靡,“专事耕种,不为寇盗,婚姻丧葬,颇近古风。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五方辐辏,商贾竞利,不事文学,亦鲜浮糜,马牛夜收,道不亡失,俗言鬼神。民居多板屋,俗安简陋,民杂番夷。僻处山谷,地脊民贫,居多陶穴,女鲜线织,人性朴直,崇简务本。汉回杂居,质朴力农,不事商贾”[120]

虽然史书称平凉一带的民居建筑文化是“民居建筑多板屋”,但因明、清以来,这一地区的林木大量减少及其他原因,今在平凉地区很少见到板屋式民居,只有很少量的砖土木结构二层楼。现存民居建筑形制主要有两种:一是窑洞院,与庆阳地区的窑洞建筑属同一建筑形制和窑居文化体系,主要分布在农村的沟壑、山塬地区,窑洞村落大都按血缘家族关系组成,以族为村,一户一宅,如灵台县的新集、龙门、百里、蒲窝等乡和泾川县的南、北二塬等地,是典型的窑居宗族式村落[121]。二是合院式民居建筑,由于地近天水、陇中,这里的合院式民居建筑与天水地区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接近。

同时,又受兰州、临夏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较深,在城镇商业贸易区,在院落临街的一面均建成铺面,房屋也有二层木楼形制者,与兰州地区的四合院接近。平面布局也有“虎抱头”样式,是受临夏民居建筑的影响所致。华亭县一带的富裕人家喜欢建造土木结构马鞍式(“人”字梁)瓦房,有门楼,但建筑工艺比较粗糙;普通人家的房屋多用当地产的坩泥、陶土营造;而在黄土较厚、土质较好的地方,挖地坑式窑洞;在偏远山区,还有结草庐栖身的[122]

平凉境内的传统民居(包括合院式建筑和窑洞)之所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与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有关,这些民居院落或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宿营地,或为我党开展地下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据点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比较妥善的保护。

界石铺民居

界石铺镇位于静宁县城西北部,西与会宁县接壤,素有平凉的“西大门”之称。1935年10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静宁界石铺镇继红村,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和博古等宿营于一处当地农家院内。1996年,院落改建为“红军长征纪念馆”,并公布为“平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公布为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原院落为一院两进布局,坐北朝南,前、后院以月亮门分隔,前院东西长18米,南北长48.5米;后院为花园,长22.4米,宽17米。前院现存上房和厢房。南上房面阔三间,第一间为厨房,面阔4.35米,进深3.20米;中间为毛泽东旧居,面阔5.95米,进深3.20米;第三间为毛泽东警卫员陈昌奉住室,面阔及进深与厨房同。北上房的原有建筑形制不清,近年修建为陈列室,面阔5.95米,进深3.32米。东厢房面阔三间(9.5米),总进深4.36米,单面坡前出廊结构,廊深1.35米,明间置对开式实榻门。西厢房面阔4.22米,进深3.03米,单坡顶,不出廊,明间开实榻门,门宽1.69米。后院内东侧存一戏台(名为庆圣楼),建于光绪三年(1887),建筑面积5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土木结构硬山顶,今改名为“红军楼”[123]

泾川南门民居

位于泾川县城南大街6号。清代修建。坐南面北,为土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通高6米,卷棚顶,其中下层的中间设为过厅,宽1.1米;左、右为厢房。

泾川羊圈洼民居

位于泾川县王村乡掌曲村。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名为“泾川县红军临时指挥部旧址”。1935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的领导下进入泾川,将指挥部设在该农家院落内。现存土木结构二层楼一座,下部为土坯草泥箍窑洞,上部为土木结构两面坡顶小楼,面宽3.4米,进深4.4米,通高7.1米。

泾川尹家洼村民居

位于泾川县玉都乡尹家洼村。民国时期建。1945年,中共泾川地下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郭生满在此开展革命活动,修建了该院落。现存土木结构小楼一座,另有平房五间。

庄浪李家山民居

位于庄浪县柳梁乡李家山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修建。坐东向西,占地900平方米。现存房屋两座,系五檩悬山顶结构,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檐置七攒斗栱,槅扇门、槅扇窗。清乾隆时期,本地苏氏之女守节有道,乾隆御赐修建旌表节烈牌坊,牌坊已不存,该建筑属牌坊的附属建筑。

崇信平头沟民居

位于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西。1945年修建。坐东向西,占地48.5平方米。现存上房,面阔三间(8.3米),进深5.7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正脊两端施脊兽。前檐施四扇套花木门、方形套花木窗。

(二)庆阳市

庆阳市,清代为庆阳府,“隶平庆泾固化道。顺治初,因明制,并置庆阳卫。雍正五年(1727)省卫。领州一,县四”[124],现辖7县1区。1994年,庆城县被公布为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庆阳市全境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2米之间。地形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黄土丘陵区三大部分,其中10万亩以上的大型黄土塬有12条,如董志塬面积达136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庆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7℃~10℃,年均降雨量480~660毫米。主要河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

庆阳市的历史非常悠久,境内古文化遗存相当丰富。远在2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遗迹和新石器时代仰韶、齐家文化遗址丰富。战国时期的秦长城横跨华池、环县、镇原三县,秦直道穿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庆阳市也是我省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0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建立了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

庆阳全市以汉族为主,也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庆阳市的四合院式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布局规模均较小。院落多为一进一院式,有一进两院式,四面均建有房屋,南、北方为主房,以北房(上堂屋)为尊,一般面阔三间或五间,进深二间,砖土木结构,五檩四椽,在北房的两侧还有角房(耳房)。

上房是一家人举行重大活动或长者起居的地方,均建于一至三层高的台基上,房屋高于其他建筑,正脊砌陶瓦饰件(一般为狮虎、獬豸之类);下房(下堂屋)与上房相对,多用于书房或客厅;东、西面为配房或厢房,各房屋之间以扶手游廊相连;厨房均位于东面或东北角,是依据古人“东厨司命”的说法配置。

第二,庆阳地区民俗文化丰厚,居住文化多姿多彩。上、下堂屋的建筑规格稍高,当地称之为“安架房”,与天水地区的称法一致。

大门均依街巷而开,城镇地区的称为“街门”,农村地区仍称大门,青砖砌筑,屋顶起脊,四角上翘,门框上方多安置三块走马板,用于刻写吉祥文字“富贵居”、“耕读家”等;门板均双扇,上嵌铺首、门环等金属饰物;门墩为石雕长方形或石鼓,或蹲狮子。

进入大门,面对一照壁,边框砖雕花纹,正中下部设土地神龛。房屋非常讲究门面的装饰,砖雕墀头,槅扇木门,棂条窗。窗子多为“虎张口”式,即上、下两扇,上扇可以向外支撑挂起,便于通风透光。

第三,家家户户堂屋室内正中置一长条桌,桌上供祖先牌位(或置于专用的神龛内),条桌前为一八仙桌,用于摆放供品[125]

与平凉市一样,庆阳市的古民居建筑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因为20世纪30—40年代,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后方基地之一,这些民居院落、窑洞建筑或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宿营地,或为我党地下斗争的据点,或为我党、政、军负责人住宿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妥善保护。

亮公祠堂

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莲花寺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8)立。祠堂已毁,仅存石牌坊一座,单间方柱庑殿顶结构,高2.2米、宽2.5米。坊额楷书阴刻“亮公祠堂”。

罗川赵氏石坊

位于正宁县罗川镇。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修建。均红砂岩雕凿而成,系赵氏祠堂附属建筑物,原祠堂已无存,仅存石坊三座,分别为天官坊、清官坊、恩宠坊。时真宁(今正宁县)人赵邦清在山东任知县,他为官清正廉明,邑人为其立祠以祀,并建“天官坊”一座,现存石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并刻有“天官大夫、辛卯岁贡、辛卯文魁、壬辰进士、滕县知县”楹联和石匾。万历四十三年(1615),庆阳府为赵邦清再修祠以祀,并修建石质“清官坊”一座,坊上雕赵邦清生活故事及凤凰、麒麟、牡丹等纹饰,有耕种、宴饮、出行、起居等内容及“盛世清臣、孤清震世、清著天曹、清风劲节、一代清官”楹联、石匾等。万历四十五年(1617),赵邦清为其父母建石质“恩宠坊”一座,四柱三间五楼式,并刻“宠赐天官、簠簋训廉、翟祎画绣、萱日重辉、褒赐文林、恩荣两母、岂弟遗荫、孟机欧荻”赞语及“奉天诰命”、“奉天敕命”石匾[126]

钟楼巷民居

位于庆城县南街唐家巷东。清代修建。一进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现存南房三间,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堂屋墙体石砌而成,青瓦单檐硬山顶,檐下施斗栱,槅扇门。

中街民居

位于庆城县中街。清代修建。一进四合院,占地900平方米。现存上房五间、耳房四间;南、北厢房各三间;门房一间。均为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上房檐下施斗栱及槅扇门窗,屋脊施鸱吻。1988年按原貌修复。

曹喜都宅院

位于宁县中村乡曹家村。清代修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800平方米。现存上房、倒座、东西厢房。上房为三层楼阁式,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4米,高6米,前廊置木雕栏杆,屋饰脊陶兽。

曹喜都,生卒、事迹不详。

良平乡傅家祠堂

位于宁县良平乡傅家村。清代修建。坐西朝东。当地人称之为“八柱祠堂”。现存院落东西长36、南北宽22米,四合院布局。自东向西依次为牌坊门、屏风门、祖先堂和南北厢房。屏风门上留存有清咸丰年间修建的题记。祖先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内供奉傅介子、傅玄等先祖牌位。保存有明代修《付氏家谱》及部分影画。现为村委会所在地。

良平乡贾氏祠堂

位于宁县良平乡贾家村内。清雍正年间修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自南而北依次为土木结构硬山顶大门、祖先堂和东西厢房。祖先堂面阔五间,前出廊结构,前檐柱上置一斗三升斗栱,明间置六抹槅扇门。

政平张氏宅院

位于宁县中村乡政平村南。清代修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政平张氏书房”。原有布局形制不清,系张氏先祖于清代购置、增修和扩建而成,周围原有文昌庙、魁星庙、关帝庙、菩萨庙等建筑,已无存。现存院落为一院三进布局,坐西向东,南北长24.75米,东西宽19米,主要建筑有正房、南北厢房及倒座(图4-27、图4-28)。门楼为青砖砌筑,有门墩石和两扇实榻门。正房面阔七间(17.86米),进深6.60米,修建于高0.78米的台基上,五架梁硬山顶,檐下置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中间的五间为正厅,六抹槅扇门,后金柱间置雕花檀木屏风48扇(其中两扇已坏),后墙设门,可进入第二院,现已封闭;左、右梢间单独成间,置槛墙、槛窗,墙心锦文海棠,现已被住户改建为卧室和厨房。屋顶施花脊,两端带吻兽(图4-29、4-30)。南、北厢房均面阔三间(7.71米),进深5.25米,台基高0.35米,单檐前出廊硬山顶,墙体均为土坯砌筑,其中山墙、槛墙外青砖包砌,后墙外敷草泥;明间置4扇六抹槅扇门、格子窗,次间设槛墙,其中北厢房的东山墙上置一影壁,屋顶饰花脊,两端带吻兽。倒座系三架梁结构,面阔7间(18.80米),进深4.35米,柱高3.5米,台基高0.32米,单檐硬山顶,门窗全部雕花卉、博古图。

img85

图4-27 宁县政平书房总平面

img86

图4-28 政平书房总剖面

img87

图4-29 政平书房堂屋立面

img88

图4-30 政平书房堂屋剖面

2008年,有关部门组织勘察测绘并制定保护修缮方案[127]

刘旺宁宅院

位于宁县中村乡刘家村。清代修建。占地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两院四合院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倒座、过厅、上房、楼房。东、西两面有厦房。上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木雕门窗。

刘旺宁,生卒、事迹不详。

姚家圪垯民居

位于合水县何家畔乡姚家圪垯村。清代修建。原布局不详。现仅存门楼两座,形制一样,均宽5米、深3米、高12米,单檐歇山顶,明间施斗栱,两侧墙上有砖雕花卉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