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西走廊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河西走廊地处甘肃西部,位于北纬37°17′~42°48′、东经92°12′~103°48′之间,东起乌鞘岭,西止甘新交界处,南有祁连山与青海省相邻,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东西长约1000余千米,南北宽约40~100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是一狭长的绿洲走廊,故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5市,总土地面积28.1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0.4%,总人口约413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83%。
河西走廊地区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春、秋季多风,年均气温4.8~14℃,最热月平均气温21.1~32.7℃,最冷月平均气温-8.5~-18.4℃;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16.2~282.1毫米,年均蒸发量1932.4~4061.5毫米。土质主要有砂夹石、粘性土、盐渍土和湿陷性黄土等,绿洲面积占9.27%,沙漠占15.9%,戈壁占57.35%,盐渍化土地和荒漠草地占17.6%[17]。河流皆为内陆河,自东向西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五十七条内陆河[18],多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区,土地(绿洲)、森林、水资源非常有限,许多城镇以疏勒河(包括党河)、黑河、石羊河及其支流(包括引水干渠)为主要水源,有十五座市、县级城市直接滨河或引水干渠而建[19],形成了以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农村人口稀少。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分布产生了很大影响,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聚落中。
历史上出现的多次经济、军事开发活动导致河西走廊各地的自然生态日益恶化。早在西汉武帝时期,为开辟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通道,首次实施了河西走廊大开发工程。汉、唐盛世之时,河西走廊地区社会安定,天然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宜农宜牧,呈现“烟火万里,号称富庶”[20]的繁荣景象。如:祁连山“东西百余里,有松柏五十,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牧畜养”;焉支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亦有松柏五十,其水草茂美,宜畜牧”[21]。又,甘州的北湖地处“城北里许,明镇守游目眺之处。旧有亭榭舟舫”[22]。又,凉州臧南山“夏涵霜雪,有清泉茂林……美水丰草,尤宜畜牧”[23]。又,敦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宛然一大都会”[24]。
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中原统治区,多以河西走廊地区为军事前沿地,不间断地实施大规模、无限度的移民屯垦政策。如明政府积极倡导和推行河西垦田种地活动,嘉靖八年(1513),明廷“题准甘肃等边……南北山地听其尽力开垦,永不起科”[25]。清政府更是把河西走廊地区作为西征的后方军需供应基地,清廷对准噶尔再度用兵以来,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和军民屯田活动,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军在喀尔喀蒙古西部和嘉峪关以东……大兴屯田……称为西路绿营兵屯”,雍正时期,又大规模招徕贫民至此屯田,“招屯田民五百三十户,并续招屯民三十一户,共五百六十一户”[26]。乾隆十年(1745),甘肃巡抚黄廷桂再次奏请屯民开渠:“一工城在边墙之外,地平如砥,一望无际,约可垦地数千亩。”[27]移民大量涌入,砍伐大量木材,造成山区林木资源大面积缩减。宣统《甘肃新通志》载:“黑松林山,(古浪)县东南三十里,上多松,今成童矣”[28]。过度屯垦导致人口数量膨胀,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出现人多田少的现象。日益膨胀的人口、不断扩大的农田面积给绿洲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危害,沙漠化不断扩大,乾隆《镇番县志》载:“今飞沙流走,沃壤忽成丘墟,未经流淤压者遮蔽耕之,陆续现地者节次耕之。一经沙过,土脉生冷,培粪数万方熟。”[29]
由于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多数开发行为属于野蛮掠夺式开发,加速了绿洲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沙漠化进程,沙漠不断吞噬绿洲和农田,严重影响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黑河下游的胡杨林已从20世纪40年代的5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6万公顷,柽柳林从20世纪50年代的15万公顷减少到如今的10万公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处下游的天然灌丛大面积退化死亡[30],木材作为住宅建筑材料的历史已成为过去。
河西走廊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对民居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春、秋季多风,木材稀缺。为充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只能选用抗风能力较弱的自然生土材料,因此,夯土建筑和土坯砌筑工艺比较发达。生土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较短,一般使用期限为20年,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聚落建筑群体。早期的聚落建筑在历史变迁中已消失殆尽,在广大农村地区则保留了少量体量巨大的堡寨建筑及以堡寨为中心的小聚落。
河西走廊各地的风土人情、居住风俗与文化、建筑艺术与风格有相当的共性,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合院式民居建筑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散布在各村镇及偏远地区的屯堡(堡寨)式建筑;二是集中分布在城镇、乡村的传统合院式建筑;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修建的现代砖瓦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形制,建筑体量均较小,面宽小、进深大,布局紧凑;中轴线上为堂屋三间,两侧面为对称的厢房两间或三间,南面为正门和倒座。
由于河西走廊地区降水稀少,民居建筑基本不考虑防水、防雨问题。屋面为木梁、檩、椽搭接结构,椽上铺木板、竹帘或芦苇等,表层抹麦草泥,总厚0.1米,多为平顶形制,不覆盖瓦件,屋顶上可晒粮食。每座房屋都装饰丰富的砖雕、木刻、书法、绘画。名人府第都有门楼,悬有名人题款的门额。
(一)敦煌市
敦煌市为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武帝开发西域时就置敦煌郡,“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分酒泉置,县六”[31]。现存汉晋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长城、壁画墓等非常丰富,保存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1.敦煌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宋、元时期,敦煌已成为各族杂居的地方。清初,各县移民大量迁入敦煌,他们依照从前的县籍,各自聚居在敦煌境内的某一地段,且多以原有县名命名其居住地为“某某坊”,如城南二里的皋兰坊,城东五里地的灵台坊等,均是这种历史遗痕。随着人口的剧增、村坊不断扩大,各坊分化出新、旧、大、小、上、中、下、东、南、西、北等支派。每个村落都是同乡聚族而居,有自己的语言、生活和婚俗习惯,各有其管理头目——农坊。民国时期,这种农坊制度走向崩溃。民国二十二年(1933),新兴的区村制诞生了,数座农坊合并为一村,数个村落合并为一区[32]。
古代敦煌的建筑技术非常发达,这在莫高窟历代壁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敦煌地区一直盛行卜宅风气,敦煌遗书《宅经》(P·3865)说:“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当地建筑房屋时讲究避“五虚”、持“五实”,“宅有五虚令人贫耗;五实令人富贸”。建房动工之前要举行仪式,宣读《建宅文》;立大梁时唱《上梁文》(P·3302);宅第建筑好之后,还要请人念《镇宅文》,如“宅纳吉样(祥),风送宝雨。林□天眼,仓盈金石。库积琼珠,宅富人兴”等(S·2717)。
敦煌民居建筑的式样和结构,古今大体相近。家境富裕者的房屋比较豪华气派,有前院、后院、车院,有车门(大门)、街门(院门),有高大的庄墙(外围墙)。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上房最为突出、讲究,拔廊带彩、石灰粉墙、砖铺地面。选择宅基地、建房时仍然沿袭古代相传的习俗。普通人家均一家一户为一个住宅单位,称为“四合瓦舍”,如敦煌写本《搜神记》中的“合家出后,四合瓦舍,忽然崩落”,《出家赞文》中的“舍却高堂瓦舍,唯有草庵相随”等,皆指这种建筑式样。院内设堂屋(上房),除长辈居住外,多招待客人。有的还有后院、车院、夹道。居室门皆夏天挂单门帘,冬天挂棉门帘。
贫寒之家的房屋则非常简陋,多为茅草盖顶、“牛肋巴”窗子、走扇门。有的仅有庄院而少房屋。有的院内人畜混处。更贫寒者只住一处“明屋”(即在一块空地修一简陋的茅草房)[33]。
近年来,以砖、土、木结构为主的平房普遍出现,玻璃窗代替了旧式花栏窗。且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楼房。
2.敦煌民居建筑实例
2006年,敦煌市发现了三处清代民居,位于沙州镇小南街的漳县巷、伏羌巷和商业街17号,其中以商业街的17号院落最为典型,四合院布局形式,生土夯筑围墙,房屋搭建在围墙上。堂屋位于中轴线上,面阔三间,墙体青砖砌筑,四梁八柱结构,单檐硬山顶前出廊式,明间开双扇门,左右次间各开一方形窗户;南、北面的山墙上彩绘山水画,墀头有线刻、镂刻的砖雕“福禄寿喜”等图案;左、右厢房各三间[34]。
(二)嘉峪关市、肃州区
嘉峪关市和肃州区毗连。嘉峪关是明长城西部的起点,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建筑及魏晋时期的壁画墓群。嘉峪关市属河西走廊地区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之一,市区已无传统民居建筑遗迹。肃州区内曾保存相当数量的古民居建筑,近年来均被拆除,笔者曾在2009年4月在酒泉中学调研时,看到许多建筑工地上拆毁的堆积如山的民居建筑构件,今已不知去向。商业发达,文化沦落,甚为可惜。
嘉峪关、肃州区内近现代民居建筑形制以文殊乡为代表,多数已不断改建,仍保留了诸多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元素。总体布局为传统的四合院式,受现代城镇商业文化的影响,多数院落已没有了厚重高大的夯土围墙,院墙改用土坯、红砖混砌。堂屋多坐北朝南。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在堂屋南墙前增加了一间“阳光暖房”,系一塑料大棚,用于吸收和储存太阳能,给房屋提供热量;东、西两面的厢房减少了,仅保留了一面;倒座改成仓库或者禽舍;耳房系厨房扩大而成,有的无厨房,直接建成一间卧室(图4-1)。这种变革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图4-1 嘉峪关市文殊乡民居平面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肃州区保存有现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的旧居。虽然为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居位于肃州区东环南路21号,建于1957年,当时甘肃省地测队在此修建家属楼15栋,温家宝旧居处于东四排的第二栋(门牌为9-2)。系砖土木结构平房,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人字坡屋脊,面积60平方米(图4-2)。单扇木质门,双开木框玻璃窗,砖砌水泥抹面窗台。温家宝总理196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分配到甘肃省地质力学队工作,驻酒泉,他曾于1970年至1980年在此居住。房屋主体保存比较完整,部分门窗被现住户更换。200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酒泉视察工作期间,专程来到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居所参观。
图4-2 肃州区温家宝旧居示意图
(三)张掖市
张掖市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段,下辖四县一区。张掖原为“匈奴昆邪王地,武帝太初元年开。莽曰设屏”[35]。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张掖成为联系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枢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佛教传入中原,唐僧西天取经,中原地区和西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都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迹。
张掖文化深受西域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先秦时期的月氏、匈奴,唐宋时期的吐蕃、回鹘和西夏等少数民族都曾统治过这里,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融合,对张掖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1.甘州区
(1)甘州区民居建筑文化
甘州区(张掖市)为我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甘州区各地留存的民居建筑以清末民国时期修建者为主,丰富多彩,形式各样,装修繁缛,精于雕刻。据1987年文物普查资料,甘州区尚存传统民居建筑约60座[36],其中保存较完整的近20座。这些民居院落是构成甘州区(张掖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甘州区合院式民居建筑的总体特点是:
第一,城镇民居院落均为长方形四合院,没有高大厚重的夯土围墙,街门、大门均为门楼式,砖木雕饰非常考究。与其他地方的居住风俗不同,甘州区的四合院堂屋用于祭祀祖先、敬神,不住人;倒座为家中老人居住,或为客厅;两侧的厦房为晚辈居住。堂屋的修建最为考究,根据经济条件,分为一步彩、两步彩、三步彩、五步彩等形制[37]。房内设木板炕,在炕沿下置脚踏子(铜、铁或木质)。高大厚重的夯土围墙只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家境富裕者多修建二进或三进四合院,院内房屋多前出檐廊式,土木结构,堂屋、客厅均置木雕花门窗。贫寒之家的住宅建筑非常简陋,房屋多夯土筑墙,屋顶架杨木、柳木椽子,上覆盖麦草泥。
1966—1973年,张掖市全面推广居民点建设工程,此时修建的住宅建筑形式简单,整体布局多为“一”字形、“T”字形和“工”字形。这种房屋的质量非常差,占地多、使用不便。1985年以来,各镇区、农村再次拆除重建,多数改为坐北向南布局,布局形态由单一的排列改为大进深、小开间套房,砖基础、砖砌柱、土坯墙,大玻璃窗[38]。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来古老的堡寨建筑彻底废弃不用了,保留下来的是厚重的夯土围墙和庭院内高耸的遮阳凉棚,各地兴起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平房,外墙马赛克釉瓷砖贴面,还流行“八字门”、“月亮门”等,有一种复古的味道,但已失去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底蕴。
第二,房屋按中轴线布局,有堂屋、倒座、垂花门,两边有对称的厦房、书房、套间等(图4-3),大门建在轴线的中间或侧面,门内建一影壁,影壁正面砖雕“福”字或福寿图。多重院落者,以垂花门为中心分为前后两院。所有的房屋均出檐廊,当地称“拔廊”,挑檐长度0.4~0.5米,椽头钉封檐板。廊前又设高于屋面的凉棚,避免了阳光的直接曝晒,使院内和周围房屋的升温较慢。它利用屋顶和遮阳棚间的高差,达到空气流动的效果,形成“烟囱效应”。
图4-3 甘州区民居四合院布局形式
张掖自古以来商业贸易非常发达,许多院落沿街修建,或为住宅,或为店铺,店、宅结合式院落非常普遍,成为当地的建筑文化传统。一般都在院落后面修建木构楼房,并设有天井,天井上建有天棚木栅,如甘州区南街57号院的南、北厦房各七间,均系两层楼式,下层为铺面,上层为居室;西街16号院的倒座为铺面,面阔七间;西街40号院的倒座也是铺面,面阔四间。所有房屋室内均设有土炕,供冬天取暖。
第三,主要建筑的檐下及槅扇上都施琴棋书画、鹿鹤同春、梅兰竹菊、桃柑佛手等木雕图案。突出强调门匾的文化意义,这是甘州区民居建筑的一个特色。门匾题刻内容丰富,有“三槐堂”、“四知堂”、“乌衣望族”、“道德传家”、“陶朱遗民”、“扁仓再世”、“文举院”、“垂裕后昆”等。
(2)甘州区现存民居建筑实例
肃王府
位于青年街141号。始建于明代,民国重修。坐北朝南。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的明肃庄王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名朱楧,初封汉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封肃王,二十八年(1395)就藩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此前肃王暂驻平凉,洪武二十八(1395)移驻甘州[39]。当时朱元璋派遣开国功臣宋朝用之子宋晟为平羌将军、甘肃镇总兵、陕西行都指挥使,全权筹划肃王就藩甘州事宜,1393年后,李景隆继平羌将军印筹建肃王就藩甘州事宜。肃王府建成后,李景隆率领甘州地方官员到平凉迎接肃王。肃王的管辖地为“西渡河,领张掖,酒泉郡……护西域诸国”。肃藩王除了有甘州肃王府外,还在高台、临泽等地有大量的田庄草湖,在宁夏固原设有甘州群牧千户所,专管肃王养马。建文元年(1399),肃王府移建兰州,留有830多人继续管理甘州的王府、草湖、田庄、墓地等。永乐十七年(1419),肃王薨,葬于榆中县境内。
甘州肃王府原建筑规模宏大,包括今县府南街王府十字以西、青年西街府署十字以北、劳动南街至西街小十字以东、人民西街至大十字以南等大片区域。清代将肃王府的一角改为行台。民国期间,又将行台改为张掖中学,现为张掖市第一职业中学,学校后面的水池为王府园圃遗迹,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仍保留有吊斗旗杆、戟门牌坊、山门等建筑[40]。今县府南街西面的一座幼儿园内留存土木结构过厅两座,一前一后,每座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过厅西侧有厦房三间。
张掖高总兵府
位于民主西街张掖市图书馆院内。坐北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康熙年间,系清代张掖人高孟府第。原建筑规模宏大,有府门、大堂、二堂、三堂、书斋、厢房、后寝院及亭台、泉池、园林等建筑。许多建筑已不存,现存二堂、三堂和后寝院。二堂、三堂位于前院,相距18米,均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后院为寝院,四合院形制,各房屋均围绕院墙而建,单檐硬山顶二层楼前出廊结构,有主楼、东西配楼和藏书楼等,走廊均朝向院内,四面连通,其中北面正中为堂屋,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青砖砌墙,檐下悬有“三边挂帅”、“四镇无戍”木雕匾额;堂屋两边为虎头式临街门;东、西配楼面宽、进深各三间,主楼与配楼间有木构天桥相通;大门两侧置双狮。
高孟,字浩然,高家河湾(甘州区上秦镇高升庵村)人。《甘州府志》载:“高孟,字浩然,性质直,精骑射,多力善搏。王辅臣之叛也,孟以队长从征。康熙十四年(1675),辅臣有将李甲骁悍,屡摧王师,主将患之。孟以一矢贯其喉,即授守备,旋擢游击,事平,以功最,晋延绥总兵。久之,移镇川北,削平川东,复进征滇南,平之。既策勋,徙宁夏总兵,再徙凉州。”[41]吴三桂叛乱期间,他的部将唐四侯(时称“万人敌”)强悍无敌,清兵屡败,高孟奉命征讨之,只身用兜鍪击碎唐四侯脑袋,观者惊骇不已,名声大振,战功显赫。康熙三十年(1691)告老还乡,在甘州城内修建了高总兵府,死后葬于高家河湾(上秦乡高升庵村),今人称“狮子坟”。墓地原有神道碑、翁仲、石人石马和“三边挂印”牌坊。今狮子坟已不存,石狮被移置于上秦镇高升庵村小学门口。
文庙巷民居
位于东街文庙巷25号院内。清代修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现存大门一座;堂屋三间,明间宽3.7米,次间宽3.4米,进深二间(8.2米),檐下施斗栱;倒座三间,明间宽3.1米,次间宽2.8米,进深二间(8.2米);南北厦房各三间,每间面宽3.7米,进深3.2米,檐下施木雕。
东街民居
位于东街8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现存木构垂花门一座,高3米,宽1.7米,木雕精细,刻有莲、竹、梅、菊、松等图案。
交通巷12号民居院
位于东街交通巷12号。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东向西。现存堂屋四间,每间面宽3.6米,进深8.4米;倒座五间,每间面宽3米,进深4.1米;南、北厦房各八间,每间面宽3.7米,进深2.7米。院中有砖木雕饰垂花门一座,高3米,宽1.7米。
交通巷7号民居院
位于东街交通巷7号院内。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堂屋三间,倒座三间,南、北厦房各五间。是甘州区境内最为典型的民居建筑形制。
西来寺巷民居
位于民主西街西来寺巷。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木构街门一座,坐东向西,高3.5米,宽2.7米。柱子、额枋上雕刻有鱼、禽、花卉等图案。
交通巷6号民居院
位于东街交通巷6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坐西向东,土木结构。现存有南、北厦房各三间,房屋大小一致,每间宽3.2、进深3.2米,屋内有保存完整的木雕槅扇门和窗,雕有“岁寒三友”及花卉图案。
马神庙街民居
位于马神庙街3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堂屋三间,每间面阔3.4米,进深5.8米;倒座三间,每间面宽3.2米,进深3.7米;南、北厢房各六间;砖木雕饰垂花门一座。
东街东民居
位于东街120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土木结构倒座三间,明间宽3.5米,次间宽3.6米,梢间宽3.5米。前檐下施木雕,雕刻花卉、鱼、鸟虫等图案,保存有完整的木雕槅扇窗。
东街西民居
位于东街10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坐北向南。现存堂屋三间,前檐廊柱间施透雕雀替;东、西厦房各五间,每间面宽3米,进深4米。
长寿街民居
位于长寿街11号院内。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倒座三间,每间面宽3米,进深4.6米,前檐下施木雕;南、北厦房各五间,每间面宽3.7米,进深3.1米。倒座屋内保存有槅扇门、槅扇窗。
民主东街民居
位于民主东街11号院内。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倒座三间,每间面宽3米,进深5.2米;南、北厦房各七间,每间面宽3.4米,进深3米;木结构垂花门一座,高3米,宽1.7米。各建筑檐下施木雕,雕刻题材有花卉、博古图等。
南街民居
位于南街57号院内。民国时期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坐西向东。现存堂屋三间,每间面宽2.8米,进深4.6米;南、北厦房各七间,均系两层楼式,下层为铺面,上层为居室,面阔三间,每间宽2.7米,进深二间,每间进深3.7米;砖木雕饰垂花门一座。
小什字民居
位于南街小什字5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东向西。现存倒座三间;南、北厦房各五间;木构垂花门一座,高3米,宽1.7米,木雕精巧细致,柱枋间刻有牡丹、竹、蝙蝠等图案。
西街16号民居院
位于西街16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东向西。现存堂屋三间,明间宽3.2米,次间宽2.8米,进深二间(每间进深4.6米),前檐下施繁杂精细的木雕。倒座为铺面建筑,面阔五间。东、西厦房各面阔五间。
西街40号民居院
位于西街40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四合院,坐南向北。现存堂屋三间,明间宽3米,次间宽2.8米,进深8.8米;倒座为铺面建筑,面阔四间,进深二间;东、西厦房各七间,面宽2.8米,进深3.6米;砖木雕饰垂花门一座。
自由巷民居
位于西街自由巷13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土木结构四合院,坐东向西。现存倒座三间,前檐下施木雕琴、棋、书、画图案,保存有部分砖雕槛墙。南、北厦房各五间,厦房前檐下均施木雕。
统一巷23号民居院
位于西街统一巷23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倒座面阔三间,明间宽3.2米,次间宽2.7米,进深二间(每间3.9米)。堂屋面阔三间,明间宽3.2米,次间宽2.7米,进深二间(每间3.9米)。南、北厦房各七间,每间宽3米,进深2.9米。各建筑檐下均有精细的木雕。倒座内保存6件木雕槅扇门、窗残件。
县府街22号民居院
位于县府街2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土木结构四合院,坐东向西,分前后两院。前院倒座为铺面建筑,面阔五间,明间宽2.7米,次间宽2.15米,进深5.6米;南、北厦房各面阔六间,每间宽2.8米,进深3.9米。后院有土木结构两层楼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厦房已改建,前檐下存部分木雕构件。
马家巷12号民居院
位于西街马家巷12号院内。民国时期建。土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现存堂房三间,倒座四间,南、北厦房各三间。堂屋、倒座均施槅扇门、槅扇窗。
2.民乐县
(1)民乐县民居建筑文化
民乐县留存的传统住宅多为四合院式,黄土夯筑庄墙,独家独院,俗称“四堵土墙为院落,几行榆柳作篱笆”。
清代、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庭院布局比较讲究,称“四梁八柱加宽廊四合院”。院落中间有“过厅”三间,将院落分隔为里、外两院或多院,称“一品当朝”、“五子夺魁”等格局。庭院内正面为上房(堂屋),多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檐廊。正脊饰陶兽,屋面覆盖砖瓦。堂屋是家庭或家族祭祀的场所,内供奉祖先或佛道神像。与堂屋相对的是过庭(倒座),两侧面为三间或五间厦房。非常讲究雕绘艺术,雕饰部位主要有门楼、窗户、耳墙。
普通人家的房屋均不起脊、不出廊、无彩枋、无基脚,安装“一块玉”门扇,薄泥墙罩面,称为“齐头房”,以三间或五间为一排,或挂一个折角(当地称“半钥匙头”)。
家境贫寒者住“牛肋巴”窗子的“明房子”,房顶铺篱笆,其上用泥覆盖。在空地上随意修建,没有庄墙,是等级最低的住宅[42]。(www.xing528.com)
这里的民居房屋普遍使用火炕。土炕的类型较多,有木板炕、石板炕,冬季在炕上置火盆,烧木柴或煤块取暖。如今,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居住条件普遍得到改善,流行两梁四柱、土木结构平房。山区的人们在山前修建房屋,屋后挖窑洞,用作仓库。
(2)民乐县民居建筑实例
王什寨民居
位于新天乡王什寨村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2′27.8″,北纬38°31′45.8″。民国三十六年(1947)建。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砖木结构四合院,坐西向东,东西长25.2米,南北宽23米,占地面积579.6平方米。原有建筑规模很大,有大门、天井、倒座、书房、堂屋、伙房和后楼等。大门砖砌,进大门则是天井,左、右边均有出廊,右边有进深1间、面阔3间的书房,天井西南角辟二门。入二门即是大院,大院东面为倒座,面阔三间,进深四间;西面为堂屋,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南、北为厦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都有出廊(图4-4)。堂屋檐下施木雕槅扇门窗和花牙子装饰。其他建筑的门、斗、牙、板、枋等均系木雕,精细华丽。后楼已毁,仅存遗迹。1996年,王什村的居民自发对该建筑进行了修缮。
图4-4 民乐县王什寨民居院总平面
3.山丹县
山丹县境内的大量传统民居毁于民国时期的大地震。
(1)山丹县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山丹县属明、清时期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防御地带,境内有许多城堡建筑,多为当时的屯军者修建的,原堡寨均毁,保存有很多过街楼。过街楼属重要房屋的附属建筑,是徽派建筑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制,主要用于点缀民居建筑、远眺景致、瞭望情况和增添建筑物的气势等,一般多修建在房屋正厅之外的街道上空,依托街道或巷弄两旁的墙体铺设楼板。
(2)山丹县民居建筑实例
峡口村过街楼
位于老军乡峡口村。明代始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维修时移建于现在的位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木结构,面阔三间,通高6.2米。下部为过梁式方形门洞,宽4米,高2.6米;门洞两侧为夯土筑成的覆斗形门墩,墩高3.76米,底边长10.7米。上部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檐下有清代山丹县举人高鼎在民国三年(1914)题写的“威镇乾坤”木匾。
芦家堡过街楼
位于位奇镇芦堡村。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万历《重刊甘镇志·兵防志》记载,该建筑是明代城堡芦家堡的北门门楼,现城堡已毁,仅存门楼。通高5米,下部为过梁式门洞,宽、高均4米;上部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1985年当地政府组织维修。2006年当地居民自筹资金再次修缮。
席家街门楼
位于清泉乡西街村内。1914年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宅院建筑,此门楼为宅院的临街大门,宅院已毁。门楼坐南向北,北面临街,南面通向院落,木构两坡硬山顶,宽2.5米,门道为卷棚式,深4.2米,通高4.8米,檐下额、枋间施木雕。
兰氏民居
位于位奇乡芦堡村内。1918年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式布局,坐北向南。现存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卷棚顶;东、西厢房各三间,单檐卷棚顶前出廊。大门朝北,施砖雕装饰。
(四)武威市
武威,古称凉州,西汉武帝逐匈奴、通西域时置武威郡,是河西四郡之一,“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开。莽曰张掖。领县十”[43]。两汉时期,武威一直是商贾云集的丝路重镇。十六国时期为五凉古都。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有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等。武威市古代文化教育发达,明、清时期修建了许多书院,著名的有雍凉书院等,武威文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涌现出大批科举进士及文化名人。境内现居住着汉、藏、土、回、满、蒙古、东乡等26个民族[44]。1986年,武威市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凉州区。
武威市境内的汉族合院式民居建筑有三类:一是各县、各城区、各村镇普遍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四合院;二是留存在偏远乡村地区的堡寨式建筑;三是凉州区特有“蜗庐”小院,这种建筑属典型的生土建筑,其结构系土梁土柱构筑而成。
武威、古浪、民勤是地震多发地,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多毁于民国时期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中。民国十六年(1927)5月的地震最为惨烈,波及河西走廊全境,破坏区面积纵长600公里,武威市区的城楼、城垣、寺观、古塔、教堂、民舍震毁甚多,砖城楼倒塌23个,房屋倒塌一半以上,人员伤亡近半;城北新城一带的民房倒塌90%以上[45]。因此,武威境内的住宅建筑抗震、防震非常重要。
1.凉州区
(1)凉州区民居建筑艺术
2001年以来,凉州区实施大规模的城市改造项目,东小北街、县府街、钟楼巷和猪毛小巷子一带的近百处四合院建筑被拆除,今仅存十多处(图4-5),如著名的达府、王府、杨府、李府、宋府、吴府等,现只有名而无府宅建筑。
图4-5 凉州区民居分布图
凉州区留存的传统民居院多为四合院,有一院、二院或三院不等。院四周有高大宽厚的庄墙,有的庄院四角设角楼,为瞭望护卫之用。院内四周皆建房,有堂屋、厢房、倒座等。“院落大门一般为墩台式,门道深而窄,门扇较小而坚厚,只可行人,不能进车,以求安全,有的设二道门或三道门”[46]。房屋结构多是出廊式,檐下施精细的木雕,堂屋多置六扇格子门窗。
普通百姓人家均住“檩锨房”。它一种规格比较低的“檩歇房”(也称“土阁梁”),土木结构,四梁八柱。“锨”是檩下额枋的俗称,是拉结梁柱的拉杆,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墙体断面下宽上窄,呈梯形,当地称“脱裤墙”。屋面椽子按21、19、17、15、13单数排列,每路椽子又分前、中、后三槽。椽子上再铺设席子(房席),用它则可减轻屋面重量,也可用于住人,比较安全[47]。过去,贫苦人家的住宅都是没有院墙的简陋房屋,称为“明房”。
今城区的传统居民院多被改建为新式廊房、砖瓦房,大量使用现代建筑材料。
(2)凉州区民居建筑实例
李铭汉故居
位于南大街民主路45号。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坐南向北,占地8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为住宅院,由门道、倒座、堂屋、厢房等建筑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其中堂屋面阔五间(15.4米),进深二间(3米),高6.8米,前后出檐廊式;大门为砖砌悬山顶式建筑。后院为祠堂(图4-6)。
图4-6 李铭汉故居平面
李铭汉(1808—1891),字云章,武威人,陇上著名学者,幼年先后入私塾、县学学习,后投武威著名学者张澍门下学习,前后八次参加乡试,都没有成功,43岁时才考中副贡生。晚年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肃甘泉书院等,并致力于当地公益事业。一生专致史学研究,著书立说,在音韵和训诂方面造诣颇深,著述丰富,有《续通鉴纪事本末》[48](与次子李于锴合著)、《尔雅声类》、《说文谐声表》等。另有《宿问录》及《日知斋诗稿》等未刊稿,惜多佚散于“文化大革命”中。
李于锴(1862—1923),字叔坚,李铭汉次子,自幼受其父李铭汉的影响,14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土。1898年任山东蓬莱知县,代理武城、太安知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授沂州府知府。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邀李于锴去济南任山东大学堂监督,上任不久即辞职。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各省应试举人不断集会和上书光绪皇帝反对《马关条约》,当时国内在“公车上书”上签字的举人603人,其中甘肃应试举人61人,他成为甘肃举人上书签名运动的领袖,积极组织集会,主持起草了《请废<马关条约>呈文》,签字者76人。李于锴主张经世致用,精于考据之学,和其父合撰《续通鉴纪事本末》时,他编撰了第91~110卷。另有文稿《味檗斋遗稿》,已由其长子李鼎超整理刊行。
牛鉴故居
位于高坝镇同益村,清代修建。系一座规模宏大的堡寨式庄园,俗称“牛家花园”,又因宅旁有24棵柏树,故有“二十四柏之轩”称誉。院落坐西向东,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围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21米,残高3~8米,基宽4米,墙顶部可行车马,四角有角楼。院内原有建筑七、八十间,后多数被拆除。现存过厅一座,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4米),前出廊式;南、北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留存部分残围墙。大门已改建,残存门槛五条。后院上书房悬道光皇帝御书匾额一块。
牛鉴(?—1858),字镜堂,号雪樵,武威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道光十一年(1831)始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署江苏巡抚、河南巡抚,期间主持疏通卫河,堵水护城,政绩突出,深受当地百姓拥戴。道光二十一年(1841)授两江总督。曾任太子(咸丰帝)教谕。鸦片战争中,因吴淞口失守,导致丧权辱国之后果,被革职,落下了千古骂名。今武威文庙内保存有牛鉴的碑刻字画多件。
章家院
位于凉州区和平街钟楼巷。清代修建。四合院式布局,坐南向北。现存堂屋(南房)五间,土木结构二层楼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有6根通廊柱承托屋顶;东、西两侧厢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二间;北面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各建筑屋檐下均施木雕花牙子装饰,墀头砖雕云龙纹和卷草纹。
张兆衡故居
位于民族街仓巷口南侧。清代修建。多进院落式布局,分南、北两院,坐西向东。其中南院内分为两院,有仪门、屏门分割空间,内、外院都是四周绕廊式四合院,砖木结构;原有悬山式大门,向东开,门前有两块抱鼓石。今院落、建筑均毁,仅存门楼基础和两件抱鼓石。
张兆衡,生卒不详,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朔州知州。
贾坛故居
俗称“贾府”,位于凉州区城关镇北关街中心巷34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末,1929年重修。院落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建筑面积687平方米。砖木结构两进四院式四合院,坐北向南。分内、外两院,外院由街门、倒座和东西厢房组成,街门为门楼式,面阔一间,门额题“望重长沙”砖匾;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结构;东、西厢房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3.6米),高5米,前出廊结构。后院由门楼、东西厢房和上堂屋构成,东、西厢房和前院的东、西厢房并列,大小结构一致;上堂屋为两层土木结构房,面阔五间(13米),进深二间(6米),高7米,前出檐廊。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小院一座(图4-7)。
图4-7 贾坛故居平面
贾坛,字杏卿,祖籍湖南长沙,后迁武威,陇右著名学者,攻书法绘画,擅长隶书和山水画,酷爱金石文物。民国二十三年(1934),武威县将武威文庙改为民众教育馆,贾坛任馆长,在任期间,他积极采取措施,征集、保护当地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颇有功绩。1945年,他同地方人士主持维修了武威文庙和文昌宫,文昌宫大殿有他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题写的“为斯文宰”隶书匾额。武威市博物馆收藏他的书画多件。
秦家庄院(秦延德故居)
位于金羊乡海藏村北。1921年修建。198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7'21.6",北纬37°57'44.2",海拔1512米。占地7680平方米,坐北向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80米。围墙高12米,前后筑角墩,辟南门。院内四合院布局。北为堂屋,二层楼式,面阔五间,其中当心间宽3.9米,两次间宽3.6米,边间3.2米,进深一间(4.6米),前出廊结构,廊深2.8米。通高12米,歇山顶七架出廊结构。东、西厢房各面阔五间,明间宽3.6米,通高4米;进深一间(4.6米),前出廊2.8米,单面坡硬山顶式五架出廊。倒座面阔三间,每间宽3.5米,进深4.7米,廊深2.6米,通高4.5米。大门石条砌筑,表面雕花,额题“味经遗范”,并刻对联“积善前程应远大,存仁后地自宽宏”,均为杏卿隶书。
新中国成立后,该庄院被没收,由凉州区粮食局金羊粮站管理使用。
罗莫清宅院
位于城关镇北关街中心巷47号。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布局,坐西向东。东西长25米,南北宽20米。现仅存南、北厢房和门楼,皆土木结构。南、北厢房均面阔三间,每间宽4.2米,进深4.2米,高4.5米。门楼高5米,门枋、门额间施各式雕花花牙子和斗栱。
罗莫清,清末武威著名士绅,生卒不详。
陆家院(陆左汉宅院)
原位于城关镇北关街东巷子63号,2004年整体搬迁到东大街镇杨府社区村再就业市场院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8'29.8",北纬37°56'33.6"。民国初期修建。198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四合院式布局,现存街门、倒座和东、西厢房、天井、堂屋等建筑,均土木结构前出廊结构(图4-8)。堂屋为二层楼,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4.5米),高8米,木雕门窗做工精细。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每间宽3.6米,进深一间(4米),高5米。倒座面阔三间(10.8米),进深一间(4米),高4米。
图4-8 陆家院平面
陆左汉,生卒、事迹不详。新中国成立后,房屋由其子女居住。
芝家院
位于城关镇钟楼南巷21号。民国时期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四合院。现存门楼、倒座、东西厢房和上堂屋,建筑面积288平方米。
元湖村新式民居建筑
20世纪60—70年代,武威市政府重新规划和修建了一批居民聚落点,最典型的是武威市武南镇北部大河驿乡的元湖村,1974年实施统一规划和建设。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风格,总体布局呈“井”字形,当地俗称为“庄”或“庄子”,每一排安置六户宅院,平面呈狭长的长方形,接近于陕西关中地区的“窄院”式民居院(图4-9),房屋建筑形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图4-10、图4-11)。这种做法有效节约了村镇土地,并且有利于调节庭院内的小气候环境,促进院内空气流动,减少了建筑吸收辐射热的面积。院落外墙修建得高大厚重,以利于抵挡强烈的风沙侵袭,还可以屏蔽日照,阻隔热辐射传播,具有凉爽舒适的特点;院门沿用早期村落户门相对街道而开的布局模式,多朝向村镇的主街道(东向);每户院落间以侧墙相连,有利于减少外墙的散热面[49]。
图4-9 凉州区元湖村村落布局
图4-10 凉州区元湖村新式民居平面
图4-11 凉州区元湖村新式民居剖面
2.古浪县
大靖镇马家祠堂
位于大靖镇北街内。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向东,砖木结构,由前、后两院组成。祖先堂位于后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前后接卷棚抱厦式建筑。前院原有门楼,已拆除。
3.天祝县毛藏民居
位于毛藏乡毛藏村西。清代修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四合院式布局,占地900平方米。围墙系夯土版筑。现存上房、东西厢房、门道、左右耳房及过厅等20多间,其中上房建于高0.95米的砖包土台上,系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
4.民勤县
民勤县境内留存的清代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基本一致,皆为前、后两院布局,正房(堂屋)位于轴线上,坐北朝南,按封建住宅等级制度,都不超过“五檩起脊”的规定。与堂屋相对者为倒座;两侧为厢房(厦房)。房屋均前出檐廊,房顶流行两面坡卷棚顶。
民勤境内的民居建筑有一种特殊的构架形式,称为“连身转院落”,即堂屋、倒座、两侧厢房的转角交接处以木构件相互连接,屋檐下的各类横枋与梁柱相连,庭院的四角(各房屋转角处)再以木构件套榫卯相连接,门槛、窗体上的横枋木及柱子也相互交接,构成一个整体,实际上形成了一组上、下圈梁,建筑的全部重量由木构架负担,各墙壁只起隔断空间、防风御寒之用。这种木骨构架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现存最典型的是三雷乡中陶村徐元盛宅院,历次大地震已充分证明它可抗御七级地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