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雕塑:重塑公共空间

中国城市雕塑:重塑公共空间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城市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话题之一。黄专先生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公共性》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雕塑的内部和外部都缺乏公共性的生成空间。

中国城市雕塑:重塑公共空间

第二节 城市雕塑的公共性

艺术品的公共性问题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话题。无论是“先锋派”艺术脱离大众的孤芳自赏,还是后现代艺术以来艺术与大众之间无可奈何的失语状态,艺术与大众的隔阂由来已久。德国美学家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中写道:“人们常说,艺术一旦脱离了群众便会变质。但我认为,一旦把艺术献给了人民,那么艺术就给毁了。”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艺术与公众的对立关系。虽然新艺术运动包豪斯以及波普艺术为艺术走向大众作出了努力,但由于其自身的生命力及对商业社会的依赖关系,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公共性几乎从未实现过。城市雕塑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行走在艺术与公共设施的边缘,其在作为公共设施的同时一样接受着艺术风潮的影响,但城市雕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作品的区别之处在于城市雕塑与生俱来的公共性特质。

近年来,国内开展过多次涉及艺术的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如2002年在山西灵石召开的“新视线,新媒体,当代艺术研讨会”,2003年深圳美术馆学术论坛,2003年上海春季沙龙学术讨论会,2004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论坛”,2005年“江苏城市雕塑研讨会”(南京大学)等。一些大型室外展出活动也将艺术的公共性纳入了重要的展示范畴:如2000年深圳雕塑院主办的大型公共艺术活动《深圳人的一天》,2000年青岛雕塑邀请展,2001年西湖雕塑节,2003年何香凝美术馆雕塑年度展,2005年长春国际雕塑节等。关注城市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话题之一。

黄专先生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公共性》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雕塑的内部和外部都缺乏公共性的生成空间。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雕塑的权力象征不具备当代意义的公共性;“甲方集团”通过经济运作使雕塑艺术成为“私人爱好”;公共意识的缺乏导致对公共性认识的不够。[11]于雷先生也指出:“计划经济时代盛行的单一化、单方向的空间展示机制至今仍然在城市空间中发挥作用,市民在空间中只被设定为公共展示的对象。这种被动性久而久之塑造了市民不加批判、单方向接受的公共生活习惯。他们依赖于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对于公共意义的‘正确’认识,而不愿通过个人的理性分析与公共讨论来形成共识。这样的习惯很难塑造出现代公共意识所要求的主体意识与批判精神。……同时,由于西方现代社会大众消费文化对沿海地区的冲击,我国局部发达地区的市民意识出现了可怕的历史倒退。文化工业所带来标准化、平均化和无个性是对公共意识的另一种侵害,它使那些还未树立起公共意识的市民又跌入大众社会的漩涡,成为‘跟风而动,一拥而上,危难当头,一哄而散’,缺乏公共责任感的乌合之众。”[12]

毋庸讳言,当今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众对城市雕塑的被动接受上,公众型的公共空间意识还未能深入人心,公众对于城市雕塑的产生过程缺乏必要的参与,大型公共艺术品《深圳人的一天》在这一方面为全国的公共艺术创作带了个好头(图4.2.1)。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城市雕塑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长官意志及“甲方意志”仍然是城市雕塑最后样式的决定性因素,让民众意识到城市雕塑的公共性,主动参与到城市雕塑的选题、设计乃至制作完成的全过程中,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还需要决策部门、理论家及舆论媒体对公共性问题的统一认识、协调工作。(www.xing528.com)

img102

图4.2.1 深圳人的一天。图片出处:孙振华编《公共艺术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