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国城市雕塑定义的地域范围来看
首先在城市雕塑定义的地域范围上,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而言,没有给城市雕塑留下太多的空间。中西关于城市建设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
“因为中国的城市不需要成长,事实上它们的收缩常常因为它们的发展;遗留下来的城墙的外壳要重新加以整理,或者因为已经转换了一个朝代。它们的居民仅仅是每个个人的总计,他们每个人和家乡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在那里先人的田园庐墓仍然存在。而欧洲的城市是从内部发展起来的,中心在于它的广场、市场、教堂、街市、市政厅和基尔特,外部的城堡才有中国城市的意义(中国的“城”字就是城墙的意思),它们的中心点却是鼓楼、衙门——军政的办公处。”[5]
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农意识深入骨髓,虽然本质上中国古代城市是古代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但却与乡村紧密相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是封建地主阶级享受城市生活的暂居地。中国有句俗语——落叶归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城市居民亡故后须葬入乡下祖坟才能入土为安。城市内豪门贵族大多在农村拥有田产,皇帝也往往以田地作为封赏。由于战乱、迁徙、隐退,作为城市主体的城市市民阶层返回乡间的史料记载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以农为本,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思想,城市手工业、商业皆依附于农业。费孝通先生将中西社会公众差异归纳为西方社会公众是现代契约社会具有独立意识的公民,而中国社会市民结构是由礼俗关系来维系的。所以,有学者指出:“从这层意义上讲,中国的传统城市与西方概念中的城市(city)很不相同。”陈翰笙先生和秦晖先生说:“吾人所谓之都市,其性质很不city。”“就中国没有citizen而言,实际上我们都是农民(只不过有的是城居的农民,有的是乡居的农民罢了)。”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也指出:“中国城市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城和乡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并未因城墙的存在而分割。”[6]从这一角度看来,中国古代的城市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城市地域的农村家族关系;而城市的类型也即是一种封建家长制的统治型城市。[7]
因此从封建王朝的本质来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具有浓厚的王权色彩。在这一王权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城市呈现出有别于西方城市的独特面貌。从西周开国之初(公元前11世纪)我国形成一个粗具规模城市规划科学体系,到始建于金元盛于明清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杰作北京城规划(图2.1.1~图2.1.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显示出一条连贯的理论线路。从春秋晚年齐国官书《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到《管子》“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中国城市规划确立了以宫为主体中心区的全盘规划结构基础,充分体现了王权尊严的规划主题思想。“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成为历代筑城营国必须遵守的原则。由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先秦多样化,两汉之后统一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当然,无论是先秦的“象天法地”的神秘主义规划思想还是汉以后越趋完备的礼制规划思想,王权总是在城市规划中占有绝对领导地位。[8]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没有给城市居民留下公共交流的空间,相反在指导性规划理论《管子》中还有“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这样的观点,所以唐以前的中国古代城市具有严整的里坊制度。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作品长安来看,城市内高墙林立,巷道之间有门定时关合,就算是集市活动也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及地域圈定。如《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贾公彦疏:“三市,皆于一院内为之。大市于中,朝市于东偏,夕市于西偏。”[9]《风俗通义》:(汉代)“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
图2.1.1 周王城复原想象图
图2.1.2 元大都复原想象图
(www.xing528.com)
图2.1.3 清北京城平面图
有史学者对西汉都城长安与罗马做了细致的对比,总结道:(罗马城)“城市的主体建筑是中心广场,虽然也象征权力,但更加世俗,因为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剧场、公共浴池、赛马场等组成的公共生活,表达了市民意愿,体现了功利主义和个性色彩。它的市民性还表现在市政工程上,纵横交错的道路只有人行道和车道的区分,没有御道与平民道之别。”(图2.1.4~图2.1.5)而(长安城)“整个城市仅宫殿和官僚甲第就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居民区按身份等级严格分开,九个商业区‘市’分布于城北,一般的手工业者、商人遵循工商近市的原则亦集中于北部,但一百六十闾里的分布似乎不规整。整个城市是帝王、官僚、豪贵的空间。工商业区、政治区、居民区都是隔绝封闭性的。”“考古工作者没有发现长安城有属于市民的文化娱乐设施。只发现有体现政治生活的辟雍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史书记载的太学、天文台、国家图书馆是一般市民可望而不可即的阳春白雪。因为没有大的文化娱乐设施,市民快感的获得就在于斗鸡、走狗、击筑弹琴了。”[10]
图2.1.4 古罗马城局部平面
图2.1.5 古罗马城的共和帝国广场群
唐宋以后,集市繁荣和宗教繁盛导致寺庙的大规模兴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定的公共活动场所,除此之外的中国古代城市没有给市民留下其他的公共领域,城市雕塑诞生所需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无从谈起。这是城市雕塑在中国未能兴起的根本原因之一。参照于西方城市雕塑的发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