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建筑之谜:齐梁陵墓的西方特点雕刻

中国建筑之谜:齐梁陵墓的西方特点雕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梁陵墓南梁的帝陵,目前还存3个,全在丹阳荆林乡境内,他们是梁简文帝萧纲的庄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和梁武帝萧衍的修陵。犍陀罗艺术中的建筑柱头瓜棱直条线纹式,是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在齐梁陵墓中十分多见。齐梁陵墓中的有翼石兽,是受了波斯文化的影响。当然,石柱上的这些西方特点的雕刻,更多是和中国的固有传统艺术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齐梁石刻气韵生动,承上启下,对唐宋陵墓建筑影响极大。

中国建筑之谜:齐梁陵墓的西方特点雕刻

今江苏丹阳的南朝齐梁帝陵,整体布局规范,陵墓错落有致,为唐以后的葬制奠定了基础。陵墓前设置了大量石刻,神道石柱富有神秘宗教色彩,石刻圣兽气韵生动,一些具有西方特点的雕刻和中国传统艺术糅合在一起,给人以协调自然的感觉

南朝齐梁帝陵大都修在今江苏的丹阳地区。据《南齐书》、《梁书》记载,齐梁诸帝俱姓萧,其祖系南兰陵江城人。也许有叶落归根的缘故,齐梁皇帝都归葬丹阳故里,与六朝其他帝王大都葬在南京周围有所不同。

梁朝时,萧氏子孙要参谒祖陵,一般都是从都城建康乘船,由运河直达诸陵。运河的萧港口,特设天禄麒麟石兽夹道,由此进入皇陵,故后人称为陵口。帝陵起陵口镇萧梁河口,沿主河道一直北向至胡桥乡的经山,全长20多公里,约80平方公里的地域,共建帝陵11处,其范围之大,数量之多,可以与后代的十三陵媲美。

南齐的帝陵,目前能查明墓主的共7座,他们是高帝萧道成之父萧承之(宣帝)的永安陵、高帝萧道成的泰安陵、武帝萧赜的景安陵、明帝萧鸾之父萧道生(景帝)的修安陵、明帝萧鸾的兴安陵、废帝东昏侯萧宝卷墓、和帝萧宝融的恭安陵。萧承之和萧道生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是死后追封的。

高帝萧道成的泰安陵在今丹阳胡桥镇的吴家村,陵地周围丘陵起伏,山峦层叠,景色优美。墓冢高出地面8米,长30米,宽28米,坐北朝南,夯土筑成。修安陵位于胡桥镇北仙塘湾,1967年南京博物院曾进行清理开挖。地宫设计严谨,布局规整,建筑奢华。地宫墓室呈长方形,四壁镶砌大型砖画。

1968年南京博物院在丹阳的胡桥和建山发掘了两座南朝墓葬。两墓均被盗掘,墓室暴露在外。两墓的结构和壁画都大致相同,有关专家推断是萧齐时期的墓葬。建山的那座,专家们判断是南齐亡国时的东昏侯萧宝卷墓,胡桥的是和帝萧宝融的恭安陵。两墓似乎都很讲究墓地环境,背后靠山,前为广阔的平原,东西两面有小山环抱。恭安陵的封土为夯实的圆形土墩,现存高为8米,南北28米,东西30米。墓室内装饰有各种图案花纹和壁画,有砖印画10幅。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墓顶为穹窿式。

齐梁陵墓

南梁的帝陵,目前还存3个,全在丹阳荆林乡境内,他们是梁简文帝萧纲的庄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和梁武帝萧衍的修陵。萧顺之没有当过皇帝,但武帝即位后追尊为文皇帝。

齐梁帝陵前有大量的石刻,已知的共11处。从各陵设置的石刻来看,似乎已成一定制度,比较严格规范。一般是四对八件,即石雕圣兽一对、神道柱一对、龟蛇碑刻一对。另有一对因残缺无法确指,应为碑或石柱。帝王陵墓中石刻保存最多的是梁文帝的建陵,计有八件。其他各陵一般仅存石刻一对,有的只一件。建陵石刻计有石兽一对、石柱一对、石碑一对、石础(方形)一对。有人指出,建陵石刻与陵山之间,似乎有一种神秘的感觉:由石兽起,上升至神柱顶,再下降到碑顶,延伸到陵山脚底,形成一条逶迤迭宕的富有节奏的曲线,剖面的整体布局具有高低起伏的韵律美,融入虚净恬淡的自然环境之中,会产生出一种幽深空灵的境界和淡泊超脱的情趣。(www.xing528.com)

齐梁帝陵前的华表,整体造型构思奇巧,由三个部分组成。上为柱首圆盖,往往成圆形莲花座,座上立一小石兽,常刻成辟邪状。中为柱身,圆形,上刻瓜棱直线形条文,约24至28条,柱身浑圆挺拔。柱身上端嵌一块小方形神道碑,左右两柱相对,一为正书,一为反书,均写墓主人某某之神道。小方形石碑下装饰一块大小与石柱圆径相同的方石,其上雕刻3个怪兽。下为柱础,分上下两层。上层刻一对有翼的怪兽,口内含珠,下层为一方石,四周均有浮雕,多为动物形象。

一些专家认为石柱的雕刻艺术寓意深刻,从下抬头看石柱的圆顶盖,它和天空浑为一体,圆顶似寓意苍穹,柱基的水纹雕刻好像意为大地、水源,柱身的瓦楞纹仿佛就是从大地中升腾而上的水气,直指天空,天地之间,气流贯通,直合宇宙。圆盖上的莲花纹浮雕,意为圣洁、升天,渗入了佛教的艺术造型。石柱给人坚毅、庄严、朴素的气质,但又充满着轻快、流动的神韵。

石兽在帝陵前的一般都有角,分成双角和单角两种,双角的就是天禄和麒麟,单角的就是辟邪。这种有角的石兽都有翅膀,是一种能飞起来的神兽。不过也有人认为独角者为天禄,双角者是辟邪。更有人说有角者都叫麒麟,无角者均称辟邪。这种石兽在汉代仅当作宫殿的装饰,南朝以后才用到墓前。

罗宗真先生研究后认为,麒麟的体型和形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兽身平整,装饰简朴的,另一类是兽身窈窕,装饰华丽的。前面的一类雕刻浑朴有力,大多数是颈项短肥而头部直昂向上,后面的一类是雕刻灵活生动,大多数颈项较长而倾斜,头部稍大向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胸部挺昂,腹圆厚臀。它们的翼部大多数是短翼,翼部也有鳞纹或涡纹,腹部并衬以羽翅纹。胸及臀部上也有花纹,但很简单。尾部均长垂,尖端卷在足趾上或直立在地面上。辟邪和麒麟的体型形态有类似之处,头部和翼部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颈短而肥,伸舌至胸前,装饰多数简朴,雕刻浑厚有力,风味独特。总体来看,无论是麒麟还是辟邪,石兽的雕刻风格是由拙朴凝重向着矫健灵活转变。

齐梁帝陵石雕圣兽,意蕴深刻,风格洒脱,独具南方情韵风采,标志着我国古代雕刻进入了成熟阶段。天禄、麒麟的造型采用多形体组合,类似传统的图腾,极富神秘色彩。专家们认为石雕整体上呈S形线,气势连贯,构成浑圆的整体。石雕四肢的支撑与昂首朝天的趋势增加了三条放射张力线,实张虚敛,使团聚而庞大的体块向空间舒展。石兽体表还用有形线组成各种纹饰来增强形式美感。

一些学者指出,齐梁石柱与古希腊神庙建筑中的廊柱十分相似,已无意识地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精华。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齐梁石柱确与希腊罗马文化有一定关联,传进中国的犍陀罗艺术受希腊文化影响很大,无论从雕像、服饰、建筑等方面都有表现。犍陀罗艺术中的建筑柱头瓜棱直条线纹式,是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在齐梁陵墓中十分多见。齐梁陵墓中的有翼石兽,是受了波斯文化的影响。石柱上的莲花装饰,是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当然,石柱上的这些西方特点的雕刻,更多是和中国的固有传统艺术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石柱亭亭华盖,苗条修长,江南典雅优美的特色表现得十分淋漓尽致。

齐梁石刻气韵生动,承上启下,对唐宋陵墓建筑影响极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