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总面积约290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一家皇家园林,堪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这座古典园林当年是怎样修建起来的呢?在现存的建筑上,人们发现了许多“镇物”,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颐和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它是怎样修建起来的?
颐和园所在地的万寿山早在元代就名瓮山,它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瓮。瓮山的南面,地势比较低洼,附近的玉泉、龙泉的泉水都汇集在这里,形成一个湖泊,人们称之为翁山泊或大泊湖。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为了解决粮食的运输,郭守敬建议并亲自主持引白浮、瓮山诸泉作为通惠河的水源,在瓮山的前面修筑了一道十里长堤,将东流之水改为向南,流入长河。到了明代,瓮山泊的周围,开辟了大量的水田,瓮山泊里种植荷、蒲、菱、芡。明代的一些诗文,常常把这里的景色和江南相比,说它“宛然江南风景”,因为瓮山泊在北京城的西面,于是人们借用杭州西湖的名称,称之为西湖。
清乾隆时开始修建清漪园。兴建清漪园之前,乾隆派人到江南进行考察。乾隆十四年(1749),任命内务府大臣三和负责修建工程。这年冬天,动员了上万的民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疏浚西湖。原来的十里长堤,除龙王庙保留下来成为水中之岛外,其他部分全部挖去,将湖面东扩至畅春园西墙外为保卫畅春园而设的西堤,同时,在湖中另筑一道西堤,于是,原来的西堤就成为东堤了。湖中挖出的泥土,全部堆在瓮山的东麓。经过疏浚,瓮山的南麓全部面对开阔的湖面。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60大庆。为了祝寿,乾隆在改西湖为昆明湖的同时,改瓮山为万寿山。这年七月,清漪园的名称就正式出现了。
清漪园自乾隆十五年开始兴修,乾隆二十九年工竣,历时15年,共用银440万2851两9钱5分3厘。从记载来看,清漪园的规模比后来的颐和园要大。当时,仅北面由文昌阁至西宫门一带筑有围墙,其东、南、西三面则利用昆明湖作为天然屏障。光绪十七年(1891)修筑颐和园围墙的时候,就将原来属于清漪园的一些地方划到园外去了。但是,清漪园的主要部分,特别是整个园林的布局,和今天的颐和园却大体相似。从今天的颐和园还可以看出当年清漪园的轮廓。
颐和园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也遭到严重破坏,万寿山的寺殿和苏州街都被烧光,智慧海里4万多件珍贵的陈设被抢劫一空。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复清漪园,工程前后进行了10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作为她将来归政后的休息场所。
这个重新建造的园林,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为4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处。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是皇后贵妃们活动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称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也是全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物。从佛香阁沿着石阶上去,便是万寿山之顶。正中有一座琉璃阁,名为智慧海,雄踞全园最高处,成为鸟瞰全景的最佳地点。后山虽然建筑较少,但林木郁郁葱葱,山路曲曲折折,优美恬静的氛围和前山的华丽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后山有一组具江南特色的苏州街和西藏建筑,对比强烈,却又各显妙趣。后山的东端,有眺远斋和被称为“园中之园”的谐趣园。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颐和园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www.xing528.com)
近年来,颐和园进行了大修。在大修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颐和园建筑和民间建筑一样有大量的“镇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06年3月,人们在颐和园大殿外正脊下发现了玉石、五彩布、铜钱、元宝等大批神秘物品,这些就是被封建时代视为具有辟邪功能的“镇物”,对于颐和园来说,这是第一次发现。在这次颐和园大修的过程中,共有11处建筑内发现“镇物”,它们的藏身之处都位于主殿后配殿的屋脊正中间部位,外面覆盖琉璃瓦,由于当时进行落架大修,所以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些“镇物”的踪迹。其中排云门和玉华殿的“镇物”比较完整,发现的“镇物”完全一致,包括5枚金属钱、5块各色石块、2个金属元宝、2柄金属如意以及一些破损彩色布条等。
有专家认为宫廷建筑“镇物”源自民间,因为民间盖房就有抛元宝做法。颐和园副园长高大伟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有科学的方面,但也有迷信、神话的一面,如“镇物”就是。中国历史上对于房屋建筑都是格外重视的,因为这是子孙、家族传承遗产的载体,古代著作《黄帝宅经》、《木经》、《鲁班经》及《营造法式》等都有相关记载。皇家宫廷建筑也应受到了民间的影响,这应属于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般来说“镇物”多存放在建筑本身的核心部位,如大梁、角梁等承重木结构,都是建筑的核心,如果这些地方出现糟朽,肯定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因此在这些地方放置“镇物”,自然有祈求平安的意思。高园长还估计,颐和园的3000间建筑内,大约都存放着“镇物”,但是数量、等级可能有所差别。
不过对于这些“镇物”,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比如颐和园不同建筑“镇物”等级、数量为何不同?为何有的大殿无“镇物”?马尾丝为何成为“镇物”?不同“镇物”都有什么象征意义?
有人认为对于颐和园古建“镇物”数量不同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解释,因为“镇物”的多少并不取决于皇家,而在于当时的施工人员。当时施工人员的工钱并没有多少,因此有可能会克扣一些制成“镇物”的银料,否则皇家建筑“镇物”不可能是现在这种等级。尽管皇家对“镇物”有规定,但是执行人员并不一定会完全执行。
有人指出,在颐和园紫霄殿正脊上发现的“镇物”居然是一团马尾丝,这本来是不应该出现的,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当时施工仓促的因素,因为马尾丝也算是线,但不是五彩线而已。
至于一些建筑物没有“镇物”,这种现象在故宫也曾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清末修缮故宫时因财力有限,而未填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