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借扬州二十四桥,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诗中二十四桥成了昔日扬州繁华风流的象征。二十四桥是几座桥?
最早出现“二十四桥”称谓的是晚唐诗人杜牧,不过他没有说二十四桥是指一座桥还是指二十四座桥,当时的学者也没有解释。
那么,扬州的二十四桥,是指一座桥呢,还是指二十四座桥?关于这一点,至今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指一座桥。传说隋炀帝的游船到了扬州的西郊,看到一座小桥,问叫什么桥。一个宠妃说:“我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二十三桥吧。”因为游船上有公主、妃子等23人,称为23娇。“娇”和“桥”韵母相同,右半部分也相同。一个太监报告皇上,说船上有24娇——有一个妃子肚子里有一娇,她怀孕了。因此,这一座桥就叫二十四桥了。《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传说唐代有人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这些传说一看就是好事者附会杜诗编出来的,并不足为据。
有人认为“二十四”不仅是指一座桥,而且是指在古代扬州有一座叫“二十四桥”的桥。宋朝词人姜白石1176年过扬州,创作了《扬州慢》,内中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诗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其意指一座桥。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说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现在,扬州平山堂西南通往市区的一条路叫念泗路,又作念四路,也有人写作廿四路。其中段这一块地方也叫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便是根据姜词而得名的。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认为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他还考证沈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中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相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为a,“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扬州二十四桥
有人认为是指24座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他还注明“今存”者只有6桥及一处“新桥”。这是古代典籍中最早认为有二十四座桥的记载,而且言之凿凿,有名有姓。沈括曾任扬州司理参军,对扬州城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此,这种说法影响比较大。(www.xing528.com)
后代有一些人同意沈括的看法。有考古专家提出,中国古代桥梁构架一般都是木质桥,唐宋时期大多是木桥,南唐也是如此,《清明上河图》上也都是木桥。唐代木桥在扬州特别多,在苏州木桥有数可考的有390多座。因为木桥易朽腐,不易保存,200多年后沈括的考证,只找到了21座桥,有3座找不到。扬州当地的考古也发现了许多桥的遗存,其中有从唐至宋,所以二十四桥是指24座在扬州城内横跨汶河之上的桥梁。
不过有人认为沈括想凑成24之数,实际只有21座。而且他所列桥名中,有两座下马桥,而且“浊河”下无桥字,也难断定为桥名,而当时极负盛名的禅智寺桥未列入其中,这使人无法相信他所说的桥名和真实的24桥能够一一对应。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说:“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二。”说明南宋时二十四桥确非指一座桥,而且当时的二十四桥已残缺不全了。
有人说“二十四”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桥编号系统中的第24位。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案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张乔《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由于二十四桥地处游览中心,所以被杜牧写入诗中。
有人认为二十四桥不是具体指哪一座桥,而是唐代扬州桥的总称。“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1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谴怀》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当然,也有人指“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
也有人认为,“二十四”在扬州现在的方言中仍然有“多”或“全部”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二十四道全会”,意思是这个人多才多艺。因此,也可以这么说,“二十四桥”其实指扬州有很多座桥。
近年来,关于二十四桥的问题,一些专家提出了更为新颖的看法。他们引用了《扬州揽胜录》的资料:“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出西郭二里许即至。清乾隆间,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砖墙庋版,围以红栏。桥西吴家瓦屋围墙上,石刻‘烟花夜月’四字,不著书者姓名。……自杜牧之诗出,二十四桥之名,由唐以来艳称海内。”此书又云:“清乾隆间,桥西岸旧有酒肆名‘听箫园’,盖取杜牧之诗意命名。”所谓“自杜牧之诗出……艳称海内”可以说是二十四桥的源头,而这里的“听箫园”以及当代在瘦西湖上搞得不伦不类的二十四桥,则都是由于先有了诗的盛名才衍生出来的。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二十四桥风月”中说:“广陵二十四桥风月,邗沟尚存其意。……茶馆酒肆岸上纱灯百盏,诸妓掩映闪灭于其间。”可知,杜牧二十四桥的完整表述应该是“二十四桥风月”,即它是古代扬州的一个红灯区。如果联想到杜牧当年在扬州放荡的青春生活,则可为这种推测提供一条更有力的证据。
上述各种说法何者为确,看来一时还难以断定,争论还将会继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