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有诗说泉州的洛阳桥是“巍然巨石中流峙,雄镇东南数千里”,“宇宙神物能有几,如此大观称奇绝”。俗称“北有赵州桥,南有洛阳桥”,这座我国最早的海港大石桥闻名世界。洛阳桥是北宋蔡襄建造的吗?“潮来直涌千寻雪”,它为什么历千年还是顽强地挺立在海浪波涛中?
我国有座闻名于世的跨海古桥,它是泉州的洛阳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北约10公里洛阳江入海处,横架于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漫步在洛阳桥上,仿佛在与历史进行着一次对话。
桥为什么以洛阳命名?
洛阳桥的桥面
有人认为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少数民族越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道河洛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农业经济,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江取名为洛阳江,桥也因此而命名。也有人认为洛阳两字与唐宣宗李忱有关。李忱在做皇帝以前,曾到泉州游览,以为“山川胜概,有类洛阳”,乃以洛阳名江。
洛阳桥的诞生与交通密切相关。洛阳江汇晋、惠两邑诸山众多溪流,滔滔穿越洛阳镇南侧,夹裹着山野之气奔流入海。这里“水阔五里,深不可测”,南北两岸设有渡口,以船摆渡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但入海口水流湍急,“水阔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两岸只得望天兴叹。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人们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渡海,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而称为“万安桥”。北宋的万安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通惠安而至福州,南连泉州至漳、厦、潮、广。宋代中期泉州已成为繁华的港口,商贸经济具有相当的规模,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也成必然态势,但洛阳江却是其北上的天然障碍。
洛阳桥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四月动工,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完工,历时6年零8个月。桥的主要建造者是谁?
一般认为桥的督造者是时任泉州太守的蔡襄,他从倡建、勘测、设计到施工,皆身体力行,参与建桥全过程。其间他卖去老家枫亭良田160亩,所得款项捐献造桥。他既有繁忙的官衙公务,又投身紧张的建桥工地,无暇顾及家庭,以致遭遇失子丧妻之痛。更何况蔡襄还有《万安桥记》一篇,碑在桥南的蔡忠惠祠内。至于在这篇文章中他把造桥的功劳算到别人头上,没有提及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主要是他“毫不居功”。
清代学者焦循不同意上述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在《剧说》卷四中说:“闽中洛阳桥圮,发石,有刻文云:‘石头若开,蔡公再来。’鄞人蔡锡者,永乐癸丑乡试中式,仁庙时以学行授兵科给事中,升泉州太守。锡至,欲修桥。桥跨海,工难施。锡无可为计,欲以文檄海神。一醉卒趋而前曰:‘我能檄往。’复乞酒饮,大醉,自投于海,若有神擎捧之者,俄而以‘醋’字出。锡意必八月二十一日酉时也,遂于是日举工。潮旬余不至,工遂成。载锡本传。此实事也。人不知,而以事附蔡端明,且以为传奇中戏妄之语,非也。”他认为醉卒下海得“醋”字,使桥能够建成,是真实的史事,载于《明史·蔡锡传》中,被人附会为宋代蔡襄身上。他的观点被后世不少人所引用。
有人不同意焦循的说法,认为他张冠李戴了。陈纪联先生认为焦循把神话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且不说《明史》有否记载,即使有记载,也是正史吸收民间异闻,决非事实。其实南宋刘克庄诗中,已有蔡襄求助海神建桥的神话故事。他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一有《洛阳桥三首》,其中第二首写道:“嬴氏曾驱六合人,蔡侯只用一州民。立犀岂不贤川守,鞭石何须役海神。”诗中分明在说桥墩得以矗立,全赖朝廷贤太守,不须求助于水底海神。这说明南宋时就已流行蔡襄派皂隶下海求神的传说,几百年转辗流传下来,并非明代蔡锡的故事。《洛阳桥》传奇,在明代就有多人创作,其中以李玉所著流传最为广泛久远。我国各地方剧种如京剧、豫剧、汉剧、湘剧等皆有此剧目。莆仙戏传统剧目中,现存的该剧目有两本,一本叫《蔡襄造桥》,另一本叫《蔡襄》,情节颇有差异,后者与李玉所著故事相同。唯把观音大士化美女骗取好色男子钱财以助建桥情节,改为龙女所为,可能是戏曲艺人或下层文人认为有损观音形象而加以改动。(www.xing528.com)
也有人认为,桥是神造的,但关于“醋”字的故事,是和蔡襄有关的。根据清代《福建通志》记载,早在北宋庆历初年,郡人李宠就“甃石作浮桥”。12年后,由僧宗以及王实、卢锡倡议造桥,但没有成功,说明造桥是不容易的。所以此后桥一旦成功,人们就把这个功劳放到神的头上了。传说太守蔡襄面对涌动的浪潮,感到在此造桥很难办到,于是就给海神修书一封,派了一名能下海的公差去投递。这位公差大醉后下海,将信送到了海神手里,又把海神回信带给了蔡襄。蔡襄打开信一看,只有一个“醋”字,马上明白海神的意思:“神令我在八月二十一日酉时兴工。”经过拆字,从一个“醋”字得出了八月二十一日酉时。到了这一天,海潮退了下云,蔡襄令人急速施工,终于建成了大桥。那位公差,蔡襄赐名为“下得海”,至今蔡忠惠公祠中还有一尊下得海石像,以纪念公差送信的功劳。明人王慎中认为在造桥的过程中,“每有危险,神则来助”。其实桥不可能是神来造的,王慎中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说:“岂其驾长江之洪流,冯虚以构实,其役有足骇人者。昧者惊焉,而言之异。亦以贤者之所为,兴事起利,人乐其成而赖其功,故托于神以美之耶!”
有人认为,蔡襄首次出任泉州太守在是嘉祐元年(1056),此时洛阳桥开工已3年了,因此派公差送信肯定不是他。其实在《万安桥记》中他写得很明白,桥前后造了6年又8个月,负责造桥的有卢锡、王实、许忠、义波、宗善等15人。只是到了桥落成时,在万民共庆的欢乐场合,身为太守的他才写了碑文。桥成的第二年(1060)秋天,蔡襄就奉召前往汴梁,是走过洛阳桥而北上的。所以真正的造桥者,其实并不是蔡襄,但蔡襄任太守时参与其事的。
洛阳桥建成后,规制独特,工程宏大,创梁式跨海大石桥历史之先,有“海内第一桥”之称。宋神宗时期,运使王子京以洛阳江万安桥图晋献,竟博得龙颜大悦,慷慨封赏。据泉州知州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记载,泉州万安桥“垒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宽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由此可见,洛阳桥已具有一定规模,对于沟通泉州港口至福州和京城的官道,乃至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座桥历代多次修缮重建,现存的洛阳桥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的。
桥的北端筑有桥堤,桥由堤接出有41孔,通过江中小岛后,继续南展有7孔,接入桥南端桥堤。全桥共48孔,长540米。若计及两端桥堤,则桥全长为834米。桥每孔有花岗石梁7根,每根梁高约50厘米,宽约60厘米,长11米。桥面两旁护以石栏,有石根500柱,石栏长度与桥长同。但栏板、石柱今已不全。桥墩砌体相当庞大,两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势。此外有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9座、桥堍四角有石柱等。
海上风浪较大,一般的石桥建成时间不长就会被冲毁,而宋朝建洛阳桥,它的桥基为什么能稳稳地站立在滔天海浪中呢?
原来北宋的建桥工匠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两头尖形的船筏式以分开水势连结江底的矮石堤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当潮汐来去时,水力减杀,不能冲动。洛阳桥桥基长500余米,宽约25米,深浅不等,工程量极为浩大,但在江海相汇、浪涛搏击的洛阳江口,这种方法是最为坚固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谈往》中对其这样评价:“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型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
其次,建桥时蔡襄等人“种蛎于础以为固”。《福建通志》说当时“以蛎散置石基,盖胶固焉”。建桥时有一个问题摆在蔡襄等人的面前,如何把松散的江底石堤和横直相叠的条石桥墩结合成整体。在把大石一层纵一层横垒置起来后,蔡襄用种植牡蛎来加强块石一、条石间的固接。由于石灰浆在水中不能凝结,而用腰铁或铸钱件等连接石块,会很快被海水腐蚀。洛阳桥利用在东南沿海繁殖的牡蛎,使“址石所垒”能“蛎辄封之”,在桥梁建筑史上是个首创。由于牡蛎是一种生长在浅海地区的软体动物,它的贝壳附着在浅海岩石或别的物体上。牡蛎的繁殖能力很强,成片成丛的牡蛎无孔不入地在海边岩礁间密集繁生,可以把松散的石块胶结为一体。这种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洛阳桥自建成之日至今,已有900多年了,经历了无数次的刀兵大水地震风灾,依然坚强地挺立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