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区内有座飞英塔,这是一座十分奇特的佛塔,因为在塔的里面有一座雕刻精致的石塔,而塔的外面是一座壮丽的砖木结构的高塔,人们说它是“塔中塔”。
我国现存的古塔有3000多座,千姿百态,但奇巧的塔中塔却很少见到,浙江湖州的飞英塔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塔中塔”。
飞英塔原在飞英寺西侧舍利石塔院内。寺院创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始称资圣寺;中和五年(885)更名上乘寺,北宋景德二年(1005)改为今名。
据明《陈秉中重修飞英塔记》记载,唐咸通中,和尚云皎过长安,得僧伽大师(即泗州大圣菩萨)所授给的7颗舍利子及阿育王铜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因此内塔创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后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更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塔后毁,现存石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塔上刻有绍兴二十四年(1154)和二十五年(1155)的题记。
湖州飞英塔
外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是一个巨大的木结构塔罩。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建筑外塔呢?清同治《湖州府志》说,因为有“神光现于绝顶,乃建塔罩之”。神光,即佛光,也许人们在幻觉中看到了佛光在石塔顶上闪现。凭借了这个缘由,人们遂用外塔来保护珍贵的内塔,这种建筑形式在古代建筑史是一项大胆的创举。绍兴二十二年(1152),外塔遭雷击而焚毁,但“舍利无恙”,后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重建,此后经元、明、清几次维修。(www.xing528.com)
石塔用白石砌筑,由100多块太湖青白石雕凿拼叠而成,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形制,分段雕刻砌迭而成,共5层,残高14.55米,八面实心,塔顶已经塌毁。塔的建筑构件雕刻精细,型制规整,均合宋《营造法式》制度,石刻斗栱采用偷心造,其形式较古老。塔的基座上刻有“九山八海”,上置须弥座,雕刻仰莲、覆莲、缠枝花卉等纹饰。缠枝花卉之间所刻的“化生”作童子状,十分小巧精致。束腰部分雕刻有狮子,形态各异,极其生动。再上为塔身、平座和檐子。塔身转角处用瓜楞柱,上下均有收分,其下为木质形柱础,阑额上饰“七朱八白”,柱上镌施主题记。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传故事及千佛造像,构图严谨,刻画入微。石塔上下5层,共刻有佛像1048尊,个个形象逼真,各具特色。佛龛内雕有大幅佛传故事。第一层正南面是一幅释迦牟尼的雕塑像,正北面是一幅地藏菩萨的佛像。2层正南面是大圣菩萨佛,正北门面是一扇半掩门,名舍利塔元门。第三层正南门是一座四肋古佛像,正北面刻的是释迦如来和多宝如来佛。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层北面的观音像,出神入化,别具风采。站在平座和木梯上一层层地细窥,这些佛像有的手执净瓶,有的端坐莲花,有的合掌默吟,形态优美。塔檐上的椽子、飞子、勾头、滴水、脊兽、角梁,都雕刻得十分精巧,惟妙惟肖。石塔四周精工雕凿的狮、象、鳌、鹤、莲花、瑞草等图案,也是构思精巧,形态生动,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我国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史载外塔最初建造时为37层,65丈高,换算成今天的标准是200米。1000多年前能建成200多米高的木塔,简直是奇迹,不知当时是怎样建造的,至今仍是一个谜案。今日的外塔是宋端平年间的,为砖木结构,罩在内塔外面,分为7层,现高55米,直径11米,平面与肚中的石塔保持一致,呈八边形楼阁式。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硕大的斗栱和望柱式栏杆。
外塔沿内壁安装扶梯,盘旋而上,第二、三、四层铺设围廊,信佛的人可以环绕石塔礼拜,其上3层铺设楼板。顶檐梁架为斜柱结构,坚实稳固,颇为壮观。斗栱用材硕大,规格甚多,亦为一大特色。全塔内外共施木质斗栱348攒,此外还有乳袱下的丁头栱以及大量的砖刻扶壁斗栱。其中尤以2层内平座下斗栱采用“七铺作重栱出双杪双上昂偷心造”做法,实为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所鲜见。因内含石塔,使外塔构造奇特,4层以下中空,上3层统设楼面,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登塔扶梯设在副阶廊内,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第二层平座斗栱的木构件,经测定距今不超过350年。再从现有斗栱及其他木构件的法式判断,有的是南宋遗物,有的则是元、明及其以后修理时重做的。飞英塔为湖州市著名的胜景。
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这座极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塔中塔,将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