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以险峻、奇巧著称于世。明代王湛初在《游悬空寺》说:“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悬空寺飞挂于万丈危岩之壁,上为悬崖,下有深谷,自谷底仰视,楼阁若虹,飘然于云端。身临其间,瞰谷望瀑,如置于石壁之中。唐朝大诗人李白游罢悬空寺,大笔一挥,写下“壮观”二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惊叹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后期,历代虽曾对悬空寺作过修缮,但其主要构造仍保持当年的旧貌。寺庙凿石为基,就岩架屋,栈道飞架,楼阁高悬。整个建筑南北约长40-50米,东西宽10米左右。寺内有大大小小的殿宇41间,东西向,大门朝南。山门里是南北对称的门楼,正室是两层重檐屋宇。两座三檐楼阁南北相对,距离20米左右。它们靠岩而建,上下相望,中间以栈道连接,栈道上面又建筑了两层重檐楼阁,构成了南北高低错落、参差对称、曲折多变的空间格局,和悬崖之势巧妙配合,融为一体。
远望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使人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驾雾。当你亲身感受置身悬崖峭壁,脚下悬空的木地板在丝丝山风中微微颤动的惊心时刻,有个疑问不能不闪现在脑海中:古人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建一座寺庙?
原来在398年,当时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上延霄客,下绝嚣浮”,要让人们到了这所寺院,就能感受到天上神仙的气息,将人世间的烦恼抛掉。道长仙逝后,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经过了43年才动工修建。
悬空寺
建成后,悬空寺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似楼阁而得名。后因“悬”与“玄”的谐音,以及寺院像悬挂在半崖之上,被习惯地称作悬空寺。悬空寺在宗教内容的构思上,将陶弘景提出的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这一空中寺院内。在寺院的最高处,建有一“三教殿”,殿内正中端坐佛祖释迦牟尼,慈和安详;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教主老子,清高豁达,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学术研讨。三教殿内佛、儒、道的和平共处,是三教思想融合、升华的展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一些专家认为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所谓“奇”,指的是寺庙设计与选址,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的殿阁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寺庙。“巧”指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1400多年来,这座“奇、悬、巧”的悬空寺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不由得让人怀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古人是如何飞檐走壁建造起这样一座千年不倒的悬空古寺?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是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的?
恒山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那悬崖上,或者说是粘贴在悬崖上。抬头向上,只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来一样。然而悬空寺却建在这绝壁之上。悬空寺有大小殿堂41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所有楼阁的底层似乎从悬崖的立面中凸了出来,看上去,楼阁就好像挂在悬崖上一样。表面上,每根长度大约十几米支撑这些殿宇楼阁的立木,分别被设置在楼阁和栈道下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些立木支撑在悬崖上。那么悬空寺是不是靠这些立木支撑起来的呢?(www.xing528.com)
其实寺庙并不是纯靠这些立木支撑起来的,因为人们发现悬空寺下面有的立木竟然是晃动的,而且这些能够晃动的立木十分细小,直径不超过10厘米,但上方的楼阁却重达数十吨。人们于是开始怀疑:这样纤细的立木,是如何起到支撑作用的?
一些考古学家们发现,在所有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下都埋有横梁,这些直径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从岩石中长出来的一样。这些横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1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铺成的走廊。不仅走廊,整个楼阁的底座也直接压在这些横梁上。有关考古工作者统计,悬空寺共有这样的横梁27根,这些横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楼阁的关键。
问题是悬空寺周围都是高达百米的悬崖峭壁,这些横梁的架设,古人是怎样来完成的,这又成了一个谜团。
一些考古学家无意中在峡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发现有两排方形石孔,沿着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从石孔的排列方式来推断,这是木材的插孔,很可能是一条古栈道的遗迹。为了能通过绝壁运输物资,古人在悬崖上开凿石孔,然后将横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铺平,就建成了一条在山崖上通行的栈道。他认为,悬空寺的横梁也是插入了类似这样的石孔,起到支撑作用。而从悬空寺现存的横梁来看,横梁的直径和这些石孔十分吻合。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1米左右,因此人们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横梁露出来的1米,悬空寺横梁的长度可能只有2米。但悬空寺楼阁的重量远远超过栈道上木板的重量,2米长的横梁很难支撑起巨大的楼阁。罗哲文推断,悬空寺下方的横梁长度肯定不止2米,目前横梁露在外面的1米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横梁隐藏在山崖里。如果它们只有2米,那么整个楼阁早就跌下深渊了。应该说这种推断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楼阁和栈道下方的立木有什么作用呢?专家们认为栈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动,没有支撑的作用,但在楼阁下方的立木却完全不同,这些立木正好顶住横梁,几乎无法移动,因此这些立木也起到了支撑作用。在悬空寺最高的建筑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这些立木上端支撑着横梁,下端牢牢压在岩石上。正是这些立木和横梁共同构成一个有力的支撑体系,保证了楼阁的悬空和行人在走廊上的安全通行。这种横梁加立木的支撑方式,在古代建筑中应用很广泛。
当年的工匠仅凭一些简单的铁制工具,开凿出了用于放置横梁的27个石孔。尽管古栈道的横梁已不复存在,但这些石孔打凿的痕迹却还清晰可见。人们不禁要问,古人是怎样将横梁牢牢地插入石洞,而且历经千年不腐?
20世纪90年代时,有关部门打算更换部分悬空寺横梁,却发现根本无法将横梁从石孔中拔出。请来专家们一查,发现所有的横梁都被做过独特的处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内,楔子会撑开横梁,牢牢卡在石壁上。它的作用类似今天的膨胀螺栓,打得越深,固定得就越紧密。据寺内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记载,悬空寺木结构的维修最近一次距今已有140多年,虽然这些横梁已经开裂,却没有腐朽。横梁经得起百年风雨侵蚀的关键,在于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处理。有专家分析后认为这些木头是用桐油泡过的,并且没有虫蚁的腐蚀,它用的是当地产的铁杉木,非常适合用于建筑。
当年的寺庙是怎样建起来的?
有关专家指出,当时工人们首先要把横梁布置完,然后再在山脚下,利用这些木材,造出每一个建筑上使用的木质构件。当把所有的构件都造完后,把它们搬运到山顶上,之后,再用绳索把工人和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然后工人再把这些部件拼成单独的建筑。当所有个体的建筑都完成之后,还要再铺上栈道,把单个的建筑连接成整体,这样便成了悬空寺。
德国有一位建筑学家参观悬空寺后曾不无感慨地说,“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使人们看到了真正的东方艺术。无论从建筑艺术还是建筑技术上看,悬空寺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悬空寺所在的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可这座玄而又玄的悬空古寺却保存至今,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千古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