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建筑之谜:雍和宫

中国建筑之谜:雍和宫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不久行宫被焚,剩余的一半于1725年改名为雍和宫。雍正死后,其棺椁供奉在雍正帝生前的寝殿“永佑殿”中停放一年,所以雍和宫又称作雍正祠堂。并以喇嘛教来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从此,雍和宫正式成为皇家寺院,成了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744年改建,此殿为雍和宫僧人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

中国建筑之谜: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雍和宫原是雍正皇帝的王府,但后来改成了庙宇,其原因是什么?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它的建筑有哪些特色?

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皇帝在京城东北的安定门内为皇四子胤禛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由于胤禛系宫女吴雅氏所生,所以选赐了明代内宫旧宅给他,营建时还不能太挥霍。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8)胤禛被晋封为和硕亲王之后,才敢向清廷提出预支3年王俸的要求,大肆修建王府,旧宅改头换面,声势、规模都大大扩展。而且,正门、正殿、寝殿的屋瓦都换成绿色琉璃瓦,这就是雍亲王府。

然而我们发现今天的雍和宫却是红墙黄瓦,与故宫的颜色相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28年后,这位皇子承继帝位,年号雍正(1723-1735)。按清代规制,皇帝登基前的住处或出生地,都是龙潜禁地,除改为寺庙之外,一般不准作为他用。雍正帝迁入紫禁城后的第三年,闲置的王府一半辟作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修行的僧院,一半留作行宫。不久行宫被焚,剩余的一半于1725年改名为雍和宫。当时雍正还把御前侦探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为他刺探情报,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雍正死后,其棺椁供奉在雍正帝生前的寝殿“永佑殿”中停放一年,所以雍和宫又称作雍正祠堂。移棺前,昭泰门、雍和门、雍和宫正殿、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昼夜加工,由绿琉璃改成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殿宇,并在永佑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乾隆并降旨“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以表达对其父的怀念和敬仰。此后,这里成为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

雍和宫怎么会成了一座喇嘛庙的?

大多数人认为雍正做了皇帝后,当年王府的一半就已经作为藏传佛教一些高僧修行的地方了。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遵照其母之意,将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庙。乾隆之所以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正如他在《喇嘛说》碑文中所述:“盖因蒙云奉佛,最信喇嘛教,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并以喇嘛教来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于是重新规划,改建庙宇,加以扩建,并从蒙古招来500多位喇嘛长驻于此。乾隆此举既尊母愿和其父在世时信佛之宗旨,更重要的是对蒙古表示了“怀柔”之道,稳定了边防。正因如此,雍和宫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使寺院具有奉佛和供奉清帝祖先的双重职能。从此,雍和宫正式成为皇家寺院,成了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不过近来有人认为之所以乾隆将雍和宫改成寺庙,是与清政府和佛教的关系决定的。人们指出,由于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仪轨的场所,乾隆为了遵循“缅忆过庭、以昭崇奉之孝”,及“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之道,1744年在征询三世章嘉活佛的基础上,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www.xing528.com)

这种观点的根据是《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上的记载。当时乾隆帝向章嘉活佛询问了佛教在雪域是如何弘传讲论佛法的、寺院是如何建立的等问题,章嘉活佛陈述之后,乾隆谕示:“佛教之弘传及长久住世,全仗讲论佛法之寺庙。若兴建闻修显密教言等一切学科之经院,对佛教传习大有利益……皇祖先帝在位时,广弘佛法,康熙皇帝与前辈章嘉活佛虽然在多伦诺尔之汇宗寺建立了讲修显宗的扎仓,但在京城未建讲经之扎仓。现在我们施主与上师二人若在皇城宫中创建寺院,内设闻思全部显密知识的若干扎仓,定会使佛教复兴。”章嘉活佛听后,表示愿竭力协助圣上,改建寺院。这样,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事,就在乾隆帝与章嘉活佛的商议中决定了下来。

由于雍和宫的前身为王府,所以它的建筑格局与一般的寺庙不一样,有着许多特别的地方。那么雍和宫和普通的寺庙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雍和宫宛若一座简缩了的王宫。在建筑格局上,一方面保留了王府的形制,另一方面在扩建后增添了寺庙的特色。宫门面南,由南至北在长约480米的中轴线上,排列着牌楼、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楼等殿堂楼阁,构成雍和宫的主体建筑,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宫东西宽近120米,在主要建筑的两翼,两两对称地建有钟鼓楼、碑亭、密宗殿和讲经殿、数学殿和药师殿、班禅楼和戒台楼、照佛楼和雅木达嘎楼、永康阁和延绥阁相互对称,形成一座布局完整,具有融汉、满、蒙、藏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喇嘛教寺院。

建筑专家发现雍和宫的布局特色十分特别,它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起伏。前半部的影壁、木石、牌楼点缀,深远的甬道,浓郁的古松翠柏,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从昭泰门以后建筑群密集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与前半部形成鲜明对照。

雍和宫殿在雍亲王府时代是胤祯会见文武大臣的地方,1744年宫改庙后,此殿相当于大雄宝殿。殿内面阔7间,前出廊,后带厦,为单檐歇山顶。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燃灯佛和弥勒佛像。永佑殿为雍亲王胤祯的正寝殿,又称外书房,是他休息读书之年。雍正去世其灵柩放在这里。1744年改建后,易名为永佑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四周饰以绿琉龟背锦裙墙。法轮殿是全寺最大的殿堂之一。1744年改建,此殿为雍和宫僧人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法轮殿呈十字形建筑,大式歇山顶,殿顶上5座铜鎏金宝顶,有着浓厚的藏族建筑特色,体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的交融。万福阁又名大佛楼,建于1750年,高25米,雍和宫内最高大的殿阁。飞檐三重,全部为木结构。从阁外表看,是一座3层高楼,但从阁楼里面看,则是一座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

今天的雍和宫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汉、满、蒙、藏文化艺术的宝库,象征着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体现了各族人民文化艺术的交融。它记录了岁月和人文的风风雨雨,留给后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