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从兴建至今已有330多年历史了,这一宏伟的历史性建筑究竟建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还是之后,人们看法不一。故宫是谁负责设计施工的,人们也有不同看法。当《侯氏宗谱》被研究故宫的专家发现后,有人认为故宫主要是侯振举设计的,但有人不同意,认为侯振举只是一个监管烧制琉璃瓦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设计者。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一般认为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计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以中路为主体,东、西路为两翼。故宫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故宫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由于没有任何明文记载,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天命十年(1625)的三月初三上午,努尔哈赤率部越过浑河从辽阳进入沈阳城,开始筑城定都。从此,沈阳也从一个小城发展成为东北的帝王都城。然而,努尔哈赤自己居住的皇宫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清朝的史料中都没有记载。今天,故宫作为都城的象征,我们猜测应该是和沈阳城同时修建的,但这仅仅是心中的一丝想法而已。为什么清朝的史料中没有记载故宫开始兴筑的时间,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佟悦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修建皇宫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所以,史官对建皇宫的大事件采取了回避态度。
一般认为故宫是努尔哈赤迁都后开始兴建的,因此迁都沈阳就是建皇宫的开始年代。佟悦认为因为努尔哈赤是早上决定迁都,当日下午就动身的,在还没有定下迁都之前不可能开始建宫殿。《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载:“帝聚诸王臣议欲迁都沈阳,诸王臣谏曰:‘东京城新筑,宫廓方成,民之居室未备,今欲迁移,恐食用不足,力役繁兴,民不堪苦矣!’帝不允,……曰:‘吾筹虑已定,故欲迁都,汝等何故不从?’乃于初三日出东京,宿虎皮驿,初四日至沈阳。”自1621年3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兵横扫辽东,不到10天攻克70余座城池,包括沈阳和辽阳,他力排众议决定从萨尔浒迁居辽阳。1625年,努尔哈赤再次提出迁都沈阳。定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加固明朝城墙,建造八门,并在城北建造皇宫居住。佟悦认为史料对故宫的最早记载是,1627年正月初一,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典礼仪式。按照沈阳的天气,说明大政殿在1626年10月之前就应该完工。
沈阳故宫
从目前的大多数出版物来看,大家普遍认为故宫兴建于1625年,至第二年建成。因为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比较突然,不可能事先已经建都。
不过有人不同意这种传统讲法,认为上述看法是一种推测,而并非是真实的历史。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清前史专家支运亭研究员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故宫的始建年代早于努尔哈赤迁都盛京。2003年1月15日,他在《沈阳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沈阳故宫到底建在哪一年?》的文章,认定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天命九年(1624)。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
第一,努尔哈赤放弃辽阳迁都沈阳的时间是天命十年(1625)三月初,也就是公历的4月初,这时的沈阳地区正值春寒料峭。如果事先没有初具规模的新都城,在这么冷的天气下是无法安顿众人的,更不用说处理朝政了。根据中国历史档案馆收藏的《盛京城阙图》记载,他当时居住的是二进院建筑,中为正殿三楹,均为悬山夹脊前后廊式建筑。这组建筑俗称汗王宫。同时因为典礼和议政的需要,努尔哈赤还兴建了大正殿、十王亭。这些可以说明在迁都沈阳之前,努尔哈赤已经修建了有非常规模的帐殿式建筑群。
第二,努尔哈赤突然决定从辽阳迁都沈阳的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民族矛盾不断加深,二是明王朝不断增兵与其作战。为了缓和民族矛盾,集中全力与明抗衡,必须选择一个进退都非常有利的战略根据地。但不幸的是努尔哈赤于1626年得病死了。因此,在迁都沈阳后,不可能来建筑宫殿,宫殿的兴建应在迁都沈阳之前。
第三,新近鞍山市文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本《侯氏宗谱》,证实了宫殿建筑是在迁都之前。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都是由山西迁居来的侯氏家族负责设计、施工兴建的。在该《宗谱》中,关于修建辽阳城和沈阳城的记载非常详细:“东京于天命七年造八角殿,需用琉璃龙砖彩瓦,即命余曾祖振举公董都其事,特授夫千总之职。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曾祖振举公竭力报效,夙夜经营其事。”这应该是沈阳故宫兴建于天命九年的最为直接的证据。(www.xing528.com)
有上面三个依据,支运亭先生认为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天命九年,而非天命十年。
佟悦不赞同上述说法,他认为《侯氏宗谱》中所说的“天命九年”指的是侯振举一家迁居沈阳的时间。佟悦认为,沈阳故宫应该是从1625年开始建造的,理由有二:首先,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努尔哈赤在没有下达迁都命令之前,不可能在沈阳建造故宫;其次,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如果沈阳故宫1624年就开始修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住在故宫里反而要在故宫城旁居住?
上述两种说法,时间仅仅相差一年,但对故宫历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究竟哪一种是准确的,显然今天是无法回答的,我们只有寄希望以后有新的档案材料发现,才能最后解决这个问题。
沈阳故宫的这些宫殿建筑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由谁建造的?
自《侯氏宗谱》被发现后,支运亭、佟悦等专家都认为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都是由山西迁居来的侯氏家族负责设计、施工兴建的,因为《宗谱》中记录了侯振举家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他们认为这段文字说明,侯振举这个人与沈阳皇宫的营造关系很大。佟悦强调从文字中可以判断,侯振举应该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考虑到沈阳故宫中有许多建筑是满蒙风格,侯振举作为一个汉人,不可能全部是他设计出来的,所以除了侯振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沈阳故宫的总设计者,应该是皇太极,因为无论任何图纸,没有他的首肯,是断然不可通过的。
一些人也看到《宗谱》中努尔哈赤在辽阳兴建都城东京时,侯振举被授千总,奉命烧制琉璃瓦,建造八角金殿。但认为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到他去世,只有短短1年零5个月的时间,之后皇太极登位。皇帝登基,需有大殿搞仪式。虽然侯振举与17名工匠竭力工作,终在皇太极登基前使宫殿落成,没有影响到皇帝登位大典,而且还受到皇帝奖赏,那么,在短短的时间里,侯振举是如何将大政殿和十王亭等建好的呢?
据史料证明,沈阳故宫最早建筑当属东侧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了。佟悦等专家认为,从史书上看,满族自从有了八旗军事制度以后,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化的扎营方式,即大汗黄顶帐篷居中,两边各是5个幄。由此来看,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的布局是这种民族风格的延用。从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的规模看,要在短时期内建成有很大难度。因此人们认为,它可能与辽阳的八角金殿有关系。可能是努尔哈赤急于迁都沈阳,又因在沈阳建皇宫一时难以备齐原材料,所以侯振举等人便将辽阳八角金殿拆掉,全部运到沈阳再重新组装起来。
一些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制黄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黄瓦。以备陵寝宫殿之用。”其卷二《民族》中记载:“侯氏,原籍山西明福县,后徙本境。清初隶汉军旗,世袭盛京五品官,监制黄瓦,族繁户众,世居城东南析木城。”该县志又在《重修缸窖岭伯灵庙碑记并序》中说:“清初修理陵寝宫殿,需用龙砖彩瓦,因赏侯振举盛京工部五品官……”所以说侯振举是故宫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如此,究竟是几个人一同修筑了这座清代宫殿,还是由侯振举具体负责设计,或是其他什么人负责设计的,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