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人应当诗意地栖息在阳光临照的地上,也要诗意地长眠于星光俯瞰的地下。——这是生死结构的对称美学。
欧洲墓地不能发声哭,只好转作石材雕塑音响诗。——这是欧洲坟场石材雕塑音响诗的起源和发达的最深层理由。——这叫用雕塑艺术符号代恸哭。
庄子哲学的最高纲领是讲究大对称。“至道”的品格是对称。生死结构是宇宙第一对称,太对称,元(原)对称。
人的生死是小对称;地球、太阳的诞生和毁灭是大对称。
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
话说在点子上,毕竞是哲学家的穿透,洞见,透脱。
本书稿的主题是从欧洲墓地雕塑艺术的视角对“生死学”作些详尽、深入解读。
这里有三个不尽相同的术语(概念),我想有必要作点解释:
第一,生命学,偏重探求生。
第二,死亡学,偏重叩问死。
第三,生死学,生死两头并重,兼而有之。
这四派合在一起是21世纪“世界哲学”(World Philosophy)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两种不同的视角:
这是19世纪中叶德国南部一小城镇的一景。
彼特勒手绘建筑艺术作品。图中的十字架为耶稣受难拉丁十字架(竖长,横短)。
在德国的村子村口,常竖立这种十字架(我见过),提醒教徒,耶稣的生与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给世人赎罪。所以在乡镇和村口,都有这种十字架,这个符号。墓地也出现这个符号,表明这是墓督教的核心教义。若是拿掉十字架这个符号,墓督教便不复存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代德国南部一座城市郊外的坟垸。(手绘艺术)
十字架是个凸显符号。关于它,我可以写本20万字的专著。可见十字架的内涵并不简单。它有两个层面:
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最值得探究和发掘的是不可见的十字架。本质上它是世界哲学的,属于形而上的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整个宇宙尽在网罗中。可见,十字架这个最简洁的符号是上帝的形象代言人。
由生观死;
由死观生。
如果就“生死学”这个重大课题召开一次“基督教与儒释道高端论坛”,是意味深长的。四方各自亮出自己的观点,将有助于我们解读“生死学”。
司马迁有个命题在本书稿是“一以贵之”的:
“知死必勇。”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一瞥。
苏静留学法国攻读空间设计,又画水彩,所以她的摄影有较多的艺术元素和氛围。
法国人把城市公墓作为公园来对待、审美是一个绝好的想法、主意和观念。这里应当有实力吸引一对对情侣来此谈情说爱。先恋爱,再结婚,生儿育女,这样才能构成生死对称,人类这个物种才有前途、希望和可持续发展。
不过城市公墓(陵园)欲达到公园标准要有两大条件:1.绿化率高,深秋是满地厚厚一层落叶,切勿清扫;2.墓地雕塑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其中至少要有百分之十达到音晌诗的水平。
很遗憾,今天少有空间设计艺术家为我国城乡公墓出力、献身。
城乡公墓艺术水平是“文化强国”的组成部分。劣质、混乱、嘈杂的城乡公墓同“文化强国”不相称!
巴黎蒙巴纳斯公墓一景。
用一对雄狮守护、镇守墓地是欧洲传统的雕塑符号之一。当然,这要看死者的经济实力。用一对雄狮毕竟属于厚葬或豪葬。在我国历史上,有厚、薄葬之争。宋代欧阳修极力反对厚葬:枯草、死骨无知;死则无知。“呜呼,厚葬之弊!”
厚葬或薄葬属于生死学范畴。庄子是主张薄葬的鼻祖。我举双手赞成庄子。
巴黎蒙巴纳斯公墓一景。
长眠于此者生于1874年,卒于1891年,仅活了17岁。这才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了啥子目的?说不好。
他只好不情愿地向此岸(阳间)世界含泪道别。临终前,他选好了“两手相握”这个雕塑符号。——这才是一语胜人千百。比普通日常语言,简约的符号能说出更多、更深层的东西。如果有可能,我也选择“两手相握”这个符号镌刻在我的墓碑上,这比整本《自传》还要好。
巴黎最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城市公墓内一座大理石雕像,一位少女低垂着头正在哭泣。
雕塑诗的功能在于“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春秋·子夏》)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一座古坟前的两尊雕像。石材被风雨严重剥蚀呈斑驳状,为哀恸的一个永久性符号。
我国汉代《乐府诗集》有这样一句:“人死一去何时归?”
墓地石材雕塑符号起到了代哭的作用。
作为墓地石材雕塑作品,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感伤诗。多年后,回到上海,我想起巴黎的墓地,闭上眼睛,仍然会记起这位用左手掩面而泣的少女或少妇。这叫: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干里之外应之。”
墓地雕塑音响声也有这种感人的功能和效应。其极致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巴黎城市大坟垸一尊石材雕像,抽泣,哀伤,来自中国的旅游者见此情景会记起庄子对生死的淡定: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知北游》)
中国古代哲学智慧放在法国墓地照样可以临照那里的暗黑,给人以安慰。——哲学的安慰才是最高的安慰。
拉雪兹神父公墓一座坟前的雕塑,骨瘦如柴的身躯是归天者临终时的真实写照。
死是久病痛苦的最后解脱。别忘了,人皆为有限之存在。佛教哲学认定尘世万物为空,人间万事为虚。
人活着的状况可以千差万别,有抬轿的,也有坐轿的;但人一死,都是枯骨一堆,最后下垸都相同。
之二
2011年10月6日,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去世。他的死在全世界(上至总统、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北京、上海的苹果专卖店前,聚集了大批乔布斯的崇拜者,对这位伟大的企业家和发明家表示哀悼。
有人说,因为乔布斯,改变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枯燥的世界有了鲜活;沉闷的世界有了创意;单调的世界有了斑斓色彩。他是数码革命的领军人物,丰富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悼念他的人们非常理智地说: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此话不假。
但更正确的说法是:
“生命是死亡的一部分。”
因为死是永恒,生仅仅是短暂、暂时、临时寄存于尘世。古人说:
“生者能几时?死者无穷期。万物皆如斯,死又何足悲?”
这便是庄子命题“生寄死归”的内涵。它照样可以统领、管辖和支配欧洲的大坟场,把雕塑艺术秩序梳理出采,成为音响诗。视觉可以转化为听觉。
公墓中的所有大小坟莹都是庄子命题的符号化。——这便是我眼中的坟场墓地,即便是荒郊野地的一丘黄土抑或是拿破仑的皇陵。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谁说没有造物主呢?
人人都会死才是最大的公正,也是上帝存在(The Existence of God)最过硬的证明。墓地的本质是把这一证明予以符号化。
最后我想说,墓地雕塑艺术符号是人类文明最后一个必需的环节,不可不察。
古埃及人在引导灵柩车行进。
当第一个人懂得把至爱亲朋的尸体用泥土埋葬,人类的殡葬文明便宣告开始了!
注意,叫殡葬文明,而不是殡葬文化。文明是大圆圈,文化圈子较小。大包容小。
引导灵柩车的行为说明殡葬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较高阶段,这时会奏起哀乐。动物世界绝不会有殡葬,更不会有哭声,奏哀乐——所有这些都是相关的符号。人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中。
人创造了符号,符号也成就了人。坟墓和十字架的本质都是符号。悼念活动,包括清明节,都是符号。
南美一荒山野岭的墓地雕塑,里面有个很大、很古老的墓穴,有多具腐朽的骸骨,使我联想起我国江西省的悬棺。
墓葬、墓地雕塑语言符号系统因民族、时代不同而有差异,但枯朽的骸骨却并无二致,为划一的下垸。
死亡的本质是同一个,却是我们无法揭示的。
一切都可以弄虚作假,但死却是真的。死神一到,每个人只能亲自去渡过冥河,不能找替身。
查理六世(1368—1422),法国国王。
这位君主只活了54岁。在当时不算短,但也不长,也是一个匆匆来又匆匆去的尘世过客。谢幕后的下垸也是一个骷髅,只不过是曾经戴过皇冠的骷髅,同农夫、牧羊人、铁匠、石匠、木匠……的骷髅没有什么两样。
死亡的本质之一兴许是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最后的结局都是骷髅一个或一个骷髅,没有例外,没有!
中世纪末木刻艺术家特罗斯特(A.Trost)笔下的有关死神的一个符号。
他的左手握有沙漏玻璃瓶,象征时间。时间一到,人都要下台,谢幕,回老家,踏上归路。人不能久行不归。鬼即归。
他的右手握有残酷无情的长镰刀,横割蛮扫一切人和大小生命,一个不剩,只要时辰一到,统统要辞世。这便是“生寄死归”的生死观。
图片是中世纪欧洲人有关“生死观”的一个生动哲学符号。
中世纪西方有关死神的传统符号的另一种表述。死神身穿长袍:右手持长柄镰刀,准备收割死者的灵魂;左手拿着一个沙漏(计时器),象征生命一点点流失。一旦流尽,便是人生一垸谢幕的时刻。
这个古老的符号直到今天21世纪还管用。它作为一个生死哲学的隐喻,非常生动、形象且深刻。尽管我们今天拥有每秒能运算两千五百多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我们依旧无法解读、算出有关死亡的密码。21世纪的我们无能为力再发明一个新符号去代替这个古老的,旧的。可见,哲学智慧高于一大堆知识。哲学管千年、万年。
死神另一种样子。手持长柄镰刀,把该割的死者一视同仁地割掉,国王、乞丐,富人、穷人,一律平等。活着不平等,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活着,有多种多样;死亡只一种,最后都是枯骨。(www.xing528.com)
一位南美人在祈求祭坛上的手握长柄镰刀的死神。这个符号是殖民者西班牙人带来的。
死神总是和墓地联系在一起。只因人无法穿透死亡本质,欧洲人才杜撰出一位死神,把有关死亡的一切,统统推到死神身上,由他决定。
Vita生命,由V,I,T,A四个字母构成的符号。
生死是一枚金币的两个面,对人、狮、象、蚂蚁、甲壳虫、组菌、病毒等一切大小生命都一样。
南宋哲人陆象山说:“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
孤零零的生命是“小我”,只有上达天地、宇宙时空,才会获得“大我”的存在,即“大做一个人”。“小我”和“大我”的生死学不在一个层面上。
Mors死亡,由M,O,R,S四个字母构成,是中世纪末欧洲人有关死亡的一个符号。
怎样对待生,又如何直面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最根本的问题。悦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古人今人皆相同。在死神降临时,今人虽不一定能做到以死为美或击鼓盆而歌,但至少能平静、洒脱、坦荡地面对它,接受它,这便是道家哲学的生死观了:
“恬于生而静于死。”
中世纪末,欧洲人用这个符号表征了自己的“生死观”。在本质上这是一个哲学符号。把该符号同十字架放在一起,便加重了含金量。若是墓地遇上“更闻枫叶下,淅沥虔秋声”呢?
乌鸦和兀鹫,这两种禽鸟都属于食腐动物,同尸体有关。
故许多民族认为它们会带来瘟疫、战乱和死亡等噩耗。
有的地域和民族有天葬的习惯,即让兀鹫吃掉死者的尸体,这样死者的灵魂才可以升天堂。
不过,在唐代诗人笔下,乌鸦的诗意最浓。它一旦同墓地构成一个句子,便有途穷易感,恸哭故人的审美效果。
猫头鹰,一种夜行动物。它的高声呜叫像是鬼哭。其呆滞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人们把它的一切表现和行为同死亡、坟墓联系在一起。
法国中世纪罗马风教堂内一种新的雕塑表述。这种雕塑语言符号系统(尽管很粗糙)对后来法国雕塑艺术,包括墓地雕塑,有深远影晌。
墓地雕塑是先粗糙、低级,后来才渐渐走向精美、高级。
图片雕塑主题是一条凶龙正在吞食一位墓督徒。在西方人眼中,龙是死亡符号(Symbo l of Death),和中国人的观念截然相反。
西欧罗马风教堂内部雕塑柱头的符号。
主题为老鹰把亡灵带上天堂。
中世纪的这种死亡观和雕塑深深影晌了后人。
这时期的雕塑艺术很粗糙,到了19世纪,西欧墓地艺术水平才登上了高峰。这时,艺术的进步性是很明显的。
西欧罗马风教堂建筑时期有关死亡的石材雕塑符号(The Sym bol of Death)。
形象为魔鬼,当年(相当于我国的南宋,即12世纪后半叶)西欧人把死亡同妖魔鬼怪连接成一条因果链:因为有鬼怪作崇,故人会死。
这种死亡学的观念和雕塑语言符号体系对17—19世纪的欧洲墓地有广泛、深远影晌。
西欧中世纪罗马风教堂柱头的雕塑。
主题是从尾巴伸出手的怪兽。鬼怪是因,人生病和死亡是果。——这是前医学科学的“因果律”。
人能说出这个“因果性句子”便是向真理迈出了一大步。直到后来西方人找出了组菌和病毒才是置人死地的真正原因,死亡学才迈出了正确的、最关键的一步。
但人同死神的格斗永远没有结束和格斗有无数次的回合,最后倒地、失败的永远是人。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一座拉谢(Larcher)家族合葬墓。
为一大家族,人丁兴旺。最长者生于1827年,最年幼者生于1907年,只活了19岁。
人都是匆匆过客,即便寿命为百年。
墓碑石材少女雕塑为精品。哭丧着脸,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雕塑艺术水平同六七百年前中世纪雕塑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艺术进步了。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中的一首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诗:
富有静穆的永恒,以典丽绝世之姿,凌跨百代,为整个城市公墓增添了艺术氛围,也从一个侧面提升了巴黎这座西方文明之都的审美层次。它把墓地雕塑音晌诗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看来,死亡并不总是恐怖。死亡也有壮美的一面。——这是墓地雕塑音晌诗传达出的一条最重要的信息。
法国地中海岸边一座山冈坟垸的墓地雕塑,为一家族合葬坟,姓魏德麦尔(Widmer),长者罗莎·魏德麦尔生卒年为1855—1929年。可见,墓地(阴宅)不艺则已,艺则与阳宅平分秋色。
巴黎城市大坟垸常给造访、瞻仰者这种赞美印象。看来,死亡(彼岸)也可以有壮丽可观、铿锵可听的一面。否则这个大坟垸便是失败的!(可听者,即音晌诗)
这是法国典型的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墓地雕塑,堪称为用大理石吟唱出来的雕塑音诗。
它是此岸的阳宅在彼岸阴间的投影,成了阴宅。用了古希腊罗马的多立克和塔什干柱武语言符号。整个公墓气垸给人庄严、典雅和肃穆的通觉或统感印象。
在这里,建筑和雕塑的分界线模糊了!阴宅是按比例缩小了的阳宅。这里有形有神。白居易说过:
“形真而圆,神和而全。”
法国一座古老教堂的钟楼,上下共五座大小不一的洪钟。钟声和墓地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有机语言符号体系。
丧钟敲晌是宣告死亡的信号。它在提醒人们,亡灵正在渡过冥河,到达彼岸,教会要为之祈祷。
古代欧洲人认为,钟声还有吓跑邪灵的作用。所以东方人和西方人各自独立地创造了一整套有关死亡的规则。这些规则或秩序(Order)是通过一整套符号(包括十字架,雇人哭丧和丧服等)表征的。
这是18—19世纪法国有特色的墓地艺术,有意模糊了雕塑和建筑的分界线。
缩小了建筑的比例,而且让它处于未完成状态,成了解构主义的象征。因为死是生的解构。
这个符号很悲壮。大理石雕塑音诗为长言诗,无声之诗,永久的诗。它是哀乐之情感,歌哧之声发出的凝固符号。在西方世界,法国的墓地雕塑艺术水平一直领先,因为好几百年,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艺术一直为“老大”,引领欧洲建筑新潮流,直到进入20世纪才把“火炬”不情愿地交给了美国。
法国蒙马特公墓是巴黎著名城市陵园之一。
人们常把这里作为公园。墓园的要害是一个静字。
静有等级:安静最低,单位是分贝。菽静较高。守静最高。——守静又有大小之分。大守静属于宇宙美学层面,小守静属于墓地或教堂、寺庙范畴。
小守静由两个因素构成:第一,远离城市车马喧;第二,若是公墓雕塑艺术单调、拙劣、无序也会制造烦人心的嘈杂。我国陵园欠缺小守静的重要原因是由第二个因素造成的。我和苏静合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我国陵园公墓空间艺术设计水平达到小守静的层面,摆脱无序和嘈杂环境。
法国蒙马特墓园一座Hachette家族合葬墓,欧洲人有这个风俗习惯。
风格为18—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Neoc lassicism)。这座坟墓成了阳宅在彼岸的投影,很有气派,为极丽极秀者,堪称为一首墓地雕塑音诗,至矣,尽矣,无以复加!
看得出墓主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当高。不过,再豪华的阴宅也免不了骸骨枯朽的结局。
关于夫萋合葬,我国古代有生死学的理论:
“生既为同衾,死当携手归。”
这十个汉字同样能概括欧洲家族合葬墓风俗的理由。
巴黎最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一景。
树叶脱尽把新古典主义的墓地雕塑风格衬托出更为浓烈的诗意:
悲怆,悲壮,冷峻,荒寒。
不错,墓地是主角,树木为配角。最佳配角是深秋初冬叶子落尽的树木。如果海边悬崖有座古墓,从石缝中长出一株盘曲、枯瘦的树,其美学境界便会有动天地、泣鬼神的况味或效果。
拉雪兹神父城市公墓(陵园)内一座很气派的墓。
阴宅和阳宅的分界线完全模糊了,门前左右各两根科林斯柱武成了阴宅和阳宅公共的符号。这是18—19世纪的设计。进入今天21世纪,人们已经渐渐远离了这种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符号。
时代变了,墓地雕塑艺术语言符号哪有一成不变之理?
拉雪兹神父公墓又一处动天地、泣鬼神的景物。小枯树通过阳光把自己瘦弱的身影投射在体量很大的墓碑上。
透过这里的一角,人会有种厚重、深沉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宗教感。
巴黎墓地为一间“观物取象”最好的“四文”课堂:“天文地文人文神文。”
因这种诗化情景深深触动了苏静,她才拿起了画笔,这叫“立象以尽意”。对于她,欧洲墓地是空间艺术设计大课堂。
整个墓地雕塑音晌诗的最高目的也在“立象以尽意”。否则,哪来墓地雕塑艺术?——这是人性所使然。象即各种符号。
是人创造的各种符号才使人成其为人。
人是创造各种符号,也消贾各种符号的动物。
拉雪兹神父公墓中一座坟的雕塑,堪称为一首石头诗:庄严,典雅,悲琼。
柱武特写镜头:气派,沉雄,肃穆。
若遇上满城寒叶,雨雪骤来,便有悲怆声从中传出……
可见苏静取景有水彩画的功底。
巴黎公墓中的一座雕像,继承了古希腊罗马风格。
没有雕塑艺术符号,便不成其为欧洲坟垸。从新古典主义雕塑符号透露出来的是古典音乐神韵。对于我,听它会忘倦。微妙之极,有闻而无声。——这是欧洲墓地雕塑音诗的最高美学效果。
拉雪兹神父公墓一座坟的巴洛克风格雕塑音诗,死者姓席克勒。生前的社会地位相当显赫。
阳宅的屋顶呈各种几何造型,故墓地石材雕塑也呈各个殊异的形状。——这符合“逻辑与存在”(Logic and Existence)这条最高原理。
上帝也服从它。当然该原理是上帝(庄子心目中的造物者)亲手制定的,之后上帝也遵从,以身作则,不违背。
法国南部一座古老府邸。
应当明白,先有府邸(阳宅),之后才有墓地(阴宅)。阴宅是阳宅的投影。彼岸的一切一切(观念)统统是此岸在彼岸的倒影。坟墓是阴宅,是阴间的宅第、私宅、府邸。
法国古老府邸雕塑组部。所以巴黎各坟垸的石材雕塑艺术音晌诗获得此岸雕塑艺术厚重大背景的有力支撑。
此岸是源泉,是根子。
这是法国一城市公墓里的路牌(便于分区)。
公墓路牌同样是城市阳宅在彼岸的投影。坟垸区域太大,为了定位,便于寻找,把它分区编号是必要的。
可见到处都有秩序,彼岸世界也不例外。在此岸(阳间),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的确立是头等大事。十年“文革”的最大罪恶便是破坏了法律和秩序。
拉雪兹神父城市大坟垸的又一路牌,有街名,21区。
归(鬼)城阴宅区同样是秩序井然,毕竟是件好事。
人性偏爱秩序,厌恶混乱。有生必有死正是最大最根本的井然秩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有序更替是神圣的:“习习和风,扇万物而条畅;迟迟丽景,照入报之文明。”(唐·韦缜《读春令赋》)
德国慕尼黑城市公墓一座富有艺术品位的坟莹。墓碑造型颇有遍城残钟的幽怨氛围:
天高云去尽,秋天昨夜琼。
一般来说,两三百年来法国墓地艺术水平高于德国,但例外情况也有。图片上这座墓地造型美便是一例。如果那天是深秋,满地尽是枯叶,氛围弥谩着一种悲琼,美学效果会更好。坟垸也要审美。本书稿的主线便是墓地雕塑审美。
慕尼黑城市公墓一座简易坟莹的木十字架,死者生于1922年,卒于2003年,活了81个春秋寒暑,经历过二战以及联邦德国的复兴和经济奇迹。
死者姓名叫因哥德·施密特。
二战时候,他当过纳粹兵吗?他是生不逄时。
坟垸上的每座墓都埋葬着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木十字架说明施密特晚年穷愁潦倒吗?
富人穷人在生的时候处境截然不同,死的最后结局都是同一个,即归。(古汉语,鬼同归,一个字)
慕尼黑城市公墓附近有家墓碑雕塑手工作坊。图片是我同年轻一代墓地雕塑家在一起。在我眼里,这个小伙子不是一般石匠。
他们是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家族,父传子,子传孙。没有传统的、爱岗敬业的精湛工艺,何来墓地雕塑音诗?地球上因有了墓地雕塑音诗而增添了色彩斑斓的美。我们的世界应多些美善真,少些丑恶假。(请注意我把美放在首位)
笔者同作坊当家人在一起,时2004年9月6日。
在同他们的交谈中,我用德文说出了“墓地雕塑音晌诗”,德国人深为感动,说: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高雅称谓,而且是位中国教授说的,这样我们便成了墓地雕塑音晌诗人,这对我们是种莫大鼓舞!”
今天,这一定位也成了撰写本书稿的主题或主旋律。
手工作坊车间一瞥。
今天用了现代化的机械对大理石进行切割等加工工序,最后打磨成“墓地雕塑音晌诗”。
18—19世纪机械水平不如今天,但雕塑音晌诗的艺术水平并不一定在今天之下。艺术女神并不一定愿意与时俱进。
今天德国的机械水平远高于18—19世纪,且高得多,但出不了高出歌德、海涅、贝多芬和舒伯特的艺术家。这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艺术哲学之谜。
作坊不同石材样品陈列室,供顾客选购。
墓地雕塑音晌诗所用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琴诗则是用一个个音符构成的,然后由钢琴家弹奏出来。
那天,我已经意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所以在那里待了很久,仔组听取德国人向我介绍、讲解不同大理石的物理性能、品格、特性和肌理。
雕塑家的目标是让大理石吟唱动天地、泣鬼神的墓地雕塑音晌诗。
作坊有多间屋,这是其中一间。
我喜欢看到工作状态的作坊。这里是乱中有序。
最后,雕塑艺术的秩序正是从看似混乱中梳理、走出来的。一般人只能欣赏到城市陵园(墓地)的雕塑成品,很少有机会去造访手工作坊。这次我能得到这个良机,对我非常珍惜。这是2004年9月我造访整个德国的最大收获之一。因为生和死是一个完整体的正反两个面。所以才有善始善终这种哲理说法。
慕尼黑墓地雕塑手工作坊半成品露天陈列处。
各种大理石或其他材质的墓碑,造型各个殊异。雕塑诗,言人之志。诗以道志。
古汉语“志与诗”原为一个字。
顾客来此选择自己满意的墓碑,实为“诗以道志”。古人,今人,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都通过墓碑这种雕塑诗以道志。
巴黎墓地一雕塑诗人正在住墓碑上镌刻2009最后一个9字。
后来,2011年8月,苏静在上海一家咖啡屋专门同我聊起这个动人垸景,说她把这位正在聚精会神工作的石匠看作是“墓地雕塑诗人”。——这是本书两位作者的共识。
在碑石旁边,他放了一台录音机,放出的音乐有助于他进入诗意、诗境的创作状态。
谁赞叹欧洲墓地石材雕塑音晌诗的典雅、精美和凄丽,谁就要首先懂得敬侗采石垸的艰辛劳作。
采石垸的工人要用铁制楔子把各种大理石、花岗石、砂岩和石灰岩等从原始大自然的岩体中开采出来。没有经加工过的石材,何来墓地雕塑艺术世界?
人生于天地间,也死于天地间。——这才是生死学的最高原理。读者手中这本书正是将这条原理作详尽展开。
拉雪兹神父公墓一景。
一名游客(女)坐在树下读书,被苏静偷拍了下来。我夸奖苏静的眼光,抓拍到了这一景。
落叶满地,说明已是秋日。
其实墓地气垸最适直读书,俯而读,仰而思;再就是谈情说爱。——爱情和死亡是两大永恒的主题。人人都同它有关。
试问,在我国墓园有读书人吗?这是民族素质的差距。
苏静因被这种景象深深触动才拿起了水彩画笔,创作了这张习作,时2010年。
读书的环境很重要。在舟车旅行中,手执一卷,是人生一乐。半窗残月,挑灯夜读,则是不能忘怀的内心经历: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唐代·刘禹锡)
21世纪一女子在拉雪兹墓地树下手握素书一卷阅读则是最高的境界。我和苏静有共呜,共识,所以才合作,撰写读者手中这本书。我们是忘年交。
这又是苏静在墓地大门外抓拍到的。
一位约莫八十岁的老妇人刚从已故丈夫墓地走出来,在长椅子上歇歇脚。这位慈祥的老妪此时此刻在想什么?
她意识到生死只有一条冥河相隔吗?她觉得自己离这条神秘莫测的冥河已经不远吧?河岸就在前面,她仿佛听到了船夫在呼唤她渡河,去同亡夫团聚。
拉雪兹神父公墓又一景,被苏静抓拍到了。
这是一对年近八十岁的伉俪,相依为命,来到墓地凭吊至爱亲朋。
此时此刻,这对老夫老萋在想什么?
宋代诗人苏舜钦吟唱过这样两句:“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过下马陵》)
把生死隔开的冥河仅一箭之地。莫扎特常有这种生死意识:晚上躺下去,不知第二天能否起床?
希腊神话中的彼岸(阴间)摆渡神卡龙(Charon)。有个死者正在乘渡船过冥河,踏上归(鬼)路。
所有的死者(不论生前是什么人)都要付给船夫(摆渡神卡龙)一点钱,他便将其送到彼岸世界。
该摆渡钱便叫“卡龙钱”。中世纪的欧洲人有个民俗:死者一瞑目,踏上归程,即将一枚钱币放进他的口中。所以古希腊神话对欧洲人的“生死学”有广泛、深刻和持久的影晌。在墓地中,它也会体现出来。
《死神与伐木工人》,19世纪法国伟大插图画家多莱(G.Dore)的作品。
图中的死神形象是欧洲人有关死亡的一个典型、传统视觉艺术符号:穿长袍、骷髅相、手握长柄镰刀。镰刀所过之处,一个不留,统统倒下,回归永恒,因为你来自那里。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这位独裁者在执政了42年之后最终惨死在抓捕之际,身后留下了两千多亿美元。
在死神面前,卡扎菲和伐木工人没有丝毫差别。卡扎菲手中的巨额财富无法去找个替身,替他去死。死神不允许找替身,一定要本人亲自去死。——这是生死学一条最高法则。
一位约莫六十岁的法国女人在巴黎蒙马特公墓照料亲人的坟(锄草,浇花)。
1993年我在德国西南小城杜伦曾陪同一位58岁的德国女人去照看她父母的坟。最后她向父母的骸骨告别:
“再见!”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认真地问我:
“赵教授,我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同我父母再团聚吗?”
“这个问题要上帝来回答。”
茼兰阿姆斯特舟城市大坟垸之一景。
一中年妇女骑自行车来凭吊。唐诗“夜夜忆故人”,“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完全能恰到好处地描述这位茼兰妇女的心境。所以说,唐诗有世界普遍价值。
忽忆故人天际去是“因”,一人来此扫墓是“果”。生死千里相隔两茫茫,令人困惑,哀伤!这是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坟垸墓地作为生死相隔的雕塑符号化,其意义正在于此。
2004年9月,我在慕尼黑逗留了多日,然后去巴黎。
在慕尼黑老火车站附近我住进了一家每日80欧元的小旅店,图片中的床是我晚间进入梦乡的地方。
两天专门踏察城市公墓使我意识到生是短暂地寄存于尘世(此岸),死则是回归到原处永恒(彼岸)。人生之旅就是经过一个个驿站。
人生之旅的本质也是向一个个驿站告别,有感于此,我用相机对准了我的小床。
墓地是什么地方?对每个人,墓地是最后一个驿站。它一视同仁地收容了每一个人,从皇帝到乞丐。
“从死观生”可以让我们好好地虔过每一天,把短暂当作永恒来过。这便是“未知死,焉知生”的道理,也是本书稿的主题或着眼点:
“知死必勇。”(司马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