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1.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共同性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
(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通知、规定、办法等)。
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协会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质量控制。(www.xing528.com)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3.事后质量控制。
是指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完成的最终产品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控制。
以上三个阶段的质量监控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如下:
事前控制主要包含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核查开工条件。其中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中还包括质量控制系统组织,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审查,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控制,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检验方法审查,工程技术环境监督检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审查把关等。
事中控制主要包含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设计变更与图纸修改的审查。其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还包括工序控制,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估、工程质量文件审核与建档。其中工程竣工验收还包括竣工资料审核,竣工预验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