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渝东南土家族冉土司别苑:保护利用的价值与原则

渝东南土家族冉土司别苑:保护利用的价值与原则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圭堂应当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遵从这个原则。

渝东南土家族冉土司别苑:保护利用的价值与原则

4.1.1 渝东南传统土家族民居保护利用的价值

由于受全球化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正在加速消失,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民居是不合时宜的、是落后时代的住宅,是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的过时之物。传统民居的消失,不仅仅是建筑实物的毁灭,而且还是当地的居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消失,因此,保护好传统民居及地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事,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首先,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就是对民族历史的尊重,留存下来的传统民居可以非常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居民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成为民族历史中有效的实物论证。其次,在城镇地域特色标签逐渐丧失、全球城市正趋于同一化的今天,创造多样化的建筑和城镇面貌是现代建筑师必须面临的问题。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可以让当地的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以实物方式形象地延续下来,为现代建筑师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最后,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可以为当地城市注入文化血液,为树立城市形象添砖加瓦。渝东南民族聚居区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都是土家族聚居区县(自治县),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地域文化,对其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利用,可以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文化底蕴。

4.1.2 保护更新原则

传统民居建筑自然需要遵循中国传统建筑保护发展的原则, 2013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在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中文物保护的意见》中强调:“传统村落保护应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村民改善生活意愿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也是在遵循国际宪章精神的前提之下的理论,所有讨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原则都在《威尼斯宪章》这个大范围之内。其中还明确提出:“保护的目的就是要将建筑上的全部信息一点不走样地传给子孙后代,对保护理论进行的探索实质上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因此,为了维护遗产的安全性,保持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修复设计的初期,明确保护设计基本原则对之后的修复工程至关重要。

1)真实性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目前在国际文物建筑保护修复中公认的最基本的原则,因文物所有的价值都是通过与其相对应的建筑属性的真实性程度来体现的,也就是说这种属性真实性越高,其价值也就越高。随着人们对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判断真实性的属性就会不断增加。

如草圭堂建成后,自然环境给材料与实体留下了沧桑印记,人文环境的变迁与使用者的活动留下了历史印记等岁月因素,使得草圭堂经过洗礼后,饱含着历史文化信息。这些信息一直流传下来,客观反映在建筑本身,但并不能完全确信眼前的草圭堂就是当初那个“客观实在”,因此,首先需要对它的真实可信度进行考察、评估、判定。目前主要是以《奈良文件》中的相关论述为依据,与文物建筑价值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材料与实体、形式与设计、传统与技术、功能与使用、背景与文脉、精神与感受等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依次核实,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面对眼前破坏严重的草圭堂,其多次改扩建的历程,使得与原始建筑在功能上、空间形态上都有巨大差异,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应该完全修复到营建时的状态,还是保留一切现状呢?依据《文物法》第21条、第26条中对原状的要求:“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也是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建筑保护的根本原则。早在19世纪,法国建筑理论家维奥莱·勒·杜就提出“风格性修复”,主要是提倡建筑师从原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借助史料将建筑恢复到原有时代的形式,强调保持建筑风格的完整、统一。(www.xing528.com)

草圭堂应当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遵从这个原则。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收藏行为是出于对逝去的时代文化代表物品价值的认识和欣赏,草圭堂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价值正是体现在各进院营建初期的状态,对于它的保护基本上也应以恢复到创建时的原状为原则,某些对原状信息无法明确的情况下则应以维持现状为原则。

2)完整性

1999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比较明确地将完整性定义为“衡量自然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体性和无缺憾性”,并提出检验“完整性”所包括的要素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关联性生态系统的完整、类型的多样性。

具体来说,保护草圭堂物质结构特色的完整性是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这可以通过现场调研来采集保存其数据。当然保护的完整性并不单纯止于此。草圭堂承载着渝东南地区的土司文化、土家族传统文化,对草圭堂的保护还应当包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对习俗、传统工艺的完整保护;并且思考如何继承当地乡土建筑营造工艺,这也是对草圭堂价值保护的一部分。另外,任何建筑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必然与周边环境相辅相成。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指出:“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以确保其完整性”。建筑周边的整体氛围一旦被改变或者削弱,建筑主体的许多价值特征也随之消逝。

3)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在操作期间,如果建筑能够永久地保持原有结构、风格和功能,才能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对于宅院保护,首先就要坚持对信息求证的科学性,慎重选择保护设计方法,以及尽量采用可逆性的修复方法,以保存和不破坏历史信息。

我们必须在保护与更新之间取得平衡点,整体协调,严厉杜绝饮鸩止渴的修复方式。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草圭堂的文化内涵,保证我们的乡土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得以继承,流传给后人。

不同于静态物质的保护,乡土建筑相对动态,草圭堂有它的特殊性,它需要有人居住,也就是有“人气”,才能维持它的生机活力。因此,强调人与建筑的和谐共生,需要增强建筑主人和村民的场所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愿意也可以与草圭堂共同发展。可是在传统建筑中,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难以在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中维持下来,也许在修复中我们可以对草圭堂进行分区,将重要的房间作为文物展示区完整地保护起来,而一部分房间可作为生活区进行现代化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