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家族冉土司别苑——黔江草圭堂研究成果

土家族冉土司别苑——黔江草圭堂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传统建筑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这样的气温使得渝东南土家族民居的夏季隔热措施比冬季保暖更为重要。我们可以将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沿小河流域文化传播的路径进一步地细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总结出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土家族冉土司别苑——黔江草圭堂研究成果

1.1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民居的自然环境背景

传统民居是当地人群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产物。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民居大到聚落规模和密度,小到单体建筑布局形式、空间形态、材料构造等各方面,都对自然条件表现出精明的适应性。同时,传统民居又受到各种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传统建筑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

1.1.1 气候环境背景

渝东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为15~16 ℃,夏季高温多雨,最高气温为38.6 ℃;冬季温暖少雨,最低气温为6 ℃。这样的气温使得渝东南土家族民居的夏季隔热措施比冬季保暖更为重要。土家吊脚楼围护结构多采用木板壁、夹泥墙壁等做法,冬天的保暖就已经足够,而夏季高温湿热的气候是建筑主要考虑的因素,民居卧室上方常作阁楼来防御炎热。因全年雨量充沛且相对集中在5—6月和9—10月两个时期,年平均降雨量为1 200~1 500 mm,云雾较多但日照辐射不足,为了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土家族建筑多局部底层架空形成吊脚楼形式。另外,卧室也会离地架空铺上木地板,以达到通风散热的目的,提高居室的居住舒适度。吊脚楼一般出檐较深,并且有“地不平屋平”的做法,即屋檐都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在山区多雨的季节也可以不湿脚就可以到达院落的任一角落。在多雨潮湿的气候下,建筑通风防潮措施也很重要。为了能让木结构为主的吊脚楼结实耐用,土家人通常会给木结构部分刷上桐油,柱基和房屋联磉均采用青石制作。在气流上,因有山岭阻隔,武陵山区多为软风,冬天也无大雪,在营造上可以减少很多负荷,因此屋架一般用料单薄。

1.1.2 地形地貌背景

渝东南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地形地貌受地质拼迭的控制,山脉呈北东—西南走向。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碧水蓝天,绿树葱郁,区内有巫山、武陵山等山脉,其间乌江北流、清江东去,阿蓬江、酉水、澧水、武水等河流纵横其间,山水环绕,因此形成了许多的盆地、丘陵、山地、溪洞。整个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在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下,土家族人们选择了吊脚楼这样的建筑形态来顺应自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生态建筑。据考古发现,其中清江、酉水、阿蓬江河流域 (图1.1和图1.2)是土家族文明的发源之地,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密布的小河流域水系为土家族先民提供本民族与其他地区文明及与外界各种文明交流的便捷通道,使其居住建筑具有融汇周边其他民族和汉民族居住建筑的特征。我们可以将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沿小河流域文化传播的路径进一步地细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总结出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图1.1 阿蓬江美景

 (www.xing528.com)

图1.2 阿蓬江沿江村镇

1.1.3 地质植被

渝东南夏季湿热的东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高温、湿热的气候特征极有利于该地区的林木生长。境内绿树葱郁、森林成片,植被为华中区系,种类繁多,多产松、柏、杉、楠等一类的树木。特别是杉木,产量极高,树干笔直,防腐性好,是优良的建筑材料。所以,土家人们的居所多为杉木构成,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有的还以杉皮为瓦,这全然就是杉的世界。天然的建筑材料,再与土家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特性,赋予土家族建筑鲜明的地方特色。土家建筑的“牛角挑”尤为特色鲜明,它的形成源于构件功能与材料特性的自然结合。坡地的树木在一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垂直于坡地的,但生长至一定高度后,开始向着太阳生长,两个时期树木由于生长的方向不同,因而在根部截面放大处总是形成特有的弯曲形状。聪明的土家人准确地利用了林木的这一特性,不必对木材进行挖、削、弯,巧妙地把根部周围制成了具有土家特色的“牛角挑”(图1.3)。“牛角挑”的存在,合理解决了水平悬挑构件承受垂直荷载的问题。同时,土家人在“牛角挑”的立面上绘有精美、细致的图案,赋予它更深层的意义。

另外在渝东南,竹随处皆是,常被用来制作室内家具和各种生产用器,或作观赏植物种于屋后。在土司时期,土家族人不允许盖瓦房,只许住茅草屋,因此稻草成了土家族人铺房顶的常用材料,“改土归流”后,稻草还常被用在一些附属建筑的屋顶上。

 

图1.3 牛角挑示意图

渝东南地区因成土母质、地势和水热条件的影响,主要发育石灰土和黄壤,以及山地黄棕壤,石灰石储量在1亿吨以上,成为了营造建筑石料的主要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