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行业安全监管助力新局面——邯郸市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建筑行业安全监管助力新局面——邯郸市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邯郸市建筑业努力实践依法治建、创新监管方法、狠抓制度落实,在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邯郸市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都建立了以“一把手”为首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施工企业都建立健全了以“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顺利实施。实现了全市建筑安全工作的政令畅通、信息灵通和快速反应。

张洪彬 秦永祥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因工伤亡事故的高发行业。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邯郸市建筑业努力实践依法治建、创新监管方法、狠抓制度落实,在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广泛宣传,打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密集的劳动行业,劳动者的个人素质、思想意识,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多年来,邯郸市建管办始终把提高施工一线工人素质放在首位。一是坚持安全培训制度。每年都对施工企业经理、主管安全经理、项目经理、安全科(处)长、安监员、工程监理人员和重要岗位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增强建设领域各个层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知程度,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从根本上打牢安全生产的基础。二是利用“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每年都组织“安全咨询”、“案例剖析”、“论文征集”、“万人答卷”、“建筑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特别是每项工程开工伊始,行业管理部门都要进行“漫画巡展”,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工人,使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深入人心,人人争当安全员,时时处处讲安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建筑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积极倡导工地文化。督导企业认真搞好“三级教育”,在每个施工现场都悬挂“七牌两图”、安全标语和“警示牌”,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四是自行编写教材、拍摄电视片,提高安全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我们组织编写了《建筑安全五百问》等6本安全知识教材;自己拍摄了《责任》等26部建筑安全电视教育片。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方法,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使全行业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大提高、安全知识大普及。

(二)制度创新,健全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的安全生产领导机制。“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安全生产不仅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也需要精力和心血的投入,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强力支持密不可分。邯郸市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都建立了以“一把手”为首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施工企业都建立健全了以“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顺利实施。二是建立了建筑安全生产“约束激励”机制。在全市推广实行了“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承诺制”和“项目经理安全业绩考核制”,把每一项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业绩都与相关项目经理挂钩,作为该项目经理年终考核、评先评优和奖罚的依据,认真考核、整理归档,起到了强有力的约束与激励作用。三是建立健全了“建筑安全110”。在市建管办建立了全市“建筑安全指挥中心”,把全市建设系统相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员的电话及有关情况“上墙、入机、进档”,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畅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和指挥调度中枢。实现了全市建筑安全工作的政令畅通、信息灵通和快速反应。四是狠抓正反两方面典型。在建筑安全工作中,非常注重狠抓典型,尤其是树立正面典型,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年年都组织举办大型现场观摩会,通过典型引路、样板示范的作用,在全市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比、学、赶、帮、超热潮。同时也毫不手软地狠抓反面典型,对施工现场脏、乱、差和野蛮施工的工地召开反面现场会,给予报纸公示,媒体曝光,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五是实行新闻媒体“公示制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覆盖面大,群众监督性强的特点,定期和不定期地把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筑安全的正反典型或重大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公示,对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助推力。

(三)科技创新,筑起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邯郸市建设系统非常注重推广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做法,连续两年在全市组织举办了“建筑安全科技大集”,在观摩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的同时,集中摆放大批检验合格、性能先进、科技含量高、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建筑机械、施工机具、电器产品和安全防护用品,现场展示一大批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先进工艺和新做法,足不出市就可以学到新技术,被建筑工人亲切地称为“建筑安全科技大集”,吸引了本市和外地(市)3万余人前来参观学习,推动建筑安全生产新材料、新设备、新做法迅速普及,全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一浪高过一浪,有力地提高了全市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邯郸市建筑工人创造的“无架眼脚手架连接法”,就受到建设部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四)以人为本,开展全市建筑施工现场集中整治活动

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两条例一决定”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开展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大清理”。一是清理邯郸市施工现场正在使用的、国家明令淘汰的、超期服役的施工机具。二是清理在工地上使用的假冒伪劣防护用品。三是清理带有事故隐患进行作业、无安全保障的施工机具。四是清理落后陈旧、无质量保障的施工工艺和淘汰的施工材料。五是清理对职工造成生命威胁的非生产性设施,从源头上根治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在提高广大建设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每个建设者的作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和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依法对建设各方主体安全行为“大落实”。国家、省、市颁布的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主体的职能和安全生产责任,这次集中整治依法对不到位的主体行为责令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必要的处罚。为了避免过去检查期间好一阵,检查过后老一套的现象。这次集中整治注重了长效机制建设,深入进行了“依法治建”的宣传教育,使建设各方主体增强了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下大力气清除了施工现场假冒伪劣安全防护用品、淘汰了带病作业的施工机具,对安全生产起到了长效作用,所有这些做法,都成为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我国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日趋完善。一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邯郸市出台了《邯郸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行政处罚办法》,使安全生产管理依据更加充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依法行政,开展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邯郸市建筑业每年都围绕搞好建筑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邯郸市建管办闭合管理的独特优势,抽调质监、稽查、建管等职能部门人员联合执法检查,提出了“安全隐患大清除、安全科技大推广、安全行为大落实”,做到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中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顽固症”,施一次“猛药”,动一次手术、来一次根治,取得显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