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阄分房灾民开颜》组照:一俊可以遮百丑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抓阄分房灾民开颜》组照:一俊可以遮百丑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俊可以遮百丑——评张绪雄《抓阄分房灾民开颜》组照2005年11月26日凌晨,九江土地一次不算太大的痉挛,让九江一夕间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时全国大小媒体云集九江,对灾情、灾民、救灾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报道。11月7日,江西瑞昌最大的灾民安置区建成分房。下午,我收到江西作者张绪雄投来的一组照片,令我眼前一亮。但作者张绪雄没有按这样的老套路去拍,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这次特殊的分房方式——抓阄。

《抓阄分房灾民开颜》组照:一俊可以遮百丑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一俊可以遮百丑——评张绪雄《抓阄分房灾民开颜》组照

2005年11月26日凌晨,九江土地一次不算太大的痉挛,让九江一夕间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时全国大小媒体云集九江,对灾情、灾民、救灾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报道。

进入2006年11月,地震快一周年时,当地政府有没有给灾民造好新房?灾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这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了。

11月7日,江西瑞昌最大的灾民安置区建成分房。下午,我收到江西作者张绪雄投来的一组照片,令我眼前一亮。如果按传统的套路报道这件事的话,可能会拍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或拍设施齐全的内景,或拍灾民喜看新楼。但作者张绪雄没有按这样的老套路去拍,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这次特殊的分房方式——抓阄。

抓阄这形式在中华大地虽然是源远流长,但历来不为信仰共产主义的各级党组织所主张。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仍属于“可做不可说”的范畴。好在张绪雄头脑中冲破了这个禁锢,不但“说”了,而且直接向党中央机关报“说”了。

所以,虽说这组照片乍一看有点另类,但仔细一品,就会发现这是一组主题鲜明,着墨点新颖,画面相对生动,生活气息较浓,有点草根味的,容易被读者接受的好新闻照片(见图1、图2,组照其他照片略)。于是这组照片被我们的图片编辑和版面编辑相中,第二天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一版《今日聚焦》栏强势推出,成为当日《华东新闻》版面的亮点,也很快被人民网等媒体广为转载。(www.xing528.com)

要说这组照片在拍摄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老汉抓阄”这幅主打照片没拍好,没有用特写,没有抓住生动的神态,所以就缺乏让人过目不忘的表现力。我不是说拍到老汉“笑”就是生动,因为笑不符合老汉当时的心态。但如能抓住老汉当时微妙心态真情表露的瞬间,那这组照片一定可以在2006年度全国新闻照片评选中胜出。

那么,为什么一组在拍摄上存在明显不足的照片最终却能在传播上取得成功呢?我认为,这是由于作者冲破了传统的新闻摄影框框,将硬邦邦的政治新闻变成了让受众倍感亲和的社会新闻的缘故。

记得我刚进人民日报社时听总编辑范敬宜讲业务。范总是在上海长大的苏州人,他说他曾看到一记者写的“上海市政府兑现诺言,一年间铺设管道煤气多少公里,全市多少万户居民用上了煤气,管道煤气普及率是多少”的新闻时大喊可惜,因为记者将一则与千万市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社会新闻硬是扭曲成公文式的工作报道。他以为,如果从市民享用到管道煤气后的感受这个角度去切入,一定可以写成能让千百万读者感兴趣的好新闻。范总还深情地说:我母亲在上海生活了一辈子,一生最大憾事就是至去世都没用上煤气。范总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他所阐述的新闻观念同样适用于新闻摄影。

2006年12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