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孩子的脸——细品吴俊《开学前的依依惜别》的人物神态
我在上周的博文《关于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一文中,强调了好新闻照片应当是尽可能少依赖文字,尽可能地将要表达的新闻要素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观点。江苏影友牟进勇留言问我:“如何增强照片的形象表现力?”
关于“如何增强照片的形象表现力”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先前的一些博文中谈到过不少,比如我评论张延林的《平凡母亲深深爱》一文中就有涉及。既然现在仍有人要问这问题,那么我就在这里再唠叨一回吧。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很简单,那就是“以情感人”。不是有句歌词叫做“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吗?这当然说的是爱情。但对照片来说,不管什么情,友情、性情、悲情……只要是表现到位的情,总会感人,总会产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效果。
可“情”又是件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物。作为无形物的情,对文学家来说,不是难事,他们描述起“情”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会演绎得“直教人生死相许”。可对摄影来说,情感如何去表现才会有效呢?我认为,比较文字描写,用照片去表现情感的难度相对要大。但经几代摄影家的努力,摄影已找到了表现“情”的有效途径,那就是抓取人的眼神、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等等。因为,只要是情,必然会“情感流露”,必然会通过人的眼睛、脸庞、动作、肢体等有形体将“情感”释放出来。所以,通过抓神态(尤其是眼神)去表现“情”成了摄影的不二法门。我推测其理论依据大概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箴言吧。
2006年9月6日《人民日报·华东写真》刊登的扬子晚报记者吴俊拍摄的《开学前的依依惜别》就是一组成功地通过抓取人的眼神、表情、神态、肢体语言,而将一位名叫孙新春的孩子因家庭经济窘迫被迫辍学的不幸遭遇,演绎得让人黯然神伤,不忍卒读,直至久久不能忘怀(见图1)。(www.xing528.com)
能达到这个效果,就说明吴俊这组照片的拍摄是成功的。这组照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吴俊拍摄时注意抓取了小新春的各种神态,通过那一幅幅表现小新春各种不同神情的画面来演绎小新春的不幸遭遇。像姐弟俩无奈走出校门时,姐姐的掩面而泣和小新春凝重的脸色,像一家四口离开南京前夜的泪眼婆娑,像小新春在学校展板上寻找自己影子时脚跟微微踮起的肢体语言,像小新春吹起在学校里学会的乐器时悲怆的神色,像当老师替小新春最后一次整理校服时他紧闭的嘴唇,像小新春闪亮的眸子(见图2)等等,无一不是以情取胜的感人影像。
按《人民日报》的传统,像这种演绎小人物苦难人生,有给社会抹黑之嫌的照片是不可能刊用的。但这组照片首先感动了我,使我下决心刊用;接着感动了值班总编辑,让他拍板刊出。只是刊登时,删除了容易产生煽情效果的小新春闪亮的眸子(即图2)这幅照片,并将上网时的标题《民工孩子小新春 惜别校园情何堪》见报时改为比较平实的《开学前的依依惜别》。能让《人民日报》的负责干部敢于冲破思想上的禁锢而下决心登出来,可见这组照片的感人之深。
可见,通过抓取人物神态、神情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命运,是提高照片形象表现力的最主要途径。
当然这组照片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那就是没能拍到小新春与同学之间的话别(也许是哭别)的照片,这就使这组照片留下了遗憾。凭我的想象,小新春与同学的话别场面应当更具感染力。也许吴俊认为,太过伤感的照片拍了也用不出,拍了也白拍,因此就没怎么用心去拍。但我认为,当今天我们从专业角度评价这组照片,你不得不承认,缺了这段情节,这组照片就失却了应有的深度和更强的感染力,不免可惜。
2007年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