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题材何处寻 文字堆里有黄金
虽然在办报实践中,摄影与文字是竞争对手,但这不妨碍我们摄影作者像泰山、像大海那样从文字那里吸取营养甚至选取题材。
我就经常这么做。因为我发现,与很多摄影作者会犯找不准适合用照片去表现的题材的错误一样,文字记者也会犯找不准适合用文字去表达的题材的错误。不信你去看看各报版面上,往往会出现文字记者花大力气去写了大块文章,却不如几张照片来得生动的情况。我一旦发现了文字记者报道的题材是适合用照片去表现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拿来”!
比如今年10月,我很偶然地看到5月16日的《福建日报》第四版上刊登了一整版的通讯《放飞贫困孩子心中的“美”梦》,讲的是福建省艺术馆倡议在全省发起的艺术扶贫工程,整整一大版,运用了通讯、配文照片、编者按、记者手记、相关链接等多种手段来强势报道这件事(见图1)。但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连我这个老报人都没法看下去,更不要说广大读者了。由此我断定,这一大版的传播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但凭着我多年的新闻摄影工作经历养成的直觉,我认定这个题材是个适合用图片去表现的好题材!
于是我向福建省艺术馆的专职摄影创作员佘山发出了“指令”,要他去拍这个专题。我之所以选他去拍,一是佘山是我同门师弟章汉亭的学生,他喊我师伯,使唤得动;二是这件事是省艺术馆倡议的,是他本单位的事,相信他拍起来比别人更有感觉。
佘山接受任务时与我探讨了这组图片的拍法,我说:下乡扶贫的艺术门类你总得交代,比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等,还有下乡这段艰难的山路,乡下孩子对这件事的反应,这些都是应当考虑的。但我强调,我只能指令题材,由于我不在现场,所以我不能在拍摄上下指令,一切由你自己到了现场,根据题材的要求,结合你自己的观察,自己去选镜头,去“创作”。
果然姜是老的辣。10月底,我看了佘山给我传来的照片,令我大喜过望,我觉得该拍的都拍了,编成一个适用于党报版面又能让读者爱看的图片专题应当没问题了。经过一些细节的沟通后,最终这组照片以《艺术光华照村娃》为题,刊登在11月7日的《人民日报·华东写真》版上(见图2)。
(www.xing528.com)
◎图1 2006年5月16日《福建日报》对“艺术扶贫”的报道
但这组照片在编辑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我现在把它点出来供影友们借鉴。
一是佘山传过来的文字稿不好。该文稿存在三大缺陷:①导语与第一段内容几乎重复;②作为艺术扶贫的倡导者省艺术馆怎么做的没讲;③最关键的是文稿、图片说明与画面不能水乳交融。无奈之下,只好我来捉刀完成,由于我没去第一线采访,感觉上有隔膜,因此很难说我写的总说明能与照片相得益彰。
二是该专题中右下角这幅馆长吴志跃的照片实际上是没必要刊发的。之所以发它,是因为佘山向我提出,希望放一幅馆长的照片。由于这组照片是我求助于佘山去拍的,因此对他的要求,我想,在不碍大局的情况下应当予以满足。我思量了一下,这幅照片放上去也无碍整体效果,所以就答应了。但今天我与影友们从专业角度去审视的话,这幅照片应当是没必要放上去的。
这组照片虽有微瑕,但总体上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图片专题。也许这个题材对都市类报纸来说不一定看重,但我们从摄影报道的专业角度去评判的话,应当承认它是个适合用照片去表现的题材。因为当你看过这组照片的画面后,就会明白艺术扶贫是怎么回事,下乡扶贫的艺术门类是哪些,艺术扶贫在农村孩子中的反响如何等你所想知道的新闻的关键要素了,而且是生动地展示在你眼前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我写真版这半版多一点的摄影专题的传播效果肯定能超过《福建日报》的一整版文字的传播效果。
令我惊喜的是,佘山对林切切小朋友写出7部20万字童话这个事迹的表现是成功的(见图3)。这幅照片既写实又不是太写实,既空灵又不全空灵,让人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反过来,我们再看一下,《福建日报》版面上配的照片,就会发现这三幅照片实在是太缺乏形象表现力了,你再怎么使劲看,也看不出艺术扶贫是怎么回事,按我说,这三幅照片连配文的资格都没有。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图片专题的成功,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外,还得要有好的摄影作者去表现到位才行。
2006年11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