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年建立《人民日报》华东版新闻摄影作者队伍

一年建立《人民日报》华东版新闻摄影作者队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1200封信——我是怎样建立起《人民日报》华东版摄影作者队伍的在1996年1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华东写真》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华东分社社长保育钧同志总结的华东版新闻摄影几点成功经验中,谈到了我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发动上,在华东地区建立了一支有较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通讯员网络。

一年建立《人民日报》华东版新闻摄影作者队伍

一年,1200封信——我是怎样建立起《人民日报》华东版摄影作者队伍的

在1996年1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华东写真》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华东分社社长保育钧同志总结的华东版新闻摄影几点成功经验中,谈到了我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发动上,在华东地区建立了一支有较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通讯员网络。曹焕荣同志还特意讲到我一年中给作者写的信多达1200封的事。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有的说,这是党报开门办报、群众办报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体现,值得提倡。也有的说,我站正了位置,“就像打仗时的指挥部一样,指挥员的职责不同于战斗员的职责,摄影主管的职责不是摄影记者的职责”,应该总结推广。都要我好好谈谈这1200封信的问题。

这1200封信,只是个比喻的说法,其实一年里,我与作者通的电话恐怕还不止1200个呢。电话也好,信也好,不过是沟通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联系的方法,其目的还是为了能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上有更多的好新闻照片贡献给读者

有人以为1200是个天文数字,觉得难能可贵。其实平均到每个工作日,也不过每天5封信,5个电话而已。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也用不着太大的勇气,只需要一点点敬业精神即可。何况,从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的工作氛围和运作机制来看,我要做好新闻摄影工作,让新闻摄影这一翼飞起来,也只能这么干。

大家知道,《华东新闻》版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的一块“试验田”,是为在新闻竞争中解决《人民日报》的报道面和贴近性问题。办报的宗旨就是将中央精神与华东实际相结合,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华东分社则又将新闻摄影当作新闻改革的主要抓手,或者说是作为华东版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这就是说,华东版一开始对新闻摄影就是高标准、高起点的,绝不是传统观念上的在版面上填几张照片就可了事的。

在这高标准、高起点的情况下,我该如何动作呢?

华东分社采编人员一共30余人,从事摄影工作的是三个人,且为了彻底改变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观感,我特意申请了一个文字编辑,我是主管,真正能上第一线拍照的只有一个摄影记者。摄影岗位已占全部采编人员的十分之一,这个比例在全国同行中已是较高的了,不可能再增加摄影记者。何况华东六省一市范围那么大,就是增加到10个摄影记者,也难以靠自己的力量将华东各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鲜事拍成图片刊登在版面上。

这就决定了我必须走依靠社外作者来稿这条路。

而稿源情况如何呢?虽然是“竖起招兵旗,定有吃粮人”,华东版开张以后,就不断有作者的自发来稿。但很遗憾,这些照片大多数是向你汇报工作的,是一些只谈工作、生产、事迹、经验而没有新闻由头的照片,也就是说,在华东版对新闻摄影的期望与收到的照片稿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这就是严峻的现实。

如何去铲平这个落差呢?只有靠我自己,只能“给作者回信”——这在新闻界老之又老的老传统去解决问题。好在现代化通讯工具——直拨电话的开通,帮了我很大的忙,要不然,我一天非得写10封信不可了。

于是,凡是与我熟悉的,或者来稿时留下电话号码的,我就通过电话;那些与我素不谋面的,来稿时也未留下电话号码的,那就通过写信,把来稿中存在的问题给他点出来,把我们华东分社对新闻照片的具体要求告诉他们。有时还帮作者一块儿找找问题的所在。我要让各地的摄影作者都成为《人民日报》华东版的摄影记者。

确实,好多问题不能怪作者。作者往往是跟版面走,版面怎么导向,他就怎么跟。我国目前新闻摄影落后于世界,也落后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字新闻,其原因很多,在这里先不去作深入的探讨。但有一点,在新闻摄影与宣传之间画等号,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www.xing528.com)

新闻摄影是宣传的手段之一,但又是以形象新闻为特点的宣传方式,只有真正有新闻信息含量的照片才会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受“文革”以来思维定势的影响,目前很多报纸确实刊登了许多无新闻的“新闻照片”,于是作者们似乎都明白了:春耕了要报道,秋收了要报道,有了经验事迹就可以报道。

而我们华东版一改传统习惯,定下了新闻照片要扬形象新闻之长,按新闻摄影本身的规律去报道的基调,要求主要报道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历史过程中,那些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社会、经济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

然而,大多数作者不了解我们的这个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把我们华东版的要求告诉他们,他们依然会我行我素。只有告诉了他们,才有可能按我们的要求来稿。浙江玉环县委报道组的张鸥同志给我回信中坦陈:“有幸得到您的指导,从内心感到高兴,能在退稿信中给我指出问题,使我方向明确。但目前一些报纸还在大量刊用‘机器加人’的照片,这虽然是对作者的误导,但报纸能用,我们就拍,而且比较容易拍。《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照片特别是《华东写真》都是鲜活题材,很受欢迎,但我们做起来确实也难……”我经常与作者通电话核对时间要素,问他们:是几月几日就是几月几日,为什么非要写“目前”、“最近”、“不久前”这类字眼呢?回答说,是报纸上这么登的,我们就这么写了。这就说明了版面的导向有让作者误入歧途的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更觉得通过信和电话的沟通是必要的,而且沟通后的效果是明显的。“机器加人”、“四季歌”的照片逐步减少了,那些活生生的,来自人们生活圈里的,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照片不断充实到我们的版面上来了,这正是形成目前《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照片的特色的基础。记得1995年2月20日《华东写真》版刊登的题为《悠悠四十载,未见慈父面;忽逢父战友,洒泪慰忠魂》的照片(见图1),这是作者叶晓光参加纪念解放一江山岛战斗40周年活动时抓拍的一个感人镜头。但最初作者寄来的不是现在这一张,而是一张纪念性场面的照片,但同时附寄了一份刊有现在这张照片的当地报纸周末版。我一看真正的好照片是这个特写而不是那个场景,于是马上打电话要他把这张照片用特快专递寄过来。并问他为什么不寄这张的原因,他回答说:“我想,《人民日报》比较喜欢用传统一点的。”天哪,作者对《人民日报》误解这么深,能不需要沟通吗?!于是我耐心地向他解释,真正的好新闻照片应该是摄取新闻现场中最具典型意义、最感人的瞬间。好照片只有这个标准,不存在不同报纸有不同标准的问题。终于让他明白了《华东新闻》是广大作者的好新闻照片向社会亮相、读者亮相的舞台。果然,一个月后,叶晓光又将天台人民为扑灭山火而献身的两位农家妇女送行的感人场面及时给我们寄来(见1995年3月13日《华东写真》)。济南军区有位新闻干事刘长江,我曾写信向他指出选材不精心,拍摄不讲究的毛病,他回信说:“由于平时工作标准低,致使新闻业务一直没有提高,今天先生的一封来信使我如梦初醒。如不抓紧提高稿件质量,必将耽误前程。”这位刘干事果然说到做到,半年以后,他连续拍出《时代骄子在军营》、《独腿战士走人生》(见图2)等有较高质量的摄影专题。

一年来的实践我体会到,写信、通电话取得的效果不仅仅是沟通了采编之间的业务联系,解决了照片的供需矛盾,最主要的还是沟通了报社与作者之间的感情联络。我过去在《解放日报》工作时是这样认为,现在仍是这样认为:作者向我们投稿是对报纸工作的支持,我们不能有朝南坐的心态,把刊登作者来稿看成是一种恩赐,或者是一种交易行为。我坚持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出自认识或不认识作者之手,好稿都应该好处理,让好照片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然而,刊登的照片毕竟只占来稿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当我在退稿时给作者道明原因,指出问题,那么作者就感受到一种温暖,让作者感到,稿子虽没能用出来,但同样在业务上有所收获,这样,作者心里总会装着你这张报纸。

◎图1 (叶晓光摄)

我曾收到过南京政院两位作者的来稿,反映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没保护好的问题,但照片拍摄不讲究,制作也不认真。于是我写信告诉他们,采访要认真,拍摄要认真,请他们重拍后再寄。后来,重拍的照片刊登了,他们俩来了一封信,讲:“通过投稿,我们感到了您工作的认真与负责,和对作者的关心,我们有些惭愧。以后,我们再发稿时决不会失之轻率,一定坚持认真、认真、再认真的工作态度,争取写出更好的稿子,拍出更好的照片来回报您的关心。”类似的信我收到很多,这些信让我知道了我的辛苦没有白费,让我感到了作者与我的心是相通的。我有理由相信,当他们以后有了好稿时一定会首先想到投《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图2 (刘长江摄)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要声明一下,尽管我一年中打了1200个电话,写了1200封回信,但这只占来稿的小部分。限于精力,大部分的来稿没能及时退,或退稿时没能写上回信。在这里,我谨向所有关心过华东版、为华东版来过照片而没有收到我片言只语的作者们道声歉。

原载1996年第3期《新闻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