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记”当如谷永威——再议摄影记者如何摆脱“工分”的羁绊
6月6日,我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了《工分,挡住了摄影记者成才路》的文章,对目前很多摄影记者只关注眼皮低下的“工分”而缺乏事业追求的现象,表达了我的忧心。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网友的热议。6月28日,《人民摄影报》的《舞文论剑》栏又作了转载,到7月31日,阅读量已达到912人次,跟帖69条。
从跟帖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同志都认同工分制度是阻碍摄影记者业务长进的罪魁祸首的说法,拿《大众日报》房贤钢的话来说是“万恶之源”。但谈到摄影记者如何在现有制度下有所作为时,有的同志依然割舍不了“工分情结”,言语闪烁,有的还奢望取消工分考核制度。总之,在“宁肯少拿工分(奖金)也要拍出好照片”与“宁肯拍不了好照片也不能舍弃工分(奖金)”两者之间,宁肯屈就后者而不愿选择前者。
其实,我那篇博客的真实意图就是想让已有一定业务功底和工作经验的摄影记者,将“工分”看淡一些,不要让工分阻挡了自己业务前进的脚步,为业界、为社会多留下一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如果一定是取消了工分考核制度,才算是给大家创造了拍出有深度的好作品的条件的话,那我也就没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了,我的文章也是多余的了。何况各报社的考核制度在现阶段也难以取消,因为尽管工分制度有种种的弊病(甚至是根本性的弊病),但替代的办法在哪儿呢?就像高考制度,有那么多的弊端,有的甚至是致命的弊端(比如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高考制度在现阶段毕竟还算是相对公平公正的制度,我们总不能因为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有缺陷就立马丢弃高考制度,因为目前还未找到更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来替代。因此,在教育界,学校、教师、政府部门需要着力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将高考弊端压到最小,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内寻找更能造就人才的好办法。
如果我们目前在寻找拍不出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的原因时,把“工分”当作挡箭牌,那是不应该的,我们应当提倡个人的能动性。事实上,同样在工分体制下,就有不受奖金羁绊而醉心于拍出力作的成功范例。山东画报社的谷永威就是其中的一位。
上周,我收到了谷永威兄寄来的他今年出版的《你,就在我身边》个人作品集。书中收录了他从1993年到山东画报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3年来的29个图片故事(专题)。我看了很感动,有的故事放到13年后的今天来读,依然清新感人。为什么?因为谷永威拍摄的题材感人——几乎都是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因为谷永威拍出的画面感人——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折射人物情感的动人细节和瞬间;因为谷永威交代故事的文字感人——都属娓娓道来白话如歌的白描笔法。因此,这是一本对国家来说有史料价值,对社会来说有干预力度,对读者来说有视觉美感,对同行来说有借鉴作用的好书。(www.xing528.com)
但今天我对谷永威的作品本身不作更多的评论,因为广大影友看了他的作品集后自有评价。我今天想说的是,他的这些感人的摄影专题图片故事是怎么得来的?是信手拈来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都不是!他是用情感换来的,更是用工夫“炖”出来的。我在这里不妨抄录他本人在书的后记里写的一段体会:“拍故事的过程是艰难的,它需要作者富有韧性,更需要作者投入感情。有的故事要关注几年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作者不能急功近利。这种关注也是对自己心灵的磨炼。”
那么他13年间的工作量是多少呢?据他在书上说:13年间他拍了60来个图片故事,平均一年不到5个,平均两个半月才拍成一个图片故事。13年间他发表的照片是多少呢?3000幅!平均一年是231幅,平均每个月是20幅不到。这个量在目前摄影记者中肯定是中等偏下的,也就是说他肯定拿不到单位里最高的考核奖。
可贵的是,谷永威在奖金与作品之间选择了作品。如果他选择的是奖金,那么他今天肯定达不到这么高的业务造诣,也就不会给历史、给社会、给读者、给同行留下那么多值得称道的佳作。所以,我赞赏谷永威的事业心,他以他的正确选择为我们广大摄影记者做出了榜样。
向谷永威学习吧,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摄影报道的“数”和“质”也不能兼得的。让我们冲破工分的羁绊,都来努力把摄影报道的魅力展示给读者吧。
2006年7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