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素岂能一笔带过——谈当前新闻照片说明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先请大家看一下近日上海一家报纸上刊登的这幅新闻照片(见插图)。
然后请大家认真地体味一下,并回答我几个问题:第一,这幅照片好不好?第二,你感兴趣的是这则图片报道的画面还是他的文字?第三,如果你对画面有兴趣,那么它的文字说明让你满意吗?第四,如果文字说明不能使你满意,那么你倒说说看,其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现在,我先以一个读者的心态来谈对这幅照片的看法:首先我认为这幅照片呈现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画面:白色的部分好似罗马柱,黑色的部分又好似时髦女郎的剪影。因为画面有趣,所以我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产生出这样的光影效果。当我有了这想法后,我就很自然地想从文字说明中找到解开我心中疑问的答案。可惜的是,这幅照片的文字说明没能正面回答我,我能看到的主要文字是:“上海广大中小学生暑假里在各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享受到免费科普大餐。”可这段文字不是我现在急于想知道的,我现在急于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科技手段才产生这样有趣的画面?可惜,它的说明词没能满足我的阅读欲望、求知欲望。只有语焉不详的一句:“变化所产生的人物影像变幻,让孩子们觉得格外有趣。”
也许画面上这几个孩子因为听了现场讲解员的讲解,他们弄懂了怎么回事,所以他们觉得“格外有趣”。但是,由于这则用来报道新闻的照片的文字说明不到位,因此,就让所有看了这幅照片的读者没法产生出“格外有趣”的感觉,相反倒是“格外无味”、“格外失望”。
由此可见,新闻照片的说明词如果不能按照新闻摄影规律去写,不能按照读者阅读心理去写的话,会让一幅蛮好的新闻照片变得索然无味,失去它应有的传播价值。
不要以为这是个别现象,如果你留心一下各地报刊上登载的新闻照片,就会发现这种“文不对图”、“文不解图”的现象屡见不鲜。
那么,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由于我们有不少作者、不少图片编辑对新闻照片的说明词怎么写、怎么编不了解。(www.xing528.com)
新闻照片说明词怎么写?其实很简单:围绕画面写,把照片说明白,画面能交代的要素就不要用文字去重复,把画面没法交代的但与画面相关的内容尤其是背景内容写清楚,画面与文字合起来能将新闻五要素交代完整即可。
但事实上,在我们新闻摄影队伍里,写不好文字说明却变成了一个带共性的难题。那么,造成写不好文字说明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觉得首要的问题是我们的作者对文字说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写文字说明,在新闻摄影中处在第二位,因为拍摄总是第一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有这个特殊的工作程序,造成了许多影友对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写作很不重视,马马虎虎随便涂鸦几个字就算交差了,根本没能意识到新闻照片是由照片画面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的,照片画面和文字说明是相辅相成的,好的照片是离不开好的文字说明的,好的文字说明是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照片、帮助读者记住照片的,相反,差的文字说明可以让好照片失去应有的魅力。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水平问题了,有的人虽然摄影生涯很有年头,但根本就没弄明白图片说明该怎么写。
咱们再回过头来评说上面这幅照片。我想如果标题改为《神奇的“光柱”令孩子们着迷》,说明词改为“今年暑假,上海长宁区少科站的科学探索馆最新推出的‘光柱’影像,令刚放假的中小学生格外兴奋,这似真似幻的‘光柱’是根据……光学原理产生的……(因为我没去采访,无法真切表述,请谅)。据了解,长宁区少科站今年暑期共推出包括声控、光控、电子等科学动手实验活动在内的近30个科学项目,等待孩子们前来体验”,这样就让画面、标题、文字说明三者有机地、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能让读者明白画面是怎么回事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会让读者对照片留下印象。
原标题和原说明的第一句话,我认为与画面无太大的关联,而且也太虚。留着不但对读者理解画面没有帮助,相反会分散读者对画面的注意力,破坏这则图片报道的整体的统一,所以应当去掉。我不知原作者(也许是编者)为什么要加上这段与画面无关的话,也许是他们认为,加上全市的、面上的、宏观的评价,会提升照片的新闻价值?其实这想法错了,照片的魅力在于画面的生动,如果过于强调新闻的分量,不恰当地去强调照片的新闻价值,那就抹掉了文字报道与图片报道的区别,模糊了两者的功能差异。
2006年7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