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苦干更要巧干-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要苦干更要巧干-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苦干更要巧干危难时刻冲在前,是一个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1998年7月下旬,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九江危在旦夕。那时的全国各报,包括《华东新闻》版在内,每天向全国人民报告着九江前线的“战况”。没有出现在最艰苦的洪水中?但现在要表现的主题是,池州的国道在水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发动大批志愿者而保证了畅通,那么,这照片就显然太局部了,缺少应有的表现力。大家千万不要误解我举此例是鼓励大家投机取巧。

要苦干更要巧干-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要苦干更要巧干

危难时刻冲在前,是一个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业内不是有句“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前”的名言吗?事实上,有许多佳作,尤其是记录突发事件、灾难、战争的好作品,就是因为作者冲到了最前面才拍到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胜利旗帜插上硫磺岛”,就是摄影记者随尖刀部队冲在最前面才得到的作品。所以,我们要提倡摄影记者第一时间出现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鼓励摄影记者不畏艰险去拍摄最精彩最壮观的场景。

但是,不是说冲到了第一线就一定能拍到好照片。最终能不能拍到好照片,还需看作者在第一线时要用脑子周密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后,所作出的选择(包括站位、决定按快门的时机)是否准确。

1998年7月下旬,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九江危在旦夕。那时的全国各报,包括《华东新闻》版在内,每天向全国人民报告着九江前线的“战况”。正当大家的目光聚焦九江之际,我收到了安徽《池州日报》老摄影记者王和平给我的来稿,一共四幅照片,题目是:“池州国道水淹路畅”,讲的是:“7月下旬以来,长江水止落回涨,安徽省池州地区长江水位达到解放以来第二个高水位年,江水倒灌。位于长江旁的318国道、206国道共六处长达4.3公里路面先后被江水淹没,平均深度1米多。池州地委、行署命令各市县及有关部门,‘要像保卫江堤一样确保国道畅通!’一周时间垫高水淹国道3公里,对无法抢修垫高的三处水淹路段,由交警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管制,并租用大型平板车免费接送过往小型车辆,几百名自愿者、群众自动组成了义务推车队,对过水熄火的大型客货车义务推行。连日来,过往的司机乘客无不感动:汛期沿江他处行车艰难,但池州水淹路畅。”

我看内容是一则另辟蹊径报道长江抗洪的好稿子,但四幅照片却不理想(见图1),没能表现出“水淹路畅”的应有气氛。

那么,造成这组照片没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没有冲到第一线?没有出现在最艰苦的洪水中?非也,根据我的体会,这些照片之所以没拍好恰恰是作者太深入“水中”了!大家看看照片,就知道作者也是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才拍到的,说明作者是不怕苦和累的,是能在危难时刻冲在前的。如果此照片的主题是为了表现池州这些志愿者舍己为公的精神,那么这样的照片是可以的。但现在要表现的主题是,池州的国道在水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发动大批志愿者而保证了畅通,那么,这照片就显然太局部了,缺少应有的表现力。(www.xing528.com)

于是,我给作者通了个电话,希望他拍照时“不必”那么艰苦,能否找个制高点,要把水淹国道和国道通畅的场面拍下来,这样才有说服力。作者很快按我的要求再赴水淹国道的现场,马上又寄来了新拍的两幅照片(见图2)。相信大家也能判断出,拍摄图2右边的这幅照片时,作者不脱鞋就能拍到,然而,这幅“得来应不费工夫”的照片的画面表现力足以超过第一次寄来的全部四幅照片。

收到作者第二次寄来的照片后,我立即安排在《华东新闻·今日聚焦》,以《冲不垮的国道》为题刊出后,作者来电向我表示感谢,他对我说,要不是及时补拍,这则好稿也许就毁了,因为8月10日以后江水退得比较快,他第二次去时,积水从原来的齐腰深变为齐膝深了(见图2左)。如果水深低于50厘米,那这则新闻就将不复存在。我说,亏了这次洪水持续时间比较长,不然这个好题材就将变成明日黄花了。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我举此例是鼓励大家投机取巧。不是的,我只是证明,摄影记者在关键时刻不仅要苦干,更要巧干!

2007年5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