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照片有必要披“外套”吗?
不少从事新闻摄影的人,尤其是市县两级报道组的人,有个不好的习惯,每逢中央有什么政治活动或教育时,就将自己拍的新闻照片与当时的政治活动(或教育)挂上钩,在撰写照片的说明词时,总要糅入与画面毫无关系的政治元素,说白了就是给他的照片披上一件政治外衣。
我揣摩作者的心理是,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所以要给自己拍的新闻照片披件政治外衣。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体现自己的政治立场,好像这么做了就能加重这幅照片的分量似的。
其实大谬不然。新闻照片是一种很写实的报道形式,如果将很具体的画面硬给加上一个不着边际的文字说明,不仅会造成画面本身表现力的不足,相反有可能让读者造成反感。
只是长期以来,媒体对新闻照片也不是太重视,所以对这种“拉郎配”式的新闻照片发表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随着言论自由度的逐步增强以及读者对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地位、作用和传播特点等认识的逐步到位,这种给新闻照片披政治外衣的做法往往就要受到读者的谴责。
大家来看2000年3月31日《光明日报》A4版刊出的一幅“新闻照片”(见插图),说明词是:“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通过‘三讲’教育,全院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职工自创活动项目颇具趣味性、集体性,有力促进了该院两个文明的建设。图为职工们拔河的情景。”画面很一般,要构图没构图,要瞬间没瞬间;事情也太一般,不就是一个单位在搞一次稀松平常的拔河比赛吗?但这么一个本来就构不成新闻的照片,硬披上一件“三讲”教育的外衣后,俨然成了一张“新闻照片”了。
也许,《光明日报》的版面编辑是想选用这张照片为版面营造一点政治氛围,也许,确实因文字说明中有了“三讲”教育的字样,在编辑的眼里,这幅照片就成了一幅上了“政治保险阀”的好新闻照片了,所以让它在紧靠“天花板”的位置刊出。
然而,《光明日报》的编辑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幅照片刊登后会遭到同行的公开非议!2000年4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姚晓龙的文章,文章直斥《光明日报》这幅照片是“一则滥竽充数的新闻”,文章说:(www.xing528.com)
“3月31日一家大报第4版上有一则图片新闻,其文字说明如下:某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通过‘三讲’教育,全院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职工自创活动项目颇具趣味性、集体性,有力地促进了该院两个文明的建设。图为职工拔河的情景。
看过图片和文字,我心里掠过一丝阴影。拔河赛是很常见的集体活动,没有多大新闻价值。
而这一则报道的‘新闻性’来自‘三讲’教育。把拔河这一项没有什么新意的活动与‘三讲’联系在一起,作为一条新闻来传播,我认为很不妥。这是一种不严肃的‘新瓶装旧酒’的消极现象。因循守旧,做表面文章,再发展下去就成为形式主义了。不论上级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都能用现成的东西来敷衍应付;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新形势新问题,都敢拿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去糊弄。如果把这样的事情也算作‘三讲’教育的成绩,实属滥竽充数。”
看来姚晓龙壮着胆子把这个闷在肚子里的、感到不吐不快的话终于说出来了。我相信,没有机会说出来的读者肯定不止千百位。如果有很多的读者在腹诽我们的新闻照片,我们的新闻照片还会有读者市场吗?作为摄影记者(作者),我们的工作、辛苦还有价值吗?
请不要给我扣政治帽子!我并不反对新闻摄影要反映政治,要记录时代,我只是反对这种生拉硬扯的可笑做法。新闻摄影应当紧随时代这篇大文章,去写好自己的章节,只是如何写则要符合新闻摄影的规律。比如,面对15年前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大题目,我们新闻摄影都应当拿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来,但像这种在“拔河”身上硬披一件“三讲”教育政治外套的做法,肯定是有愧于时代的愚蠢做法。
2007年4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