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关系”论
这个题目大了些,且带有几分“调侃味”。
也许还会有人说,你所谈的又不是什么新观点,用洋洋数千言来“侃”,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这几年摄影记者队伍急剧膨胀,新手不断加盟。新手的工作热情、冲劲皆有,但对新闻摄影的特性、特征了解不多,造成了在工作中常走弯路。有鉴于此,我就有了要将这些“基本知识”再啰唆一遍的冲动。至于是不是说到点子上,则请诸方家予以指正。
一、“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从语法上分析,“摄影记者”的“记者”是主语,“摄影”是定语。因此从字面上理解,“摄影记者”应当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记者。
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之间的共性都是记者,当然各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一以文字为自己的报道手段,一以摄影为自己的报道手段。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的摄影记者对“摄影”的意识很是强烈,而对“记者”的意识过于薄弱。
肯定有人对我这个说法持反对意见:“摄影记者的特点就在于摄影,其立身之本也在于摄影,不强调摄影那强调什么?”此话似乎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但是你只要分析一下目前摄影记者队伍现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恰恰就出在我们摄影记者的“记者”意识过于薄弱上面。
总体上说,目前多数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不如文字记者,这是不争的事实。摄影记者对政治的敏感,对社会的了解,对新闻的理解,对新闻切入点的把握,在文字功夫、学识修养等方面,都与文字记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所以我想,如果摄影记者的“记者”意识强烈的话,那么,这些作为记者所必需的素质他就会自觉地、努力地补上。可惜的是,据我观察,目前仍有很多摄影记者还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也不准备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结果是什么呢?摄影记者在报社内部往往成为“另类人物”,难以融入报社的“主流社会”。尽管工作很努力,照片(单就摄影技术技巧而言)拍得也不错,但由于缺乏“记者”素质的支撑,报社领导和文字记者就不会高看他一眼。
所以,我们每个摄影记者首先应当解决好“摄影记者”的定位问题,解决好摄影记者的“记者”素养不高的问题。只有这样,拿出手的新闻照片才会有力度,才会有深度,才会有冲击力(包括题材本身的冲击力和画面的冲击力),出手的作品才会处处体现出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
二、“新闻照片”与文字说明的关系
从字面上分析,“新闻照片”应当解释为:“用于报道新闻的照片”,或者解释为“含有新闻要素的照片”,也就是说,新闻照片除了照片画面以外,还应当包括交代新闻要素的文字说明。如果说艺术照片是艺术的一个样式,那么新闻照片就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而现在问题在于,我们很多摄影记者误以为只要将照片拍好了,新闻照片就成功了。其实错了。只有含有丰富的新闻信息和齐全的新闻要素的照片才是新闻照片。问题还在于,任你再精彩的照片,也是不可能将新闻五要素完全交代清楚的。这样,要想拿出一幅(组)合格的新闻照片,就不得不借助于文字,用文字来帮助说清照片画面所无法“说”清的新闻要素。也就是说,文字在新闻照片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我们的摄影记者恰恰轻视了或者说是忽视了文字在形成“新闻照片”中的作用。不善于撰写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不能将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有机地组合成一幅(组)能完整地、清楚地、立体地表达新闻内容的真正的新闻照片。不是语焉不详,该说的说不清楚;就是啰哩啰唆,将画面能交代的要素再翻来覆去唠叨。说到底,还是摄影记者对新闻的理解不深,对新闻照片的特征、特性理解不深,不能熟练地运用画面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新闻内容。最终,好端端的照片只能替文字报道作配图,摄影记者只能成为文字记者的下手、附庸。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一张好新闻照片,主要靠画面的形象语言来表现新闻内容。形象语言不丰富、画面不生动的照片绝不可能成为好的新闻照片。如何提高画面的形象表现力,如何努力抓取能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生动瞬间,是摄影记者一辈子追求的境界。但眼下业界的现实需要我们正视文字说明在新闻照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纠正“重图轻文”的偏向,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摄影记者。
三、单幅和组照的关系
眼下组照成风,已成泛滥之势,因而造成了在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中,严格规定了组照只能占1/3的硬性指标。且不说这个规定是否合理,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状况已让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感到组照成了“洪水猛兽”。
中国人爱起哄,爱走极端。假如把时光倒退到12年前,那个时候,全国所有报纸对照片几乎只有一个刊用模式:单幅。后来在银川会议“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口号的感召下,各地各报在多用照片、用大照片的同时,开始起用组照这种形式。也许当时只是想改变一下单幅照片的单调形式,没想到一开了头,就收不回来了。摄影记者是趋之若鹜,版面编辑是竭力引导,终成今天的燎原之势。
其实,单幅和组照、专题,只是新闻照片的不同表现方法而已。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和短处,所以也无所谓单幅好还是组照好或是专题好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摄影记者在不清楚单幅、组照、专题它们各自对题材的适应性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去大拍特拍组照,就显出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在业务上的不成熟。
应当说,给某一个题材以一个恰当的形式(指单幅还是组照还是专题)去表现,就像裁缝会根据顾客的身材缝制一件合适的衣服一样,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之一。但现在我们许多摄影记者把握不准什么样的题材该用单幅,什么样的题材该用组照,什么样的题材该用专题。往往一个很好的适合用专题来反映的题材,拿到你桌子上的却是一个单张;明明是一个应当用单幅来报道的题材,却给你东拉西扯硬拼成一个专题。
“我多拍一些让编辑挑。如编辑认为用单幅,那从中选一幅不就行了吗?”这是很多摄影记者之所以大拍特拍组照的普遍心理。其实错了。是拍单幅还是组照,最好在开拍之前就想好。如决定拍单幅,则需要想方设法将最能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最具典型意义的那个瞬间抓住。该用单幅的题材,拍摄的时候如不集中注意力去抓取事件中的精彩瞬间,而是分散精力,东抓一把米、西抓一把糠的话,最具表现力的瞬间从何而来?这个单幅照片还能精彩吗?
一般说来,情节比较复杂、内容比较立体的题材,如用组照或专题去表现的话,效果会好一些;而那些需要依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来表现、来吸引读者的题材,则以单幅为宜。
四、题材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这似乎又是一个不该成问题的问题。
谁都知道,一般来说,题材重大,其新闻价值相对就高,题材小,其新闻价值相对就低。比如,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事情大,题材大,新闻价值高。所以那幅表现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升起那一刻的照片,被全国诸多媒体做成通栏照片。
然而,这仅仅是在一般情况下而言。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事情大不等于题材大,更不等于新闻价值高;事情小不等于题材小,也不等于新闻价值低。
但我们不少摄影记者犯有形而上学的毛病,脑海里存在着“事情大=题材大=新闻价值高;事情小=题材小=新闻价值低”这么一个误区。
因为有这种认识作基础,就造成了我们摄影记者工作思路是:哪儿热闹往哪儿跑,哪里有兴师动众的事就往哪里赶,哪个时候有领导的活动就在哪个时候到场。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拍摄,辛苦则辛苦矣,但出手的东西往往是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画面虽靓而感染力不强。长此下去新闻照片就会缺乏思想,缺乏深度,缺乏那种只有新闻照片才有的以小见大的独特魅力。
所以,我认为我们摄影记者要养成善于从新闻学的角度,善于遵从新闻摄影规律去挖掘题材,要养成“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小事情中抓取大题材的职业习惯。
这里我不妨以2002年9月14日上海的两件事(一是上海团市委举办“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有几百人参加;二是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有十多万人参与)为例,来谈谈我对题材与新闻价值关系的理解。
当时有实习生问我该去哪。她的倾向是旅游节,因为旅游节开幕事大,热闹。但我劝阻了她,因为我的观点是:旅游节开幕式规模虽大,也有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参与,但意义只限于上海;而青年志愿者骨髓捐献活动规模虽小,但活动体现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另外一个背景是,目前整个大陆的骨髓库还不如台湾一个岛的多。所以我认为,媒体应当提倡上海青年这种献身“生命希望工程”的精神境界,其意义就远不止在上海这群青年人身上了。
五、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关系(www.xing528.com)
要说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先解释什么是新闻价值,什么是形象价值。新闻价值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明白,这里我只解释形象价值。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将“价值”两字安到“形象”两字边上是不恰当的,只是为了能与新闻价值“相提并论”,姑且这么说吧。其实,“形象价值”指的是照片画面所蕴含的形象语言在报道这则新闻中所起的作用。简言之,照片的画面越生动,形象语言越丰富,报道新闻时对文字语言的依赖性越小,它的形象价值就越高。
评判一则文字新闻优劣的标准,首先是看它的新闻价值,再看它的文字表达。新闻价值不高,笔下生的花再美也无济于事;新闻价值高,表达不好也让人遗憾;只有新闻价值高,文笔又好的报道才完善。
评判一则新闻照片优劣的标准,同样首先是看它的新闻价值,再看它的形象价值。新闻价值不高的照片,画面再美,也于事无补;新闻价值高的题材照片没拍好,就糟蹋了这则新闻。
在“表达”这点上,新闻照片和文字报道有着较大的区别。文字记者的文章如没有表达好,他本人和编辑都可以进行修改,见报时总能基本“达标”;而新闻照片的基本特性是瞬间性,如你没有将最能表达新闻内容的典型瞬间定格住,那么只能接受失败,因为历史过去了就不会重演,摄影记者及编辑事后是无法弥补的。由此可见,对于新闻照片而言,形象价值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有较多的摄影记者眼下还认识不清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们对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的理解陷入了以下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只要题材好就好,画面好不好无所谓。这种错误观念指导下的拍摄,往往是匆匆赶到现场,既不观察也不思考,走上去就是“咔嚓”一声,就算大功告成了。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新闻照片画面会精彩吗?读者对这种新闻照片的观感能好吗?
二是将形象价值误认为艺术价值。有这种错误观念的摄影记者往往热衷于追求画面的美感。他们很注意在用光、构图、影调这些纯属艺术摄影的表现手法上下工夫,而不关注如何抓取对交代新闻内容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那个精彩瞬间。
要知道,艺术照片主要是通过光影效果产生艺术感染力的,但新闻照片主要是通过能提示新闻内涵的,能昭示人的命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来吸引读者的。所以我认为,上述两个误区是造成目前新闻照片难以更上一层楼的原因之一。
六、正确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质量的关系
前面所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较多地是属于理念、认知方面的问题。而目前我们摄影记者队伍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正视下列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能加以克服的话,那么,我想,在短时间内,我们摄影记者(作者)的业务水准就可以有明显的提高。
1.数量减一半,质量增一倍
就是说,请大家把目前的见报数压缩一半。比如你目前每月见报30幅的话,那么你以后每月见报15幅就差不多了。腾出的时间用于思考,用于学习,用于对题材的精心选择上,当你整天疲于奔命,用脚而不是用脑去拍照片,你说能拍出好照片来吗?
2.坚持二次判断
所谓二次判断,就是当我们获得新闻素材后,除了像文字记者那样,要对素材的新闻价值作一次判断外,还要根据摄影规律作第二次判断,可以自我设问一下,这题材适合用照片去表现吗?能出精彩画面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去,否定的就放弃。
只有尽力选择适合用照片去表现的题材去拍摄,新闻照片才会生动,才会像“新闻照片”。
3.多花半小时去写说明,写好后多看两遍
现在照片说明词的问题十分严重,除了交代不清五要素,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胡写等根本性问题外,还有技术性差错:错别字成串,病破句连篇,逻辑不通,人名、地名不准,前后矛盾,提法错误等等,不一而足。看了这种文字说明,谁还会对这则摄影报道有好感?谁还敢放心刊用这种照片?
我想,如果我们能真正意识到文字说明对新闻照片的重要性,每次多花半小时写说明,写好后多看两遍的话,这问题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也会大有改观。
4.站高一层看题材
一般来说,什么级报纸的记者站在什么级报纸所处的层面上来看待新闻题材,这是没错的。这里所说的“站高一层看题材”,当然不是说让你改变这个题材的本身,而是在同一题材面前,你对新闻的看法,你对问题的提法,你的切入点,均要比别人高出一筹。这样,你出手的作品就会比别人的作品更有力度、更具典型性,就会被同行和领导刮目相看。
5.是记者跟着新闻走,还是“新闻”跟着记者走
这句话不是在绕口令,而是现实问题。许多摄影记者平日不注意收集信息,对自己生活圈内的新闻线索掌握不多。往往是不能有的放矢地赶在新闻的节骨眼上去采访拍摄,而是今天有空了,或是对方邀请了,才到这个地方去转一圈。也怪,似乎记者一到该地方,那儿的新闻就从地下冒出来了,居然也能一拍一大摞。像这种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拍到什么就发什么,不讲究发稿的最佳时机,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新闻作由头的“新闻照片”会有读者市场吗?
所以我希望摄影记者要养成跟着新闻走的工作习惯,千万不要随心所欲让“新闻”跟着你走。
6.多向你认为摄影搞得好的报纸投稿
我这说法似乎有趁机引诱大家向我投稿的嫌疑。其实不然。许多摄影记者,尤其是地市报的摄影记者都有一个苦闷,就是缺少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有先进理念的老师的指点。但他们都很有事业心,都想在新闻摄影上有所建树。然而,他们只能单枪匹马、闷着头苦苦摸索。应当说,这个时候向外投稿,尤其是向你认为摄影搞得好的报纸投稿,与这些报纸的资深图片编辑保持联系,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提高的手段。
一般来说,摄影搞得好的报社的图片编辑,业务上具有权威性,且愿意与大家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经常打电话问问自己稿子的成败得失,多听听他们对自己稿子的意见,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即使不通电话,看看所投稿子用与不用,用大还是用小,是被突出处理还是被淡化处理,对自己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时代不同了,向外投稿的目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时候向上级党报投稿是一种任务;改革开放实行稿费制后,不必讳言,投稿也是有着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而今天,环境宽松了,岗位薪水又比较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向外投稿,任务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均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应当是作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
七、学习与提高的关系
说一千,道一万,要改变眼下新闻摄影队伍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要提高摄影记者的整体素质,唯一捷径就是学习。
2002年5月底,华东分社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经济(工业)题材摄影报道如何实现新突破”的华东地区摄影记者易地交流采访活动。在活动中,华东分社总编辑曹焕荣谈到了摄影记者业务提高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不妨摘录给大家:他认为,目前之所以在经济(工业)题材摄影报道方面难以突破,主要原因是一些摄影记者的视野不宽、目光迟滞。尽管摄影难以表现理念,但摄影记者要善于关注理念。有些看似抽象的东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现和理解那些形象的东西。他列举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经济现象(与会者议论说,这些都是值得用照片去表现的题材),但为什么都不为摄影记者所重视呢?关键在于学习不够,注意力、兴奋点游移,这就会白白让许多鲜活的题材从眼前溜走,而抓在手里的就只能是一些陈旧的题材。
虽然曹总当时是针对经济题材谈的,但我认为曹总这番话切中了我们目前新闻摄影止步不前的问题所在,值得大家深思。
2002年10月30日
附记:此文最初是为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写的交流论文,后发表在2003年第2期《新闻战线》,并获人民日报社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