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摄影的价值:吸引读者的关键

新闻摄影的价值:吸引读者的关键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新闻,才会拥有读者——对报纸摄影专版定位的思考1990年银川会议以后,经过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不懈的鼓与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或者说,是由于没有遵循“新闻摄影规律”造成的。既有记录一周内华东地区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也有对那些近期发生的、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受到读者关注的新闻故事进行深度开掘的摄影报道专题。这样,整个版的构成就完全是一块新闻版的格局。

新闻摄影的价值:吸引读者的关键

是新闻,才会拥有读者——对报纸摄影专版定位的思考

1990年银川会议以后,经过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不懈的鼓与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全国大小各报的老总们越来越重视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运用,都努力把照片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为了让新闻照片在版面上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显现出更大的优势,各报除了在新闻版上多用照片、做大照片以外,摄影专版也雨后春笋般地在报林中破土而出。原来没有的现在新辟了;原来不定期的现在定期了;原来一月一期的现在每周一期了;原来黑白的现在彩色了;原来半版的现在整版了……总之,新闻摄影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尽管眼下报纸摄影的专版很多、很热闹,但毋庸讳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受到读者钟爱的不多,真正能叫座的就更少了。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摄影专版的定位不当造成的。或者说,是由于没有遵循“新闻摄影规律”造成的。

眼下林林总总的摄影专版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类是以刊登欣赏性照片为主的艺术类画刊;一类是以刊登专题组照为主的报道类专版。我认为,把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为欣赏性画刊不仅违背新闻摄影规律,也违背新闻规律。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报纸是大众传媒,其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读者掏钱购买报纸主要是为了获得外部信息。读者看报纸上的照片,首先是看这照片是否给他带来了新的信息(当然,这信息是通过照片独特的形象语言表述出来的),而不大在乎照片有多少艺术性。这基本的读者心理告诉我们:报纸上的照片是信息的载体,与文字一样,是报道新闻的手段。

但欣赏性画刊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一些大城市报纸上出现,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深受读者欢迎,这又作何解释呢?要知道,五六十年代时,我国经济还很落后,照相机是稀罕物,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欣赏到摄影作品。报纸上能定期或不定期刊出欣赏性画刊,满足了读者欣赏摄影——这一崭新艺术门类的欲望,读者当然欢迎。问题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传播业更是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精美画册,各种类型的摄影艺术展览,随处可见。照相机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摄影作品欣赏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报纸上刊登的摄影艺术作品已大大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试想,即使是一幅艺术欣赏价值很高的照片,用高速轮转机在新闻纸上印出来后,还有多少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我反对将摄影版办成欣赏性画刊的理论根据。

那么,报纸的摄影版究竟该如何去定位呢?或者说,摄影版登什么样的照片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得到读者的钟爱呢?我认为:尊重读者的阅读心理!尊重新闻摄影规律!我们摄影版编辑首先应当考虑:我们选用的这照片是否具有新闻性,它所表述的内容(当然是通过形象语言表述的内容)对读者是否有新鲜感,是不是读者感兴趣的题材;然后再去考虑:这新闻照片对读者是否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力。而不应当只在乎它的用光是否讲究,构图是否完善,影调是否诗情画意。

因此我认为,专题报道类的摄影版比欣赏性的画刊要前进了一大步。因为它有实质性的新闻内容,有主题,有观点,是按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进行编辑、进行组版的。从理论上说,专题报道类的摄影版应当是生动的、有感染力的。事实上也确有编得很成功的摄影版,《中国青年报》和《大众日报》的摄影专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青年报》的摄影版以敢于触及社会时弊,选取的题材有深度,画面的表现有力度为自己的特色。《大众日报》的摄影版以讲述老百姓故事为题材,以真实细腻、真情实感为自己的风格。这些摄影版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遗憾的是,像《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报的摄影版在专题报道这一流派中实在是凤毛麟角,而大多数报纸的摄影版平平。(www.xing528.com)

那么,造成这些摄影专版不能引人入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对新闻摄影特征、特性认识的不清,对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功能、作用,以及与文字新闻之间的异同的研究不足。你看,大多数专题类摄影版往往刊登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新貌,或是围绕某个中心工作找一些相关照片去演绎一番,比如元旦春节期间的送温暖、献爱心,八一前后的拥军爱民等等。不是说这类题材不宜登,也不是说这些题材不好。问题是总登这些司空见惯的,总登这些落在读者想象之中的老话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吗?其实,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用图片进行报道的新鲜事,尤其是在当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题材就更多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摄影版的编者没能按摄影规律去开拓题材,没能在“新”字上下工夫。试想,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编出的摄影版怎能讨得读者的喜欢?

那么,报纸摄影专版在这两个“流派”之外,还能不能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呢?《人民日报》在1995年元旦创刊的《华东写真》摄影专版,则打破了一个版一个专题的传统做法,而是按照新闻的要求,在版面上设置了多个栏目,并在强调照片的新闻性、时效性上下工夫。既有记录一周内华东地区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也有对那些近期发生的、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受到读者关注的新闻故事进行深度开掘的摄影报道专题。这样,整个版的构成就完全是一块新闻版的格局。与文字新闻版不同的只是表述新闻内容的不是文字而是照片的画面。问世五年来,已成为《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最有特色的、最受喜欢的专版之一,也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一致好评。

《华东写真》摄影版之所以如此定位,是基于“报纸照片的魅力在于新闻性”这一认知。《华东写真》编辑过程中,始终牢牢遵循摄影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思维,摄影基本的特性是直观展示、瞬间定格这一基本规律。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能折射时代特征的,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焦点新闻;我们在选择画面时,也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能直观展示事物本质的、形象语言丰富的精彩瞬间。这几年在《华东写真》版上出现了一大批能给读者留下隽永回味的好新闻照片。比如1995年1月23日刊登的郭一江拍摄的《见了军嫂格外亲》,表现了韩素云在上海东方明珠塔参观时被游客认出,人们纷纷向她问好的动人场面;1996年5月14日刊登的武正润拍摄的《老汉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见图1),将假种子对农民的危害刻画得让人久久难忘;1996年5月28日刊登的龚国荣(吴明)拍摄的《民工子女,到哪里读书》专题(见图2),通过一群随父母异地打工的学龄儿童巴望读书的摄人心魄的眼神,在全国范围内较早触及了这个普遍存在的大问题,促进了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1996年8月27日刊登的王超英拍摄的《仝鲁情,你的名字会诉说》,报道了黄河洪水爆发时发生在豫鲁两省的“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故事;1997年4月15日刊登的周寅杰拍摄的专题《兵儿子千里探母》,通过一个军人和16个“妈妈”的动人故事,述说着当代军人心灵的真、善、美;1998年3月24日刊登的叶晓光拍摄的《王文龙和他的扫地公司》,则全方位向读者报道了全国第一个承包城市环卫工作的吃螃蟹者;1998年4月7日是刊登的屠知力拍摄的《破碎的陶金梦》,将非法传销造成的苦难揭露得入木三分;1998年8月25日刊登的周寅杰拍摄的《险情排除析缘由》,揭露了九江决口处“豆腐渣”工程的真面目,让人振聋发聩……上述这些照片还在全国新闻摄影评比和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较高的荣誉。

华东分社成立五年,每年都举办一次“读者问卷调查”,《华东写真》的得票率始终位居前列,这说明了《华东写真》专版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华东写真》在新闻界也备受注目。《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多次载文介绍并高度评价《华东写真》的问世是我国新闻摄影史上一个突破。199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给《华东写真》颁发了“创新奖”。

可见,突破传统的画刊模式,开创以新闻照片为主体的全新的摄影专版是符合现代报纸发展的大趋势,是繁荣报纸新闻摄影的一个有效途径。

1999年5月,原载1999年第8期《中国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