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摄影的关键:照片生动展现

新闻摄影的关键:照片生动展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照片要生动题材是关键1990年的银川会议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新闻摄影从过去配合作战的“游击队”地位上升为独立作战的“主力军”地位。照片在这则报道中只能起陪衬的作用,而绝不是主角地位。3月8日这天,上海纺织局在机关门口召开了一个欢送会,将这18位“女儿”送往上海航空公司。

新闻摄影的关键:照片生动展现

照片要生动 题材是关键

1990年的银川会议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新闻摄影从过去配合作战的“游击队”地位上升为独立作战的“主力军”地位。这为新闻摄影拓展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少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却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新闻摄影能否繁荣的关键在于总编辑身上。

于是每两年一次的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每两年一次的新闻摄影理论年会,都把研讨的侧重点放在总编辑这边。似乎只要总编辑重视了,新闻摄影存在的一切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了。而忽视了新闻摄影工作者自身该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深入地研讨新闻摄影的有关理论问题。比如该拿什么样的新闻照片与文字新闻去竞争去并重?什么样题材的新闻照片才有“新闻照片”味?才能吸引读者?摄影记者仍按过去的给文字记者当助手的工作方式,以及在选题、采访等方面仍采用与文字记者相同的思维方式还行不行?这些很现实、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却在这几年里很少被提起,更不要说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研讨了。

应当看到,银川会议以来,全国绝大多数报纸总编辑都开始重视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作用,版面上的照片用得大了,用得多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被普遍接受并逐步变成现实。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报纸上的新闻照片依然不能成为受读者喜爱的媒介形式,照片依然无法与文字并重起来。我觉得,这不得不要从我们摄影工作者自身这方面找一找问题的原因了。

我认为,新闻摄影长期没有解决好找准题材这个问题,是目前图片难以与文字并重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有的摄影记者下了很多工夫、花了很多时间,拍出来的画面没有感染力?而有的摄影记者在某个事件的现场转了一圈,就可以向读者奉献出相当精彩的新闻照片?比如张新民拍摄的《深圳8·10股潮》(见图1)。这里除了存在着作者在政治、思想、艺术、技术诸方面功力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作者是否找准了题材!

长期以来,我们摄影记者普遍存在着一个思维缺陷,就是对所获悉的题材决定是否拍摄之前,往往只有一个判断,即对题材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如新闻价值高,就去拍,如新闻价值低,则舍去。应该说,这样去判断是对的,是必须的。但忘了应该还有第二个判断,即对该题材适合不适合用照片去表现的判断。如果是很能出形象的题材,才是适合我们用照片去报道的题材。反之,则是我们应该舍去的题材。第一个判断,是作为记者(不管是文字还是摄影记者)都应该有的判断。而第二个判断则是摄影记者独有的判断。

◎图1 《深圳8·10股潮》(张新民摄)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所刊登的照片非常强调找准题材。下面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1995年初,上海出了一个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典型人物——三枪集团的董事长苏寿南。他最大的成功在于做大国有资产这块蛋糕,释放出国有资本的能量。应该说,无论是从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运作的情况还是苏寿南成功的本身意义看,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当时华东分社的两位副总编正在采访苏寿南,华东分社新来的摄影记者闻讯后,提出花上十天半月去拍摄这个改革题材的图片专题,但我不同意记者去。我的理由是:苏寿南如何做大国有资产这块蛋糕的?如何释放国有资本的能量的?这些都是理念性的东西,只有文字才能说得清楚,而照片是无法表述清楚的。我认为,如硬要用照片去反映苏寿南的话,只能又重落“机器加人”的旧窠臼。苏寿南这么有指导意义的新典型,如用读者烦之又烦的“机器加人”的形式去报道,岂不糟蹋了好题材?记者听了我的话就没去拍。

1995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由华东分社两位副总编采写的长篇通讯:《做国有资本的经营家——记三枪集团董事长苏寿南》。因为我们的记者没有去拍苏寿南的照片,而《人民日报》在处理这类典型报道时总得配一幅照片,于是就配发了新华社记者拍的苏寿南在车间里检查产品质量的照片(见图2)。当天,我问记者:“这幅照片拍得如何?”记者沉吟了半天没吭声。我说:就照片而言,这幅拍得不错,你去拍,我去拍,也就这个水平。但这幅照片在这则报道中起什么作用?照片能告诉读者些许苏寿南的经验吗?不能!苏寿南那些对旁人有借鉴意义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这篇报道的意义,读者只能从文章中才能了解到。照片在这则报道中只能起陪衬的作用,而绝不是主角地位。问题还在于,如用一组照片(即多幅不同角度的“机器加人”画面)去报道这种需要讲述道理的题材,被老总打入“冷宫”还不算,还给老总留下“关键时刻,重大题材摄影就是不行”的坏印象。(www.xing528.com)

那么“关键时刻,重大题材”摄影到底行不行?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也是1995年年初,上海纺织系统积压了几十万下岗女工。如何妥善做好这些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工作,就成了上海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可以说,再就业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改革是否能深入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航空公司开展了从下岗“纺嫂”中招“空嫂”的活动,数万人报名经面试、复试、口试、政审等关口,最后有18位幸运者成为“空嫂”。

3月8日这天,上海纺织局在机关门口召开了一个欢送会,将这18位“女儿”送往上海航空公司。上海各大媒体记者云集现场,争相报道这一热点新闻。《文汇报》记者郭一江拍到了一张这些即将成为“空嫂”的“纺嫂”们在抽泣、在抹泪的照片(见图3)。这是一幅形象语言很丰富,画面很生动的照片,因为当人们都以她们是幸运儿的思维来看待这18位纺嫂时,突然以这幅出乎意料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就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继而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她们是喜极而泣,还是感慨万千?也会联想到人生道路的悲喜剧,还可以联想到改革给人生带来的冲击、机遇。总之,这幅照片所包含的内容,很难用一两千字的文章说得清。对读者视觉上、情感上的冲击力,也绝不在同题材的文字消息之下。

我拿到这张照片之后,就在编前会上与文字新闻进行了一场“角力”。当天采访部主任报这条消息时,我马上讲:我有同题材的照片。总编辑吴长生比较了照片与文字后,当场表态:“用照片不用文字”。也就是说,在这则报道上,照片战胜了文字。我当时很高兴,因为通过这场小小的“角力”,起码让总编辑知道: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让文字占尽风光的,在某些题材上,摄影可以做到比文字更生动、更吸引人。

我不主张用照片去报道苏寿南,并非反对用照片去报道重大题材。而只是强调,不管是重大题材,还是一般题材,也不管是经济题材还是社会题材,关键要找符合摄影规律的题材去拍摄、去报道。这样拍出来的新闻照片才会生动,才会有感染力、生命力。上述两则例子的题材,都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新闻价值来说,均是重大的,就其社会意义来说,也难分其高下。但体现在版面上,苏寿南这则报道中,照片显得苍白无力,而“空嫂”这则报道中,照片成了主角,其独特的感染力是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报纸版面上所刊登的图片,是文字也可以报道的,甚至文字报道比照片更合适,那么,这则图片在版面编辑看来,是可有可无的,对读者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这类照片在版面上即使登得再多,篇幅再大,也难以与文字“并重”。只有照片与文字各司其职,各自找准与自身规律相适应的题材,而且体现在版面上的角色是不能互换的,所登照片的生动性、感染力是同一题材的文字新闻所不能企及的,这样的新闻照片才有生命力,才是本质上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

值得欣慰的是,三年前创刊的《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坚持这样做了以后,使版面上的摄影报道(包括《华东写真》、《今日聚焦》、《快照速递》)凸现出形象语言的强势。你如打开华东版版面,所登的照片总让人感到是新鲜的,吸引着你去看个究竟,因此在广大读者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如何打破新闻摄影徘徊不前的僵局?如何让新闻照片在版面上靓起来?这是摆在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在三年的风雨历程中,试图解答这个课题,试图走通这条路,即图片报道要符合摄影的客观规律,尽量选择有形象表现力的题材去拍摄,而把那些需要经过逻辑推理才能说清楚的理念类的题材让给文字去完成。这绝不是放弃历史责任,恰恰是为了摄影与文字一起,在总编辑的统一调度、安排下,各自发挥好自身的长处,互相配合,有声有色地报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大题目。

1998年2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