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摄影实务:人文关怀

新闻摄影实务:人文关怀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中充分尊重我们的报道对象、充分关注他们作为生命本身在事件中的尊严感受和体验;充分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充分权衡事件披露后对于我们人类文明进程长远的影响,这就是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摄影实务:人文关怀

第二节 新闻摄影人文关怀

新闻摄影是将瞬间发生的事情变成永恒的过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的作品必须包含人文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对他者的人文关怀,才能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什么是人文关怀?中国摄影评论家巩志明认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人,是对其生存状况、尊严和符合人性条件的关注和关怀。新闻报道中充分尊重我们的报道对象、充分关注他们作为生命本身在事件中的尊严感受和体验;充分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充分权衡事件披露后对于我们人类文明进程长远的影响,这就是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6]

一、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图片就是以灾难报道开始——1842年的德国汉堡大火。一直到现在,灾难在新闻摄影报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灾难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它因为题材重大、视觉冲击力强,特别吸引读者的关注。

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与1978年的唐山大地震不同,这一次,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反应速度相当快,新闻媒体在这次灾难中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速度和敬业精神,以及让人钦佩的社会责任感。这次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灾难事件的新闻现场,也是一个人性、意志、情感和理性交织的伦理新闻现场。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是一次考验,对于在灾难面前冲在最前面的新闻摄影来说,这次地震是对中国新闻摄影师的一次历练。

“曾经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照片上是几个学生模样的逝者在残垣下压着,其中一个孩子的模样清晰可辨,而另外几个孩子的身体的不同部位被坍塌的水泥块覆盖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最让人惊心的是那些混在一起的手脚,分不清是谁的手,也辨不出是谁的脚!”记者们拍到的来自地震现场的第一批照片确实非常惨烈。

路透社摄影记者大卫·威格斯2008年5月15日在路透社的摄影博客上发布了一系列震区的照片,其中一张便是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一些孩子的尸体叠压在一起的恐怖画面。大卫·威格斯感慨摄影的威力,他在照片末尾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些照片太棒了!”(What brilliant pictures they are.)而他得到的第一个回复却是:“太恐怖,我不认为要表现这场灾难就要展示孩子的尸体。”随后,围绕着这个话题,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使得大卫不得不发表第二篇文章:“这些照片并不是随意拍下的,而是专业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非常用心地拍摄和挑选出来的,目的是传递在这场灾难中受难者的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看,这是事实。”这的确是事实,但是,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看到了照片,心里会产生怎样撕心裂肺的哀恸?面对这样充满死亡气息的照片,即使是陌生人,心里也会充满对地震灾害的恐惧感。媒体这样不加选择地“直击”灾情,看似是对灾情的真实展示,但并非所有的真实记录都适合在媒体上展现出来;如果不加限制,势必造成视觉上的“灾难”!

PANOS图片社的摄影师拍摄的地震照片很有个性,完全不追求影像的所谓视觉冲击力,而是关注细节和情感。该图片社的图片来自两位摄影师,一个是美籍自由摄影师沈祺徕,另一个是在中国常驻的英国摄影师郑永仁。沈祺徕拍摄到一个非常感人的瞬间,在重灾区汉旺镇,一个男子骑在摩托上,背上绑着去世的妻子的尸体,他要让她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据说,与沈祺徕素不相识的美国同行看到这张照片后给他发来电子邮件:“它让我流泪了,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具有人道精神的照片,这位丈夫失去妻子的悲痛与哀伤无需用任何语言表达,它应该成为今年的最佳图片。”而《美国摄影》杂志的图片编辑指出,他记忆里最深刻的关于这次地震的影像,只有这张照片。

img133

图8-1 英国记者 摄 给妻子的最后尊严(出自http://news.sina.com.cn/o/2008-12-29)112914953229s.shtml,2011-07-31访问)

一个男人用一辆摩托车载上了他在大地震中遇难的妻子。这张照片没有破碎的家园,没有让人不适的残酷鲜血,但是感人至深。2008年5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在头版刊登了这张照片,这张图片随即被全球许多报纸、网站转载,评论称其体现了“死者的尊严”。

而在央视抗震救灾的电视报道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幕:5月17日中午,俄罗斯救援队来到都江堰管理局第2生活区倒塌的10号宿舍楼前,当地居民告诉他们,这堆废墟中有两处埋有邻居。夜里9点整,终于查实幸存者困在1层和地下室之间。他们用电钻钢筋混凝土地板上打了1个小孔,不到10分钟便在地板上割出一个长1米、宽半米的长方形缺口,看到幸存者的双脚。幸存者是女人,夹在仅有40厘米高的夹缝中,4名救援人员人抓住她的双脚往外拉,她叫疼,于是救援人员转换姿势,托其背部往外拉。9点16分,在黑暗中被困5天的女人终于获救。当她刚刚被完全托出,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摄影记者蜂拥而上,闪光灯和摄影机器的照明灯光闪成一片,俄罗斯救援人员用大手护住获救女人的双眼,大吼一声拦住记者,怒斥他们使用强光刺伤幸存者的眼睛!仅仅用刺目的画面争夺观众的眼球是一般摄影师的做法,只有心怀感恩、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摄影师才懂得如何表达破碎的美。

拍摄会不会引起受害者的反感、愤怒,如果获得了当事人的同意,摄影师也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始终怀着善意去拍摄。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并不需要记者们抵着脑门拍摄,把个人的悲哀无限扩大,这无助于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了解。著名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希微(James Nachtwey)说:“一个外人举起照相机拍下惨状,可能是对人性的侵犯。证明拍摄行为是正当的唯一方法是重视拍摄对象面对的困境。我会怀着尊敬的心情接近拍摄对象,慢点、斯文点,再三考虑自己的每个动作和拍摄方式。”

在拍摄凝重的葬礼这种悲恸的场合,摄影师保持多大的距离较为合适呢?美国《落基山新闻报》的摄影师托德·海勒斯的拍摄方法值得肯定,他的组照《最后的葬礼》获得2006年度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理由是:“他拍摄的在伊拉克战场中牺牲的科罗拉多州海军陆战队队员葬礼的照片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使人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最后的葬礼》拍得安详肃穆,和我们以往见到的灾难图片完全不同的是,摄影者躲在镜头后面,以庄严的距离和遇难者家属一同呼吸与悲伤,一同寻觅逝者的精神踪迹。这样看似平静的照片,也许比那些用广角镜头拍着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照片,更加具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读者。

同样是拍摄悲剧性的事件,菲律宾媒体的冷漠就让人吃惊。2010年8月23日,马尼拉发生了劫持中国香港人质的事件,8名中国人质死亡。25日,在运送香港同胞遗体回国的包机起飞前,灵柩从殡仪馆运送至菲律宾机场,当地媒体竟然要求相关人员打开灵柩盖子让记者拍照。在盖子掀起的那一刻,当地记者一拥而上,闪光灯闪个不停。菲律宾媒体的这一行为让人惊讶,他们连死者最基本的尊严都不尊重,这种行为是违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令人愤慨。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不是让记者为所欲为,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它是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为前提的,特别是这样让人悲伤的事件。

img134

图8-2 托德·海勒斯 摄 最后的葬礼(出自http://www.xici.net/d37187946.htm,2011-07-31访问)

二、专业主义与社会公德的冲突

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这幅图片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特写性新闻摄影”奖项(Feature Photography)。

1993年,卡特来到陷入人道主义危机的苏丹采访,跟随联合国救援机构的飞机,他和同伴西瓦尔来到了苏丹北部边界,这里饿殍遍地。

为了让自己从成堆的快要饿死的人的悲惨景象中放松一下,他走进了灌木丛。这时他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哭泣,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小女孩正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这时,一只秃鹰落在了小女孩的后面,当时,卡特小心翼翼地选择拍摄角度,害怕惊动了秃鹰。后来他回忆说,他在那等了20分钟,希望秃鹰能展开翅膀。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秃鹰。(www.xing528.com)

img135

图8-3 凯文·卡特 摄 饥饿的苏丹(出自baike.baidu.com/view/693364.htm,2011-07-29访问)

这张照片震撼人心,凯文·卡特把作品命名为《饥饿的苏丹》,将版权售给美国《纽约时报》。1993年3月26日《纽约时报》最先刊发了这张照片,随后传遍了世界,荣誉和非议接踵而来。1994年7月27日,在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两个月后,在约翰内斯堡的布莱姆方特恩斯普洛特河边,凯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人们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了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照片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善良的人们对非洲人民承受的巨大苦难深表同情,同时更加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许多读者打电话给《纽约时报》询问小女孩是否得救,而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在照片获奖后,批评达到最高峰,批评家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凯文卡特进行批判,他们质问:“身在现场的你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更有人言辞尖锐地指责凯文·卡特,你看这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获得的普利策奖。他们把凯文·卡特形容成小女孩背后食人的秃鹰。人们围绕着新闻伦理和社会道德观,对凯文·卡特和普利策新闻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凯文·卡特无力地辩解道:“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7]

凯文·卡特的自杀更加验证了舆论的猜测,那就是他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

事实上,凯文·卡特本人几乎从一开始便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他在拍摄完照片之后,实在不愿再看下去那个极端对立、极其冷酷的场面,于是,他把秃鹰轰走。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小女孩用尽所有力气爬起来,重新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挪动,据通行的好友瓦西尔回忆,凯文·卡特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愧疚,他在一棵树旁坐了下来,一边抽着烟,一边泪流满面哭喊着上帝的名字。

约翰·卡普兰是普利策奖的评委之一,他回忆了对《饥饿的苏丹》这张图片的评审过程,“评委们当时非常仔细地看了这张照片,照片有注释,提示会有人来帮助这个小女孩……”约翰·卡普兰还指出,小女孩的手上有一个环,说明她当时受着人道保护,所有的评委都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在评审的时候,他们都信任凯文·卡特在小女孩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会伸出援助之手。可惜的是,这些重要的佐证在所谓“道德伦理”的谴责浪潮中显得苍白无力。从某种角度而言,在社会各方面的重压下,凯文·卡特就像照片上的那个小女孩,舆论就像那只凶猛的鹰。

凯文·卡特的悲剧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事实上记者每天都可能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业界奖励和社会影响力,但也可能因为公众心理与新闻实践的脱节而受其责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记者的职业角色与公众期待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一致。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8]观众毕竟不是专家,他们只能以自己的情感和常识来判断看到的新闻,一旦记者没有满足公众的角色期待,势必会引起舆论的反弹。

因此,记者要非常注意职业要求与职业伦理之间的平衡,人文关怀必然应该像职业要求一样成为记者信守的信条。只有综合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社会道德底线以及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取得职业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思考与练习:

1.新闻摄影的专业伦理是什么?

2.如何在新闻摄影中表现人文关怀?

【注释】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

[3]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4]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5]姜璎芳:《浅谈新闻摄影与伦理冲突》,《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9期。

[6]郭丽:《论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9期。

[7]《凯文·卡特之死震撼人的心灵》,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 20020711/773684.html,2010-11-05。

[8]朱力、肖萍、翟进:《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