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643),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唐初名将,后以反叛罪名被杀。初唐的这些王公将相中,侯君集是最值得回味的,上了凌烟阁,随后又在太宗朝获罪被杀的,只有他和张亮。张亮粗人一个,后来迷信邪教,只能说是不可救药。但侯君集不同。在小说演义里,侯君集是一个以灵活著称的战将,但在现实中几乎完全不是这码事。侯君集虽是一名武将,不过他和尉迟敬德的风格不太一样,并非光凭力气和武艺冲锋陷阵。相反,早年的侯君集倒有点项羽的影子,练过一阵子弓箭,并没有学得像样子就放弃了,却还自我感觉算是练成了一身好武艺。所以后来他在战场上是更喜欢用脑子打仗的。如果点数一下侯君集的功劳,除了进秦王府时间早、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外,贞观年间的几次边境战役侯君集也都参加了,而且是一个重要将领,对吐谷浑之战,他是李靖的副手;到了消灭高昌的战役,他已经成为唐军主帅了。当时,在战场上指挥大规模作战的才能,侯君集是一流的,整个李唐集团能与之比肩的,也就是李靖、李世勣等几个人而已。
作为一名武将,文化程度低一点也是有情可原的。侯君集文化程度本来不高,但脑子灵活,战功卓著,所以深得李世民倚重。贞观初年,李世民给他的封赏在武将中仅次于尉迟敬德,比他的老上级李靖还高。后来他做了兵部尚书、宰相、吏部尚书,这才渐渐读了点书,只可惜,有点晚了。读书,不是识几个字的问题,多知道些前言往事,懂得做人的道理才重要。虽说人做得成功与否与读书多少并非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侯君集这样的人,只能说他读书读晚了。能出主意、会打仗,而且是秦王府最早的老臣之一,所以李世民对他的感情是很深的,有些小过失经常会加以袒护。在打高昌的时候,侯君集就因为自作主张、聚敛财物被告发,李世民最后眼开眼闭没有深究。明事理的人到了这种时候早该警醒了,侯君集却没有。李世民没追究他,他自己还硬要闯点祸出来,没过多久因为贪污下了狱,这应该算严重警告了。当然,象征性地关一下就行了,能洗心革面老实一点,他还是不倒的大功臣。出狱之后,侯君集又找了被外调的张亮发牢骚,说活得郁闷,不如反他娘的——造反可是要命的事,说的不反,反的不说,估计侯君集也就是一时发飚。张亮其实也跟他差不多,什么五百个养子之类的不过是胡闹,根本没想造反,听侯君集这么一说,立场坚定地到李世民那里打小报告去了。李世民说:拉倒吧,你们都是功臣,好好享福就是了,你俩私下说的,又没有证明,这事情能怎么处理?又一次把事情压了下来。这一次侯君集是被张亮打了小报告,落了下风。侯君集自己也打过小报告,对象是李靖,结果还是输了。李靖本是他的上级领导,一度奉命指点他用兵之法。侯君集向李世民报告说李靖要造反,理由是他不肯把兵法中最深奥的东西说出来。就凭这个逻辑,侯君集就晕得不轻,这不是摆明了给自己找麻烦吗?结果李世民去诘问李靖,李靖哪里是好惹的,言简意赅地说:不是我李靖要反,我教他这些用在边关打打蛮夷足够用了,他要学那么多干什么?历来在政治舞台上,谋反的罪名都是互相斗争的主要工具,李世民的这些老部下都仗着自己功高,拿这工具开玩笑,张亮就这么把自己玩死了。对李世民来说,哪个大臣被人说要谋反,追究与否、怎么惩处是因事制宜,但心中总有了一些不良的印象。对侯君集,他感情太深,光是这种关于谋反的扯皮还没什么太大影响,到了凌烟阁画像,侯君集的位子肯定是有的,然而,他被放在了张亮的后面。李世民在做最后的暗示吗?不知道。反正侯君集一如既往地离谱,在凌烟阁画像的同时,李世民正在酝酿一件重要的家务事——废除太子李承乾。很不幸,侯君集是李承乾的死党,最后,要定李承乾一个谋反罪,侯君集就必须先上断头台了。侯君集在战场上或许是聪明的,在官场上却超级愚蠢,他不知道,自己再得宠也不能去碰李世民的家务事,那只有长孙无忌这样的家里人才行。上凌烟阁之后两个月,侯君集因谋反被杀,李世民特赦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送到岭南,也算是对这个横竖不懂事的爱将做了个最后交待。(www.xing528.com)
题词仿的是明代书法家祝枝山的草书。“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两句选自老杜《病柏》一诗,以此对不晓事的侯君集报一声长叹,再恰当不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