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凌烟阁:司徒高士廉申国公并州都督

凌烟阁:司徒高士廉申国公并州都督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徒并州都督申国公高士廉高士廉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人。高士廉和房玄龄等人相比,实际功劳并不见多,也不见少。凌烟阁的排名,不可避免地存在李世民的情感因素,既然长孙无忌位居第一,那作为舅舅的高士廉实在不能落得太远。时至今日,也许很多人都会说,高士廉在四川治理百姓、发展民生比编什么《氏族志》有意义得多。令人不解的是,画像中的高士廉弯弓搭箭,酷似梁山好汉小李广花荣的造型。

凌烟阁:司徒高士廉申国公并州都督

司徒并州都督申国公 高士廉

高士廉(575-647)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他是北齐皇族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又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

高士廉和房玄龄等人相比,实际功劳并不见多,也不见少。玄武门之变他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至于当宰相,那是在高祖李渊的时候就做到了,只是并不像其他那些宰相一般显得特有威望。凌烟阁的排名,不可避免地存在李世民情感因素,既然长孙无忌位居第一,那作为舅舅的高士廉实在不能落得太远。而且,虽说只是舅舅,但长孙无忌兄妹儿时丧父,是高士廉将他们抚养长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士廉几乎可以看作李世民的丈人,而当初李渊也正是将高士廉当作亲家相待的。

高士廉这一辈人,尤其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基本都是先仕隋,后仕唐,其中的艰辛坎坷不言而喻,六朝到隋这一段高士廉的命运可谓险象环生,总算杨坚没杀他,杨广也只是将他发配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在岭南,他投降了李唐,而且成了李世民的属下——当然他们并非初次相识,十年前高士廉就把外甥女许配给了李世民。接下来是玄武门之变,高士廉是李世民方面的主力之一,所以接下来他的官衔、爵位是少不了的。但很快阴差阳错出了点小故障而被外调,高士廉又跑到四川去做益州长史了,不过按唐代的情形,益州是大都督府,其长史也不是一般州刺史下的闲职。在四川,高士廉干得有声有色,移风易俗、兴修水利,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多长久的利益。当然,李世民对高士廉只能是小小惩罚一下,不会让他老呆在四川,没多久还是召回京城,吏部尚书、许国公、特进、上柱国,一大堆眩目的头衔全给他了。好多头衔,都是荣誉称号,就像全国劳模,那东西没有实际的事务可做,反倒是做了事才能换来。高士廉也得有事做,他做什么呢?不是李世民替他找的,是他自己做出来的。(www.xing528.com)

高士廉担任的是吏部尚书,主管官员的提拔铨选,后人看来挺简单的,说看工作成绩嘛,干得好就升,干得不好就降。不过那时候还另有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包括皇帝在内全社会都拿它没办法,就是门第,尤其在北方,这一点特别厉害。你干得好,还要看你是谁家的子弟。唐代并非没有平民出身的将相,太宗朝的另一个宰相马周便是,不过他没有上凌烟阁。这样的情形只是极少数,朝中大员还是出身名门望族才做得稳当安心。可巧,高士廉就是对这些大族的脉络了如指掌,所以他负责用人,就少了许多没来由的争执。朝中用人的事高士廉可以控制协调,民间就麻烦了,凡是联姻,无不紧盯着对方的门第高下。作为老百姓,那是看中了婚姻行为所带来的金钱流动;作为皇帝,李世民却很发愁,豪门大族有的已经蜕变得不成样子了,长此门当户对下去,岂不要基因不良?于是下令,让高士廉带人重新编一部《氏族志》,在考核史书、族谱的基础上,按大唐朝廷上的官员品级为依据,重新排列各个家族的等次。这事交给高士廉就对了!他是个文化人,对这一套又熟悉,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高家就是北齐皇族——这种事情若是找个平民出身的人干,做得再好也得挨骂。时至今日,也许很多人都会说,高士廉在四川治理百姓、发展民生比编什么《氏族志》有意义得多。这话也许有道理,也许是不谙大唐境况和历史发展的一面之词,我们没有必要争执,因为高士廉自己都无法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他就是一个高级别的皇亲,一个为贞观之治做出过贡献的人物,在凌烟阁上名列第六。

令人不解的是,画像中的高士廉弯弓搭箭,酷似梁山好汉小李广花荣的造型。看他的履历,只有在南方的时候当过一次行军司马,这个职务相当于参谋长或政委,基本用不着抡刀耍棍的。还有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带人去监狱释放犯人,发给他们武器去支援李世民。其余的都跟打仗、打架不挨边。要是一定要拿梁山好汉作比,他应该更像小旋风柴进才是。这题词就更怪了,“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两句出自老杜的《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这是描写武将好身手的,和高士廉有什么关系呢?再配上怀素那激越奔涌的草书,送给尉迟敬德或秦叔宝还差不多。难道,就是因为这首诗的头两句是“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正和这画面般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