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成果:马绍忠学术文选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成果:马绍忠学术文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面比较大,在1 000多万民族人口中,属于贫困范围的就有700多万人,大部分分布在山区。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省人均农业总产值为256元,民族自治地方为236元、民族特困县只有197元;工业的差距更大,全省人均工业总产值为345元,民族自治地方为129元,民族特困县只有41元,只有全省平均数的八分之一,只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三分之一。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成果:马绍忠学术文选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面比较大,在1 000多万民族人口中,属于贫困范围的就有700多万人,大部分分布在山区。解放前分别处于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领主、地主经济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以山茅野菜充饥的现象很多,多数人处于半饥饿状态。有些民族还没有定居,经常搬家,过着游耕、游牧的原始生活。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改革方法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对边疆山区部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采取“直接过渡”的形式,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从而打开了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门。30多年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山区由毁林开荒、刀耕火种逐步走向稳定的农业经济贫困地区的工业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由过去年每年递增5%左右提高到9%~10%,加快了近一倍。沧源、西盟等佤族地区砍人头祭谷、刀耕火种的落后面貌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国家帮助下,大开梯田,发展茶叶、紫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发展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沧源县还发展了一批中小型工业,1985年该县工业总产值达1 248万元。宁蒗县小凉山彝族地区废除奴隶制以后,农业牧业都有很大发展,工业上发展得也很快,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 575万元。基诺族创造历史的奇迹,从原始家族公余残余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文化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几年的工夫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1985年人均有粮1 015斤、人均纯收入481元,高于其他山区民族。文化教育也很显著,开始培养出一批本民族的大学生科技人员,为边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全省38个特困县中的10个民族自治县统计,1985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39元,不到全省平均数的一半,比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平均数也低33.3%;人均纯收入只有154元,也不到全省的一半,比其他民族自治地方低30%以上。如果将农业和工业分开比较,这个差距更明显。全省人均农业总产值为256元,民族自治地方为236元、民族特困县只有197元;工业的差距更大,全省人均工业总产值为345元,民族自治地方为129元,民族特困县只有41元,只有全省平均数的八分之一,只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三分之一。这个情况说明关键在工业,没有工业,只靠勤劳的双手在农业上做文章是不可能致富的。“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是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得出的新经验,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努力发展工业,合理调整农林牧业

应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先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创造条件,招商引资,开办较大型的企业,并以工业促进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农业和林业、牧业。民族山区有广阔的山林和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应大力开发,种草种树,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种粮的错误做法。据永善县马楠区调查,多年来由于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毁草开荒等做法,造成自然生态恶化,出现了由“原始森林—次生林—灌木林—草山—荒坡”的逆转过程。森林覆盖率锐减到6.44%;25万亩草地中70%~80%被开荒种粮食,原生草地只剩下20%;在没有饲料的情况下盲目发展养猪业,因没饲料就和牛羊一起放牧,对草场破坏很大。一头母猪带上所生猪仔,一年要拱毁草地36亩。该区生猪现已发展到8 000多头,并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用不了几年,这里有限的草场将被毁坏殆尽。这样恶性发展下去,山清水秀的马楠将变成黄土高原,山穷水尽,这是多么可怕的前景。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当地野生动物、山货药材、林副产品等财源也随之消失;草地载畜量下降,牧畜体质瘦弱,个头小,出肉率和出毛率都很低,冬春冻饿死亡多,畜牧业走向萎缩;群众收入下降,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0~80元,人均口粮300多斤,缺粮严重,不仅缺粮还缺钱、缺水、缺燃料。山区的生态恶化还危及附近河谷地带,水源日益枯竭,许多水沟断流。遇暴雨山洪暴发,给河谷造成灾难。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制止恶性循环,并改变为良性循环。否则,不但谈不上脱贫致富,而且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保不住。

发展贫困山区经济,一定要从当地资源、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林、牧的关系;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真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对于像马楠一类生态恶化的山区,更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调整农、林、牧关系,并有计划地转移一批劳动力和人口到第二、第三产业或迁离当地,异地开发;适当减少牲畜数量,减轻草场压力;教育群众停止放牧养猪。解决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问题,使大自然得到休养生息,逐步恢复生态平衡。要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和经营畜牧业:一要掌握牲畜的数量,要与草场的载畜能力相适应;二要提倡合理的杀卖吃,以提高牲畜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三要大力开发利用畜产品(鲜奶和奶制品、皮毛等)。据10个民族特困县1985年统计,牛的出栏率只有3.2%,羊的出栏率为9.37%,每头母牛年产奶只有0.3公斤,每只羊年产羊毛0.5公斤。这样低的水平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每头奶牛年产奶3 000公斤、每只羊年产羊毛6公斤相比,差距太大了。说明我们的潜力很大,只要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加以改进,只要认真进行品种改良和推广种植优质牧草等措施,出肉率、出奶率、出毛率就能大大提高,收入就会成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这是山区重要的致富门路。

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建立经济联系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山坝联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其中又分为多种形式:坝区荒地较多的地方,组织山区农民下坝生产,开荒自营;有的山区农民承包坝区土地或与坝区农民联营,发展甘蔗等经济作物;坝区农民到山区联营开矿,发展林业、畜牧业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耿马县就有1万多山区农民到坝区和河谷地带种橡胶2万多亩、甘蔗5 000多亩;金平县有4 000多农民下山,向热坝河谷地区的农民手中转包土地种香蕉、菠萝等,仅1985年就种香蕉29 000多亩;元江县羊街区哈尼族社员李思伟一家,1984年下山种了19亩甘蔗,收入4 900多元,一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墨江县几年来摸索出了一条“山上有什么资源,县上就办什么加工企业;县上搞什么加工,就指导农民发展什么生产”的发展地方工业的路子。该县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包括利用野生资源和人工种植),在山区大量发展紫胶、栲胶和水果生产,县上相应地办起了紫胶厂、栲胶厂、果脯厂和酒厂,开发他朗金矿等,以较高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原产品,经过加工后以更高价格再销售出去,使国家和农民都得利。县财政收入由1981年的240万元猛增到1985年的1 284万元,增长了4倍多;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从50~60元增加到250元。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敢于与省内、省外乃至国外建立经济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

二、党和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山区的领导和扶持力度

建立山区工作领导机构,向山区派遣包括党政干部、农林牧科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医生等组成的综合性的民族工作队,认真调查研究各山村贫困的原因,制订扶贫计划。采取综合治理的各种有效措施:一要加强基层党政机构的建设,使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各族人民致富。二要实行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开展各种科技培训,传授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帮助当地学校解决校舍问题、师资问题等;开办成人夜校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以提高山区人民的文化素质。三要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缺医少药、缺吃少穿等困难。(www.xing528.com)

国家对贫困山区要实行政策倾斜,给予特殊照顾。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较多的扶持;在信贷方面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在税收上给予适当放宽和减免;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要靠国家给予无偿的补助。

解决粮食问题是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核心问题,“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缺粮是山区的头等大事,是困扰山区发展经济的最大制约因素。不能让群众饿着肚子去发展林、牧、副、渔和第二、三产业。各地山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的山高坡陡、干旱缺水、气候寒凉,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较差。因此,不能笼统地要求山区粮食自给。凡有条件发展粮食的地方应努力发展粮食生产,力争做到自给自足,其他地方也应努力做到大部分自给或半自给,因为要靠坝区或外地调入大量粮食是不可能的,那样调进的粮食运输成本太高,山区农民吃不起。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考虑:一是国家全部免去这里的公粮及合同订购粮,或公粮改征现金;二是通过发展林牧业、开矿业和第三产业,将一部分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去吃商品粮;三是适当改变食物结构和饮食习俗,增加肉类和奶类的消费,减少粮食消费;四是国家粮食部门按市场需求和山区缺粮情况,适当调一些平价粮供应山区。

三、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是改变民族山区贫困面貌的重要措施

山区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和客观环境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并形成了传统的保守思想,缺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观念;有的还受封建迷信和宿命论的思想影响,认为穷是“命中注定”,只求有口饭吃,保持现状,不求积极进取;有的人也想富,但什么叫“富”,如何致富,并不清楚。有的认为“有饭吃有衣穿就是富”“有酒有肉就是富”,有的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但把钱用到封建迷信活动和宴请宾客、铺张浪费等方面,只满足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在物质生活上并未有大的改善。不懂得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达到真正的富裕。因此,对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要进行商品生产观念的教育,补上这一课。树立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脱贫致富的认识,并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民族繁荣、国家富强联系起来。运用回忆对比、算账对比等方式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冲破传统的“重农轻商”“耻于经商”等保守思想,大力发展山区商品经济。第二,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消费,有钱不要乱花,首先用于改善居住、衣食等生活条件,还要储蓄一部分用于教育投资,供孩子上学;还要留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扩大经营。还要教育群众改变酗酒的陋习,大量饮酒不仅浪费钱财,影响资金积累、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还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家庭内部及邻里之间的和睦团结。除进行思想教育外,建议对贫困山区酒的销售和生产采取行政的或经济的措施,适当加以限制。第三,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是引导群众发展商品经济的有效办法。对以发展商品生产为主要目标的重点户、专业户给予扶持帮助,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第四,在价格、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

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是改变贫困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和发展较快民族地区的人民一样,都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人民。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他们文化发展滞后,加之长期生活在边远山区,社会封闭、知识闭塞,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接触新事物和接受新知识的机会比较少。在现代化建设中,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据典型调查发现:在民族山区,人民的文化程度和人们的收入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收入越高,文化程度低的人收入也低。目前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业户、重点户,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由于他们有文化知识,思想比较开放,并有能力从事技术较高的产业;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只能从事一些技术简单的项目。这个事实说明知识就是金钱,文化知识可以转化为财富。贫穷落后与缺少文化知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因此,办好民族教育,进行智力开发,是改变贫困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贫困山区的工作一定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教育上去了,就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并使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贫困山区发展教育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就是贫困,群众没钱供孩子读书;优秀的教师不愿到艰苦的山区任教;加之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懂汉语等许多具体困难,造成教育质量低,学生不稳定,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在这类地区举办食宿包干的民族中小学是成功的路子,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后应进一步巩固提高。并以这些学校为中心,把周围其他学校带动起来,点面结合,逐步普及义务教育。另外要把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与劳动技能的培训结合起来,使之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全面掌握农林牧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改变山区贫困面貌指日可待。

(本文为1986年全省民族理论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收入本书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