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刚过了国庆节,我和钟君劭同志被派往寻甸县,任务是调查回族地区在“大辩论”(两条道路的大辩论)和“反击地主富农翻案风”(对土改进行反攻倒算)的情况。
我们于10月3日出发,乘昆—沾线火车到土官庄车站下车。往日这里有马车载客到寻甸县城,但今天却没有。我们找了一阵子,发现路边停着一辆带拖斗的拖拉机,欢迎我们上车。我有点纳闷,拖拉机怎么能运客呢?只有后拖斗能坐七八个人,连汽油费都不够。不管怎样,既然人家欢迎,我们就坐吧。坐上这种拖拉机真不好受,颠簸特别厉害,经过两小时的艰苦行程,才算到达寻甸县城。
寻甸县城不算很繁华,倒也古色古香,还夹杂着一些现代气息,开始有了电灯;古老的街道上出现了一幢漂亮的国营饭店等。
县委书记不在家,由县长毛振帮同志接见我们。他是嵩明县的回族,在地下斗争时期就在寻甸工作,在广大回民中有很高的威信,在寻甸回族自治县成立时,被选为自治县的第一任县长。他给我们介绍了全县的简单情况,最后建议我们去县委的重点乡——中桥乡看看。
寻甸全县有26万人,其中回族27 000人,占11%,主要分布在三区果马和二区、四区等地;县城也比较多,回族人口占40%。来到这里,我感觉到这里的回族和滇西、滇南的回族有很大不同:一是生活比较贫困;二是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比较淡薄。在其他地方,回族彼此相见都有一种亲切感。这里不是这样,彼此见面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到回族饭馆吃饭也不会受到热情招待。究其原因,可能是这里回族人口众多,司空见惯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宗教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民族意识。因为回族是以共同信仰而联系起来的民族共同体。
据了解,全县70多所清真寺,大部分没有人礼拜,有的年久失修倒塌了,有的改为合作社的仓库,大殿上堆放着粮食。主麻日要几个清真寺的阿訇凑在一起,才能举行一次“聚礼”。圣诞节要靠人民政府在物质供应上给予支持才能举行。(www.xing528.com)
我们到了中桥乡,这个乡有三个回族村,一个汉族村。三个回族村分别叫上古城、中古城、下古城。为什么叫“古城”?据说这里最早是彝族居住的地方,是古南诏国的六诏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古城的遗迹:一块占地40多亩(约为0.03平方千米)的古城墙还隐约可见,房屋的基石完好无损,城门还埋在土里。离此不远还有个摔跤场的古迹。后来这里又成为汉族住地。不久,遇上特大洪水灾害,汉族也没法居住而迁走了。水灾过后,这里成了一片荒芜之地,但仍为汉族地主所有。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年),清政府下令“灭滇回”,许多回民逃难到此,当了汉族地主的佃户,在汉族地主的庇护下,得以生存下来。直到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大多数回民没有一寸土地,只有少数人家通过做小生意或当伪保长攒了点钱购买了少量土地,其余广大回民都是地主的佃户。土地改革使他们分到了土地,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彻底翻了身,现在又逐步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生产有了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但贫困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群众穿的衣服很破烂,由于没有换洗衣服,穿得又破又脏。我们去拜访中古城清真寺73岁的老阿訇,他精神很好,每天坚持一个人做礼拜。可是他穿的衣服脏得不成样子,身上长了很多虱子。我在他的火塘边草席上坐了一会儿,竟有几个虱子爬到我身上来。回民们的住房大部分是草房,家具什物也很简单。吃的方面,由于土改后粮食增产,不再交租,基本上能吃饱,但一半以上是苞谷、洋芋等杂粮。
中桥乡为什么穷?主要原因是解放前大多数是佃户,受剥削太重。许多人家依靠农业难以维生,不得不出外帮工谋生或做点小生意,勉强糊口。全乡“最大的”地主兼资本家,也只不过有几匹马驮盐巴卖,还贩卖几头牛马而已。和其他地方赶马帮、“走夷方”的回民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不过,中桥乡在土改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修了几条大沟,改善了灌溉,副业也逐步开展起来。现有20多辆马车搞运输,还办起了粉丝加工、煮酒、养鸭等工厂。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也迈开了新的步伐,全乡已修建小水电站一座,使全乡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用上了电灯。但这里的农业生产存在着一个致命的要害——涝灾,每年雨季到来,流经寻甸坝子的马龙河河水上涨,淹没大片良田,由于该河出口很小,洪水难以退去,就形成一片汪洋大海。据说1956年秋收时是划着小船去水里收割水稻,造成很大损失。如能解决水患问题,寻甸坝子将有大的发展。
我们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调查,对他们新中国成立前后及合作化前后经济收入的发展进行对比。结果是: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各阶层人均收入为32元(以人民币折算),1953年(合作化前)增加到47元,1956年(合作化后两年)增至52元。80%以上的人家都增加了收入。难怪这里的回族非常坚定地听党的话,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说:“是共产党挽救了我们,党的恩情比海深。”在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中,几乎不存在对立面,大家异口同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不存在地主富农反攻倒算和复辟翻案的问题。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向县委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在农业上要彻底解决涝灾问题;二是在副业上要充分发挥回族的特长,大力提倡养牛、养羊和养鸡鸭鹅等,腌制牛干巴和腊鸭是这里回民的拿手好戏。还建议商业部门把收购来的瘦牛先交给回民饲养一段时间,催肥催壮以后,再宰杀或外销。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利。县委很欣赏我们这些意见,县财贸部门表示可以试验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