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抗击法帝入侵的苗族英雄项从周的身世解析

云南抗击法帝入侵的苗族英雄项从周的身世解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猛洞苗族首领项从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抗击法帝国主义入侵,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宝贵贡献的民族英雄。据他说,他是苗家文化较高的人,自幼读私塾,乃祖项从周的“从”是双人旁加两个人的“从”,意为顺从,归顺中华的意思,不是崇拜的“崇”。文献资料是当时的历史记录,全部文献都清楚地记载是项从周而非项崇周。据此,笔者认为,项从周的“从”字是“从”而不是“崇”;“崇”字显系后人意会之误。

云南抗击法帝入侵的苗族英雄项从周的身世解析

云南猛洞苗族首领项从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抗击法帝国主义入侵,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宝贵贡献的民族英雄。但他的名字在许多著作、文章中却有几种不同的提法。一叫项崇因,如马曜先生主编的《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3页);二是叫项从周,如拙著《苗族抗法英雄项从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苗族首领项从周抗法述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等等;三是叫项崇周,如胡兴义的《项崇周传略》(《云南地方志通讯》1984年第3期)、项朝宗的《记我先祖项崇周》(《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等等。这几种提法哪种是正确的?第一种可能是编辑校对的差错,“周”字误排成了“因”字,但“崇”字可能是原作中的字,没有变动。余下的就是两个“从”“崇”之别了。据笔者调查所悉,认为是“崇”字的人说,因项家是少数民族,他们崇拜中原文化,崇拜中华古老文明的周朝,所以叫“崇周”。我则认为,从周的从字是“从”而不是“崇”,理由有二:一是笔者1983年春在猛洞调查时,详细询问了项从周的嫡孙、第二代苗王项国云之子,时年已73岁的项朝勋。据他说,他是苗家文化较高的人,自幼读私塾,乃祖项从周的“从”是双人旁加两个人的“从”,意为顺从,归顺中华的意思,不是崇拜的“崇”(“从”字是今“从”字的繁体字)。二是文献中记载的“从”字。《谭中丞文稿·越南游匪一律肃清折》(光绪十九年十二月)中说:“二十六日,把总项从周带队攻其南”;《剿办越匪竣事并交防情形折》(光绪二十年四月)也说:“惟猛洞一带界务尚有镋頦,未便交接,现仍派怀远前营项从周带勇驻札”;《马关县志》卷五《绿营·附猛洞团练之设置》里记载:“项从周,行四,苗族,原居野猪塘”;当时的学者王敬彝在写诗赞颂项的功绩后写道:“前划界时,土司项从周,据地归有,隶安平厅,称归仁里。”文献资料是当时的历史记录,全部文献都清楚地记载是项从周而非项崇周。据此,笔者认为,项从周的“从”字是“从”而不是“崇”;“崇”字显系后人意会之误。因此事关系一位民族英雄的正名问题,故作短文考辨,以正视听。

(原载《云南史志》1996年第3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