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四川保路运动促进社会变革

中国交通史话:四川保路运动促进社会变革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道路交通与社会变革的密切关系确实令人刮目相看。1867年1月30日,日本孝明天皇去世,15岁的睦仁天皇即位,日本各地随即掀起“倒幕运动”高潮。1868年1月3日,倒幕军包围皇宫,支持睦仁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随后,倒幕军乘胜攻占江户,改称为“东京”,设为首都,执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交通史话:四川保路运动促进社会变革

1644年5月26日,李自成兵临一片石〔1806〕吴三桂雉发降清,山海关门户洞开,清军由此长驱直入北京,一条遍体鳞伤的“京榆大道”竟然使满洲八旗入主中原的百年梦想一夜成真。267年之后,另一条尚未建成的入川通道——川汉铁路也竟然使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顿时陷入四面楚歌,不得不黯然神伤地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道路交通与社会变革的密切关系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之所以重视道路交通,无非是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诚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言:“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故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1807〕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也曾大力开辟驿路通道,建成了贯通全国的“官马大路”,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再度辉煌。但是,当西方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作——铁路时代来临之际,清王朝却墨守成规,视之为“奇技淫巧”,不肯“师夷长技以制夷”〔1808〕,直到饱尝日本兵的组合拳,弄得头破血流才开始痛定思痛。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后,清王朝接连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形势岌岌可危。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打出“自强”的旗号,倡导学习“洋务”,史称“同治中兴”。与此同时,闭关锁国的日本也遭到近代浪潮的猛烈冲击,不得不修改1633年就颁发的《异国船打拂令》,宣布允许外国轮船靠岸补充食品和燃料。1854年3月31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迫使日本德川幕府签订《神奈川条约》,率先获得最惠国待遇,并设置下田领事馆,及馆区周边5日里(约19.6公里)的“散步区”,日本幕府被迫开放下田(日本静冈县下田市)、箱馆(日本北海道函馆市)两处口岸。1857年6月17日,美国又迫使日本德川幕府签订《下田条约》,率先获得领事裁判权及领事旅行权。此后,英、俄、荷等国也相继与日本缔约,日本国门从此被打开。1867年1月30日,日本孝明天皇去世,15岁的睦仁天皇即位,日本各地随即掀起“倒幕运动”高潮。1868年1月3日,倒幕军包围皇宫,支持睦仁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随后,倒幕军乘胜攻占江户,改称为“东京”,设为首都,执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被迫退出历史舞台。9月8日,睦仁天皇根据《易经》所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1809〕,改年号为“明治”,从此日本历史进入“明治维新”时代。

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九日(1871年9月13日),日本明治政府与中国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宣布“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1810〕。1892年,日本建成拥有6.3万常备兵及23万预备役兵员的陆军,同时建成总吨位约7.2万吨的海军舰队。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日本借口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悍然出兵到汉城,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结果清军一败再败,清王朝只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及《交还辽南条约》,以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并赔款2.3亿两库平银(约557.12亿元人民币〔1811〕)求和。从此中国国力大损,日本则一夜之间暴发致富,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乘机掀起争夺中国铁路筑路权的高潮。此时中国仅有4条铁路,总计里程419.2公里,即1877年修建的“基隆矿区铁路”1.6公里,1892年建成的“大冶铁路”28公里,1893年建成的“津榆铁路”282.9公里,1893年11月建成的“基(隆)新(竹)铁路”106.7公里。率先向中国索取“筑路权”者,就是以“三国干涉还辽”与清王朝缔结“密约”〔1812〕沙俄。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1895年10月14日),“俄国驻华公使咯西尼递照会于总署,以该国现造西伯利亚铁路,将来或与中国东三省所造铁路相接,须预先查明路径所过,故拟派游历人员四起,由乌苏里江、黑龙江等交界处,分道前来查勘”〔1813〕。1897年,俄国组建“东省铁路公司”,当年就开始动工修路。1903年,俄国建成所谓“北部干线(满洲里至绥芬河)”及“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支线”,全长约2 500公里。1897年,德国以“曹州教案”为借口,出兵强占胶州湾。随即修筑“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及其支线,全长约440公里。1901年,法国开始修建“滇越铁路”,其南段从越南河内北上到老街,长约389公里;其北段从河口北上到昆明,长约469公里,全线于1910年4月1日竣工通车。1904年,日本开始修筑“安奉铁路(安东至沈阳)”,于1905年竣工通车,全长约261公里。1906年,日本组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随即开始修建“大长铁路(大连至长春)”、“奉抚铁路(沈阳至抚顺)”,共计约1 100公里。此外,列强还通过贷款修路的形式,控制中国修建的铁路。1897年10月,俄国和法国串通比利时,以比利时公司的名义贷款修建“京汉铁路(北京至汉口)”,于1906年4月1日竣工通车,全长1 214公里。1896年,俄国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建“太定铁路(太原至石家庄)”,于1907年10月竣工,全长243公里。1898年10月,英国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建“京奉铁路(北京至沈阳)”,于1912年竣工通车,全长842公里。1905年4月,英国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筑“沪宁铁路(上海至南京)”,于1908年7月竣工,全长311公里。1909年1月,英国和德国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筑“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于1911年9月竣工,全长1 009公里。1907年8月,英国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建“广九铁路(广州至九龙)”,于1911年竣工,全长178.6公里。1902年7月,英国及意大利通过贷款控制,开始修建“道清铁路(河南滑县道口镇至博爱县清化镇)”于1906年2月竣工通车,全长约150公里。据统计,从甲午战争之后到满清王朝倒台,中国共建成9 400公里铁路,其中列强直接修建经营者占有41%;列强通过贷款控制者占有39%;中国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以及先后赎回路权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也仅仅占有20%。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凌晨,慈禧太后及光绪帝等人仓皇出逃。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下诏,要求实行变法,史称“清末新政”。于是,很快就掀起一股“兴教育,办实业,建铁路”的救国热潮,全国各地陆续建立19家铁路公司。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1903年4月18日),热河都统锡良调任四川总督,立即大力推行“新政”,开始编练新军、兴办学堂、发展工商、开发矿产。1904年1月,锡良策划的“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岳府街挂牌成立,随即开始筹集资金。到宣统元年(1909年),川汉铁路公司已经收入股金1 198万两(约28.73亿元人民币〔1814〕)。其中,官股23万两(约0.55亿元人民币),占1.9%;商股245万两(约5.88亿元人民币),占20.5%;租股930万两(约22.3亿元人民币),占77.6%。所谓“租股”,其实就是强行加收3%的赋税所得。因此,川汉铁路公司四分之三以上股权,实际是四川民众分散持有。截至1911年6月,川汉铁路公司的股金达到1 340万两(约32.1亿元人民币),加上利息等项收入约330万两(约7.9亿元人民币),共计达1 670万两(约40亿元人民币),是全国筹资最多的铁路公司。1909年初,“川汉铁路公司”聘请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为总工程师。1909年12月28日,川汉铁路宜(昌)万(县)段举行开工典礼;1910年7月13日,从宜昌铁路坝到小溪塔的7.5公里铁路开始铺轨;1911年5月,“川汉铁路公司”已修成约17.5公里可通行运料车辆的铁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将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1815〕。5月14日,长沙民众1万余人举行集会,“要求政府收回铁路国有之成命”〔1816〕。5月16日,“长(沙)株(洲)段筑路工人万余人亦进城请愿,请巡抚杨文鼎代奏,反对铁路国有”〔1817〕。5月18日,清王朝任命端方“充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迅速前往湖北等地办理铁路收归国有事”〔1818〕。端方随即率领湖北新军第8镇(师)第16协(旅)所属第31标(团)、第32标(团)急速入川。5月20日,“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及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总额六百万英镑(约39.7亿元人民币〔1819〕)”〔1820〕。6月2日,代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代奏四川谘议局请铁路暂缓接收”〔1821〕,结果遭到“严行申饬”〔1822〕。6月17日,“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1823〕,“外地称协会或分会,全省达六十七个。保路风潮后发之四川,乃渐较鄂湘粤激烈”〔1824〕。9月4日,成都将军玉崑、四川总督赵尔丰“奏请将铁路干路国有事交资政院议决”〔1825〕,结果仍然遭到“传旨申饬”〔1826〕。9月6日,清王朝下令“川省水陆新旧各军,由端方调遣”〔1827〕。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咨议局正副议长及保路同志会首领”〔1828〕,“成都民众闻诸人被捕之讯,乃扶老携幼至督署请愿释放被捕诸人,赵尔丰下令开枪,民众仍不肯退……由午而暮、而夜半,虽枪毙三十二人,不稍退却”〔1829〕,史称“成都血案”。9月8日,“保路同志军起义”〔1830〕,“全川到处蜂起,赵尔丰穷于应付”〔1831〕。9月9日,清王朝“命湖广总督瑞澂(chéng)派兵入川弹压”〔1832〕。9月15日,清王朝下令,命原两广总督岑春煊“前往四川,会同赵尔丰办理剿抚事宜”〔1833〕。9月18日,“谕命贵州巡抚沈瑜庆酌派军队入川”〔1834〕。10月7日,“谕命瑞澂及湖南巡抚余诚格酌派湘军两三营赴川”〔1835〕。10月10日傍晚7时,湖北新军第8镇直属工程兵第8营正目(班长)熊秉坤集合40余人率先发动“武昌起义”,一举夺取楚望台军械库,第8镇直属辎重兵第8营立即奋起响应。随后,第8镇步兵第15协第29标、第30标、直属炮兵第8标等部约3 000余人也纷纷加入起义队伍。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攻克湖广总督署及新军第8镇司令部,占领武昌,随即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推举第21协统领(旅长)黎元洪出任都督。10月28日,黄兴宋教仁等人赶到武昌,此后全国各省纷纷发动反清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退位”〔1836〕,清王朝面对“川汉铁路”点燃的熊熊革命烈火,终于无可奈何地轰然倒塌。

1913年6月,民国政府交通部宣布撤销“川汉铁路驻宜公司”,下令将川汉铁路已经铺设的铁轨和枕木拆运到汉口,用于粤汉铁路。1914年,詹天佑重新勘测川汉铁路,提出新的设计方案,但终因军阀混战,资金难以落实,一直未能复工。直到将近1个世纪之后的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通过宜万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年12月1日,宜万铁路举行奠基仪式。2010年12月23日,总投资225.7亿元人民币,途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等10个县市(区),全长377公里的宜万铁路正式通车。宜万铁路全线共建有159座隧道,253座桥梁,设计为国家Ⅰ级电气化干线铁路,全线铺设无缝轨道,分段设计时速为120—160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约6 000万元人民币,比青藏铁路的单价还高出1倍以上。

【注释】

〔1806〕一片石:是长城东部的重要关城,位于河北抚宁县九门口村,地处河北与辽宁两省的分界处,隶属山海关防区。一片石关城,外有泄水门6座,内有关门及东门、西门3处,故有“九门口”之称。

〔1807〕见《明太祖实录》第166卷第4575页《十七年十月丁卯》。

〔1808〕见魏源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海国图志〉原叙》。

〔1809〕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第9卷第327页《说卦》。

〔1810〕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0卷第546页《同治十年》。

〔1811〕《中日马关条约》规定的库平银1两为37.265 421 08克,与后来清王朝于1908年规定的库平银1两为37.301克略有差异。

〔1812〕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1896年6月3日,沙俄利用清王朝遭受甲午战争惨败之机,引诱清王朝派遣李鸿章到莫斯科签订六条密约。密约原文是:“一、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碍此约,应立即照约办理。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二、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和约。三、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四、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惟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中国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五、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六、此约由第四款合同批准举行之日算起照办,以十五年为限,届期六个月以前,由两国再行商办展限。”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沙俄为继续深入侵略中国东北开辟道路的阴谋。

〔1813〕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1卷第852页《光绪二十一年》。

〔1814〕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清代1斤约596.8克,1两约37.3克,当前银价约1克6.5元人民币。

〔1815〕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5页《宣统三年》。

〔1816〕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7页《宣统三年》。

〔1817〕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7页《宣统三年》。(www.xing528.com)

〔1818〕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7页《宣统三年》。

〔1819〕参见第198节注释1,当时1英镑约合112.184克白银,按照目前白银价值1克约6.5元人民币计算,相当于729.2元人民币。

〔1820〕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7页《宣统三年》。

〔1821〕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9页《宣统三年》。

〔1822〕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79页《宣统三年》。

〔1823〕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1页《宣统三年》。

〔1824〕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1页《宣统三年》。

〔1825〕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8页《宣统三年》。

〔1826〕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8页《宣统三年》。

〔1827〕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8页《宣统三年》。

〔1828〕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9页《宣统三年》。

〔1829〕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9页《宣统三年》。

〔1830〕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9页《宣统三年》。

〔1831〕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89页《宣统三年》。

〔1832〕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90页《宣统三年》。

〔1833〕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91页《宣统三年》。

〔1834〕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91页《宣统三年》。

〔1835〕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592页《宣统三年》。

〔1836〕见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12卷第622页《宣统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