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驿传部的作用及其在中国交通史中的地位

清代驿传部的作用及其在中国交通史中的地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清初的战乱,使邮传系统遭受严重破坏。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驿传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开始面临近代邮政的严重挑战。1922年2月1日,“太平洋会议”通过撤销外国“客邮”的议案,限期于1923年1月1日前全部撤销。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清王朝宣布设立“邮传部”,将铁路局、船政招商局、内地商船、电讯、邮政总局,及交通银行全部划归邮传部管理。

清代驿传部的作用及其在中国交通史中的地位

明末清初的战乱,使邮传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673年12月31日),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当时,兵部郎中(司长)党务礼、户部员外郎(副司长)萨穆哈正好“在黔督理移藩舟马刍粮事务〔1703〕,闻变后立即赶回沅州(湖南怀化市芷江县)调用驿马,“疾驰十二日,至京告变”〔1704〕,史称“疾驰告变”,它使康熙帝深刻认识到驿传的重要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下令设置驿路沿途的“笔帖式”,负责驰报军情,要求昼夜飞驰千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反击沙俄侵略,收复雅克萨(黑龙江黑河市漠河县兴安乡对岸,现已被俄国占领),下令开辟“乌拉驿路”约1 000公里,从乌拉站(吉林吉林市船营区)通往黑龙江站(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随后又开辟“嫩江驿路”约700公里,从墨尔根站(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县)通往漠河(黑龙江黑河市漠河县),后来被称为“黄金之路”〔1705〕。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为平定准噶尔叛乱,下令开辟“乌里雅苏台驿路”约1 200公里,从乌鲁木齐通往乌里雅苏台(蒙古扎布汗省乌里雅苏台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下令设卜奎驿站(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随即开辟“黑龙江驿路”675公里,从齐齐哈尔通往黑龙江城(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下令开辟“漠北(外蒙)驿路”约1 600公里,从独石口(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通往库伦(蒙古乌兰巴托市)。雍正十年(1732年),下令开辟“海拉尔驿路”约550公里,从齐齐哈尔通往海拉尔(内蒙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雍正十二年(1734年),下令开辟“西藏驿路”约2 000公里,从打箭炉(四川甘孜州康定县)通往拉萨,沿途设置“塘汛”、“番塘(驿站)”。雍正十三年(1735年),下令开辟“乌兰诺尔驿路”约1 150公里,从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区)通往乌兰诺尔(内蒙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乌兰泡)。乾隆十九年(1754年),下令开辟“巴里坤驿路”约3 000公里,从神木(陕西榆林市神木县)通往巴里坤(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据史料记载,清代的驿路仍然统归于兵部车驾清吏司管理,但是驿站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地方府州县,全国共设有驿站2 000余处,配置驿夫约7万余人;递铺约1万余处,铺兵约4万余人。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驿传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开始面临近代邮政的严重挑战。

清史稿》记载:“光绪二年(1876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建议创办邮政。四年(1878年),始设送信官局于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以赫德主其事,九江、镇江亦继设局。是为中国试办邮政之始。”〔1706〕这就是说,清代“官办邮政”的初创者竟然是充当“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其实早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就公然在广州城外的驻地开办了所谓“英国邮局”,用快艇为鸦片走私贩提供信息传递。清王朝毫无主权意识,竟然礼称为“客邮”。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1842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五日(1842年4月15日),英军头目璞鼎查发出通告,宣布开办“香港英国邮局”。《南京条约》签定之后,英国政府命通商口岸的英国领事兼任“英国邮局”代理人,设立所谓“领事邮政代办所”,公然将所谓“英国邮局”开设到中国的“通商口岸”。此后美、法、德、俄,及日本等国纷纷非法到中国开办邮政。到20世纪初期,中国境内的“客邮”机构已经达到344处。其中日本人设有140处,俄国人设有119处。1921年,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美、英、法、日4国,要求撤销“客邮”,当年11月,中国发布《撤销“客邮”宣言》,宣布“客邮”非法。1922年2月1日,“太平洋会议”通过撤销外国“客邮”的议案,限期于1923年1月1日前全部撤销。但是日本设置于东北的“客邮”却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结束,英国设置于西藏的“客邮”,更是拖延到1955年才由印度政府移交中国。

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法军偷袭台湾基隆港,被清军刘铭传部击败。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兰西兵扰粤、闽,诏起(刘)铭传,加巡抚衔,督台湾军务……初授福建巡抚,寻改台湾为行省,改台湾巡抚”〔1707〕。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十分重视台湾的交通建设。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铭传设立“台北电报总局”,架设电话线路约700公里。光绪十三年(1887年),刘铭传设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着手修建台湾铁路,经过6年多时间的艰难施工,建成基隆到新竹的铁路约106.7公里。光绪十四年(1888年),刘铭传利用驿传设施创立“台北邮政总局”,首创中国自主的邮政制度。

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96年3月20日),经过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一再呈请,慈禧太后终于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据《大清邮政开办章程》记载,“大清邮政官局”开办之初,其业务机构仍然是“总税务司”的“寄信局”,覆盖面仅限于北京、天津、牛庄、烟台、重庆、宜昌、沙市、汉口、九江、芜湖、镇江、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琼州、北海、蒙自、龙州等地。其中重庆“寄信局”还只能寄信件,不能寄包裹。当时收费标准是:明信片每件收银元1分(约1.73元人民币〔1708〕)。封口信件重量二钱半以下,每件收银元2分;重量五钱以下,每件收银元4分;重量一两以下,每件收银元8分。中文报纸,每张收银元1分;外文报纸,每张收银元2分;书刊等印刷品实行计重收费,每二两收银元2分;挂号邮件加倍收费。到宣统三年(1911年),全国已经开设邮政分支机构6 200处,邮路里程总计达到38.1万里,共递送邮件3.6亿余件,邮送包裹302万余件,汇兑758万两〔1709〕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清王朝宣布设立“邮传部”,将铁路局、船政招商局、内地商船、电讯、邮政总局,及交通银行全部划归邮传部管理。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立部级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也是交通资源的一次大整合。邮传部最初设有5个司,即船政司、路政司、电政司、邮政司、庶务司,后来又撤销庶务司,增设承政厅、参议厅。但是清王朝“预备立宪”的本意只是想缓和国内的民主浪潮,并非励精图治的改革,因此邮传部设立之后仍然困难重重。

首先是接管邮政不顺。由于当时的邮政总局是总税务司创办,总税务司以清理垫资费用184万两为由,要求邮传部在5年之内交还,迟迟不肯移交管理权。直到宣统三年五月初一日(1911年5月28日),清王朝已经面临崩溃的前夕,才终于移交给邮传部,同时明确规定:原海关聘用的“所有在事人员、差役,均不撤换,长久留局;其薪水养老等费,请假派遣等事及应升官阶,应增薪俸,俱照旧章由邮政总办酌核办理,一切事件,中国政府自必顾念优待”〔1710〕。此时的“大清邮政总局”,虽然名义上是由邮传部左侍郎兼铁路总局局长李经方执掌,但实际上仍然被时任“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控制。

其次是裁撤驿传不顺。由于驿传系统隶属兵部(陆军部)管辖,涉及每年300万两纹银的预算经费利益,陆军大臣荫昌坚持认为裁撤驿传有碍军事,极力主张保留驿传。尽管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一再表示愿意接受“三分其费”的处置方案,即三分之一留给各省,三分之一留给陆军部,三分之一划拨邮传部,但是荫昌始终坚持不肯让步。直到1912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才正式宣布裁撤驿站。从此,历时3 500余年的驿传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注释】

〔1703〕见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章第456页《三藩之乱》。(www.xing528.com)

〔1704〕见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章第456页《三藩之乱》。

〔1705〕黄金之路:1883年,沙俄深入到中国漠河县境内盗采黄金,先后建房700余间,立窑500余所,设商户180余家,移民1万余人,并公然宣布建立所谓“热尔图加共和国”,设立“市政厅”、“警卫队”,及税收机构。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军剿灭“热尔图加共和国”。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创办“漠河金矿总局”。此后“嫩江驿路”就成为黄金运输通道,称为“黄金之路”。

〔1706〕见赵尔巽《清史稿》第152卷第4475页《交通志四》。

〔1707〕见赵尔巽《清史稿》第416卷第12079页《刘铭传传》。

〔1708〕银元,俗称“洋钱”、“大洋”,是中国近代逐渐流行的银币。15世纪末年,欧洲国家开始铸造银元。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银元流入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银元泛滥到全国各地。1890年,清王朝也开始仿造银元。1910年9月,清王朝发布“币制则例”,正式将银元列为法定货币,规定银元的含银标准量为七钱二分(约26.568克)。

〔1709〕见赵尔巽《清史稿》第152卷第4479页《交通志四》。

〔1710〕见《帝国主义中国海关资料丛编(第12编)》(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章第186页《中国海关与邮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