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创制的“太平车”,是中国古代运输车辆的一种典型,被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活化石”。《续资治通鉴》记载:“今民间辎车,重大椎朴,以牛挽之,日不能三十里,少蒙雨雪,则跬步不进,故世谓之太平车。”〔1396〕就是说,“太平车”是一种笨重的畜力车,行进速度很慢,稍有雨雪就不能出行,因此事故较少,被称为“太平车”。《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般(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厢)无盖,箱(厢)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绥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车两轮与箱(厢)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掖)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驴骡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吓之,使倒坐缍(duǒ)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1397〕就是说,宋代的“太平车”有车厢,无车盖,是一种4轮运输车;车厢后面有两根斜木拖拽接触地面,类似于后来的“刹车”装置,车型上悬挂有铃铛,用以提醒人车避让;下坡时另有两头牲畜从后面拖拽车辆,可以减缓车速,保障行车安全。宋人周密的《癸辛杂识》不仅记载有“太平车”的制式,称为“北方大车”,同时也记叙了驾车人的辛劳:“北方大车可载四五千斤,用牛骡十数驾之。管车者仅一主一仆,叱咤之声,牛骡听命惟谨。凡车必带数铎,铎声闻数里之外,其地乃荒凉空野故耳。盖防其来车相遇,则预先为避,不然恐有突冲之虞耳。终夜劳苦,殊不类人,雪霜泥泞,尤艰苦异常。或泥滑陷溺,或有折轴,必须修整乃可行,濡滞有旬日。”〔1398〕
著名的都市交通画卷《清明上河图》画有4种交通运输工具,即13匹“驴驮子”、6辆“串车(独轮车)”、5辆“平头车”、2辆“太平车”。可见作为笨重货运车辆的“太平车”,当时可以随便进出于都市街道,并没有“早七晚八”的限制。《水浒全传》也曾多次写到“太平车”。其第16回写到: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1399〕;其第61回也写到:卢俊义准备出走东南避难,于是对管家李固说:“你与我觅十辆太平车子,装十辆山东货物,你就收拾行李,跟我去走一遭。”〔1400〕由此可见,当时的“太平车”还有一种轻巧的车型,可以用于长途贩运。后来“太平车”传入越南,被改装成为用黄金装饰的王家专用车。
据专家研究,宋代的“太平车”保持有夏代“辀车”的传统优势,其车棚、车厢、车把、车轮、车轴等部件均有技术创新,并大量采用铁铸件、铁构件强化关键部位,因此特别坚固耐用,载重量可以达到两吨左右。特别是太平车采用4轮着地,以及双尾拖的设计,不仅可以保持重载之下的行驶平稳,而且便于控制下坡的惯性加速,有利于保障行驶安全,非常适合北方平原的地形条件。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仍然有大量“太平车”投入使用。
太平车的制作,特别重视木材的选择与加工。首先是挑选冬季采伐的槐树、桑树、榆树、椿树为材料,以槐树、桑树为上选。其次是采用“水杀法”处理木材,就是将木材投入冰寒的池塘中浸泡9个月到1年时间,然后除去残皮,荫晾风干5—6个月,使木材质地坚硬、不爆裂、不虫蛀,可以增强木材的稳定性,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其三是采用“熏炕法”清除木料中的残余水分,使木材定型。其四是采用“榫头施蜡法”软化木质,使木材张弛有度,榫头更加坚实。
【注释】
〔1396〕见毕沅《续资治通鉴(第2部)》(中华历史文库版)第70卷第648页《宋纪70·熙宁7年》。(www.xing528.com)
〔1397〕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卷第113页《般载杂卖·太平车》。
〔1398〕见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版)续集上第157页《北方大车》。
〔1399〕见施耐庵《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回第178页。
〔1400〕见施耐庵《水浒全传》第61回第7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