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古桥:中国交通史上的杰作,139座遗迹总长达16.7公里

泉州古桥:中国交通史上的杰作,139座遗迹总长达16.7公里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泉州古桥有遗迹可考者仍有139座,桥梁总长达到16.7公里,其中最为著名者就是“洛阳桥”,此外还有9座古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的杰作。1961年,安平桥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皇祐初年,泉州太守陆广曾经架设临漳门(新门)浮桥。1950年,石笋桥改建为钢梁木板桥;1962年,石笋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长约235米,桥宽约5.7米,设有15座桥墩,规模似乎与古桥相当,但历史风貌已经荡然无存。

泉州古桥:中国交通史上的杰作,139座遗迹总长达16.7公里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别称“鲤城”、“刺桐城”,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设为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唐代中期,泉州与广州、扬州、交州(越南顺化港)并称为“中国四大外贸商港”。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开始设置泉州市舶司,与海外31个国家建立通商往来。南宋时期,泉州通商范围扩大到70余个国家。“泉州的外贸税收,由平均每年的14万缗(1缗为1 000文),激增到100万缗左右,增加了6倍多”〔1379〕,于是促成了泉州道路交通的大发展,大量的桥梁兴建形成了泉州交通发展的一大特色。据地方史志记载,泉州曾经建有古桥249座,其中唐代古桥10座,宋代古桥113座,元代古桥27座,明代古桥41座,清代古桥58座。目前泉州古桥有遗迹可考者仍有139座,桥梁总长达到16.7公里,其中最为著名者就是“洛阳桥”,此外还有9座古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的杰作。

一是“安平桥”。安平桥也就是“安平西桥”,位于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西面。安平桥的修建打通了泉州南下漳州、潮州的交通路线。北宋时期,安海港是泉州的重要港口,其东西两个市场由于海湾隔离,商旅往来极为不便。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历经13年的艰难施工,郡守赵令衿(jīn)终于建成安平西桥,随后又建成“安平东桥”。据资料记载,安平西桥“其长八百十有一丈(约2 547米〔1380〕),其广一丈有六尺(约5米),疏为水道者三百六十有二。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1381〕。这就是说,安平西桥设有361个船形桥墩,构建成362道酾水,是一座长达5里多的石墩桥。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故称安平西桥,俗称“五里桥”。明代嘉靖年间,安平东桥被拆毁之后,安平西桥就简称安平桥。1985年,安平桥经过最近一次大整修之后,“现存长2 070米,桥墩331座。桥面宽3—3.8米,每孔铺石条四至七条,长8—11米,宽0.5—0.8米,厚0.34—0.78米。桥墩形式不一,有长方墩,一端尖一端方墩及两端尖墩不一。桥上还有一座六角五层砖木结构宋塔和五座桥亭,历代碑记13座”〔1382〕。1961年,安平桥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就将荷兰人修建的热兰遮城改称“安平堡”,现设为台南市安平区。

二是“东洋桥”。东洋桥也就是“安平东桥”,位于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东面。据资料记载,安平东桥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1年),由当时的泉州太守赵令衿及进士史进主持修建,桥长四百三十二丈(约1 356米),宽一丈二尺(约3.77米),设有酾水242道〔1383〕。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晋江知县卢仲佃修建安海县城,工程尚未完工就遭到倭寇偷袭,卢仲佃下令连夜拆运安平东桥的条石赶修县城垣,此举虽然保住了县城,却毁坏了安平东桥,因此被称为“东洋桥”。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东洋桥才重新修复,随后又被水毁。道光元年(1821年),当地富绅周仕鼎、蔡时绍、萧元迪等人集资重建东洋桥,不久又惨遭毁坏。光绪三年(1877年),林瑞佑、林瑞岗等人再次集资重建东洋桥,全长约1 324米,设有243个桥墩及3座凉亭。1968年,因当地兴修水利,东洋桥再次被拆毁,现仅存石梁48米,酾水19道,桥墩20座,以及桥头的历代修建碑记6方、公禁告示碑记2方。清代的安海镇有所谓“安平八景”,其中“双桥跨海”一景,就是指安平西桥和安平东桥。

三是“通仙桥”。通仙桥也称“东关桥”、“东平桥”,位于泉州市永春县东平乡东美村的湖洋溪上,是一座罕见的长廊木梁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历代多有修葺。清德宗光绪年间,知州翁学本重修通仙桥,结果未竣工就毁于火灾。三年后,翁学本再次出任知州,终于完成修复工程。因民间流传当地可以通仙,故题名为通仙桥。通仙桥长约83米,宽约5米,建有2座桥台、4座桥墩,构成5处桥孔。桥台与桥墩全部采用青色花岗岩条石砌筑,桥墩呈船形,基础用大松木作卧桩,称为“睡木沉基”。每处桥孔架设有两层共22根木梁,每根木梁长16—18米,直径约0.3—0.4米。木梁上铺设桥板,桥面建有护栏、柱檩、雨篷、屋架,共建有25间木屋。屋顶盖瓦,两侧设有椅座。现存的“通仙桥”,是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的遗物,1984年,当地政府组织桥梁维修后,仍然保留当年的5方碑刻。

四是“石笋桥”。石笋桥又名“通济桥”,俗称“浮桥”,位于泉州市新门外,横跨于笋江之上。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皇祐初年(1049年),泉州太守陆广曾经架设临漳门(新门)浮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文会和尚倡导改建为石梁桥,历时10年始告竣工。文会改建的石笋石梁桥“长七十五丈五尺(约237米),宽一丈七尺(约5.34米)。翼以扶栏,镇以浮屠,如桥之长两夹之”〔1384〕。全桥设有15座桥墩,16间石梁,桥墩上设有10座石塔,塔壁上刻有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1950年,石笋桥改建为钢梁木板桥;1962年,石笋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长约235米,桥宽约5.7米,设有15座桥墩,规模似乎与古桥相当,但历史风貌已经荡然无存。

五是“海岸长桥”。海岸长桥位于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海滨,是一条重要的海滨交通大道,其西北方向连接泉州到福州的驿道,西南方向经过东洋桥、安平桥,可以通往漳州、潮州、汕头,东向经过玉澜桥、龙尾桥、蚶江桥、通济桥(石笋桥)可以直到石湖港。据《晋江县志》记载,当时的陈埭海滨因为海水浸润,盐碱不可耕种。唐代就开始修筑海堤以阻止海潮浸入,同时内蓄涧水以灌溉农田。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陈亢等人集资修建石梁桥770余孔连接海堤,形成独特的海岸长桥〔1385〕。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海岸长桥部分坍塌,交通受阻。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林孔彰、詹勤玉及承天寺和尚智镜等人又再次捐资修复海岸长桥,桥长七百七十余丈(约2 464米〔1386〕),连同海堤的长度,总长达到30华里,构成桥、堤、亭、庵、涵5种古建筑组合的一条长龙,景象蔚为壮观。

六是“金鸡桥”。金鸡桥位于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是横跨晋江的第3座大桥。据史志记载,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当地出于交通需要,已经修建有一座浮桥。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5年),石亭寺和尚守静通过化缘集资,终于建成一座石墩木梁桥,命名为金鸡桥。金鸡桥长约312米,设有两座桥台、17座桥墩,构成18处桥孔。每处桥孔分层架设有99根木梁;桥面上建有83间木屋,两侧用木板设置翼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墩木梁廊桥。解放初期,金鸡桥仅残存部分桥墩,随后被改建为“金鸡桥闸”,长达400余米,成为可供通行的“闸坝桥”。1981年,公路养护部门将金鸡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梁桥,全桥总长约328米,设有31处桥孔,单孔跨度8—10米,桥面加宽为8米。

七是“顺济桥”。顺济桥俗称“新桥”,位于泉州市南门外,与石笋桥同为横跨笋江的石梁桥。据资料记载,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由泉州太守邹应龙主持修建,桥长一百五十余丈(约471米),宽一丈四尺(约4.4米),设有31个桥孔,南桥头勒石竖立“雄镇天南”4个大字〔1387〕。1932年,军阀陈国辉派款改建顺济桥,将石梁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1993年,泉州市政府再次改建顺济桥,桥长延伸到500余米,桥宽约4.6米,桥墩仍然保留宋代的船形基础。

八是“盘光桥”。盘光桥俗称“乌屿桥”,位于泉州市东门外的乌屿乡,“是从晋江岸架至鸟屿岛的长桥。从海上望之,和万安桥(洛阳桥)成两道飞梁。旧名石路,潮至不可行。南宋宝祐中(1253—1258年)建桥160间,长400余丈(约1 256米),比洛阳桥更长”〔1388〕。盘光桥是道询和尚化缘募资修建的古桥之一,比著名的“洛阳桥”长出40丈(约126米),宽出1尺(约0.314米),后人将盘光桥与“洛阳桥”并称“洛江双虹”。道询和尚是泉州惠安县人,担任泉州白沙寺住持多年,是泉州古代交通史上的功勋人物,先后募资修建数十座桥梁,盘光桥是他奋斗一生的代表之作。相传“盘光桥”3字是道询和尚亲笔题写,意思就是为修桥盘光了家底,也盘光了心思。可惜后来盘光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多处石梁被拆除用于修建海堤,现仅存有部分残迹。

九是“下辇桥”。下辇桥又名“御辇桥”、“御赐桥”,位于泉州晋江市池店镇,地处泉州与漳州的交通要道。相传南宋幼主赵昺(bǐng)当年路过此地时曾下辇而行,倍感跋涉之苦,叨念要修建一座桥梁。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法助和尚通过化缘募资,终于建成一座石梁桥,便取名为下辇桥〔1389〕。法助其人俗姓王,出身于贫苦农家,12岁剃度奉佛,立志于修桥筑路,造福世人。此后40余年,法助和尚坚持化缘集资,先后建成20余座桥梁,也是泉州交通史上值得纪念的人物。下辇桥设有620间跨,总长约四百余丈(约1 400米〔1390〕)。现仅存船形桥墩5座、通水口数间。桥墩残长约22米,宽约3.85米;通水口铺有大石板4条,净跨约4.2米,两侧还残留有护栏遗迹。

【注释】

〔1379〕见於贤德《中国桥梁》第2章第36页《历史要求》。(www.xing528.com)

〔1380〕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宋代1尺约31.4厘米;明代1尺约32厘米;元代1尺约35厘米。

〔1381〕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91页《石梁墩桥》。

〔1382〕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91页《石梁墩桥》。

〔1383〕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90页《石梁墩桥》。

〔1384〕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103页《石梁墩桥》。

〔1385〕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104页《石梁墩桥》。

〔1386〕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宋代1尺约31.4厘米;明代1尺约32厘米;元代1尺约35厘米。

〔1387〕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90页《石梁墩桥》。

〔1388〕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105页《石梁墩桥》。

〔1389〕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2章第3节第105页《石梁墩桥》。

〔1390〕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宋代1尺约31.4厘米;明代1尺约32厘米;元代1尺约35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